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本教育理论学习.doc
10页郭 思 乐 教 授 的 生 本 教 育 理 念郭思乐教授简介郭思乐教授,博士生导师,生本教育的创始人基础教育学博士点负责人研究方向基础教育学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1989-90 年作高级访问学者留学苏联教育科学院 任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组基础教育学科组成员, 全国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会理事,广东省普教系统“百千万人才工程”培养指导中心主任,华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学博士点指导组召集人, 博士生导师,西南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他所倡导的生本教育, 在全国和香港、 澳门具有重大影响, 被认为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现代教育理念和方式 近年来着重研究生本教育的体系、 相关哲学、课程、教材等,特别探讨生本教育在推进素质教育和实现教育均衡的理论与实践生本教育”是郭思乐教授创立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学方式它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也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它既是一种方式,更是一种理念生本教育就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 就是以学为本的教育, 把主要依靠教转化为(在教者的帮助下)主要依靠学的教育 生本教育把师生关系处理得十分完美、 和谐,教学效果十分显着 生本教育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因素; 生本教育是实现教育均衡的有力杠杆;生本教育是现代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
生本教育概论 ?一、什么是生本教育 ?生本教育是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的教育,是真正做到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 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 生本教育与师本化、灌输性教学相对立,有强大穿透力、冲击力、震撼力和感染力 ?????二、生本教育理论体系 ?⒈价值观:一切为了学生 ?⒉伦理观:高度尊重学生——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儿童人人可以创新;儿童潜能无限;儿童的独立性 ?⒊行为观:全面依靠学生——学生是教育对象更是教育资源⒋生本教育体系哲学思考:无为而为;教少学多;可以双赢⒌生本教育的课程观:小立课程,大作功夫;整体感悟与知识生命⒍生本教育的方法论: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不教而教;以学定教与内核生成课程;讨论是学习的常规;读和做,缓说破——促进感悟,开发潜能三、生本教育思想对儿童的看法⒈儿童不可限量,所以,对儿童的尊重,是天然的、应当的⒉课堂上,我们的学生得到充溢生命状态的自然、活力和喜乐,这就够了他们不必去思考自己: 我是否被人认可, 是否会被人说好话或坏话, 我将会得到多少分, 他们不必把情感和能量消耗在此, 反之将会全心沉浸于所面对的学习之中,走向卓越和高级,走向纯洁和透辟。
⒊课堂上,高度的注意就是忘我,在忘我的时刻,儿童的能量就不会被其他东西,包括大人们的说教、烦人的竞争所消耗,真正出现投入和着迷的境界⒋儿童乃是天生的学习者, 还在于学习对于他是一个永不枯竭的甘泉之井,他会不断在学习中产生新的学习需求, 他的思维器官会不断地获得运用的享受 ?⒌儿童的智力发展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思想层面的问题;一个是技术层面的问题 ?⒍儿童与成人的学习行为的区别:成人是以知御行,认识规律是知行律;儿童是先行后知的行知律; 他们对人类的知识, 更重要的是通过自己的活动去获得 ?⒎先做后学反映了儿童的合理的脑神经活动过程一般来说,在儿童没有运用机体和全部感知器官去接触学习对象时, 他们的头脑是空洞的; 而空洞的头脑不能思维,对所学缺乏感知和表象就不可能形成属于主体自己的知识, 不能理解对事物的抽象, 即使他们可以形式地记住一些东西, 也只是假性的、 短暂的四、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 ??第一,对人的学习能力的认识人具有学习的天性郭思乐教授认为,学习是人的天性,是生命演化的结果人是天生的学习者、感悟者、阅读者、计算者和思考者人往高处走,进取是人的本性 ??第二,对教育本质的认识教育者的最高境界是当学生生命的“牧者”而不是拉动学生的“纤夫”。
学生的学习最后发生在学习者自己的头脑中,教育建筑在人的潜能发挥的基础之上因此,教育行为的本质是推动、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它既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理念,其深层意义是以生命为本第三,生本教育的教学观教要皈依学,让生命自己行动”要把“主要依靠教”的教学转变为“在教的帮助下,主要依靠学”郭教授提出生本教学的十六字方针:先做后学,先学后教,少教多学,以学定教 ??五、生本教育的实施策略 ??㈠个人先学, 小组交流、全班交流、教师点拨,被称为课堂教学的四流程 ??1.个人先学郭教授认为,过去我们的课堂教学,在知识学习面前师生并不平等教师有备而教,学生却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准备,而且还让学生发言,这样的课堂不平等所以,学生也要有备而来有备而来的学,才是生命的课堂、平等的课堂因此,要从观念、策略的高度看“先学” ??这里的“个人先学”,指的是教师把明天要讲的教学目的、要求,变成学生先学的一个前置性作业,实际上是把明天的教学要求变成学生先学的一个问题通过“前置性作业” 的形式,提前布置给学生, 让学生先学 当然,布置“前置性作业”也非常有技巧,同样考验教师的教学规划能力 ??生本教育认为,常规教学以教师的教为起点,生本教学的起点是学生个体先学,以学生原始的、真正的、发自内心的学习动力作为教学的第一步。
学生通过完成“前置性作业”,感到这个知识是我探究出来的,是我自己学会的,从而在第二天的课堂上有了想 “展示” 的欲望由此展开学生学习的第二环节――小组交流所以,先学是诱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第一步;是小组学习的基础,是知识获得的根基 ??2.4 人小组交流 学生有了先学的基础, 回到课堂,就可以进行小组交流由于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研究心得 (无论多少,无论对错),都想在同伴面前 “炫耀”,此时课堂上教师就要给学生这样的展示机会有人提出,小组中有学生不学怎么办?瞎学怎么办?调皮捣蛋怎么办?生本教育实践者告诉我们, 小组讨论其实在形成一种互相帮助、 互相交流、合作学习的课堂文化氛围 即向别人求教是光彩的,能帮助别人的是好学生同时,教师的教学管理、评价方式也要随之发生改变教师通过评选“优秀小组”的方式,促进 4 人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帮互学当学生通过组内交流、互相帮助,全组同学都学会之后,就可以获得“优秀小组”如此的评价坚持两周,这个小组的合作学习气氛一定会很快地成长起来 ??3.班级交流小组交流之后,无论是学会的还是没有学会的小组都要在班级层面进行交流 生本教学的课堂实践表明, 经过小组的初步研讨, 学生提高了对知识理解的深度和广度, 同时也会大大提高班级研讨的质量。
班级研讨主要有两方面内容,一是对小组交流中已经学会的知识进行补充和分享, 二是交流小组学习中存在的分歧、 疑问和没有学会的知识 如果某个小组学习中存在疑问, 可以请其他小组学生上来讲解, 帮忙解决 不同小组学生对同一个知识的讲解, 不仅能够帮助全班学生加深、补充对知识的理解,而且使学生思维得到极大拓展,形成良好的课堂文化,即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文化虽然学生的经验有限,但是学生的思维能力一点不比成人差 由于学生的讲解使用学生自己的语言, 对知识的理解溶入了学生自己的生活,所以学生的讲解既生动,又易于其他学生理解 ??4.教师点拨教师点拨被称为课堂教学最后的安全系数保障万一学生还是没有学会,老师在这个时候才出现,进行适当点拨 ??至此,一节课的知识经历了如下的“四重唱”:在个人先学阶段,估计有20%- 30%的学生掌握;经过小组交流,可以使 40%-50%的学生掌握;经过全班交流,可以使 70%- 80%的学生掌握;经过教师点拨,可以使 90%-95%的学生掌握并且,经过以上四轮学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不断深化 ??生本实验学校的教师普遍反映,尽管生本教学和传统教学要达到的教学效果一样,但是学生的学习状态截然不同。
生本实验班的学生更加爱学习、 对学习有兴趣,学习的领悟能力强正如生本实验学校的一位学生说的: “别的班的同学是靠老师教的,我们是在老师帮助下靠自己学的”㈡没有“前置性学习”,就不是生本课堂 ??郭教授认为,生本教育不是不要教师,而是使教师变得更加高级、潜在和有力量,通过学生的力量来显示教师的力量 没有教师, 学生自发的自学难以取得优质和高效 教师要从组织教学转向组织学生的学习; 从设计教学转到设计学习教师更大的作用在于“帮学”教师的“帮学”,很大程度体现在“前置性学习”的设计和规划上所以说,没有“前置性学习”,就不是生本课堂 ??关于“前置性学习”的设计,郭教授提出了低入-多做-深思-高出的设计原则低入的含义是:简单,根本,开放(可拓展);多做的含义是:人人可做,人人多做;深思的含义是:通过学生自学,使知识扎根心灵,提高学生的智慧;高出的含义是:例题自己做,难题自己想 ??我们看到,实验班学生的“前置性作业”体现出以下特点: ??⒈生本教育对现有教材进行改革, 编写了贯彻生本教育理念的学科教材 ??⒉前置性作业有知识的层次性,“差生可以跳舞,好生可以跳高” ??⒊无论是数学还是语文教学,生本教学要求知识学习一定要结合学生自己的生活实践。
这一点在数学学习上尤为突出例如,一般的概念学习,学生可以从书上找、或照抄书上的语言但是,知识的应用一定要有“我的例子” “我的理解”同样,在语文学习中,也一定要谈“我的感受” ??⒋前置性作业不等同于课前预习郭教授说,课前预习是为了教师顺利地教,教师仍然是“纤夫”,而生本教育提倡教育者是学生生命的“牧者”,提倡“以学定教”,前置性作业不是解决课上 45 分钟的问题,而是给学生极大的学习空间 ??㈢语文学习注重学生的大量阅读 ??语文的“前置性作业”不仅是课文学习的要点,而且以课文阅读带动学生课外阅读 ---- “以读引读”比如,我们听课的小学三年级语文课上,老师要求学生“脱稿讲一个感人的父爱故事, 不超过一分钟,并将你讲的故事内容写下来” 一般来说,语文的“前置性作业”都要求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题材等,去课外寻找自己喜欢的类似文章阅读 在高年级, 可以要求学生模仿写, 然后在小组中与同学分享通过大量阅读,带动学生整体语文能力的发展郭教授说,阅读、积累、思考是语文教学的根本 ??㈣用评研代替考试 ??郭教授提出,生本教育不是不要考试,而是在平时的考查中,去掉考试的控制性,保持考试的检查和练习的功能, 以良好的素质来迎接社会的检查和评价,解决现行教育中素质教育和考试之间的矛盾。
评研就是让学生用研究的态度对待考试,把考试作为对知识的再次学习和研究的过程 ??具体操作方法是:某一个知识单元学完之后,由生本教育课题组的老师先出一张卷子让学生做,然后在小组内学生互相对答案,进行研讨,经历“小组交流、全班交流、教师点拨”之后,学生自己编题考小组其他成员学生一般根据自己对知识的理解、错题情况编制题目,希望把同学考倒学生编考题的过程,也是知识学习的过程,他一定自己会做了,才能去考其他同学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编的考题再编一张试卷让学。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