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第六章腹部腹前外侧区PPT文档.ppt
38页第二 节 腹前、外侧壁一、浅层结构 fig 1、皮肤 2、浅筋膜 1)脂肪层(Camper 筋膜) 2)膜性层(Scarpa 筋膜) fig fig fig 3、浅 动 脉: 4、浅 静 脉: 5、浅淋巴管: 6、皮 神 经:二、 深层结构 (一)腹前、外侧壁的肌 1、腹外斜肌 1)起、行、止(自学) 2)腱膜形成的结构:fig 腹股沟韧带 inguinal ligament 腔隙韧带 fig 耻骨梳韧带 腹股沟管浅环superficial inguinal ring 腹直肌鞘 腹白线 2、腹内斜肌和腹横肌 1)起、行、止(自学) 2)形成的结构:fig 联合腱conjioned tendon(腹股沟镰)fig 提睾肌 腹直肌鞘 腹白线 3、腹直肌 fig 其腱划内有血管,手术时应注意止血。
4、腹直肌鞘sheath of rectus abdominis 1)位置:fig 2)构成:fig 前壁: 后壁: 3)内容: 5、腹白线 1)位置:fig 2)构成:fig 3)特点: 4)临床意义:6、血管、淋巴管和神经 1)动脉 (1)下五对肋间后动脉、肋下动脉 (2)腹壁上动脉: fig (3)腹壁下动脉:fig 该动脉是鉴别腹股沟管斜疝和直疝的标志 (4)旋髂深动脉: 旋髂深动脉的升支 在行阑尾手术,如向外延长切口时,注 意勿伤及该动脉的升支 2)淋巴管(了解)3)神经 下五对肋间神经和肋下神经 fig 髂腹下神经 fig 髂腹股沟神经 fig 生殖股神经 注意:临床上,常在髂前上棘内侧2.5cm处,作 髂腹下神经和髂腹股沟神经的阻滞麻醉。
7、腹前、外侧壁的层次结构 1)皮肤 2)浅筋膜 3)腹外斜肌及腱膜 4)腹内斜肌 5)腹横肌 6)腹横筋膜 7)腹膜外脂肪(筋膜) 8)壁腹膜 临床上常用的手术切口1、正中切口(经腹白线切口)2、经腹直肌切口 脐以上: 脐以下:3、阑尾切口: 第三节 腹股沟区一、位置:fig 上 界: 下 界: 内侧界: 临床意义:是腹壁疝的多发区 二、层次结构 1)皮肤 2)浅筋膜 3)腹外斜肌及腱膜 4)腹内斜肌 5)腹横肌 6)腹横筋膜 7)腹膜外脂肪(筋膜) 8)壁腹膜 三、 腹 股 沟 管 inguinal canal fig1、概 念:2、通过的内容: 男性 女性3、两 口: 浅环(皮下环)体表定位 深环(腹 环)体表定位 fig 4、四 壁: 前壁 上壁 后壁 下壁5、临床意义: 注意:在腹股沟疝的修补术中勿损伤哪些 神经?四、 精 索 spermatic cord1、概念:fig2、组成:3、被膜: 精索内筋膜 提 睾 肌 精索外筋膜4、临床意义:五、腹 股 沟 三 角 inguinal triangle腹股沟三角又称Hesselbach三角。
1、境界:fig2、临床意义: 注意区别腹股沟斜疝、腹股沟直疝和股疝? 1)疝脱出的位置 2)临床表现股 三 角femoral triangle股三角的周界 fig 上 界: 下外界: 下内界:股三角的内容:股 鞘femoral sheath1、形成: fig 2、形态: fig3、分部及各部的内容:fig fig股 管femoral canal1、概念: fig2、形态:3、内容: 股 环femoral ring1、概念:2、周界: fig3、股环隔(内筛板):4、股凹:5、临床意义: fig [注]股疝:fig•耻骨肌孔耻骨肌孔:是一个位于下腹前壁与骨盆相连水平的卵圆• 形裂孔fig 它的构成是: 上界: 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弓状下缘 下界: 耻骨支 内侧: 腹直肌 外侧: 髂腰肌 分部:它被位于前面的腹股沟韧带分隔为上下两个区。
上区:有深环(精索或圆韧带穿过)和腹股沟三 角,此区域的缺陷导致腹股沟斜疝和直疝; 下区:有股血管和股管穿过,此区域的缺陷导致位 于股血管周围各个位置的股疝 睾丸下降与腹股沟斜疝的关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