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分子生物学简答题要点.docx

13页
  • 卖家[上传人]:缘***
  • 文档编号:213038037
  • 上传时间:2021-11-2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51.02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阐述操纵子(operon)学说:A、乳糖操纵子的组成:大肠杆菌乳糖操纵子含 Z、Y、A三个结构基因,分别编码半乳糖普酶、半乳糖背透酶和半乳糖普乙酰转移酶,此外还有一个操纵序列 O,一个启动子P和一个调节基因B1 Z ,Y,A基因的产物由同一条多顺反子的 mRNA分子所编码2该mRNA分子的启动区位于阻遏基因和操纵基因之间,不能单独起始半乳糖普酶和透过酶基因的高效表达3操纵区是DNA上的一小段序列,是阻遏物的结合位点4遏物与操纵区结合时lacmRNA的转录起始受到抑制5诱导物与阻遏物结合,改变它的三维构象,使之不能与操纵子区相结合,从而激发 lacmRNA的合成就是说诱导物存在时,操纵区没有被阻遏物占据,所以启动子能够顺利起始 mRNA的转录2、乳糖操纵子的作用机制? /简述乳糖操纵子的结构及其正、负调控机制答:A、乳糖操纵子的组成:大肠杆菌乳糖操纵子含 Z、Y、A三个结构基因,分别编码半乳糖普酶、透酶和半乳糖普乙酰转移酶,此外还有一个操纵序列 O, 一个启动子P和一个调节基因IB、阻遏蛋白的负性调节:没有乳糖存在时, I基因编码的阻遏蛋白结合于操纵序列O处,乳糖操纵子处于阻遏状态,不能合成分解乳糖的三种酶;有乳糖存在时,乳糖作为诱导物诱导阻遏蛋白变构,不能结合于操纵序列,乳糖操纵子被诱导开放合成分解乳糖的三种酶。

      所以,乳糖操纵子的这种调控机制为可诱导的负调控 C、CAP的正性调节:在启动子上游有 CAP结合位点,当大肠杆菌从以葡萄糖为碳源的环境转变为以乳糖为碳源的环境时, cAMP浓度升高,与CAP结合,使CAP发生变构,CAP结合于乳糖操纵子启动序列附近的 CAP结合位点,激活 RNA聚合酶活性,促进结构基因转录,调节蛋白结合于操纵子后促进结构基因的转录,对乳糖操纵子实行正调控,加速合成分解乳糖的三种酶 D、协调调节:乳糖操纵子中的 I基因编码的阻遏蛋白的负调控与 CAP的正调控两种机制,互相协调、互相制约3、基因调控的水平有哪些?基因调控的意义?答:a、DNA水平的调控b、转录水平上的调控c、转录后的调控d、翻译水平的调控e、细胞质与基因调控意义:适应物理,化学等环境因素变化,调节代谢,维持细胞生长与分裂4、简述乳糖操纵子的结构及其正负调控机制答:结构:A、丫和Z,以及启动子、控制子和阻遏子正调控机制:CAP分解代谢产物激活蛋白质,直接作用于操纵子区上与 cAMP结合形成CAP-cAMP复合物,转录进行负调控机制:a、无诱导物时结构基因不转录 b、有诱导物时与阻遏基因相结合,形成无活性阻遏物, RNA聚合酶可与启动子区相结合,起始基因转录。

      5、基因调控的水平有哪些?基因调控的意义?答:a、DNA水平的调控b、转录水平上的调控c、转录后的调控d、翻译水平的调控e、细胞质与基因调控 意义:适应物理,化学等环境因素变化,调节代谢,维持细胞生长与分裂6、简述乳糖操纵子的结构及其正负调控机制答:结构:A、丫和Z,以及启动子、控制子和阻遏子正调控机制:CAP分解代谢产物激活蛋白质,直接作用于操纵子区上与 cAMP结合形成CAP-cAMP复合物,转录进行负调控机制:a、无诱导物时结构基因不转录 b、有诱导物时与阻遏基因相结合,形成无活性阻遏物, RNA聚合酶可与启动子区相结合,起始基因转录 7、简述操纵子学说答:是关于原核生物基因结构及其表达调控的学说,以乳糖操纵子为例,其主要内容为:a、Z、Y、A基因的产物由同一条多顺反子的 mRNA分子所编码b、该mRNA分子的启动区位于阻遏基因与操纵区之间,不能单独起始半乳糖普酶和透过酶基因的高效建立c、操纵区是DNA上的一小段序列,是阻遏物的结合位点d、当阻遏物与操纵区相结合时,lacmRNA的转录起始受到抑制e、诱导物通过与阻遏物结合,改变它的三维构象,使之不能与操纵区相结合,从而激发 lacmRNA的合成。

      即有诱导物存在时,操纵区没有被阻遏物占据,所以启动子能够顺利 起始mRNA转录8简述Trp操纵子的结构及其调控机制答:Trp操纵子由5个结构基因TrpE、TrpD、TrpC、TrpB、TrpA组成一个多顺因子的基因簇,在 5端是启动子、操纵子、前导顺序和 弱化子区域机制:a、辅阻蛋白参与的负调控阻遏调节 /、trp诱导物含量高,与游离的辅阻遏蛋白相结合,形成有活性阻遏物,与操纵子区DNA紧密结合,进行转录//、trp诱导物含量 低,不能与辅阻遏物结合,辅阻遏物从 区上解离,trp操纵子阻遏转录进行b、弱化作用/、trp浓度高时,2-3不配又3、4区自由配对形成茎环状终止结构,转录停止 //、trp浓度低时,2,3配对,4区片段无配对,结构基因转录9细菌的trp操纵子为什么除需要阻遏体系外还需要弱化系统答:细菌的trp操纵子通过弱化作用弥补阻遏作用的不足,因为阻遏作用只能使转录不起始,而对于已经起始的转录,只能通过弱化作 用使之中途停顿下来,阻遏作用的信号是细胞 内trp的多少,弱化作用的信号是细胞内载有 trp的tRNA的多少,两种作用相辅相成,体现周密的调控作用10、简述原核生物转录后调控的机制。

      答:a、mRNA自身结构元件对翻译起始的调节 b、mRNA稳定性对转录水平的影响 c、调节蛋白的调控作用d、反义RNA的调节作用e、稀有密码子对翻译的影响f、重叠基因对 翻译的影响g、翻译的阻遏h、魔斑核昔酸水平对翻译的影响11、简要概括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 7个层次答:a、转录水平的调控,包括基因的开与关和转录效率的高与低b、DNA水平上的表达调控,包括基因丢失、扩增、交换、重排、 DNA甲基化c、转录水平的调控,顺式作用元件 与特异转录因子结合影响转录,反式作用因子能识别结合于顺式作用元件上,参与调控d、反式作用因子的 DNA识别域或结合域e、蛋白质修饰、磷酸化和去磷酸化f、转录后水平的调控g、翻译水平的调控 mRNA的“扫描模式”与蛋白质合成起始 mRNA5端帽子结构及polyA尾巴,mRNA稳定性与基因表达调控,蛋白质的修饰12、真核基因表达调控与原核生物有什么异同点答:同:a、都有转录水平上调控和转录水平后调控,并且都以转录水平上的调控为重要b、在结构基因的上下游都存在着许多特异的调控成分,并依靠特异蛋白因子与这些调控成分的结合与否,调控基因的转录异:a、真核基因表达调控环节多,位点多,区域大,位置多样化。

      b、真核基因的转录与染色质的结构变化相关c、无操纵子和衰减子d、受环境影响小e、以正性调控为主3调控的基因组很大,而原核基因组小13、简述DNA水平对真核基因表达的调控答:DNA水平的调控是真核生物发育调控的一种形式,包括基因丢失,扩增,重排和移位等方式,通过这些方式可以消除或变换某些 基因并改变它们的活性主要有:a、染色质状态对基因表达调控 b、修饰作用(乙酰化甲基化)与染色质状态的关系 c、基因丢失,扩增,重排,交换14、真核基因顺式作用元件及各自的特点答:a、启动子,位于转录起始点附近且为转录起始所必需的 DNA序列/、核心启动子,指保证RNA聚合酶2转录正常起始所必需的,最少的DNA序列,包括转录起始位点及位点上游 -30-负25bp处的TATA区//、上游启动子元件,包括通常位于 -70bp附近的CAAT区 和GC区等能通过TF2D复合物调节转录起始的频率,提高转录效率b、增强子,指能使与之连锁的基因转录频率明显增加的 DNA序列,位于离转录起始点较远位置上, 具有参与激活和增强起始功能的序列元件c、绝缘子,负调控作用元件(与增强子作用相反) 15、反式作用因子的 DNA结合域有哪几种?各自的结构特点?答:a、螺旋-转折-螺旋结构(HTH)。

      这类蛋白质分子中有至少两个 a螺旋,中间由短侧连氨基酸残基形成“转折” ,近竣基端的a螺旋中AA残基的替换会影响该蛋白在 DNA双螺旋 大沟中的结合b、锌指结构由小组保守的 AA和锌离子结合,在蛋白中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功能域,像一根根收支伸向 DNA大沟c、碱性-亮氨酸才遵1 C/EBP家族蛋白的竣基端35个AA残基具有能形成&螺旋的特点,其中每隔 6个AA就有一个亮AA拉链, 导致第七个亮 AA残基都在螺旋的同一方向出现,这类 蛋白都以2聚体形式与DNA结合,两个蛋白a螺旋上的亮AA-侧基形成拉链型2聚体的基础d、碱性-螺旋-环-螺旋,(BHLH结构)竣基端100-200个AA残基可形成两个双性 a螺旋,被非螺旋的环状结构所隔开,蛋白质 的氨基端则是碱性区,其 DNA结合特性与亮AA拉 链类蛋白相似e、同源域蛋白同源域是指编码 60个保守氨基酸序列的DNA片段,广泛存在真核生物基因组内,该遗传位点的基因产物决定了躯体发育16、真核基因转录调控的主要模式答:启动子、转录模板、 RNA聚合酶2、RNA聚合酶2基础转录所需的蛋白质因子、增强子及绝缘子对转录的影响、反式作用因子对转录的影响17、简述DNA加工水平对基因表达的调控答:RNA加工水平:a、rRNA加工成熟,包括分子内的切割和化学修饰(主要是核糖甲基化) 。

      b、mRNA加工成熟,包括 mRNA5 末端加“帽子” ,3端加上polyA尾巴c、tRNA的3 末端CCA-OH , 5端加上甲基鸟昔酸翻译水平:a、真核生物 mRNA “扫描模式”与蛋白质合成的起始 b、mRNA的稳定性与基因表达的调控 c、mRNA5端帽子结构的识别与蛋白质的合成d、可溶性蛋白因子的修 饰与翻译起始调控14、简述Trp操纵子的结构及其调控机制 答:Trp操纵子由5个结构基因TrpE、TrpD、TrpC、TrpB、TrpA组成一个多顺因子的基因簇,在 5端是启动子、操纵子、前导顺序和弱化子区域机制:a、辅阻蛋白参与的负调控阻遏调节 /、trp诱导物含量高,与游离的辅阻遏蛋白相结合,形成有活性阻遏物,与操纵子区 DNA紧密结合,进行转录//、trp诱导物含量低,不 能与辅阻遏物结合,辅阻遏物从 区上解离,trp操纵子阻遏转录进行b、弱化作用/、trp浓度高时,2-3不配对,3、4区自由配对形成茎环状终止结构,转录停止 //、trp浓度低时,2,3配对,4区片段无配对,结构基因转录15、细菌的trp操纵子为什么除需要阻遏体系外还需要弱化系统答:细菌的trp操纵子通过弱化作用弥补阻遏作用的不足,因为阻遏作用只能使转录不起始,而对于已经起始的转录,只能通过弱化作 用使之中途停顿下来,阻遏作用的信号是细胞 内trp的多少,弱化作用的信号是细胞内载有 trp的tRNA的多少,两种作用相辅相成,体现周密的调控作用。

      16、简述原核生物转录后调控的机制答:a、mRNA自身结构元件对翻译起始的调节 b、mRNA稳定性对转录水平的影响 c、调节蛋白的调控作用d、反义RNA的调节作用e、稀有密码子对翻译的影响f、重叠基因对 翻译的影响g、翻译的阻遏h、魔斑核昔酸水平对翻译的影响17、简要概括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 7个层次答:a、转录水平的调控,包括基因的开与关和转录效率的高与低 b、DNA水平上的表达调控,包括基因丢失、扩增、交换、重排、DNA甲基化c、转录水平的调控,顺式作用元件 与特异转录因子结合影响转录,反式作用因子能识别结合于顺式作用元件上,参与调控d、反式作用因子的 DNA识别域或结合域e、蛋白质修饰、磷酸化和去磷酸化。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