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泵故障代码.doc
9页E0 水流检测故障(主机)E1 电源相序故障E2 通讯故障E3 总出水温度传感器故障E4 板换出水温度传感器故障E5 冷凝器A管温传感器故障E6 冷凝器B管温传感器故障E7 室外环境温度传感器故障E8 系统A为数码压缩机排气温度传感器故障E9 水流检测故障(从机) EA 主机检测到从机台数减少EC 线控器未找到的模块单元ED 线控器与模块数据通讯错误EE 线控器与计算机通讯错误 P0 系统A高压保护或排气温度保护P1 系统A低压保护P2 系统B高压保护或排气温度保护P3 系统B低压保护P4 系统A电流保护P5 系统B电流保护P6 系统A冷凝器高温保护P7 系统B冷凝器高温保护P8 系统A为数码压缩机时排气温度保护 Pb 系统防冻结 PC 数码排气温度高于125℃保护DF 系統化霜 热泵 Heat Pump 什么是热泵? 热泵技术是近年来在全世界倍受关注的新能源技术人们所熟悉的“泵”是一种可以提高位能的机械设备,比如水泵主要是将水从低位抽到高位而“热泵”是一种能从自然界的空气、水或土壤中获取低品位热能,经过电力做功,提供可被人们所用的高品位热能的装置 热泵的工作原理 作为自然界的现象,正如水由高处流向低处那样,热量也总是从高温区流向低温区。
但人们可以创造机器,如同把水从低处提升到高处而采用水泵那样,采用热泵可以把热量从低温抽吸到高温所以热泵实质上是一种热量提升装置,热泵的作用是从周围环境中吸取热量,并把它传递给被加热的对象(温度较高的物体),其工作原理与制冷机相同,都是按照逆卡诺循环工作的,所不同的只是工作温度范围不一样 热泵在工作时,它本身消耗一部分能量,把环境介质中贮存的能量加以挖掘,通过传热工质循环系统提高温度进行利用,而整个热泵装置所消耗的功仅为输出功中的一小部分,因此,采用热泵技术可以节约大量高品位能源 在运行中,蒸发器从周围环境中吸取热量以蒸发传热工质,工质蒸汽经压缩机压缩后温度和压力上升,高温蒸气通过冷凝器冷凝成液体时,释放出的热量传递给了储水箱中的水冷凝后的传热工质通过膨胀阀返回到蒸发器,然后再被蒸发,如此循环往复 余热利用的强力工具--热泵 水从高处流向低处,热由高温物全传递到低温物体,这是自然规律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为了农业灌溉、生活用水等的需要,人们利用水泵将水从低处送到高处同样,在能源日益紧张的今天,为了回收通常排到大气中的低温热气、排到河川中的低温热水等中的热量,热泵被用来将低温物体中的热能传送高温物体中,然后高温物体来加热水或采暖,使热量得到充分利用。
热泵的工作原理和家用空调、电冰箱等的工作原理基本相同,通过流动媒体(以前一般为氟利昂,现天上由替代氟利昂所代替)在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和膨胀阀等部品中的气相变化(沸腾和凝结)的循环来将低温物体的热量传递到高温物体中去 具体工作过程如下:①过热液体媒体在蒸发器内吸收低温物体的热量,蒸发成气体媒体②蒸发器出来的气体媒体液压缩机的压缩,变为高温高压的气体媒体③高温高压的气体媒体在冷凝器中将热能释放给给高温物体、同时自身变为高压液体媒体④高压液体媒体在膨胀阀中减压,再变为过热液体媒体,进入蒸发器,循环最初的过程 热泵的性能一般用成绩系数(COP)来评价成绩系数的定义为由低温物体传 到高温牧体的热量与所需的动力之比通常热泵的成绩系数为3-4左右,也就是说,热泵能够将自身所需能 量的3到4倍的热能从低温物体传送到高温物体现在欧美日都 在竞相开发新型的热泵据报导新型的热泵的成绩系数可6到8如果这一数值能够得到普及的话,这意味着能源将得到更有效的利用热泵的普及率也将得到惊人的提高目前热泵的最高出力温度为110度左右超过这个温度将有可能出现使媒体分解的危险 由于氟利昂对地球大气臭氧有破坏作用,为了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除了提高热泵的成现系数,有效利用能源以外,各国科学还致力于新型冷冻媒体的开发。
目前已有替代氟利昂的媒体得到应用 热泵热水系统包括热泵主机和换热储水箱两部分热泵主机部分包括风冷式蒸发器、压缩机及膨胀阀;换热储水箱为内置冷凝盘管的储热水箱冷媒(工质)在蒸发管内吸收环境空气中的热量,通过热泵循环由冷凝盘管在水箱内释放热量,加热水箱中的水 要搞清楚热泵的工作原理,首先要懂得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制冷系统(压缩式制冷)一般由四部分组成: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蒸发器其工作过程为:低温低压的液态制冷剂(例如氟利昂),首先在蒸发器里从低温热源(例如冷冻水)吸热并气化然后压缩机抽取蒸发器里气化后的制冷剂气体并压缩到冷凝器内,此时制冷剂气体变成高温高压气体该高温高压气体在冷凝器内被高温热源(例如冷却水)冷却凝结成液体,变成高温高压液体制冷剂再经节流阀截流成低温低压液态制冷剂如此就完成一个制冷循环 对于一台分体式热泵空调来说,夏天制冷时就是把冷凝器放在室外,而把蒸发器放在室内运行时就把室内的热量输送到了室外而冬季则把蒸发器放在室外,把冷凝器放在室内,这样就把室外的热量输送到了室内当然我们不会换季时去拆装设备了,而是通过体格转换阀使蒸发器和冷凝器换位的 热泵空调里面有一个四通换向阀。
在制冷工况下,室内热交换器就是蒸发器,室外热交换器(夏天往外呼呼出热风的那个东西)就是冷凝器冬季供热的时候,四通换向阀切换,改变冷媒的流向,此时,室内热交换器就是冷凝器,室外热交换器(冬天往外呼呼出冷风的那个东西)就是蒸发器由于冬季往外出冷风,换热器要结霜,所以等结霜到一定程度时,四通换向阀再切换,空调变成夏季制冷工况,室外热交换器得到热量,化霜,化霜完毕后,四通阀再切换到制热状态除霜时,为了防止向室内吹冷风,故室内机的风机停止运转 热泵是以冷凝器放出的热量来供热的制冷系统,它被形象的称为“热量倍增器”目前在市场上广泛出现的家用冷暖空调器上,就已经广泛地应用了热泵制热,其制热系数已高达3以上那么,利用热泵的原理来制取热水,消耗一度电所获得的热水,比普通电热水器消耗三度电所获得的热水还要多,这是传统热水器所不能企及的 目前市场上热泵热水器种类很多,主要有太阳能助推型、水源和空气源三种系列太阳能助推式热泵是热泵与太阳能技术结合使用的一种热泵技术;水源热泵是利用一定温度的水源(20℃以上)作为热源以制冷剂为媒介,将水源中的热量吸收后经压缩机压缩制热,通过热交换器与冷水交换热量以达到取暖和制取热水的目的,水源热泵必须有一定温度和流量的水源;空气源热泵以水源热泵类似方法从空气获得热量来加热水。
三种热泵中,空气源热泵受到的条件限制最小,发展空间最大,因此本文着重对空气源热泵热水器进行分析讨论 热泵热水器的基本原理:它主要是由压缩机、热交换器、轴流风扇、保温水箱、水泵、储液罐、过滤器、电子膨胀阀和电子自动控制器等组成接通电源后,轴流风扇开始运转,室外空气通过蒸发器进行热交换,温度降低后的空气被风扇排出系统,同时,蒸发器内部的工质吸热汽化被吸入压缩机,压缩机将这种低压工质气体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送入冷凝器,被水泵强制循环的水也通过冷凝器,被工质加热后送去供用户使用,而工质被冷却成液体,该液体经膨胀阀节流降温后再次流入蒸发器,如此反复循环工作,空气中的热能被不断“泵”送到水中,使保温水箱里的水温逐渐升高,最后达到55℃左右,正好适合人们洗浴,这就是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空气源热泵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能源利用产品之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人们生活品位的提高,生活用热水已成为人们的生活必需品,然而传统的热水器(电热水器,燃油、气热水器)具有能耗大、费用高、污染严重等缺点;而节能环保型太阳能热水器的运行又受到气象条件的制约空气源热泵的供热原理与传统的太阳能热水器截然不同,空气源热泵以空气、水、太阳能等为低温热源,空气源热泵以电能为动力从低温侧吸取热量来加热生活用水,热水通过循环系统直接送入用户作为热水供应或利用风机盘管进行小面积采暖。
空气源热泵是目前学校宿舍、酒店、洗浴中心等场所的大、中、小热水集中供应系统的最佳解决方案. 热泵工业发展历史 20世纪70年代以来,热泵工业进入了黄金时期,世界各国对热泵的研究工作都十分重视,诸如国际能源机构和欧洲共同体,都制定了大型热泵发展计划,热泵新技术层出不穷,热泵的用途也在不断的开拓,广泛应用于空调和工业领域,在能源的节约和环境保护方面起着重大的作用 相对世界热泵的发展,中国热泵的研究工作起步约晚20-30年左右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工业建设新高潮的到来,热泵技术才开始引入中国进入21世纪后,由于中国沿海地区的快速城市化、人均GDP的增长、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等因素拉动了中国空调市场的发展,促进了热泵在中国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热泵的发展十分迅速,热泵技术的研究不断创新 从2001年热泵起步开始,经过5年的培育,中国热泵行业开始从导入期转入成长期热泵行业快速发展,一方面得益于能源紧张使得热泵节能优势越来越明显,另一方面与多方力量的加入推动行业技术创新有很大关系 空气源热泵 空气源热泵在运行中,蒸发器从空气中的环境热能中吸取热量以蒸发传热工质,工质蒸气经压缩机压缩后压力和温度上升,高温蒸气通过永久黏结在贮水箱外表面的特制环形管冷凝器冷凝成液体时,释放出的热量传递给了空气源热泵贮水箱中的水。
冷凝后的传热工质通过膨胀阀返回到蒸发器,然后再被蒸发,如此循环往复 空气源热泵传热工质是一种特殊物质,常压下其沸点为零下40℃,凝固点为零下100℃以下,该物质冷的时候是液体,但很容易被蒸发成气体,反之亦然在实际运行中,空气源热泵中传热工质的蒸发极限温度为零下20℃左右,因此5℃的环境温度对如此低的温度也是“热”的,甚至下雪的温度,比如说0℃,相比之下也是热的,因此,仍可交换一些热能 第五代加热系统与环境热泵技术 1824年法国科学家卡诺(Sadi karnot)发表卡诺循环理论,成为热泵技术的起源 1850年 英国科学家开尔文(L.Kelvin)提出将逆卡诺循环用于加热的热泵设想 热泵的理论起源于十九世纪早期法国科学家萨迪.卡诺(Sadi karnot),卡诺在 1824年首次以论文提出“卡诺循环”理论,30年后,英国科学家开尔文(L.Kelvin)于1850年初提出:冷冻装置可以用于加热,之后许多科学家和工程师对热泵进行了大量研究,研究持续80年之久 1912年瑞士的苏黎世成功安装一套以河水作为低位热源的热泵设备用于供暖,这是早期的水源热泵系统,也是世界上第一套热泵系统。
热泵工业在20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早期得到迅速发展,家用热泵和工业建筑用的热泵开始进入市场,热泵进入了早期发展阶段 21 世纪,随着“ 能源危机 ”出现,燃油价格忽升,经过改进发展成熟的热泵以其高效回收低温环境热能,节能环保的特点,重新登上历史舞台,成为当前最有价值的新能源科技 前国际热能署专门成立国际热泵中心,设立热泵推广工程(Heat Pump Programme),向世界上各国推广协调热泵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美、 加、瑞典、德、日、韩等国政府均发出专门官方指引,促进热泵技术的社会应用 热泵技术的先进性 节能: 热效率460%, 运行费用是燃气、燃油锅炉的1/3, 是电热水器的1/4,比太阳能低40% 安全: 水电分离,无漏电危险 适用: -15~50℃环境 环保: 无废热、废水、废气在自然界中,水总由高处流向低处,热量也总是从高温传向低温但人们可以用水泵把水从低处提升到高处,从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