
初三化学专题训练题(物质共存、物质鉴别、分离除杂、实验探究).doc
11页初三化学专项训练题(一)一、物质共存练习1、下列各组物质,可以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NaNO3、Na2CO3、NaCl B、Ca(OH)2、K2CO3、NaNO3C、NaOH、(NH4)2CO3、HCl D、BaCl2、Na2SO4、NaOH2、下列各组物质,可以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NaOH、HNO3、BaCl2 B、Na2SO4、MgCl2、KOHC、Na2CO3、K2SO4、HCl D、H2SO4、NaCl、Cu(NO3)23、下列各组物质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NaCl、KOH、MgSO4 B、K2SO4、FeCl3、NaNO3C、KCl、NaOH、Ba(NO3)2 D、Na2CO3、K2SO4、HNO34、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A、NaOH、HNO3、BaCl2 B、Na2SO4、MgCl2、KOHC、Na2CO3、K2SO4、HCl D、H2SO4、NaCl、Cu(NO3)25、下列各组物质能在pH=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BaCl2、NaNO3、KOH、MgCl2 B、Cu(NO3)2、NaCl、H2SO4、KNO3C、Na2CO3、NaCl、KNO3、NH4Cl D、ZnSO4、Mg(NO3)2、NaNO3、KCl6、在鉴定某无色溶液时,四位实验者对该溶液的构成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其中也许对的的是( )A、Na2CO3、NaCl、HCl B、NaOH、KCl、Ba(NO3)2C、AgNO3、NaCl、HNO3 D、H2SO4、NaNO3、FeCl37、下列各组物质能在pH=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 )A、BaCl2、NaNO3、KOH、MgCl2 B、Cu(NO3)2、NaCl、H2SO4、KNO3C、Na2CO3、NaCl、KNO3、NH4Cl D、ZnSO4、Mg(NO3)2、NaNO3、KCl8、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步加到足量水中,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B )A、HNO3、KOH、FeCl3 B、K2SO4、KCl、HClC、AgNO3、HCl、KCl D、Na2CO3、KCl、BaCl29、下列各组物质在pH=14的某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B )A、FeCl3、NaCl、KNO3 B、NaCl、NaOH、NaNO3C、CaCl2、NaNO3、Na2CO3 D、KNO3、H2SO4、NaCl10、下列各组内的离子,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A、H+、SO2━ 4、Ba2+、NO━3 B、Ca2+、H+、NO━3、Cl━C、Mg2+、K+、NO━ 3、Cl━ D、K+、Na+、Mg2+、SO2━ 411、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H+、SO2━ 4、OH━、Ba2+ B、K+、Mg2+、NO━3、OH━C、Na+、H+、NO━3、CO2━ 3 D、Na+、K+、H+、SO2━ 412、已知某无色溶液中,也许具有H+、Ag+、Cu2+、Na+、OH━、Cl━、NO━ 3、CO2━ 3八种离子中的几种,取该溶液少量,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色,则原溶液中也许大量共存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物质鉴别、分离练习1、下列各组中所选鉴别试剂对的的是( )待鉴别物质鉴别试剂待鉴别物质鉴别试剂AZn FeMgCl2溶液BHCl溶液 H2SO4溶液ZnCKOH溶液 Ba(OH)2溶液Na2SO4溶液CK2SO4溶液 BaCl2溶液Cu(OH)2溶液2、鉴别BaCl2、AgNO3、Na2CO3三种无色溶液时,应选用的试剂是( )A、盐酸 B、硫酸 C、NaOH溶液 D、NaCl溶液3、今有NaCl、CuCl2、NaOH、Mg(NO3)2四种失去标签的溶液,在不外加试剂的条件下,如何把它们鉴别出来4、运用无色酚酞试液可以鉴别的一组溶液是( D )A、BaCl2、H2SO4、HCl B、NaOH、KOH、HClC、K2CO3、Na2CO3、HCl D、NaCl、NaOH、HCl5、只用一种试剂来鉴别氢氧化钠、氢氧化钡、稀盐酸三种溶液,这种试剂是( )A、碳酸钠溶液 B、氯化钡溶液 C、无色酚酞试液 D、紫色石蕊试液6、用水作试剂,不也许辨别开的一组物质是( )A、生石灰、食盐、烧碱 B、汽油、酒精、浓硫酸C、无水硫酸铜、碳酸钙、碳酸钠 D、氯化钾、硝酸钠、硫酸钾7、为了检查某氢氧化钠样品中与否具有氯化钠,进行下列操作:(1)取样,用_________溶解样品,配成溶液。
2)往溶液中逐滴滴入适量的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再往溶液中滴入几滴硝酸银溶液,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能将Na2CO3、NaNO3、Ba(NO3)2三种溶液一次性鉴别出来的试剂是( C )A、石蕊试液 B、稀盐酸 C、稀硫酸 D、氯化钙溶液9、有四瓶失去标签的溶液,它们分别是①Ba(OH)2溶液②K2CO3溶液③KCl溶液④FeCl3溶液不用其她任何试剂将它们鉴别开来的合理顺序是( )A、④①②③ B、②③①④ C、④②①③ D、③②④①10、下列各组物质中,中用稀H2SO4一种试剂就可以鉴别的是( )A、Ba(NO3)2、K2SO4、Na2CO3 B、KCl、K2CO3、K2SO4C、NaOH、NaNO3、NaCl D、BaCl2、KOH、MgSO411、下列各组溶液中,不加其她试剂就可辨别开的是( )A、Na2CO3、HCl、H2SO4、NaNO3 B、K2CO3、H2SO4、HNO3、BaCl2C、HCl、AgNO3、HNO3、NaCl D、NaOH、FeCl3、MgCl2、BaCl212、下列各组溶液,不加其她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A、Na2SO4、BaCl2、KNO3、NaCl B、Na2SO4、K2CO3、BaCl2、HClC、NaOH、Na2SO4、FeCl3、BaCl2 D、CuCl2、AgNO3、NaNO3、HCl13、下列各组溶液中不用其她试剂,仅用组内物质互相反映就能区别开来的是( ) A、NaOH、CuSO4、MgCl2 B、Na2SO4、BaCl2、Na2CO3C、KNO3、CuSO4、NaCl D、NaNO3、BaCl2、KCl14、下列各组物质中,只用组内溶液互相混合的措施就能鉴别的是( A )A、KOH、Na2SO4、CuSO4、MgCl2 B、K2CO3、BaCl2、Na2CO3、HClC、Na2SO4、BaCl2、KNO3、NaCl D、NaNO3、AgNO3、KNO3、NaCl15、下列各组溶液中不用其她试剂,仅用组内物质互相反映就能区别开来的是( )。
A、NaCl、Na2CO3、KNO3、HCl B、Na2SO4、K2CO3、KNO3、Ba(NO3)2C、CuSO4、NaOH、NaCl、Ba(NO3)2 D、FeCl3、NaOH、KCl、Na2SO416、下列各组物质中,仅用一种试剂不能鉴别的一组是( D )A、Cu粉 Fe粉Fe2O3粉 B、Na2CO3 BaCl2 KNO3C、NaCl固体 CuSO4固体 CaCO3固体 D、 (NH4)2SO4 KNO3 NaNO317、用化学措施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时,所需试剂至少的是( )A、稀盐酸、稀硫酸、稀硝酸 B、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钡溶液、硝酸钙溶液C、氯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氯化钙溶液 D、碳酸钠稀溶液、稀盐酸、氢氧化钡溶液18、某样品中具有碳酸钠及少量的硫酸钠和氯化钠某学生为了检查其成分,按照如图所示环节进行实验请将所加试剂及有关结论填写在相应的空格中19、某校实验室在搬迁时,不慎把三瓶无色溶液的标签损坏了,只懂得它们分别是盐酸、BaCl2溶液和Na2CO3溶液。
甲、乙、丙三位学生各用一种试剂,一次性鉴别都获得了成功已知:Na2CO2溶液显碱性,BaCl2溶液呈中性 (1)请你写出下表中三位学生所用试剂的名称:鉴别溶液鉴别措施试剂名称盐酸BaCl2溶液Na2CO3溶液甲:一种批示剂乙:一种酸溶液丙:一种钾的正盐溶液 (2)丁学生觉得不用任何试剂即可鉴别,请你简要论述她的鉴别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某气体由H2、CO、CO2、H2O(气)混合而成,为了用实验来验证其中的四种气体,从下图中选用合适的装置(有的可反复使用)1)若气流方向是从左到右,各装置连接的顺序为(填导管口字母):混合气→( )( )接( )( )接( )( )接( )( )接( )( )接( )( )接( )。
2)为了验证H2,必须先经_______装置除去_________,再接_________装置,然后连接______装置,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才干确认3)甲、乙、丙装置中也许发生反映的化学方程式为: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