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语文知识竞赛教师版.docx
32页◇大厂高级中学语文知识竞赛◇教师版(本试题共50题,每题2分,共100分)1.下列四组生字,读音所有相同的一项是( B )A.诫介戒械 B.耸怂悚竦 C.纳呐钠讷 D.峋询洵绚2.下面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D废弛)A.即使 即便 即位 若即若离 B.急需 须知 必须 军需品 C.摧残 残忍 惨重 惨绝人寰 D.废弃 费用 废驰 半途而废 3.与下列成语相关的人物配对错误的是( D 蔺相如)A.举案齐眉——孟光 B.卧薪尝胆——勾践C.闻鸡起舞——祖逖 D.完璧归赵——廉颇4.“期期艾艾”这个典故讲的是西汉的周昌和西晋的邓艾两个人说话时:( A )A.口吃 B.好说谎 C.喜欢骂人 D.喜欢无病呻吟(《明·程登吉·幼学琼林·卷二·身体类》:“‘期期艾艾’,口讷之称 汉高祖刘邦欲废吕后所生之太子刘盈,改立戚夫人所生之子如意为太子大臣周昌气急败坏曰:“臣口难以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昌本欲说“极”字,由於口吃,加上情急,故言中重说“期”字,而成“期期”另者,三国时魏将邓艾亦口吃,指自身时常复“艾”字,而成“艾艾”。
司马昭戏之曰:“汝言艾艾,究竟有几艾?” “期期艾艾”原据周昌与邓艾之事而来后形容口吃者吐辞反复,说话不流利,或指人言谈时结结巴巴,口齿不清,常用此语5.“入木三分”这个典故原意用来形容( C )A.雕刻技术高 B.文章深刻 C.书法笔力强劲 D.射箭本领高(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笔迹透入木板三分深形容书法极有笔力现多比方分析问题很深刻6."东床快婿”原本是指:( B )A.司马相如 B.王羲之 C.刘邦 D.诸葛亮(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郗太傅在京品,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婿……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床上坦腹卧,如不闻’”)7.“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是一首汉代流行的歌谣,下列文句,与其意义最接近的是:( C )A.人弃我取,人取我予 B.入乡问禁,入境随俗C.风行草偃,变本加厉 D.追求时髦,风尚互异(《城中谣》,原载《后汉书·马瘳传》,《玉台新咏》收录此诗,题为《童谣歌》,《乐府诗集》收入《杂歌谣辞》,题为《城中谣》。
马廖(东汉初年人,马援子)鉴于“改政移风,必有其本”,“吏不奉法,良由慢起京师”,因引录这则谣辞作喻,说明“上行下效”的严重意义偃:倒伏风一吹草就倒下比方道德文教的感化人《论语·颜渊》:“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何晏 集解引 孔安国 曰:“加草以风,无不仆者,犹民之化於上比方庶民被德教感化而顺从君上后以“风行草偃”比方有声望者的言行影响世态俗情8.家长会上,有位家长发言,称自己已到了“耳顺之年”,请问这位家长年纪有多大?( C )A.四十岁 B.五十岁 C.六十岁 D.七十岁9.古人的名和字往往有一定的联系,有的名与字是同义词,有的名与字是反义词,下列属于反义的一项是:(D)A.屈平,字原 B.宰予,字子我 C.樊须,字子迟 D.曾点,字晳10.《鸿门宴》中,刘邦按礼节应当坐在什么地方:( A )A.东向 B.南向 C.西向 D.北向11.书画作品中的“四君子”通常指哪四种植物?( A )A.梅兰竹菊 B.梅松竹兰 C.梅荷兰菊 D.梅荷竹菊12.被称为“乐府双璧”的作品是( A )A.《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诗》 B.《孔雀东南飞》和《陌上桑》C.《敕勒歌》和《木兰诗》 D.《敕勒歌》和《陌上桑》13.古代小说常用“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形容女性之美,其中“闭月”是指( C ) A.王昭君 B.杨玉环 C.貂蝉 D.西施 (西施:春秋战国时期,越国有一个叫西施的,是个浣纱的女子,五官精致,粉面桃花,相貌过人。
她在河边浣纱时,清澈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她显得更加美丽这时,鱼儿看见她的倒影,忘掉了游水,渐渐地沉到河底从此,‘沉鱼’这个西施的代称,流传开来 昭君:汉元帝在位期间,南北交兵,边界不得安静汉元帝为安抚北匈奴,选昭君与单于结成姻缘,以保两国永远和好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昭君辞别了故土,登程北去一路上,马嘶雁鸣,撕裂她的心肝;悲切之感,使她心绪难平她在坐骑之上,拨动琴弦,奏起悲壮的离别之曲南飞的大雁听到这悦耳的琴声,看到骑在立即的这个美丽女子,忘掉摆动翅膀,跌落地面从此,昭君就得了‘落雁’的代称 貂婵:东汉末年,汉献帝的大臣司徒王允有个歌妓貂婵她在后花园拜月时,忽然轻风吹来,一块浮云将那皎洁的明月遮住这时正好王允瞧见王允为宣扬貂婵长得美丽,逢人就说,她和月亮比美,月亮比但是,赶紧躲在云彩后面,因此,貂婵也就被人们称为‘闭月’ 杨玉环:唐朝开元年间,有一美貌女子杨玉环被选进宫来杨玉环进宫后,常思念家乡一天,她到花园赏花散心,看见盛开的牡丹、月季……想自己被关在宫内,虚度青春,不胜叹息,对着盛开的花说:‘花呀,花呀!你年年岁岁尚有盛开之时,我什么时候才有出头之日?’声泪俱下她刚一摸花,花瓣立即收缩,绿叶卷起低下。
哪想到,她摸的是含羞草这时,被一宫娥看见宫娥到处说,杨玉环和花比美,花儿都含羞低下了头这就是‘羞花’称号的由来14.历史上曾有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对联是在( A )A.东林书院 B.岳麓书院 C.石鼓书院 D.白鹿书院 15.假如有人带着自己妻子回到汉代,那么他应当称他的妻子为:( B )A.君 B.卿 C.奴 D.妾16.为了更加了解小令、中调、长调在字数上的相关规定,某同学到图书馆借《草堂诗余》这本书来当参考请问应当往哪一类的书架上去找,才干找到这本书?( B )A.近体诗 B.词 C.曲 D.新诗17.“荷花淀派”和“山药蛋派”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影响很深的两个文学流派,其代表作家分别是( A )A.孙犁 赵树理 B.丁玲 沈从文 C.赵树理 孙犁 D.沈从文 丁玲18.被下面这首南宋诗人杨万里的诗都提及的一组作家是( B ) 晚因子厚识渊明,早学苏州得右丞,忽梦少陵谈句法,劝参庾信谒阴铿A.韩愈 柳宗元 岑参 B.韦应物 王维 杜甫C.陶渊明 阴铿 苏轼 D.柳宗元 庾信 陆游19.古代女子15岁的别称为( B ) A.垂髫 B.及笄 C.豆蔻 D.弱冠古人的各年龄段称谓:婴儿:人初生时;襁褓:不满周岁。
孩提:指初知发笑,一至三岁的孩童《孟子•尽心上》:“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垂髫:七、八岁以下的幼童,古时儿童不束发;头发下垂髫(tiao):儿童垂下的头发,因此通称儿童或童年为垂髫;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始龀:女孩七岁称髫年,男孩八岁称龆年或髫年根据生理状况,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换牙,脱去乳齿,长出恒牙,这时叫“龀”黄口:本意是雏鸟的嘴;十岁以下通称幼学:满十岁《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由于古代文字无标点,人们就截取“幼学”二字作为十岁代称总角:童年是十一二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诗经•氓》“总角之宴,言笑晏晏金钗之年:女孩到了十二岁带钗豆蔻年华:豆蔻,一种数年生植物豆蔻年华喻指十三四岁的姑娘志学之年:十五岁《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束发:古代男童成为少年,将头发束成一髻 一般指15岁左右,这时应当学会各种技艺《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及笄之年:古代女子十五岁就把头发梳拢来,挽一个髻,插上叫做笄的首饰,叫笄礼加笄后就表达她已成年,所以女子到了成年,叫“笄(ji)年”,又称“及笄”。
《礼•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舞勺之年:十三岁至十五岁通称;舞象之年:十五岁至二十岁通称破瓜之年: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纪年,谓十六岁,多用于女子;也称〖碧玉年华〗弱冠:《仪礼•曲礼》中将男子二十岁初初成年称“弱”,到这个年龄就可举行冠礼其时身体尚弱,故称弱冠〖桃李年华〗二十岁女子、〖花信年华〗二十四岁女子、〖待字之年〗待嫁女子、〖标梅之年〗出嫁女子结发:初成年《汉书•施仇传》:“结发事师数十年,贺不能及”后称元配为结发曹植诗《种葛篇》:“与君初婚时,结发恩义深”而立:《论语•为政篇》:“子曰:君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后来因此称三十岁为“而立之年”不惑:人到四十称“不惑之年”意思是人到此时已掌握知识,能明辨事理,而不致迷惑《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知命:本意指结识天命《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后因以知命为五十岁之代称,又称知天命·半百·知非之年花甲:古人用天干和地支相配来纪年,天干地支顺次组合为六十个纪序年号,故称六十甲子,也称花甲子或花甲每六十年一个循环;也称为平头·甲子·耳顺之年,六十以上又称为“耋年”古稀:七十岁的代称唐杜甫《曲江二首》之二:“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杖朝:八十岁之年;鲐背:九十岁之年耄耋:《礼•曲礼》上:“八十九十曰耄六十以上曰耋人们根据这解释,把耄耋两字连用代称八、九十岁,后来用“耄耋(mao die)”泛指年寿高期颐:称百岁之人《礼记•曲礼》:“百年曰期颐元人陈浩解释说:“人寿以百年为期,故曰期;饮食起居动人无不待于养,故曰颐白首:通称老年人,又称皓首;黄发:通称长寿老人;下寿:古人以六十为下寿;中寿:七十为中寿;上寿:九十为上寿20.诗句“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的“佳节”原意是指( B )A.元宵节 B.重阳节 C.中秋节 D.端午节21.下列哪组服饰和配件,最有也许是古代女子的打扮?( D )A.玄端章甫 B.羽扇纶巾 C.拖鞋汗衫 D.云鬓花黄(古代的一种黑色礼服祭祀时,天子、诸侯、士大夫皆服之天子晏居时亦服之《周礼.春官.司服》:"其齐服有玄端素端"孙诒让正义引金鹗云:"玄端素端是服名,非冠名,盖自天子下达至于士通用为齐服,而冠则尊卑所用互异"天子晏居时亦服之)22.古代“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其中“御”是指( D ) A.下棋 B.种花 C.武术 D.驾车23.我国清代的科举考试分为四级,范进中举的那次考试属于:( B )A.院试 B.乡试 C.会试 D.殿试24.某人生于某年某月某日的上午六点半,那么这个人出生的时辰是( A )A.卯时 B.寅时 C.辰时 D.亥时25.“三·一八”惨案发生在中华民国十五年,这一年是公元:( C )A.1924年 B.1925年 C.1926年 D.1927年26.“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和“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分别出自哪两位名人之口?( A )A.但丁 雪 莱 B.雪 莱 但 丁 C.拜伦 泰戈尔 D.泰戈尔 拜 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