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规划区概况.doc

14页
  • 卖家[上传人]:101****457
  • 文档编号:110312040
  • 上传时间:2019-10-2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9.50K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一章 规划区概况丰台区位于北京城西南,为北京城八区之一,属于城乡过渡地区地理坐标界于北纬39°45′~39°55′,东经116°03′~116°30′东与朝阳区毗邻,南与大兴区、房山区接壤,西与房山区、门头沟区为邻,北面分别与门头沟、石景山、海淀、宣武、崇文区相连土地总面积305.8平方公里,呈东西方向狭长分布,东西长35.4公里,南北宽14.9公里丰台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受地质构造控制,呈阶梯状下降地貌类型主要包括低山、丘陵、台地、平原和河滩等其气候特点是春、夏、秋、冬四季分明春季气温回升快,降水少,大风多;夏季气温高,雨量大,时有冰雹和沥涝;秋季风和日丽,天高气爽,气温逐渐下降,雨量显著减少;冬季天气寒冷干燥,雨雪稀少境内河流分属永定河、北运河和大清河水系土壤含4个土类,10个亚类,15个土属,46个土种从西北低山、丘陵、台地到东南洪冲积平原,依次分布着褐土、潮土和水稻土,永定河道两侧为风沙土自然地带性植被为落叶阔叶林,受人类长期活动的影响,原始植物群落早已消失西部山区的植被是原始植物群落消退后形成的次生植物群落,东部低平地区已全部开辟为农田、果园或非农业用地2001年总人口为119.8万人,其中,户籍人口为83.6万人,暂住人口为36.2万人。

      其经济发展水平及产业结构,总体而言,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经济实力较强,第三产业发达,居民生活水平较高2001年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3.7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6亿元,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5.2亿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6.8亿元三次产业的比重分别为3%、28.4%和68.6%200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266元,人均消费性支出8158元,恩格尔系数为35.6%,人均住房使用面积16.9平方米;农民人均纯收入6367元,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5128元,恩格尔系数为44.7%,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9平方米丰台区交通、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完备,交通网四通八达,早已实现村村通公路,电力和通讯覆盖率均达100%城镇给、排水系统和天然气管道输送系统完善随着环境保护政策和设施的进一步完善,环境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2001年丰台区工业废水处理率达98.95%,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率36.55%,烟尘排放总量削减率14.34%,垃圾无害化处理率25%,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62.21%第二章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2.1 土地利用现状特点分析2001年丰台区土地利用现状(见表2-1)具有如下几个基本特点:(1)从数量结构看:居民点和工矿用地占全区土地面积的53.52%,体现了为首都服务,以城市建设管理和商住业用地为重点。

      其中工矿用地比重最大(26.07%),反映了城市边缘区工业企业集中分布的地域特点2)从空间布局看:土地资源利用结构与布局不平衡河东卢沟桥、南苑两乡与城市融为一体,农地面积小,建设用地集中,土地利用集约;花乡、长辛店和老庄子三乡,城郊型特色明显;西部王佐乡以农业土地利用为主,具有乡村型特色3)从利用程度和效益看:土地利用率高,但后备资源不足人多地少的基本矛盾还将进一步加剧农业用地趋向高效益和直接服务于城区的产业用途,精细的种养加工业备受重视4)处于首都近郊的特殊区位,各方征占土地数量大,变更快,城市化呈迅速发展态势2.2 土地利用存在问题(1)土地利用规划决策主体多元化,加剧了区内用地的矛盾性和复杂性2)人多地少,人地矛盾日益尖锐在首都经济结构性调整的宏观背景下,农村居民以土为业的压力实际上是增大了,土地资源明显短缺3)资源短缺与浪费并存,土地利用效率不高主要是农村布局分散、占用多近年来,工业园区及部分大型企业等建设占用土地面积大,闲置浪费的现象也比较严重4)重用轻养,土地质量下降5)土地开发利用缺乏有效的宏观调控与管理机制和可行性措施第三章 规划目标的确定3.1 规划的指导思想与目的任务针对丰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和基本趋势,进行土地利用规划时应坚持“建设现代化城镇,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和提高农用地综合生产能力”的指导思想。

      为有效贯彻上述指导思想,丰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到2010年的目的任务应是协调区内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用地矛盾、合理调整土地用途、加强绿化隔离地区建设、注重存量土地的内涵挖潜,通过实现有限土地资源在国民经济各产业、各部门间的优化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进而为逐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正确处理土地利用的经济、社会和生态三大效益的关系和把本区建成现代化新城区提供土地利用的宏观调控依据和引导方向3.2 规划原则(1)落实北京市下达本区规划期内建设占用耕地量、耕地保有量及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等控制指标切实保护耕地,稳定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努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益2)贯彻首都发展规划与生态环境建设方针优先安排绿化用地和城市道路交通、水利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用地独立工矿、农村居民点实行功能置换和相对集中布局3)土地开发利用充分体现“集约型、节约型、高产值”城镇建设用地同旧城改造相结合,强调内部挖潜,尽量充分利用存量土地同时,依靠土地市场机制优化土地利用配置,合理利用土地资源4)“开源”与“节流”并举充分利用水域、荒草地和闲散废弃地,积极有序地发展卫星城、小城镇建设,扩大建筑容积率,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的效率5)通过制定土地利用分区等措施,加强土地用途管制。

      规划中安排的各业用地均应做到定性、定量与定位的结合,以使规划真正落到实处,增加其实用性和可操作性3.3 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86年6月25日通过,1998年8月29日修订);(2)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中发 [1997]11号);(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县(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试行)》(1997);(4)原国家土地管理局《关于认真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修订和实施工作通知》([1997]国土[规]字第100号);(5)“北京市人民政府转发并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北京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批复的通知”京政发〔2000〕14号;(6)北京市人民政府《北京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7)北京市人民政府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7-2010);(8)“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本市绿化隔离地区建设的意见》的通知”京政发〔2000〕12号;(9)北京市丰台区政府《丰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纲要》(2000年); (10) 北京市关于“区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的通知(2002年);(11) 北京市房屋土地管理局:2001年土地利用二次详查图件和数据。

      3.4 规划期限与目标本规划以2001年为基期年,2005年为近期规划年, 2010年为目标规划年规划到2010年的具体目标为:(1)按照中心市区-绿化隔离带-边缘集团-卫星城和小城镇发展的基本格局,优化配置城市用地,到2010年,将本区基本建设成为现代化新城区按2010年162万人口总规模(含暂住人口),配置142.1万城镇人口(中心大团54.7万人,边缘集团43.7万人,长辛店卫星城39万人,其它小城镇9.1万人)的城镇建设用地2)建设绿化隔离地区,促进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使绿化隔离地区绿化面积达到2990公顷(包括利用耕地绿化的面积556公顷)3)重视耕地资源保护,规划到2010年全区耕地保有量为2640公顷(3.96万亩),其中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为1333.3公顷(2万亩)4)全区建设占用耕地总量控制在2292公顷之内,其中城镇、村庄、独立工矿(含其它建设用地)、交通和水利设施建设占用耕地数分别为844.02公顷、279.37公顷、743.5公顷、97.24公顷和102.6公顷此外,规划中城市主干道两侧百米绿化带建设占用耕地约320.5公顷5)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西部的长辛店镇、王佐镇和老庄子乡退耕还林362.72公顷,东部绿化隔离地区再增加绿化面积2312.03公顷和西部其它绿化用地464.21公顷,使全区林用地总面积达到5887.29公顷(其中含绿化用耕地面积556公顷),林木覆盖率由2001年9.1%,上升为2010年的19.3%。

      第四章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4.1农用地结构调整(1)耕地(表4-2)2001年全区共有耕地4892.01公顷(7.34万亩)规划2010年全区保有耕地2640公顷(3.96万亩);据北京市下达本区控制指标,结合本区实际情况,确定2010年全区基本农田保护面积1333.3公顷(2.0万亩)尽可能保证耕地布局的相对集中,优化调整农业结构,提高耕地利用的效益规划期间,全区耕地减少量为2252.01公顷(3.38万亩),其中建设占用耕地2292公顷(3.44万亩)2)园地2001年全区共有园地932.42公顷(1.40万亩),由于绿化隔离地区建设的需要,规划期间园地面积将减少409.96公顷,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园地面积327.98公顷,园地面积净减少81.98,规划期末园地面积为850.44公顷3)林地2001年全区共有林地2782.69公顷(4.17万亩),规划期内由于城镇、村庄、工业和交通等建设占用林地432.77公顷;由于退耕(园)还林及绿化隔离地区用地结构大调整(绿化)将增加林地3537.37公顷到2010年全区林用地面积增加到5887.29公顷(包括绿化用耕地556公顷)4)其它农用地2001年全区共有其它农用地720.52公顷(1.08万亩)。

      到2010年全区其它农用地面积为384.49公顷,净减少336.03公顷4.2 建设用地结构调整(1)建设用地总量调整:全区2001年共有建设用地18819.59公顷(28.23万亩)规划到2010年全区建设用地为19425.72公顷(29.14万亩),规划期内建设用地净增加606.13公顷(表4-3)2)城镇用地调整:2001年全区共有城镇用地2444.25公顷(3.67万亩)落实北京市“分散集团式”规划布局方案,严格控制隔离地区内的建设规模,重点安排区内中心市区、边缘集团、长辛店卫星城和王佐小城镇建设,使新增城镇建设用地分别向城市中心集团和两个边缘集团靠拢规划到2010年全区城镇建设用地7865.61公顷(11.80万亩),净增加5421.36公顷(8.13万亩)3)村庄用地调整:2001年全区共有村庄用地3047.29公顷(4.57万亩)贯彻丰台区绿化隔离地区建设规划要求,农村旧村改造和新村用地集中布局开发,促进村庄用地的集约化,并逐步实现城镇化规划到2010年全区村庄用地1831.74公顷(2.75万亩),在现状基础上净减少1215.55公顷4)独立工矿用地调整:2001年全区共有独立工矿用地7971.9公顷(11.96万亩)。

      规划到2010年全区独立工矿用地5002.84公顷(7.50万亩),净减少2969.06公顷(4.45万亩)减少的独立工矿主要是绿化隔离地区内依据规划需要置换调整的工业、仓储用地5)交通用地调整2001年全区共有交通用地1919.05公顷(2.88万亩)规划到2010年全区交通用地为2378.33公顷(3.57万亩),净增加459.28公顷6)水利设施用地调整2001年全区共有水利用地532.76公顷根据《丰台区21世纪初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2000.6),规划期内将对马草河、旱河、小龙河、水衙沟、丰草河、黄土岗污水灌渠及九子河、牤牛河等8条河道按标准。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