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庭社会工作》课程教学大纲.docx
15页《家庭社会工作》课程教学大纲 一、《家庭社会工作》课程说明 (一)课程:03130020 (二)课程英文名称:family social work (三)开课物件:公共事业治理(本科) (四)课程性质: 家庭社会工作是以家庭为本的社会工作介入,即动员社会及家庭资源,促进家庭正常运转及发展的社会福利与服务本课程主要介绍家庭社会工作的任务、内容、理论与方法家庭社会工作是一门运用社会学、社会工作、社会心理学等诸多理论来解决家庭实际问题的一门应用型学科 家庭社会工作是一门全面讨论和介绍家庭农村社会工作的定义、範围、分类及其在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的课程;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对当前我国家庭存在的主要问题能系统把握;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把握从不同层次和不同视角分析我国家庭社会工作的重点 (五)教学目的 首先,要求学生把握家庭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家庭青少年社会工作、农村社会求助工作、农村养老保险与农村福利社会工作; 其次,要求学生把握农村社会工作方法:针对特定群体的方法、针对社群发展的方法; 再次,要求学生把握农村社群社会工作:农村社群社会工作:新形势下农村稳定发展的迫切要求、农村社群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最后,要求学生把握农村社会工作讨论方法,能够实际从事农村社会工作的讨论,并得出讨论结果,撰写。
(六)教学内容 本课程主要分为三大局部第一局部为理论局部,主要釐清家庭的定义以及社会变迁对家庭的影响;家庭社会工作的起源与发展及其理论渊源其次局部为技能操作局部,主要运用第一局部所讲述的理论为操作支点,对家庭社会工作的诸多策略、家庭维繫服务等实际问题进行“情境分析” 第三局部为社会实践,指导学生用所学理论与技能深入家庭,就儿童、青少年保护等问题进行调查讨论,并撰写相应的调查讨论报告本课程旨在培养社会工作专业高年级学生思索与解决家庭个案问题的力量 (七)教学时数 教学时数: 36学时 学分数: 2学分 教学时数具体安排: (八)教学方式 以课堂教学为主 (九)考核方式和成绩记载说明 考核方式为考试严格考核学生出勤情况,达到学籍治理规定的旷课量取消考试资格综合成绩根据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评定,平时成绩佔40% ,期末成绩佔60% 二、讲授大纲与各章的根本要求 第一章家庭社会工作的根本含义和内容 教学要点: 1、家庭社会工作的定义 2、家庭社会工作的根本内容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什么是家庭社会工作 一、什么是家庭社会工作 二、家庭社会工作的历史发展 三、家庭社会工作的特点 四、家庭社会工作的工作价值观 其次节家庭社会工作的根本内容 一、欧美家庭社会工作的根本内容 二、港台家庭社会工作的根本内容 三、中国内地家庭社会工作的根本内容 第三节家庭社会工作的一般方法 一、个案工作法 二、团体工作法 三、社群工作法 四、家庭法 其次章家庭社会学的主要理论 教学要点: 1、家庭系统理论 2、社会冲突理论的根本内容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家庭生命週期理论 一、家庭生命週期理论的假设 二、家庭生命週期理论的观点 三、家庭生命週期理论的社会工作意义 其次节家庭系统理论 一、家庭系统理论的假设与观点 二、家庭系统理论的社会工作意义 第三节结构功能主义理论 第四节社会冲突理论 第五节符号互动理论 第六节社会交换理论 第七节社会支援理论 第三章家庭主要理论和方法(上) 教学要点: 1、家庭发展的历程 2、萨提亚家庭法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家庭简介 一、家庭发展的历程 二、家庭的概念 三、家庭师的角色和价值规範 四、家庭的一般程式 其次节结构式家庭 一、结构式家庭的根本理论观点 二、结构式家庭的根本过程 三、常见的不良家庭结构与根本问题 四、常见的家庭技巧 五、师的角色 第三节萨提亚家庭法 一、根本理念 二、家庭沟通及其影响因素 三、方法与技巧 四、师的角色与萨提亚家庭法的特色 第四章家庭主要理论和方法(下) 教学要点: 1、德国式系统家庭 2、后现代学派对家庭的发展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德国式系统家庭 一、系统家庭概述 二、系统家庭的技术 三、系统家庭的特色 其次节现代家庭的其他模式简介 一、鲍温家庭系统理论 二、行为主义家庭方法 三、心理动力性家庭方法 四、功能性家庭 五、策略性家庭 第三节后现代学派对家庭的发展 一、后现代学派对现代主义家庭理念的颠覆 二、后现代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策略 第五章家庭过程 教学要点: 老年家庭及空巢家庭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择偶 一、关于择偶的理论 二、现代人的择偶动机和标準 三、择偶与约会 四、恋爱 其次节结婚 一、婚前準备 二、结婚 第三节我国一般的家庭过程及其发展任务 第四节中年家庭 一中年家庭结构 二中年家庭面临的婚姻问题 三中年家庭婚姻关係的调适 第五节老年家庭与空巢家庭 一老年婚姻家庭 二空巢家庭及其 第六章家庭关係及其调适 教学要点: 1、夫妻关係 2、亲子关係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夫妻关係 一、夫妻关係的实质 二、现代夫妻关係的特徵 三、夫妻关係与家庭沟通 其次节亲子关係 一、亲子关係及其发展特徵 二、亲子关係的特点 三、亲子关係问题 四、亲子关係调适 第三节其他亲属关係 一、婆媳关係 二、祖孙关係 三、其他可能的关係:兄弟妯娌姐妹 第七章家庭危机及其应对 教学要点: 1、婚姻压力 2、家庭压力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婚姻问题及其预防 一、婚姻压力 二、婚姻冲突与危机 三、预防危机——婚前準确性备 四、婚姻生活中的夫妻关係 其次节婚外恋 一、婚外恋概述 二、婚外恋大事的 第三节家庭暴力 一、家庭压力 二、家庭暴力的界定 三、家庭暴力产生的缘由 四、家庭暴力的防治及 第四节离婚及 一、离婚与离婚率 二、离婚的缘由分析 三、离婚的影响和 第八章特别家庭及其 教学要点: 1、单亲家庭 2、丁克家庭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单亲家庭 一、单亲家庭:形成缘由及结构 二、单亲家庭存在的问题 三、单亲家庭的调适与 其次节 “丁克家庭” 一、“丁克家庭”的界定 二、我国“丁克家庭”产生的社会缘由 三、“丁克家庭”的 第三节再婚家庭 一、再婚与再婚家庭 二、再婚家庭的 第四节同居家庭 一、同居及同居家庭:现状与成因 二、同居家庭面临的问题 三、同居家庭的 第九章婚姻家庭法 教学要点: 1、婚姻家庭法的含义 2、婚姻家庭法的特徵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婚姻家庭法的涵义及特徵 一、婚姻家庭法的涵义 二、婚姻家庭法的特徵 三、婚姻家庭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四、婚姻家庭法与家庭伦理道德、家庭习俗 其次节中国婚姻家庭法的变革历史 一、中国近代以前的婚姻家庭立法 二、中国近代的婚姻家庭法 三、建国后中国、内地婚姻家庭法的变革 第三节现行《婚姻法》(修正案)的根本内容 第四节 21世纪中国婚姻法展望 一、填补立法空白 二、充实与健全现行的婚姻法 考核要求: 1、家庭社会工作的根本含义和内容 1.1什么是家庭社会工作 1.1.1什么是家庭社会工作(识记) 1.1.2家庭社会工作的历史发展(领会) 1.1.3家庭社会工作的特点(识记) 1.1.4家庭社会工作的工作价值观 1.2家庭社会工作的根本内容 1.2.1欧美家庭社会工作的根本内容(领会) 1.2.2港台家庭社会工作的根本内容(领会) 1.2.3中国内地家庭社会工作的根本内容(领会) 1.3家庭社会工作的一般方法 1.3.1个案工作法(领会) 1.3.2团体工作法(领会) 1.3.3社群工作法(领会) 1.3.4家庭法(领会) 2、家庭社会学的主要理论 2.1家庭生命週期理论 2.1.1家庭生命週期理论的假设(识记) 2.1.2家庭生命週期理论的观点(识记) 2.1.3家庭生命週期理论的社会工作意义(领会) 2.2家庭系统理论 2.2.1家庭系统理论的假设与观点(识记) 2.2.2家庭系统理论的社会工作意义(应用) 3、家庭主要理论和方法(上) 3.1家庭简介 3.1.1家庭发展的历程(领会) 3.1.2家庭的概念(识记) 3.1.3家庭师的角色和价值规範 3.1.4家庭的一般程式(应用) 3.2 结构式家庭 3.2.1结构式家庭的根本理论观点(识记) 3.2.2结构式家庭的根本过程(领会) 3.2.3常见的不良家庭结构与根本问题(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