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色谱技术在医药行业的应用.docx
10页不同色谱技术在医药行业的应用一、 不同色谱技术在医药行业的应用分析色谱主要应用于研究开发阶段、临床前实验阶段、生产应用阶段以及全过程的质控环节,全球制药行业的研发和质量控制实验室利用分析色谱技术将混合物中各组分进行分离,通过监控和分析这些组分的含量和杂质情况,进行药物鉴别、含量测定和杂质检查,为药物的生产工艺优化、质量研究与控制、稳定性考察、药理毒理及临床研究等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有力地指导药物的开发研制,同时为药物的安全有效性提供保障随着生物药流程的推进和延伸,工业纯化技术的应用也随之凸显,与分析色谱技术不同,工业纯化技术的目的是将目标物与杂质及有害物质分离,且将潜在内源病毒样颗粒和外源病毒进行灭活去除,进而制备出高纯度、低潜在危害的产品,工业纯化是药品生产的核心环节,其技术的先进性决定了药品的质量及药品生产效率和成本,对药物的安全有效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分辨率的分析色谱柱可以帮助测定不同组分的含量和杂质情况,并获取多样的定性、定量数据高载量、高收率的工业纯化填料可以帮助提高药物生产效率,并获得高纯度、低潜在危害的产品,两者共同构成了生物药的质量、有效性和安全的重要保障,基于此特点,色谱技术在医药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二、 液相色谱仪未来市场需求潜力较大液相色谱仪是利用混合物在液-固或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之间分配比的差异,对混合物进行先分离,而后分析鉴定的仪器液相色谱仪由高压输液泵、进样系统、温度控制系统、色谱柱、检测器、信号记录系统等部分组成液相色谱仪因具有高分辨率、高灵敏度、速度快、色谱柱可反复利用、流出组分易收集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到生物化学、食品分析、医药研究、环境分析、无机分析等多种领域中国液相色谱仪市场的竞争主体主要分为国际一线企业、本土头部企业及部分本土小型企业其中,国际一线企业如安捷伦、赛默飞、沃特世、岛津等实力较强,在国内液相色谱仪占据优势,尤其是高端市场,国外一线企业几乎占据垄断地位,竞争力较强本土头部企业如依利特、伍丰属专业液相色谱仪生产及销售企业,在技术实力、产品体系及销售渠道等方面处于本土品牌领先地位,在国产产品占据优势地位的中低端市场有较强的竞争力另外,国内还有诸多小型液相色谱仪企业,涉足该领域时间较短,技术实力相对较弱,部分企业甚至让其他企业代工生产,自身进行贴牌销售,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2021年,中国液相色谱仪行业产量超万台中国液相色谱仪行业虽然发展有较长的时间,但受制于研发投入、技术积累及产业配套,中国液相色谱仪在技术及产品方面相对落后,尤其是和安捷伦、赛默飞、沃特世、岛津等国际一线品牌相比,中国液相色谱仪行业在产品、品牌、用户认可度及市场份额方面差距较大。
国际一线品牌也凭借较强的竞争实力占据大部分国内市场份额,对本土品牌形成较大的竞争压力中国是科研投入大国,近年来,从国家到企业积极谋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生物、化学、材料及食品等相关的高校及各类科研院所重视研发,促使中国研发经费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实验设施建设投入及相关仪器设备采购量不断增加,液相色谱仪需求量也随之增长未来,基于稳定的经济发展态势及充裕的研发经费投入,中国液相色谱仪市场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进而为中国液相色谱仪行业提供巨大的市场空间及良好的发展机遇三、 色谱行业市场规模分析近年来随着下游生物制药、学术研究、食品安全领域的不断发展,全球色谱介质市场规模稳步提升,2021年全球色谱介质市场规模为58亿美元,预计2023年将增长至69亿美元生物制药是色谱介质最为重要的应用领域,随着全球生物研发投入不断增加,抗体、疫苗、重组蛋白等下游生物药市场不断扩张及新药逐步放量,全球生物药色谱介质市场需求快速扩张,2021年全球生物药色谱介质市场规模为45亿美元,预计于2023年达到54亿美元四、 全球主要国家高效液相色谱(HPLC)行业发展现状全球及中国经济在2020年均受到重创,2021年全球GDP增长5.9%,尽管全球增长前景有所改善,出现了V型反弹,但这并不意味着经济真正恢复到了疫情前的水平,绝大多数国家目前还处在重创后复苏的阶段,远未实现真正复苏。
2022年是持续复苏的一年,全球供应链扰动、地缘局势紧张、能源价格波动、劳动力局部短缺、原材料价格上涨都将会影响经济复苏的韧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2022年世界经济增速为4.4%,其中美国经济增速为4%左右在中国和印度的大力推动下,2022年预计亚洲将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然而中国经济增长有所放缓,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表明经济增速预期目标设定在5.5%左右据研究中国确立5.5%左右增速,不仅着眼于经济增长的速度,同时也锚定经济发展质量,科技创新、经济社会数字化、绿色发展等将是中国经济发展长期坚持的目标预计2022年美国、欧洲、中国等主要经济体将会出台更多利好政策,带动高效液相色谱(HPLC)行业的发展五、 中国气相色谱仪行业发展现状分析据统计,2020年我国色谱仪行业市场规模为107亿元,同比增长6.5%,预计2025年达到147亿元,液相色谱、气相色谱为最主要的两个细分品类进口来看,据统计,近五年我国气相色谱仪进口量在8000-10000台之间,截至2022年1-10月我国气相色谱仪进口量为8769台,同比增长982台,进口金额为2.72亿美元,同比增长12.46%,进口单价为3.10万美元/台。
从我国各类型色谱仪进口额分布来看,据统计,2022年1-10月我国气相色谱仪进口额为2.72亿美元,占比色谱仪进口总额比重为23.05%六、 中国气相色谱仪行业竞争格局分析便携式气相色谱仪主要有催化-FID和GC-FID两种工作原理,GC-FID原理便携式气相色谱仪既能检测非甲烷总烃又能检测苯系物、特征污染物等环境污染物,设备轻巧便携、操作简单且价位适中,适用于厂区或车间固定污染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特征污染物的检测伴随着我国环保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检测要求越来越严格,便携式气相色谱仪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需求量越来越大,市场前景广阔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我国环境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检测技术标准体系正逐步建立,通信手段多样化,检测数据智能化、数字化将成为未来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便携检测领域的重要方向七、 液相色谱耗材市场分析液相色谱耗材(LiquidChromatographyConsumables)是指液相色谱系统的一系列组件,可满足所有分离需求,提供更快的分析和一致的性能按收入计,2021年全球液相色谱耗材收入大约44百万美元,预计2028年达到44百万美元,2022至2028期间,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0.0%。
同时2020年全球液相色谱耗材销量大约,预计2028年将达到2021年中国市场规模大约为百万美元,在全球市场占比约为%,同期北美和欧洲市场分别占比为%和%未来几年,中国CAGR为%,同期美国和欧洲CAGR分别为%和%,亚太地区将扮演更重要角色,除中美欧之外,日本、韩国、印度和东南亚地区,依然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市场全球主要的液相色谱耗材制造商包括赛默飞世尔科技、KNAUER、PerkinElmer等在产品方面,主要类型是色谱柱、量化器等而在应用方面,主要应用是OEM、实验室等在产品类型方面,主要类型包括色谱柱、量化器等而在应用方面,主要应用包括OEM、实验室等八、 我国色谱仪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色谱仪即利用样品中各组分与流动相和固定相的作用力不同(吸附、分配、交换等性能上的差异),先将它们分离,后按一定顺序检测各组分及其含量的方法其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生命科学、环境监测、食品等领域按照流动相的差异,色谱主要可以分为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超临界液相色谱法、电色谱法其中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为应用最广泛的两种色谱仪器着色谱及其联用技术的日益普,全球色谱仪市场规模不断增加,由2015年的82.2亿美元增加至2020年10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4%。
从区域分布来看,2020年全球色谱仪市场规模主要分布在北美、欧洲、中国及日本四地,北美市场占比31%,欧洲市场占比26%,中国市场占比16%,日本市场占比10%随着中国对食品安全、环境保护以及医疗卫生的重视度不断提高,中国色谱仪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20年的市场规模达107.2亿元,同比增长6.5%然我国色谱仪市场规模稳定增长,但我国色谱仪对外贸易仍以进口为主,尤其是高档色谱仪对外依赖度较高观研报告网发布的资料显示,2019年中国色谱仪出口金额为1.09亿美元,进口金额为9.99亿美元;2020年中国色谱仪出口金额为1.15亿美元,进口金额为10.37亿美元2020年中国色谱仪进口以液相色谱仪为主,其进口金额为6.73亿美元,占色谱仪总进口金额的64.88%色谱柱是一种高效的分离手段,是色谱系统的核心在现代工业中,色谱分析是最重要的物质分离技术之一,受益于近几年色谱在环保工业应用,色谱柱市场需求持续攀升,行业得到快速发展色谱柱行业投资前景、色谱柱市场需求如何?色谱柱是一种高效的分离手段,是色谱系统的核心在现代工业中,色谱分析是最重要的物质分离技术之一,受益于近几年色谱在环保工业应用,色谱柱市场需求持续攀升,行业得到快速发展。
色谱柱是色谱填料的应用产品,多为金属或玻璃制作,用于工业分离纯化的色谱柱被称为制备柱,用于实验室小规模分离纯化样品的色谱柱被称为半制备柱,用于实验室分析检测的色谱柱被称为分析柱色谱柱在石油化工、生物化学、医药卫生、食品工业、环保等领域应用很广它除了用于定量和定性分析外,还能测定样品在固定相上的分配系数、活度系数、分子量等由于应用范围广泛,因此市场需求相对较高色谱柱多由玻璃或者金属制成,是由色谱填料装制而成,是色谱填料的应用产品色谱在生物医药领域应用需求较高,是生物制药分离纯化的唯一手段,用于辅助生产高纯度、高活性的生物制品近几年国内生物制药产业处于快速发展趋势,2020年达1.79万亿美元预计2021年全球生物医药市场规模为1.89万亿美元,至2026年市场规模达到2.34万亿美元受益于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色谱柱应用需求攀升益于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全球色谱填料市场需求攀升,市场规模持续攀升,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30亿美元色谱柱作为色谱填料的应用产品,行业整体保持快速发展趋势,在2020年全球色谱柱市场规模为23亿美元,到2025年将达到33亿美元从色谱柱进出口数量来看,我国色谱柱出口量大于进口量。
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色谱柱进口数量为0.63万吨,出口数量为1.05万吨,相较2020年,进口量基本保持稳定,出口量大幅增加从进出口金额来看,2015-2016年我国进口额大于出口额,在2017年以后,我国高端产品基本实现,出口额大幅超过进口额2021年我国色谱柱进口额为1.7亿美元,出口额为9.86亿美元目前全球中生产色谱柱的企业主要有安捷伦、赛默飞、沃特世、岛津等我国企业布局在色谱柱市场较晚,生产企业较少,较为知名的有赛分科技、利穗科技、汉邦科技等由于海外企业布局在色谱柱时间较长,拥有技术领先,生产的产品稳定性更高、更为精准而国内色谱柱生产企业大多为中小型企业,生产的产品价格低廉,多集中在中低端市场,不具有市场竞争优势我国色谱柱市场前景广阔,国内企业需要抓住机会,提升产品技术含量,提升自身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色谱柱是色谱填料制品,应用在物质分离领域,目前在生物制药领域应用需求较高,行业发展前景较好我国是色谱柱主要生产国家之一,产品远销海外市场但相较于国外产品,我国色谱柱产品在品质和品牌方面存在差距,在全球中市场影响力较小在市场竞争方面,在国内色谱柱市场,海外企业占据重要地位,未来空间较大。
色谱柱行业研究报告旨在从国家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战略入手,分析色谱柱未来的政策走向和监管体制的发展趋势,挖掘色谱柱行业的市场潜力,基于重点细分市场领域的深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