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税源业化管理的工作实施方案.docx
8页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 “依法治税、从严带队、科学管理、共建和谐” 的基本要求,提高税收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水平,顺应 税收征管的发展趋势,根据省、市局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的统 一部署和安排,制定了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实施方案,请遵照执行一、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的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一)总体思路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的总体思路是:针对纳税人的特点和风险控制的要求,对纳税人进行科学分类,实施以分规 模和分行业为主导的分类管理;在现有征管组织体系基本框架下,调整优化机构、岗位的税源管理职责,合理配置资源,依托信息化, 实行按业务事项分岗管理整体形成以专业化税源管理机构为中枢, 以分类分岗管理为基础,以一体化部门协作为保障的税源管理格局, 有效提高纳税遵从,促进应收尽收二)基本原则推行税源专业化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分类分岗,联动互动基于对纳税人的科学分类,实施有针 对性的分类管理,按事设岗,分岗管事;统筹各科室、各单位的税 源管理职能,建立纵向联动、横向互动的协作机制——科学分工,优化配置基于精细分工、密切协作和相互制约 的要求,调整优化岗责体系,合理设置工作岗位,优化人力资源配 置,提高管理效能,防范执法风险。
——流程管理,技术支撑以流程为导向,依托信息技术,实现流程化、网络化的任务分配、工作推送、流水作业和监控考核——统筹规划,因地制宜按照省局的总体框架和统一规划要 求,搞好统分结合根据省局统一的岗责和流程,确定全县税源分 类方式和征管机构设置二、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工作内容按照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部署,以提高征管质效、控制税 收风险、优化纳税服务、降低税收成本为目标,确定采取外外分模 式,深化分类分岗、集中征收的管理新模式一)将征收与管理分离,成立集中征收机构报经省、市局 批准,成立全县统一的地税集中征收机构,将全县的各办税服务厅 整合到全县一个办税服务厅”,将原各中心税务所、直属分局的征收 服务人员调整到县局办税服务厅,票证统一由办税服务厅管理,办 税服务厅所有岗位权限升级为县级,办理全县所有纳税人的涉税业 务,实行全县通办二)按照外分模式,深化分类分岗管理按照税源的区域特点及税源管理现状,合理确定重点税源的标 准和重点行业的范围,采取分规模、分行业的分类管理方式;同时 按照前后台相互衔接、上下业务相互对应的原则,对基层征收、管 理序列的业务进行科学分类,调整岗责体系,实行按事分岗管理。
1、直属分局、各中心税务所按非全职能机构进行设置,按业务 类属,划分为日常管理、税源管理两大类,人员分为日常管理、税 源管理两个组每个组明确一名组长,按照各类业务所涉及的事项 设置岗位,实行分岗管事日常管理组:负责前台受理后流转至税收管理员的调查、核实、核定、认定等业务,以及催报催缴、微机定税、日常管理等业务税源管理组:负责本单位内税源管理工作,处理上级派发和本单位实现的税收预警和评估信息,按照县局每年制定的纳税评估方 案对本辖区非重点税源企业进行纳税评估和税源监控分析,参与县 局组织的重点税源企业的纳税评估工作2、办税服务厅(纳税服务中心)划分为征收服务和综合管理两 个组征收服务组:主要负责前台业务工作综合管理组:税收档案管理、基层税收会计、发票库房管理、 票证管理等业务3、税源的分类调整(1)对重点税源按行业管理,分别成立煤炭采掘业、建筑、房地产业和金融保险也管理办公室,实行集中管理、重点监控2)对一般税源和零散税源(个体工商户)实行属地管理三、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的配套措施一)建立立体化税源管理体系按照“信息管税”的要求,根据税源专业化管理的需要,建立纵横结合、内外协作的税源专业化管 理运行机制。
一是建立纵向联动机制以税源信息采集—分析评估—核查稽查 —增值应用为主线,将信息采集、监控分析、纳税评估、核实处理 数据加工应用等税源管理职责分解到县、中心税务所和税收管理员 各层级,细化工作分工,优化业务流程,形成各层级税源管理工作 的一体化运作二是建立横向互动机制在业务科室横向层面上,按照职责明确、 信息共享的原则,合理界定各业务科室税源管理职能,建立工作流 程和协作互补制度,防止管理交叉,实现相互间有效的信息传导, 突出发挥各部门的专业优势和税源管理潜能,整合集成各项税源管 理措施,促进税源管理、税收分析、税收管理、征收管理、税务稽 查、纳税服务、政策法规等业务间的良性互动,逐步实现一体化部 门协作的税源管理新格局三是完善外部协作机制进一步争取各级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 社会机构对地税工作的支持,增进工作沟通,密切协作配合;健全 第三方税源信息交换共享制度和内部信息管理利用制度,做好第三 方信息的采集、传递和加工、分析、利用通过建立健全三项机制, 形成立体化、全方位的税源管理体系二)强化税收数据质量管理税收数据质量管理是实行税源专业化管理、落实信息管税、实施纳税评估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根 据相关业务规定结合应用系统的操作要求,明确岗位职责,制定严密有效的数据采集规范严把采集录入关口,做到采集前有审核, 采集后有复核,发现问题数据及时确认并纠正;要建立起既有过程 控制,又有事后监控审核,人机结合的数据质量管理考核机制三)建立风险预警防范机制在专业化管理的大框架下,建立 严密的风险防控体系:一是征、管、查岗位职责分明,纳税人的办 税事项分由不同岗位的税务人员进行办理,相互制约二是对税收 流失风险较大的重点行业由税源管理科进行专业化监控管理,最大 限度避免税收流失三是按照“高风险、高防范、高标准”的原则, 对存在不同风险纳税人实施不同的管理措施,加强管理的针对性四)改进完善工作考核机制结合管理方式的转变,针对分岗管事的特点,改进完善税收执法、征管质量、工作绩效等各项考 核机制;在建立岗责体系的基础上,细化工作标准,按照定量与定性考核相结合的要求,科学设定工作质量、数量和完成时限等考核指标,把考核落到实处同时,明确工作分工,细化工作责任,将 责任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员,实现人员、能级与岗责的有机结合完善税收计划管理方式,逐步建立税收科学预测机制和管理考核机 制,通过税收收入预测、税源综合预测、征管质量评价、纳税评估 和稽查认定等方式落实任务、实施考核。
按照统一的考核指标体系, 借助信息综合应用平台,形成以计算机考核为主、人工考核为辅的 动态监控考核机制附件 1: 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 成员名单一、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组 长:赵卫国党组书记、局长副组长:张士真党组副书记 副局长张林党组成员 副局长 纪检组长周晓方党组成员 副局长成员:殷宪忠马计彬姜本磊马运昌王海峰叶军杜以超刘道佩高文强尹建良祥臣李正武张 健 杨敏捷 郝允慧 潘正保 单 峰 贾晓岚二、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 任:周晓方(兼)副主任:杨敏捷成 员:王晗、马慧玲、徐晓印、岳巍、刘洪孙禹、付瑜、沈常伟、杜传鹏、李成伟附件2:推行税源专业化管理应急处理工作小组组 长:周晓方成 员:尹建良 卜祥臣 李正武 张 健 杨敏捷 郝允慧潘正保 贾晓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