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质资本与发展.ppt
63页第七章第七章 物质资本与发展物质资本与发展导导 言言Ø资本:凡用于生产、扩大生产能力、提高生产效率的资本:凡用于生产、扩大生产能力、提高生产效率的资本:凡用于生产、扩大生产能力、提高生产效率的资本:凡用于生产、扩大生产能力、提高生产效率的物质及其载体物质及其载体物质及其载体物质及其载体; ; ; ; 物质资本、人力资本、金融资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金融资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金融资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金融资本Ø物质资本:用于生产其他产品的物品,如机器设备、物质资本:用于生产其他产品的物品,如机器设备、物质资本:用于生产其他产品的物品,如机器设备、物质资本:用于生产其他产品的物品,如机器设备、厂房、运输工具、发电供水设备等厂房、运输工具、发电供水设备等厂房、运输工具、发电供水设备等厂房、运输工具、发电供水设备等Ø重要性:重要性:重要性:重要性:üü 物质资本是解决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物质资本是解决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物质资本是解决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物质资本是解决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üü 转型动态分析证明资本积累本身是重要的;转型动态分析证明资本积累本身是重要的;转型动态分析证明资本积累本身是重要的;转型动态分析证明资本积累本身是重要的;üü 长期经济增长的动力-技术进步的主要媒介物。
长期经济增长的动力-技术进步的主要媒介物长期经济增长的动力-技术进步的主要媒介物长期经济增长的动力-技术进步的主要媒介物Solow Solow 模型对资本重要性的阐释模型对资本重要性的阐释Ø一国的储蓄率和投资率决定该国的经济增长速率Ø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源于各国不同的储蓄率、投资率、劳动力用于学习新技术的时间等早期发展经济学家对资本重要性的论述早期发展经济学家对资本重要性的论述ØØRostowRostowRostowRostow((((1960196019601960):从):从):从):从““““起飞起飞起飞起飞””””到到到到““““经济持续增长经济持续增长经济持续增长经济持续增长””””的过渡的过渡的过渡的过渡用投资在国民收入中的比例来标志;用投资在国民收入中的比例来标志;用投资在国民收入中的比例来标志;用投资在国民收入中的比例来标志;ØØLewisLewisLewisLewis((((1955195519551955):发展过程是一个国家的储蓄和投资从占):发展过程是一个国家的储蓄和投资从占):发展过程是一个国家的储蓄和投资从占):发展过程是一个国家的储蓄和投资从占总收入的总收入的总收入的总收入的5 5 5 5%转变为%转变为%转变为%转变为12121212%的过程。
%的过程%的过程%的过程ØØJohnsonJohnsonJohnsonJohnson((((1969196919691969):资本积累是发展的主要特征,经济结):资本积累是发展的主要特征,经济结):资本积累是发展的主要特征,经济结):资本积累是发展的主要特征,经济结构转变是资本积累一般化的过程:发达是为人均资本存构转变是资本积累一般化的过程:发达是为人均资本存构转变是资本积累一般化的过程:发达是为人均资本存构转变是资本积累一般化的过程:发达是为人均资本存量的维持和增加建立起有效的社会和经济机制;不发达量的维持和增加建立起有效的社会和经济机制;不发达量的维持和增加建立起有效的社会和经济机制;不发达量的维持和增加建立起有效的社会和经济机制;不发达是资本存量的形式是分散的是资本存量的形式是分散的是资本存量的形式是分散的是资本存量的形式是分散的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Ø1 1 1 1、贫困的、贫困的、贫困的、贫困的““““恶性循环恶性循环恶性循环恶性循环””””理论理论理论理论(Nurkse R.)(Nurkse R.)(Nurkse R.)(Nurkse R.)【【资本供给资本供给】】【【资本需求资本需求】】人均收入人均收入水平低水平低储蓄少储蓄少资本不足资本不足增长率低增长率低生产率低生产率低购买力购买力不足不足收入低收入低生产率低生产率低增长率低增长率低Ø““恶性循环恶性循环””:: 资本供给侧:缺少储蓄,无法为资本形成提资本供给侧:缺少储蓄,无法为资本形成提供来源;供来源; 资本需求侧:缺少市场容量,无法激发资本资本需求侧:缺少市场容量,无法激发资本形成;形成; 供给和需求单侧的改变无法改变整个体系供给和需求单侧的改变无法改变整个体系 Ø只有增加投资,才能提高生产率、打破恶性只有增加投资,才能提高生产率、打破恶性循环循环局限性局限性Ø1 1、收入水平低不是储蓄率低的唯一原因,、收入水平低不是储蓄率低的唯一原因,缺乏刺激资本形成的制度;缺乏刺激资本形成的制度;Ø2 2、发展中国家缺少把资本有效转化的机制;、发展中国家缺少把资本有效转化的机制;限制了资本生产率的提高;限制了资本生产率的提高;Ø3 3、国家资本、企业储蓄的巨大作用被忽略、国家资本、企业储蓄的巨大作用被忽略了;了;Solow Solow 模型中对人口增长的阐释模型中对人口增长的阐释Ø人口增长会阻碍资本深化的过程,人口增长率过高会使人均资本增长率减缓,使储蓄率下降,影响资本积累;Ø人口增长超过工业部门吸收新劳动力的能力时,城市失业增加,农村劳动生产率下降2 2 2 2、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纳尔逊)、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纳尔逊)、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纳尔逊)、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纳尔逊)O/P人均人均收入收入人口增长人口增长率率dP/PS SdP/P曲线曲线(O/P)”1 1、人均收入与人口增长的关系、人均收入与人口增长的关系ü初期收入水平低,贫困严初期收入水平低,贫困严重,人口增长为负;重,人口增长为负;ü收入增加,人口增长率上收入增加,人口增长率上升;升;ü一定阶段后,死亡率不可一定阶段后,死亡率不可能下降;生育率停滞,人口能下降;生育率停滞,人口增长率停滞增长率停滞2 2、人均收入与资本形成的关系、人均收入与资本形成的关系O/P人均人均收入收入dK/PS SdK/P(O/P)”ü假定全部储蓄都用于投资假定全部储蓄都用于投资ü初期收入水平低,只有负储初期收入水平低,只有负储蓄;蓄;ü收入增加,人均储蓄线性上收入增加,人均储蓄线性上升;升;ü到一定阶段后,只要储蓄率到一定阶段后,只要储蓄率不变,人均资本增长速率为不变,人均资本增长速率为零,人均资本将不再增加零,人均资本将不再增加国民收入增国民收入增长率长率dO/OdO/OdO/OdO/O曲线曲线曲线曲线x x====s sO/PO/P人均收入人均收入T T 3 3、人均收入与国民收入关系、人均收入与国民收入关系 ü收入(产出)是要素投入收入(产出)是要素投入的线性齐次函数的线性齐次函数ü初期,随劳动力增加和人初期,随劳动力增加和人均资本的增加,国民收入增均资本的增加,国民收入增长率提高;长率提高;ü后期,当人口增长达到最后期,当人口增长达到最大,国民收入中用于储蓄的大,国民收入中用于储蓄的比率接近不变时,国民收入比率接近不变时,国民收入增长率递减;增长率递减;3、低水平均衡陷阱、低水平均衡陷阱dO/O,国民收入增长率,国民收入增长率dO/O,,dP/PO/P人均收入人均收入dP/P,人口增长率,人口增长率x x====s sFGEü 人均收入水平低于人均收入水平低于E E点时,人口增长率低于国民收入增长率,人均点时,人口增长率低于国民收入增长率,人均收入增加;收入增加;ü 当人均收入水平高于当人均收入水平高于E E点而低于点而低于F F点时,人口增长率高于国民收入增点时,人口增长率高于国民收入增长率,人均收入减少;长率,人均收入减少;ü E E点是一个低水平均衡陷阱;经济发展初期,必须保证足够的资本,点是一个低水平均衡陷阱;经济发展初期,必须保证足够的资本,使国民收入增长率高于人口增长率使国民收入增长率高于人口增长率如何逃离低水平均衡陷阱如何逃离低水平均衡陷阱Ø大推进或“临界最小努力”理论:使人均收入迅速提高到F点以上;Ø通过技术进步、引入外资,使国民收入增长曲线上移;Ø通过降低人口出生率,向外移民,使人口增长曲线下移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的实证检验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的实证检验Ø西欧国家:西欧国家:üü 人口增长的同时,人均收入也在迅速增长;出生率的下人口增长的同时,人均收入也在迅速增长;出生率的下 降速率大于死亡率的下降速率,导致人口增长率降低降速率大于死亡率的下降速率,导致人口增长率降低üü 技术进步和资本存量的不可逆增加使得收入持续增长技术进步和资本存量的不可逆增加使得收入持续增长üü 低水平均衡陷阱是可以逃离的低水平均衡陷阱是可以逃离的Ø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Ø人均收入从人均收入从X X上升到上升到X1X1将引起资本存量质量和劳动将引起资本存量质量和劳动技能等的持久变化,从而人均收入不会回落到技能等的持久变化,从而人均收入不会回落到X X,而是回落到,而是回落到X2X2Ø循环反复过程会使经济增长自然克服低水平均衡循环反复过程会使经济增长自然克服低水平均衡陷阱陷阱dO/O,国民收入增长率,国民收入增长率dO/O,,dP/PO/P人均收入人均收入dP/P,人口增长率,人口增长率x x====s sX1X X23、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理论(Myrdal 缪尔达尔,1957)Ø是对是对“ “贫困的恶性循环理论贫困的恶性循环理论” ”的补充和提升的补充和提升Ø事务发展是循环累积的过程:初始变化-次级强事务发展是循环累积的过程:初始变化-次级强化-上升或下降-影响初始变化化-上升或下降-影响初始变化Ø经济发展不仅由生产要素的变化决定,同时受到经济发展不仅由生产要素的变化决定,同时受到技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传统等多种因技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传统等多种因素影响素影响Ø是一种地理二元性假说,适用于世界各国以及一是一种地理二元性假说,适用于世界各国以及一国各个地区发展差异性的永久存在;国各个地区发展差异性的永久存在;具体思想-与新古典均衡理论的对立具体思想-与新古典均衡理论的对立Ø新古典理论:在劳动力丰裕而资本稀缺的地方,劳动力新古典理论:在劳动力丰裕而资本稀缺的地方,劳动力流出、资本流入,使工资提高,利润率下降;在劳动力稀流出、资本流入,使工资提高,利润率下降;在劳动力稀缺而资本丰裕得地方,劳动力流入、资本流出;使得工作缺而资本丰裕得地方,劳动力流入、资本流出;使得工作下降、利润率上升下降、利润率上升Ø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理论:一旦偏离均衡,则供给和需求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理论:一旦偏离均衡,则供给和需求的力量不是使上述均衡出现,而是偏离均衡。
劳动力流出的力量不是使上述均衡出现,而是偏离均衡劳动力流出的区域,服务、商品和生产要素的需求也会减少,对劳动的区域,服务、商品和生产要素的需求也会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会进一步减少;劳动力流入的区域,各种需求上力的需求会进一步减少;劳动力流入的区域,各种需求上升,导致劳动力需求的进一步上升升,导致劳动力需求的进一步上升回波效应回波效应”劳动劳动工资工资SS1SS1DDD1D2D1D2WA1WA2WA劳动劳动工资工资SS1SS1DDD1D1WB1WBA 地区地区B 地区地区Ø如何克服发展中国家的循环累积困境: ü 滴流效应、扩散效应;滴流效应、扩散效应;ü 人口流入地区的经济增长最终会由于人口人口流入地区的经济增长最终会由于人口集中所带来的外部不经济而停滞集中所带来的外部不经济而停滞4、投资的互补性与规模报酬递增ØØ外部效应:个人收益外部效应:个人收益外部效应:个人收益外部效应:个人收益/ /成本与社会收益成本与社会收益成本与社会收益成本与社会收益/ /成本之间存在差异;成本之间存在差异;成本之间存在差异;成本之间存在差异;正外部效应正外部效应正外部效应正外部效应: : 收益外溢;负外部效应:成本外溢收益外溢;负外部效应:成本外溢收益外溢;负外部效应:成本外溢收益外溢;负外部效应:成本外溢ØØ互补性:一种特殊的外部效应,收益的外溢会使其他人采互补性:一种特殊的外部效应,收益的外溢会使其他人采互补性:一种特殊的外部效应,收益的外溢会使其他人采互补性:一种特殊的外部效应,收益的外溢会使其他人采取同样行为的成本降低,或收益提高。
从而个人收益小于社取同样行为的成本降低,或收益提高从而个人收益小于社取同样行为的成本降低,或收益提高从而个人收益小于社取同样行为的成本降低,或收益提高从而个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u 投资活动的互补性投资活动的互补性ØØ互补性的存在使得率先行动的人收益减少,整个社会处于互补性的存在使得率先行动的人收益减少,整个社会处于互补性的存在使得率先行动的人收益减少,整个社会处于互补性的存在使得率先行动的人收益减少,整个社会处于低水平均衡状态;低水平均衡状态;低水平均衡状态;低水平均衡状态;ØØ投资活动具有互补性:先行的投资行为会产生对各种投入投资活动具有互补性:先行的投资行为会产生对各种投入投资活动具有互补性:先行的投资行为会产生对各种投入投资活动具有互补性:先行的投资行为会产生对各种投入要素的需求,导致产出和收入增加,扩大其他产品的市场,要素的需求,导致产出和收入增加,扩大其他产品的市场,要素的需求,导致产出和收入增加,扩大其他产品的市场,要素的需求,导致产出和收入增加,扩大其他产品的市场,提高劳动力素质,提高其他投资者的回报率提高劳动力素质,提高其他投资者的回报率提高劳动力素质,提高其他投资者的回报率。
提高劳动力素质,提高其他投资者的回报率ØØ投资的互补性使得发展中国家资本形成不足投资的互补性使得发展中国家资本形成不足投资的互补性使得发展中国家资本形成不足投资的互补性使得发展中国家资本形成不足u 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递增Ø规模报酬递增:现代生产前期需要大量固定成本,规模报酬递增:现代生产前期需要大量固定成本,规模报酬递增:现代生产前期需要大量固定成本,规模报酬递增:现代生产前期需要大量固定成本,后期可变成本较低,存在规模报酬递增后期可变成本较低,存在规模报酬递增后期可变成本较低,存在规模报酬递增后期可变成本较低,存在规模报酬递增Ø发展中国家的困境:发展中国家的困境:发展中国家的困境:发展中国家的困境:üü 资本供应侧:资本不足、缺乏融资系统、投资受阻资本供应侧:资本不足、缺乏融资系统、投资受阻资本供应侧:资本不足、缺乏融资系统、投资受阻资本供应侧:资本不足、缺乏融资系统、投资受阻üü 产品需求侧:无法达到规模报酬递增所需要的巨大的产品需求侧:无法达到规模报酬递增所需要的巨大的产品需求侧:无法达到规模报酬递增所需要的巨大的产品需求侧:无法达到规模报酬递增所需要的巨大的市场容量市场容量市场容量市场容量 投资的互补性与规模报酬递增本质一致投资的互补性与规模报酬递增本质一致Ø互补性:每个投资者的收益随社会投资总量的增互补性:每个投资者的收益随社会投资总量的增互补性:每个投资者的收益随社会投资总量的增互补性:每个投资者的收益随社会投资总量的增加而增加;加而增加;加而增加;加而增加;Ø规模报酬递增:每个投资者的收益随企业产量的规模报酬递增:每个投资者的收益随企业产量的规模报酬递增:每个投资者的收益随企业产量的规模报酬递增:每个投资者的收益随企业产量的递增而递增;递增而递增;递增而递增;递增而递增;Ø互补性是规模报酬递增的表现,只是个人无法把互补性是规模报酬递增的表现,只是个人无法把互补性是规模报酬递增的表现,只是个人无法把互补性是规模报酬递增的表现,只是个人无法把收益全部内部化,产生了个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的收益全部内部化,产生了个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的收益全部内部化,产生了个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的收益全部内部化,产生了个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的差值差值差值差值Ø社会与企业重合时,二者就是一致的社会与企业重合时,二者就是一致的社会与企业重合时,二者就是一致的社会与企业重合时,二者就是一致的5 5 5 5、对资本作用的实证分析、对资本作用的实证分析、对资本作用的实证分析、对资本作用的实证分析 作者作者对象对象时间时间发现发现Maddison A.Maddison A.Nanison,E.F.Nanison,E.F.Nadiri M.Nadiri M.阿根廷、巴西等阿根廷、巴西等2222个发展中国家个发展中国家OECDOECD发达国家发达国家阿根廷、巴西等阿根廷、巴西等1414个发展中国家个发展中国家19501950--1965196519501950--19651965资本投入增长对经济增资本投入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发展中国家长的贡献在发展中国家大于发达国家;大于发达国家;资本配置效率增长对经资本配置效率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发展中济增长的贡献在发展中国家小于于发达国家;国家小于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中,资本的作用小于劳中,资本的作用小于劳动力;但其对发展中国动力;但其对发展中国家的贡献大于发达国家家的贡献大于发达国家; ;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发展中国家长的贡献在发展中国家小于发达国家小于发达国家 作者作者对象对象时间时间发现发现World BankWorld BankMagnus B. etcMagnus B. etc2424个发展中国个发展中国家家101 101 个国家个国家19601960--1984198419601960--19851985 低增长国家的资本形成低增长国家的资本形成率较低,高增长国家的率较低,高增长国家的资本形成率较高资本形成率较高资本增加与经济增长之资本增加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间的因果关系?前一期的经济增长率与前一期的经济增长率与现期固定资本投资之间现期固定资本投资之间的相关关系明显大于前的相关关系明显大于前期固定资本投资与现期期固定资本投资与现期经济增长率之间的相关经济增长率之间的相关关系;固定资本投资与关系;固定资本投资与前期人均实际收入增长前期人均实际收入增长率呈很强相关关系;即率呈很强相关关系;即经济增长引起资本增长经济增长引起资本增长基本的资本累积方法基本的资本累积方法Ø储蓄先行论(储蓄先行论(prior-savings approachprior-savings approach)): :储蓄是储蓄是投资的先行条件;要通过政策手段提高储蓄率,投资的先行条件;要通过政策手段提高储蓄率,反对运用通货膨胀手段;反对运用通货膨胀手段;Ø凯恩斯主义理论(凯恩斯主义理论(Keynesian approachKeynesian approach)): :反对储反对储蓄是投资的决定因素;鼓励投资会创造出自己的蓄是投资的决定因素;鼓励投资会创造出自己的储蓄;若资源未达到充分就业,则增加产出创造储蓄;若资源未达到充分就业,则增加产出创造储蓄储蓄Ø货币数量理论(货币数量理论(quantity theory approachquantity theory approach)): :货货币扩张产生强迫储蓄和通货膨胀税,从而为发展币扩张产生强迫储蓄和通货膨胀税,从而为发展挤出部分资源;挤出部分资源;资本的来源资本的来源ØØ国内资本、国际资本国内资本、国际资本国内资本、国际资本国内资本、国际资本ØØ国内资本:家庭储蓄、企业储蓄、政府储蓄国内资本:家庭储蓄、企业储蓄、政府储蓄国内资本:家庭储蓄、企业储蓄、政府储蓄国内资本:家庭储蓄、企业储蓄、政府储蓄ØØ国际资本:借款、援助、外商直接投资国际资本:借款、援助、外商直接投资国际资本:借款、援助、外商直接投资国际资本:借款、援助、外商直接投资储蓄性质分类:储蓄性质分类:储蓄性质分类:储蓄性质分类:一、自愿储蓄:来自于可支配收入中消费意愿减少而产生的一、自愿储蓄:来自于可支配收入中消费意愿减少而产生的一、自愿储蓄:来自于可支配收入中消费意愿减少而产生的一、自愿储蓄:来自于可支配收入中消费意愿减少而产生的储蓄;主体是家庭、企业;储蓄;主体是家庭、企业;储蓄;主体是家庭、企业;储蓄;主体是家庭、企业;二、非自愿储蓄:税收、强制性政府借款;二、非自愿储蓄:税收、强制性政府借款;二、非自愿储蓄:税收、强制性政府借款;二、非自愿储蓄:税收、强制性政府借款;三、强迫储蓄:通货膨胀;三、强迫储蓄:通货膨胀;三、强迫储蓄:通货膨胀;三、强迫储蓄:通货膨胀; 1 1 1 1、货币幻觉:支出数量不变但实际支出减少;、货币幻觉:支出数量不变但实际支出减少;、货币幻觉:支出数量不变但实际支出减少;、货币幻觉:支出数量不变但实际支出减少; 2 2 2 2、实际余额效应:防止货币贬值而积累更多货币;、实际余额效应:防止货币贬值而积累更多货币;、实际余额效应:防止货币贬值而积累更多货币;、实际余额效应:防止货币贬值而积累更多货币; 3 3 3 3、收入再分配效应:流向具有较高储蓄欲望的人;、收入再分配效应:流向具有较高储蓄欲望的人;、收入再分配效应:流向具有较高储蓄欲望的人;、收入再分配效应:流向具有较高储蓄欲望的人; 各国储蓄率比较各国储蓄率比较Ø中等发达国家的储蓄率高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中等发达国家的储蓄率高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中等发达国家的储蓄率高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中等发达国家的储蓄率高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低收入国家:家,低收入国家:家,低收入国家:家,低收入国家:10101010%;中等收入国家%;中等收入国家%;中等收入国家%;中等收入国家25252525%;高%;高%;高%;高收入国家收入国家收入国家收入国家21212121%;%;%;%;Ø发展中国家储蓄率低于投资率;净资本输入国;发展中国家储蓄率低于投资率;净资本输入国;发展中国家储蓄率低于投资率;净资本输入国;发展中国家储蓄率低于投资率;净资本输入国;Ø地区不平衡:东亚地区:地区不平衡:东亚地区:地区不平衡:东亚地区:地区不平衡:东亚地区:35353535%;拉丁美洲:%;拉丁美洲:%;拉丁美洲:%;拉丁美洲:19191919%;%;%;%;撒哈拉非洲:撒哈拉非洲:撒哈拉非洲:撒哈拉非洲:16161616%%%%Ø是高增长导致高储蓄还是高储蓄导致高增长?是高增长导致高储蓄还是高储蓄导致高增长?是高增长导致高储蓄还是高储蓄导致高增长?是高增长导致高储蓄还是高储蓄导致高增长?家庭储蓄家庭储蓄家庭储蓄:家庭储蓄:家庭储蓄:家庭储蓄: 家庭可支配收入扣除现期消费之后的余额;家庭可支配收入扣除现期消费之后的余额;家庭可支配收入扣除现期消费之后的余额;家庭可支配收入扣除现期消费之后的余额;决定储蓄能力的因素决定储蓄能力的因素决定储蓄能力的因素决定储蓄能力的因素 人均收入水平、收入增长率、收入分配状况(不同收入群体、人均收入水平、收入增长率、收入分配状况(不同收入群体、人均收入水平、收入增长率、收入分配状况(不同收入群体、人均收入水平、收入增长率、收入分配状况(不同收入群体、不同年龄层次)不同年龄层次)不同年龄层次)不同年龄层次)决定储蓄意愿的因素决定储蓄意愿的因素决定储蓄意愿的因素决定储蓄意愿的因素 公众认可的、可靠的货币机构;公众认可的、可靠的货币机构;公众认可的、可靠的货币机构;公众认可的、可靠的货币机构; 与风险和时间偏好相联系的利率;与风险和时间偏好相联系的利率;与风险和时间偏好相联系的利率;与风险和时间偏好相联系的利率; 社会的一般消费态度;社会的一般消费态度;社会的一般消费态度;社会的一般消费态度; 财富的积累财富的积累财富的积累财富的积累 关于储蓄影响因素的理论:关于储蓄影响因素的理论: 凯恩斯的绝对收入理论;凯恩斯的绝对收入理论; 杜森贝里的相对收入假说杜森贝里的相对收入假说 弗里德曼的永久收入假说弗里德曼的永久收入假说 刘易斯的资本剩余分配观点;刘易斯的资本剩余分配观点; 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假说;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假说;实证数据实证数据 时间序列数据和横截面数据均显示人均储蓄水平和时间序列数据和横截面数据均显示人均储蓄水平和储蓄率主要是人均收入水平和收入增长率的函数储蓄率主要是人均收入水平和收入增长率的函数凯恩斯的收入绝对假说凯恩斯的收入绝对假说S/YS/YY/NY/Nb1b1当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时,储蓄率提高的速率逐渐下降;当收入水平趋向于无穷大时,储蓄率趋向渐进线b1个人储蓄比率个人储蓄比率国家组别国家组别个人储蓄占个人储蓄占GDPGDP比重比重低收入低收入11.211.2中低收入中低收入16.716.7中高收入中高收入19.519.5高收入高收入20.020.0Data source: Ostry and Rein hart (1995)可能的解释可能的解释Ø货币经济的增长:随着收入增加,公众更倾向于货币经济的增长:随着收入增加,公众更倾向于货币经济的增长:随着收入增加,公众更倾向于货币经济的增长:随着收入增加,公众更倾向于持有货币形式的收入而不是实物,即货币的需求持有货币形式的收入而不是实物,即货币的需求持有货币形式的收入而不是实物,即货币的需求持有货币形式的收入而不是实物,即货币的需求收入弹性大于收入弹性大于收入弹性大于收入弹性大于1 1 1 1((((ThirlwallThirlwallThirlwallThirlwall,,,,1975197519751975););););Ø人口增长随收入水平增加而下降,对储蓄的直接人口增长随收入水平增加而下降,对储蓄的直接人口增长随收入水平增加而下降,对储蓄的直接人口增长随收入水平增加而下降,对储蓄的直接吸收越来越少;吸收越来越少;吸收越来越少;吸收越来越少;Ø储蓄比率与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呈正相关,高储蓄比率与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呈正相关,高储蓄比率与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呈正相关,高储蓄比率与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呈正相关,高收入群体的储蓄倾向高于低收入群体,利润获得收入群体的储蓄倾向高于低收入群体,利润获得收入群体的储蓄倾向高于低收入群体,利润获得收入群体的储蓄倾向高于低收入群体,利润获得者比工资获得者有更高的储蓄倾向者比工资获得者有更高的储蓄倾向者比工资获得者有更高的储蓄倾向者比工资获得者有更高的储蓄倾向杜森贝里的相对收入假说杜森贝里的相对收入假说Ø储蓄不是现期绝对收入的函数,而是相对收入的函数,即向对于历史上最高收入和别人收入水平的函数。
Ø示范效应:发达国家的高消费习惯和消费模式对发展中国家起到示范作用,是的发展中国家人民超前消费,降低了储蓄率弗里德曼的永久收入假说弗里德曼的永久收入假说Ø储蓄函数中的收入既不是现期绝对收入,也不是相对收入,而是永久收入,即长期收入的平均数永久收入的边际储蓄倾向是不变的,影响储蓄变动的主要是暂时收入,暂时收入的边际储蓄倾向很高Lewis Lewis 观点观点Ø决定储蓄率的重要因素不是收入水平,而决定储蓄率的重要因素不是收入水平,而是资本主义剩余规模和企业家利润与其他是资本主义剩余规模和企业家利润与其他收入之间的分配;收入之间的分配;Ø发展中国家:生产剩余被用于资本主义部发展中国家:生产剩余被用于资本主义部门非生产性的门非生产性的“窖藏窖藏”和一般的挥霍性消和一般的挥霍性消费;费;其他观点其他观点Ø储蓄率与收入增长率正相关:一国收入增长高于储蓄率与收入增长率正相关:一国收入增长高于另外一国,则储蓄率也较高另外一国,则储蓄率也较高Ø储蓄的生命周期假说:人们愿意熨平终身的消费:储蓄的生命周期假说:人们愿意熨平终身的消费:当收入水平很低时进行负储蓄(年轻和年老时);当收入水平很低时进行负储蓄(年轻和年老时);收入水平很高时则进行储蓄(壮年时)收入水平很高时则进行储蓄(壮年时)Ø当收入水平上升到一定阶段以后,对利率更为敏当收入水平上升到一定阶段以后,对利率更为敏感,金融制度发展十分重要感,金融制度发展十分重要家庭或者个人储蓄的动机分析家庭或者个人储蓄的动机分析Ø预防动机:生活中存在大量的不确定性 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 储蓄收益率的不确定性; 各种灾害的不确定性; 寿命的不确定性; 如果社会保险市场、保障机制不完备,信贷和金融市场不健全,则储蓄欲望比较高Ø养老动机:预期寿命越长,则储蓄倾向越强;社会退休金体制越完善,则储蓄倾向越弱;Ø遗赠动机:利他?控制?防止意外?Ø投资动机:利息率的变动对储蓄的影响利息率对储蓄的影响利息率对储蓄的影响Ø替代效应:利率上升,当前消费的成本增加,未来消费的成本下降,用未来消费-储蓄来替代当前消费,使得当前消费减少,储蓄增加;Ø收入效应:利率上升,家庭和个人的储蓄收入增加,则当前消费增加,未来消费即储蓄减少。
政府储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政府储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Ø来源:政府税收用于公共消费后的余额来源:政府税收用于公共消费后的余额来源:政府税收用于公共消费后的余额来源:政府税收用于公共消费后的余额 发行国债发行国债发行国债发行国债 制造通货膨胀制造通货膨胀制造通货膨胀制造通货膨胀财政政策在刺激物质资本积累方面的作用:财政政策在刺激物质资本积累方面的作用:财政政策在刺激物质资本积累方面的作用:财政政策在刺激物质资本积累方面的作用:一、使经济保持在充分就业的水平上,是整个经一、使经济保持在充分就业的水平上,是整个经一、使经济保持在充分就业的水平上,是整个经一、使经济保持在充分就业的水平上,是整个经济的储蓄能力不受损害;济的储蓄能力不受损害;济的储蓄能力不受损害;济的储蓄能力不受损害;二、设计一种税收政策:在不抑制人们工作努力二、设计一种税收政策:在不抑制人们工作努力二、设计一种税收政策:在不抑制人们工作努力二、设计一种税收政策:在不抑制人们工作努力或不违背税负平等负担原则的前提下,尽可能把或不违背税负平等负担原则的前提下,尽可能把或不违背税负平等负担原则的前提下,尽可能把或不违背税负平等负担原则的前提下,尽可能把经济社会的边际储蓄倾向提高到平均储蓄倾向之经济社会的边际储蓄倾向提高到平均储蓄倾向之经济社会的边际储蓄倾向提高到平均储蓄倾向之经济社会的边际储蓄倾向提高到平均储蓄倾向之上。
上税收水平高低的决定因素税收水平高低的决定因素Ø课税能力课税能力: : 该国的总体人均收入水平;该国的总体人均收入水平; 收入分配状况;收入分配状况; 教育水平、城市化水平、教育水平、城市化水平、 工业部门规模、贸易结构、自然资源的丰裕程度、工业部门规模、贸易结构、自然资源的丰裕程度、引进外资的数量等引进外资的数量等Ø征税努力:税收基础开发程度、税率征税努力:税收基础开发程度、税率税收水平高低的实证数据税收水平高低的实证数据总税收总税收在在GNPGNP中中的比重的比重税收结构税收结构国际贸国际贸易税易税国内商国内商品税品税国内所国内所得税得税社会保社会保障税障税其他税其他税低收入低收入国家国家16.016.025.225.232.932.918.818.80.10.123.023.0中低收中低收入国家入国家19.019.017.817.828.328.331.531.51.71.720.720.7中高收中高收入国家入国家21.021.09.39.329.129.125.225.214.814.821.621.6高收入高收入国家国家27.027.01.11.118.218.242.542.527.927.910.310.3Ø发展中国家提高税收的可能性?大多数人收入水发展中国家提高税收的可能性?大多数人收入水平低,处于税收体系范围之外。
发达国家平低,处于税收体系范围之外发达国家7070%的%的国民收入储蓄所得税征收范围之内,二发展中国国民收入储蓄所得税征收范围之内,二发展中国际平均水平只有际平均水平只有3030%%Ø总储蓄水平是否提高要看税入来自于消费还是储总储蓄水平是否提高要看税入来自于消费还是储蓄:如果替代效应超过收入效应,则高的累进税蓄:如果替代效应超过收入效应,则高的累进税率制将抑制工作努力替代效应:消费替代储蓄,率制将抑制工作努力替代效应:消费替代储蓄,收入效应:高收入则税率高、边际储蓄率高收入效应:高收入则税率高、边际储蓄率高Ø累进税率制与消费税(支出税)-可否减少对工累进税率制与消费税(支出税)-可否减少对工作努力的抑制?作努力的抑制?PaPatDaPbPbtDb其他税收其他税收Ø出口税:有可能产生替代效应,抑制出口生产,出口税:有可能产生替代效应,抑制出口生产,或者在国内市场未饱和情况下生产转向国内市场;或者在国内市场未饱和情况下生产转向国内市场;若税基下降的比率超过出口税提高比率,则出口若税基下降的比率超过出口税提高比率,则出口税收总量下降税收总量下降Ø进口税:对奢侈品征税,奢侈品的需求的价格弹进口税:对奢侈品征税,奢侈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小性小Ø销售税:储蓄转移,利润本身的边际储蓄率也是销售税:储蓄转移,利润本身的边际储蓄率也是比较高的,但有利于防止外资企业把利润转移到比较高的,但有利于防止外资企业把利润转移到国外,增加母国对资源的控制国外,增加母国对资源的控制Ø发展中国家税收政策的演变:发展中国家税收政策的演变:发展中国家税收政策的演变:发展中国家税收政策的演变: 50505050----60606060年代:鼓励提高税率、增加税收年代:鼓励提高税率、增加税收年代:鼓励提高税率、增加税收年代:鼓励提高税率、增加税收 80808080年代:认识到不足年代:认识到不足年代:认识到不足年代:认识到不足 1 1 1 1)发展中国家的低收入水平限制了税率提高;)发展中国家的低收入水平限制了税率提高;)发展中国家的低收入水平限制了税率提高;)发展中国家的低收入水平限制了税率提高;发达国家税收占发达国家税收占发达国家税收占发达国家税收占GDP30.6%; GDP30.6%; GDP30.6%; GDP30.6%; 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16.816.816.816.8%%%% 2 2 2 2)增加税收对国内储蓄影响不确定;政府对税)增加税收对国内储蓄影响不确定;政府对税)增加税收对国内储蓄影响不确定;政府对税)增加税收对国内储蓄影响不确定;政府对税收的边际消费倾向很大,甚至超过私人的边际消收的边际消费倾向很大,甚至超过私人的边际消收的边际消费倾向很大,甚至超过私人的边际消收的边际消费倾向很大,甚至超过私人的边际消费倾向;用于购买军火、行政支出等费倾向;用于购买军火、行政支出等费倾向;用于购买军火、行政支出等费倾向;用于购买军火、行政支出等 3 3 3 3)增加税收改变收入分配格局、储蓄和投资回)增加税收改变收入分配格局、储蓄和投资回)增加税收改变收入分配格局、储蓄和投资回)增加税收改变收入分配格局、储蓄和投资回报率、减小税基、私人储蓄受到遏制报率、减小税基、私人储蓄受到遏制报率、减小税基、私人储蓄受到遏制报率、减小税基、私人储蓄受到遏制税收结构也会影响国内储蓄税收结构也会影响国内储蓄税收结构也会影响国内储蓄税收结构也会影响国内储蓄 税收的种类、各个税种的比重;税收的种类、各个税种的比重;税收的种类、各个税种的比重;税收的种类、各个税种的比重; 消费税比所得税更能够刺激储蓄;消费税比所得税更能够刺激储蓄;消费税比所得税更能够刺激储蓄;消费税比所得税更能够刺激储蓄; 所得税可以设计呈累进税率制,调整收入分配所得税可以设计呈累进税率制,调整收入分配所得税可以设计呈累进税率制,调整收入分配所得税可以设计呈累进税率制,调整收入分配 价格政策:价格政策:价格政策:价格政策: 压低必需品价格、抬高非必须品特别是高档消费品价格压低必需品价格、抬高非必须品特别是高档消费品价格压低必需品价格、抬高非必须品特别是高档消费品价格压低必需品价格、抬高非必须品特别是高档消费品价格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货币政策货币政策: : : : 制造通货膨胀制造通货膨胀制造通货膨胀制造通货膨胀政府的强制性储蓄政策政府的强制性储蓄政策1 1、压低必需品价格、压低必需品价格Ø作用机制:缩小消费规模、增加储蓄作用机制:缩小消费规模、增加储蓄作用机制:缩小消费规模、增加储蓄作用机制:缩小消费规模、增加储蓄 压低必需品价格可降低全社会消费水平;减少压低必需品价格可降低全社会消费水平;减少压低必需品价格可降低全社会消费水平;减少压低必需品价格可降低全社会消费水平;减少必需品在全部收入中的支出比重;必需品在全部收入中的支出比重;必需品在全部收入中的支出比重;必需品在全部收入中的支出比重; 压低必需品价格可配合压低普通居民收入,提压低必需品价格可配合压低普通居民收入,提压低必需品价格可配合压低普通居民收入,提压低必需品价格可配合压低普通居民收入,提高企业利润,通过税收增加政府储蓄;高企业利润,通过税收增加政府储蓄;高企业利润,通过税收增加政府储蓄;高企业利润,通过税收增加政府储蓄;弊端弊端Ø不利于生产必需品部门的发展;不利于生产必需品部门的发展;Ø必需品中大部分是农业部门,使得农业部必需品中大部分是农业部门,使得农业部门发展滞后、农村人口贫困加剧;门发展滞后、农村人口贫困加剧;Ø价格结构人为扭曲会扰乱市场信息,降低价格结构人为扭曲会扰乱市场信息,降低资源配置效率:资源配置效率: 农产品、能源、交通等基础部门将受害农产品、能源、交通等基础部门将受害2 2、制造通货膨胀、制造通货膨胀Ø作用机制:通过扩张性信贷政策和财政赤字政策、提作用机制:通过扩张性信贷政策和财政赤字政策、提作用机制:通过扩张性信贷政策和财政赤字政策、提作用机制:通过扩张性信贷政策和财政赤字政策、提高价格的一般水平、改变国民收入再分配状况高价格的一般水平、改变国民收入再分配状况高价格的一般水平、改变国民收入再分配状况高价格的一般水平、改变国民收入再分配状况 一、政府将多发行的货币直接用于投资品生产,部分一、政府将多发行的货币直接用于投资品生产,部分一、政府将多发行的货币直接用于投资品生产,部分一、政府将多发行的货币直接用于投资品生产,部分资源从消费品领域转向投资品领域、促进资本形成。
资源从消费品领域转向投资品领域、促进资本形成资源从消费品领域转向投资品领域、促进资本形成资源从消费品领域转向投资品领域、促进资本形成二、名义收入提高,通过累进税率制,提高税收收入二、名义收入提高,通过累进税率制,提高税收收入二、名义收入提高,通过累进税率制,提高税收收入二、名义收入提高,通过累进税率制,提高税收收入三、通货膨胀时,工资和租金的增加滞后于物价上涨,三、通货膨胀时,工资和租金的增加滞后于物价上涨,三、通货膨胀时,工资和租金的增加滞后于物价上涨,三、通货膨胀时,工资和租金的增加滞后于物价上涨,企业成本上升低于收益增加,利润增加,有利于企业企业成本上升低于收益增加,利润增加,有利于企业企业成本上升低于收益增加,利润增加,有利于企业企业成本上升低于收益增加,利润增加,有利于企业储蓄,促进资本形成储蓄,促进资本形成储蓄,促进资本形成储蓄,促进资本形成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的关系Ø资源利用的观点资源利用的观点凯恩斯主义:只要经济中有未被利用的闲置资源,政凯恩斯主义:只要经济中有未被利用的闲置资源,政府就可以利用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来提高有效需求府就可以利用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来提高有效需求水平,由于这种政策使闲置资源得到利用,生产和水平,由于这种政策使闲置资源得到利用,生产和供给增加,从而对经济增长产生有利影响。
供给增加,从而对经济增长产生有利影响反对观点:资本主义发大经济中资源闲置的表现为生反对观点:资本主义发大经济中资源闲置的表现为生产过剩、需求不足,只要有人购买商品和雇佣工人,产过剩、需求不足,只要有人购买商品和雇佣工人,经济就会自动增加生产和供给经济就会自动增加生产和供给 但发展中国家情况是劳动力剩余但资本稀缺,多大但发展中国家情况是劳动力剩余但资本稀缺,多大货币不能增加有效供给,提高货币购买力,只会导货币不能增加有效供给,提高货币购买力,只会导致恶性通货膨胀致恶性通货膨胀收入转移的观点收入转移的观点Ø通货膨胀可以通过收入从工人向资本家和从私人通货膨胀可以通过收入从工人向资本家和从私人部门向政府部门的转移增加社会总储蓄和投资水部门向政府部门的转移增加社会总储蓄和投资水平平Ø利润在国民收入份额中上升取决于:物价水平的利润在国民收入份额中上升取决于:物价水平的上涨率高于名义工资增长率;实际工资增长率低上涨率高于名义工资增长率;实际工资增长率低于劳动生产率增长率这两个因素导致利润在国于劳动生产率增长率这两个因素导致利润在国民收入中份额上升,储蓄增加民收入中份额上升,储蓄增加Ø反对观点:除企业家之外的利益集团也会认识到反对观点:除企业家之外的利益集团也会认识到通货膨胀的发生,维护自己的利益通货膨胀的发生,维护自己的利益结构刚性观点结构刚性观点Ø发展中国家部门发展不平衡,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发展中国家部门发展不平衡,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必然出现各种供给瓶颈,对于这些瓶颈部门,价必然出现各种供给瓶颈,对于这些瓶颈部门,价格将大幅度上升,但这些瓶颈部门价格的上升不格将大幅度上升,但这些瓶颈部门价格的上升不可能被其他非瓶颈部门价格下降所抵消,因此政可能被其他非瓶颈部门价格下降所抵消,因此政府必须增加货币供给适应物价上涨导致通货膨胀,府必须增加货币供给适应物价上涨导致通货膨胀,因此通货膨胀无法避免因此通货膨胀无法避免Ø反对方:可以通过政府投资等政策缓解要素部门反对方:可以通过政府投资等政策缓解要素部门的价格上涨,避免通货膨胀的价格上涨,避免通货膨胀弊端:弊端:弊端:弊端:实际操作难度大:实际操作难度大:实际操作难度大:实际操作难度大:1 1 1 1、通货膨胀率必须足够高,保证储蓄有效增加;、通货膨胀率必须足够高,保证储蓄有效增加;、通货膨胀率必须足够高,保证储蓄有效增加;、通货膨胀率必须足够高,保证储蓄有效增加;2 2 2 2、通货膨胀率过高,实际税收增长会大大低于名、通货膨胀率过高,实际税收增长会大大低于名、通货膨胀率过高,实际税收增长会大大低于名、通货膨胀率过高,实际税收增长会大大低于名义税收增长;义税收增长;义税收增长;义税收增长;3 3 3 3、经济体中必须有闲置资源,增发的货币才能有、经济体中必须有闲置资源,增发的货币才能有、经济体中必须有闲置资源,增发的货币才能有、经济体中必须有闲置资源,增发的货币才能有效转化为资本形成;通货膨胀才能自行消除效转化为资本形成;通货膨胀才能自行消除效转化为资本形成;通货膨胀才能自行消除效转化为资本形成;通货膨胀才能自行消除Ø本身有诸多弊端:本身有诸多弊端: 1 1 、扰乱价格信息、降低资源配置效率;、扰乱价格信息、降低资源配置效率;导致部门结构失调导致部门结构失调 2 2、改变人们的预期行为,多消费、少储、改变人们的预期行为,多消费、少储蓄,盲目追求保值资产,减少生产性投资,蓄,盲目追求保值资产,减少生产性投资,引起资本外流引起资本外流 3 3、在汇率固定的开放经济中,刺激进口、、在汇率固定的开放经济中,刺激进口、抑止出口抑止出口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形成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形成1 1 1 1、大推进理论、大推进理论、大推进理论、大推进理论特征特征特征特征: : : : 发展中国家要有效促进资本形成和经济增长,必须发展中国家要有效促进资本形成和经济增长,必须发展中国家要有效促进资本形成和经济增长,必须发展中国家要有效促进资本形成和经济增长,必须全面、大规模进行投资,特别是基础设施投资。
全面、大规模进行投资,特别是基础设施投资全面、大规模进行投资,特别是基础设施投资全面、大规模进行投资,特别是基础设施投资依据:依据:依据:依据: 1 1 1 1、投资、特别是基础设施投资具有不可分性交、投资、特别是基础设施投资具有不可分性交、投资、特别是基础设施投资具有不可分性交、投资、特别是基础设施投资具有不可分性交通、通讯、电力、学校、医院等基础设施投资规模通、通讯、电力、学校、医院等基础设施投资规模通、通讯、电力、学校、医院等基础设施投资规模通、通讯、电力、学校、医院等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大、互相依存、互为条件、互为前提大、互相依存、互为条件、互为前提大、互相依存、互为条件、互为前提大、互相依存、互为条件、互为前提 2 2 2 2、储蓄具有不可分性小幅度收入增长不足以克、储蓄具有不可分性小幅度收入增长不足以克、储蓄具有不可分性小幅度收入增长不足以克、储蓄具有不可分性小幅度收入增长不足以克服储蓄缺口,必须有大幅度提高服储蓄缺口,必须有大幅度提高服储蓄缺口,必须有大幅度提高服储蓄缺口,必须有大幅度提高 3 3 3 3、需求的不可分性。
各种商品的需求互相联系,、需求的不可分性各种商品的需求互相联系,、需求的不可分性各种商品的需求互相联系,、需求的不可分性各种商品的需求互相联系,不可分割,各种产业必须均衡发展,都需要投资,不可分割,各种产业必须均衡发展,都需要投资,不可分割,各种产业必须均衡发展,都需要投资,不可分割,各种产业必须均衡发展,都需要投资,否则个别部门的扩张会缺乏市场否则个别部门的扩张会缺乏市场否则个别部门的扩张会缺乏市场否则个别部门的扩张会缺乏市场 Ø作用途径:宏观经济的计划化作用途径:宏观经济的计划化Ø局限性:局限性:ü1 1、夸大了基础设施和社会分摊资本的不、夸大了基础设施和社会分摊资本的不可分性应从低级向高级逐渐过渡应从低级向高级逐渐过渡ü2 2、购买工业品的收入不一定来自工业部、购买工业品的收入不一定来自工业部门内部,农业部门、服务业、出口都可能门内部,农业部门、服务业、出口都可能创造需求创造需求ü3 3、政府的强力干预可能造成不良影响,、政府的强力干预可能造成不良影响,难以培育市场机制难以培育市场机制2 2、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深化、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深化l肖和麦金农的肖和麦金农的“金融抑制金融抑制”理论:发展理论: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的症结在于金融发展受中国家经济落后的症结在于金融发展受到抑制。
到抑制l金融活动的意义:金融活动的意义:ü 储蓄和投资之间分工的结果;储蓄和投资之间分工的结果;储蓄和投资之间分工的结果;储蓄和投资之间分工的结果;ü 提高了储蓄和投资水平,使资源得到有提高了储蓄和投资水平,使资源得到有提高了储蓄和投资水平,使资源得到有提高了储蓄和投资水平,使资源得到有效配置;效配置;效配置;效配置;ü 经济发展增加国民收入、提高对金融服经济发展增加国民收入、提高对金融服经济发展增加国民收入、提高对金融服经济发展增加国民收入、提高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此进金融体系进一步发展务的需求,此进金融体系进一步发展务的需求,此进金融体系进一步发展务的需求,此进金融体系进一步发展l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金融状况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金融状况Ø1 1、经济的货币化程度低大量经济活动不、经济的货币化程度低大量经济活动不是通过市场完成是通过市场完成Ø2 2、市场及其不发达金融体系发育不全,、市场及其不发达金融体系发育不全,金融市场处于初级阶段金融市场处于初级阶段Ø3 3、政府对金融实行严格管制对利率和汇、政府对金融实行严格管制对利率和汇率严格规定、国家银行占垄断地位,金融率严格规定、国家银行占垄断地位,金融业缺乏竞争。
业缺乏竞争Ø4 4、金融-经济恶性发展,金融抑制严重、金融-经济恶性发展,金融抑制严重Ø利率管制导致实际利率为负值:抑制了储利率管制导致实际利率为负值:抑制了储蓄,刺激了资本需求,使资本短缺更为严蓄,刺激了资本需求,使资本短缺更为严重;重;Ø少数企业通过正常市场获得资本,大量企少数企业通过正常市场获得资本,大量企业只有通过黑市获得高价资本业只有通过黑市获得高价资本Ø金融抑制限制了金融机构业务活动、束缚金融抑制限制了金融机构业务活动、束缚了金融市场的形成和发展、降低了国内储了金融市场的形成和发展、降低了国内储蓄水平、阻碍了储蓄向投资顺利转化蓄水平、阻碍了储蓄向投资顺利转化r1r2r3r*实实际际利利率率储蓄与投资储蓄与投资SI金融深化金融深化Ø1 1、利率自由浮动:反映资本的匮乏程度、利率自由浮动:反映资本的匮乏程度Ø2 2、放宽金融市场的限制和管制由金融市、放宽金融市场的限制和管制由金融市场合理配置资源,资本流向效率高、风险场合理配置资源,资本流向效率高、风险x x小的投资项目小的投资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