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认知理论纯干货ppt课件.ppt
24页社会认知理论SocialcognitiontheorySUNNYSUNNY1目录1社会认知理论内涵社会认知理论内涵社会认知理论内涵社会认知理论内涵2社会认知理论的发展历程社会认知理论的发展历程社会认知理论的发展历程社会认知理论的发展历程3从文献中探讨社会认知理论从文献中探讨社会认知理论从文献中探讨社会认知理论从文献中探讨社会认知理论4社会认知理论研究拓展社会认知理论研究拓展社会认知理论研究拓展社会认知理论研究拓展5社会认知理论的内容社会认知理论的内容社会认知理论的内容社会认知理论的内容2社会认知理论的内涵f 社会认知理论(Social Cognition Theory)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班杜拉提出的教育理论,90年代得到迅猛发展f 社会认知理论(SCT),是对人们怎样获得和应用知识,以及在此过程中人的一系列心理活动的研究(比如,知觉、注意、记忆、学习、思维等)社会认知就是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探讨我们人在认知过程中会受到那些社会学方面因素的影响,以及这些因素怎样影响我们的认知过程 Reference Reference: 陈俊.社会认知理论的研究进展[J].社会心理科学,2003,22(12):59-62. Wood R, Bandura A.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of organizational management[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89, 14(3): 361-384. 3f SCT主要应用于心理学、教育和人际沟通等领域,认为个人的知识获取部分与在社交互动、经验、外部媒体情境下观察到的别人行为有直接关系。
f 这一理论指出,当人们观察到榜样(model)执行的行为和行为的后果,他们记住的事件序列,使用这些信息来指导后续行为榜样也可以促使他们学会观众参与的行为换句话说,人们可以不用仅仅通过自身尝试学习新行为,而是通过复制别人的行为习得新知识或行为,根据行为和行为产生的结果所得到的奖励或惩罚,人们选择复制榜样的行为405Bandura (2001)运用SCT理论分析沟通如何影响人类的思想、情感和行动”并将 SCT应用到职业选择、组织行为、动机、学习和成就等方面04Bandura (1986)提出的社会认知理论,强调在编码和执行行为过程中认知的重要角色,人类的行为是由个人、行为和环境影响03Bandura (1963 &1977)提出社会学习理论显示自我效能感和行为改变的直接关系自我效能感的来源:performance accomplishments, vicarious experience, verbal persuasion, and physiological states02Neal E. Miller & John Dollard(1941)提出了一个修正的理论称为社会学习和模仿。
他们认为学习四个因素: drives, cues, responses, and rewards 01社会认知理论的概念来源:Edwin B. Holt &Harold Chapman Brown(1931)提出的,所有动物的行动是基于 “感觉、情感和愿望”等心理需求的满足社会认知理论的发展历程5社会认知理论的内容(一)三元交互决定论f Bandura的理论在于探讨环境、人及其行为之间的动态的相互决定关系将环境因素、行为、人的个体因素三者看成是相互独立、同时又相互作用、相互决定的理论实体其中,个人的主体因素包括行为主体的生理反应能力、认知能力等身心机能 人们通过观察他人获得知识,并与环境、行为和认知构成相互影响的关系 例如,观察到的行为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思维方式(认知)同样,环境也可能会影响以后的行为,就像一个父亲的心态(认知)将决定孩子成长的环境 Reference Reference: 陈俊.社会认知理论的研究进展[J].社会心理科学,2003,22(12):59-62. 6Attention:f 1、人的主体如信念、动机等往往强有力地支配并引导其行为,行为及其结果反过来有影响并最终决定思维的内容与形式以及行为主体的情绪反应;f 2、个体可以通过自己的主体特征如性格、社会角色等引起或激活不同的环境反应;f 3、行为作为人与环境之间的中介,是人用以改变环境,使之适合人的需要而达到生存的目的并改善人与环境之间的适应关系的手段,而它不仅受人的需要支配,同时也受环境的现实条件的制约。
7(二)观察学习 (Observations)f Bandura认为观察学习是指一个人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结果而习得某些新的反应,或使他已经具有的某种行为反应特征得到矫正并按信息加工的模式对观察学习进行了分析,认为观察学习是由4个相关联的子过程组成的即注意过程、保持过程、产出过程、动机过程f 注注意意过过程程:在观察时将心理资源开通的过程,它决定着观察者选择什么样的示范原型;f 保保持持过过程程:对示范活动的保持,要对示范活动进行保持就必须以符号的形式把它表象化,从而保留在记忆中;f 产出过程:产出过程:把符号表象转换成物理形式的外显行为的过程;f 动动机机过过程程::观察者在特定的情境条件下由于某种诱因的作用而表现示范行为的过程89榜样(model)的特征ReferenceReference: Ogden J. Some problems with social cognition models: a pragmatic and conceptual analysis[J]. Health Psychology, 2003, 22(4): 424.10(三)结果的期望 (Outcome expectancies)f 为了学习一个特定的行为,人们需要了解当他们重复这种行为时可能的结果是什么,当他或她模仿行为时会产生预计类似的结果(称为结果的期望),这就是为什么被观察目标会影响认知和行为。
这些预期深受观察者所处环境的影响f Exp:f 酒后驾车在美国预期后果的最严重是牢狱之灾,但在另一个国家可能导致死刑 f Reference Reference: 11(四)自我效能感 (Self-efficacy)f 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效验性的一种自我判断,自我效能是一个人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活动所具备的能力判断、信念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自我效能感强的人能对新的问题产生兴趣并全力投入其中,能不断努力去战胜困难,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自我效能也将会不断的得到强化与提高f f 自我效能感的来源:f (1)实践成败经验实践成败经验f (2)替代性经验替代性经验f (3)言语的劝导言语的劝导f (4)身心状态身心状态12社会图式f 社会认知就是一个形成社会图式,并且已形成的社会认知又会对我们今后的认知产生影响的过程其实社会图式是根据认知心理学中图式的概念发展而来,我们知道图式就是对获得的信息进行组织和加工后在人脑中形成的认知系统社会图式就是指经过对来自社会环境的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后在人脑中组织起来的认知系统。
总结起来社会图式可以分为4种类型: Reference Reference: 陈俊.社会认知理论的研究进展[J].社会心理科学,2003,22(12):59-62.13(一)自我图式f 对自我的认知概括它来自过去的经验,组织并指导对个体社会经验中与自我有关的信息进行加工自我图式概念的提出克服了行为论者不研究自我的倾向,也克服了只能对自我进行思辩论述的局限,明确地把“自我”或“自我概念”纳入了实验研究的范围,使人们对自我的本质开始有了较为清晰的了解14(二)他人图式f 有关他人行为特征和人格类型的信息在对他人的认知过程中,一个最主要的概念就是“印象”,印象的形成是通过对他人的言谈举止、仪表神态以及行为习惯等方面的知觉而实现的f 在对他人形成初步印象时会受到一系列有趣效应的影响,比如首因效应,晕轮效应,刻板印象等引发相关对他人情绪情感认知的研究15(三)角色图式f 对社会上的一类人或一群人的预期个性和行为的信息比较经典的研究是“国民或种族刻板印象研究”,我们在认知他人,形成有关他人印象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很容易发生这样或那样的认知偏差。
如果这种偏差发生在对一类人或一群人的认知中,就会产生不正确的社会刻板印象,对群体就会产生一种偏见和歧视对偏见根源的产生也从文化、种族、社会地位等方面作了研究应该说这类的研究对我们整个人类社会都是很有意义的16(四)事件图式f 人们在某种情境下所发生事件的有序组织的信息即许多事情均涉及一系列典型的活动次序,犹如戏剧或电影的脚本中所列出的一个又一个场景比如我们在餐厅吃饭,去医院看医生,都是属于一种事件图式,事件图式将影响人们对事件的记忆,原有的事件图式影响对新信息的加工17社会认知的阶段f编码编码:即对社会性信息给予充分地注意和感知,并选取有意义的信息f解释解释:将获得的信息与已有的知识经验(图式、原型等)进行比较,解释该信息的意义f搜搜寻寻反反应应:在理解社会性刺激意义的基础上产生一系列可供选择的反应计划,从中选择合适的行为反应f反反应应评评估估:在形成各种反应计划后,还要对其进行比较评价,预测各种反应的效果对反应计划如何评价将决定采取何种行为反应f执行反应执行反应:执行所选择的行动计划,做出真正的行为反应18文献中的社会认知理论f1 1、知识分享、知识分享/ /知识共享知识共享f 廖成林,袁艺.基于社会认知理论的企业内知识分享行为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3):137-139.f2 2、领导风格、领导风格f 张文慧,王辉.中国企业战略型领导的三元模式[J].管理世界,2013,(7):94-112.f 田在兰,黄培伦.基于自我认知理论的家长式领导对建言的影响[J].科研管理,2014,10:020.f3 3、管理认知、管理认知f 尚航标, 黄培伦.管理认知与动态环境下企业竞争优势:万和集团案例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10 (3):70-79.f 陈守明,唐滨琪.高管认知与企业创新投入——管理自由度的调节作用[J].科学学研究,2012,11:017.f4 4、创新、创新f 杨俊,田莉,张玉利等.创新还是模仿:创业团队经验异质性与冲突特征的角色[J].管理世界,2010(3):84-96.f 顾远东, 彭纪生. 组织创新氛围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 创新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J]. 南开管理评论, 2010 (1): 30-41. 5 5、负面情绪、负面情绪 Gumpel T P, Wiesenthal V, Soederberg P. Narcissism, Perceived Social Status, and Social Cognition and Their Influence on Aggression[J]. BEHAVIORAL DISORDERS, 2015, 40(2): 138-156.f Weightman M J, Air T M, Baune B T. A review of the role of social cognition in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J]. Frontiers in psychiatry, 2014, 5.19社会认知研究的拓展f 内内隐隐社社会会认认知知::内隐的社会认知是过去经验和已有认知结果积淀下的一种无意识结构,这一结构影响是在显意识水平(如内省状态)上无从觉知的,但又潜在地作用于个体对社会对象的反应(如知觉、态度、判断和决策等)。
f 内隐社会认知现在主要涉及内隐态度、内隐自尊及内隐刻板印象等方面的研究20f内内隐隐态态度度:是个体对事物所持的积极或消极的认知、情感或反应,由不自觉的以往经验或不能归因于以往某一确定经验所引起f内隐自尊内隐自尊:是人自发的无意识的对自己评价倾向f内内隐隐刻刻板板印印象象是调节着某个社会范畴所具有的属性中无法内省辨认(或不能准确辨认)的过去经验的痕迹刻板印象是一种涉及知觉者的关于某个人类群体的知识、观念与预期的认知结构)如内隐性别刻板印象、内隐种族刻板印象的研究⋅ReferenceReference: Greenwald A G, Banaji M R. Implicit social cognition: attitudes, self-esteem, and stereotypes[J]. Psychological review, 1995, 102(1): 4-27.21f社社 会会 认认 知知 的的 职职 业业 理理 论论 (social cognitive career theory ) :强 调在 职业 发 展 中 起 作 用 的 三 种 个 人 变 量 之 间 的相 互 影 响,即 自我 效 能 、结 果 预 期 及 个 人 目标 。
f自我 效能 指的是人们对组织和实施所要得到 的行为结果的能 力的信 念(如 “ 我 能 干 得 了 吗”) f结果预期 指的是个人对从事特定行为 的结 果的信念 (如“ 如果 我这 么做 ,会 发生 什 么 事 ”) f 个人目标 是个人 从事特定活动或取得 一 定结果的意 图 (如 “ 我 有多想这么做 ”). Reference Reference: 高山川, 孙时进. 社会认知职业理论: 研究进展及应用[J]. 心理科学, 2006, 28(5): 1263-126522234.19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