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国时期四川柑橘物流空间格局研究.docx
6页民国时期四川柑橘物流空间格局研究 符必春(重庆警察学院基础部,重庆 401331)摘 要:民国时期四川柑橘物流范围主要在盆西平原区、盆中丘陵区、川东山地区柑橘物流流向:平原区柑橘输往生产本地及其周边地方,沱江、涪江、嘉陵江、渠江、川东长江两岸柑橘输往沿江周边地区;沿江下运,由渠江、嘉陵江运达重庆,由川江下运湖南、湖北;逆江上运,由合川逆涪江、宜宾逆岷江上运四川柑橘物流空间格局形成原因:柑橘产地主要分布在沱江、涪江、嘉陵江、綦江及川东长江两岸;柑橘笨重、不耐贮藏、易于碰伤,适宜水运;川江及支流岷江、沱江、涪江、嘉陵江和渠江的水运发达Keys:民国时期;四川柑橘;物流;空间格局F326.13 :A :1009-8135(2014)05-053-02柑橘为亚热带果品,喜性温暖,四川是原产地之一按柑橘适生要求,长江沿岸及其支流中下游海拔600米以下地区,为四川乃至全国柑橘最适生的区域,故四川盆地内柑橘分布普遍柑橘作为四川重要的经济农产品,产地和销量甚广,但研究者多局限在现代柑橘的生产培育和运销的研究,而对民国时期的柑橘缺乏研究本文基于四川五大地理单元平原区、丘陵区、高原区、川西南山地区和盆周山地区来分析研究民国时期四川柑橘物流空间格局,以期为今天川渝柑橘生产发展提供一定的历史借鉴。
一、盆西平原区柑橘物流空间格局平原区柑橘生产地主要为金堂、广汉,金堂栽培面积7 611亩[1]13-14,广汉3 500市亩、罗江2 000市亩、眉山1 000市亩、邛崃30市亩[2]62成都柑橘来源以东北两路为大宗,东路来自简阳、华阳,北路来自赵镇连山一带[3]32金堂行销地:金堂本地及新都、华阳、中江、成都、新繁、灌县、三台、彭县;广汉柑橘销往:广汉本地及彭县、德阳、什邡、成华二县、灌县[4]37另外,广汉柑橘还流向成都市[1]14可见,平原区内柑橘物流流向:以成都为消费集聚中心,由平原区的华阳、赵镇、金堂、广汉等地输往成都;由柑橘产地金堂、广汉流向本地及周边地方:金堂流向金堂本地、新都、华阳、中江、成都、新繁、灌县、三台、彭县、中江,广汉流向广汉本地、彭县、德阳、什邡、成都县、华县、灌县、成都市二、盆中丘陵区柑橘物流空间格局盆中丘陵区柑橘产地有合川、江津、长寿、巴县、内江、南充、资中、蓬溪、垫江、宜宾、渠县、遂宁、璧山、隆昌、大竹;合川栽培面积广,有13 366亩,据全川第一[5]84-85川南气候适于柑橘生长,故南部的江津、长寿、巴县多产,与合川共为川省柑橘主产地域;江津所产柑橘产量居全川首位,江津与綦江相连为四川最多出产地带[6]342。
柑橘中红橘柑、柚不耐贮藏,广柑较耐贮藏,但运输时不能摇动和碰伤,因而柑橘一般由产地就近运销,主要依赖河运丘陵区柑橘输出中心有13个,即合川、长寿、巴县、江津、内江、资中、南充、垫江、泸州、蓬溪、渠县、梁山;消费中心1个,重庆柑橘物流空间格局情况: 一是由产地销往省外的湖北、贵州、云南合川柑橘运往湖北宜昌[7]12;长寿柑橘运往湖北[5]85,民国18~23年,长寿柑橘橙子有5 218.8市担运销涪陵、万县、湖北宜昌[8]14;巴县柑橘运往湖北宜昌、沙市、汉口[7]12;江津柑橘运往湖北、贵州[5]85;宜宾柑橘运往云南[5]85二是由产地销往川内简阳柑橘销简阳本地、成都县、华阳、温江、双流、乐至[4]37,还有仁寿[5]86;资阳柑橘销资阳本地、仁寿、乐至、安岳、彭山、眉山及青神,内江柑橘运销安岳、乐至[4]37;合川柑橘运销合川本地、重庆、忠县、涪陵、万县,南充、武胜,遂宁及潼南[7]12;江津柑橘运销重庆、忠县、涪陵及万县,长寿、巴县柑橘销往成都、重庆、忠县、涪陵及万县,内江柑橘运销泸县、富顺及南溪,资中柑橘运销成都、简阳、乐至及仁寿,南充柑橘运销重庆、遂宁、岳池及西充,垫江柑橘销往成都、重庆及万县,宜宾柑橘销往乐山、犍为、屏山,梁山柑橘销往成都、重庆及万县,泸州柑橘销往合江、重庆、纳溪及富顺,遂宁柑橘销往射洪、安岳及乐至,隆昌柑橘销往富顺,大竹柑橘销往达县、梁山及垫江,渠县柑橘运销营山、蓬安、达县,蓬溪柑橘销往成都、重庆、合川、潼南[5]85。
三、盆周山地区柑橘物流空间格局盆周山地区产柑橘的重要县份是万县、奉节,万县栽培面积为2 334亩、奉节127亩[1]13-15盆周山地柑橘主要以万县、奉节为柑橘输出地,多销往省外万县柑橘运销梁山、开江、开县、石柱、贵州、湖北、本地,本地销售所占百分率为10%;奉节的柑橘销往湖北、万县、重庆、本地,本地销售所占百分率为15%[4]38根据柑橘生长的气候条件和不易贮藏而易腐烂、需要就近运输等因素,川西南山地区、川西北高原区无柑橘生长[2]61-62,柑橘物流活动很少,除在盆中丘陵区柑橘物流情形中有宜宾输往屏山外,尚未发现有文献资料记载相关物流活动四、民国时期四川柑橘物流空间格局形成原因(一)柑橘产地分布 民国四川柑橘主产沱江、涪江、嘉陵江、綦江及川东长江两岸,故这些区域成为柑橘输出地,如沱江的广汉、金堂、简阳、资阳、资中、内江,嘉陵江流域的渠县、南充、遂宁、合川,长江两岸的江津、巴县、重庆、万县、奉节等地,由于盛产柑橘而成为柑橘供给地二)柑橘不耐贮藏柑橘中,除广柑外的大多数品种不耐贮藏,故要求及时运销,于是就近售卖是其物流的一个特点如万县销往万县本地、梁山、开江、开县、石柱及鄂贵等邻省,大竹销往达县、梁山、垫江等地,广汉销往广汉本地、彭县、德阳、什邡、成都县、成都市、华阳、灌县等地。
三)主要依赖水运柑橘运输过程中要求不能摇动、碰伤,加之柑橘笨重、售价不高等因素,水运是其运输的最佳方式,不仅可以降低运输成本,还可以保证柑橘不受损如奉节运销万县、重庆、湖北,江津运销重庆、中江、忠县、涪陵、万县及湖北等地,泸州运销合江、重庆、纳溪、富顺等地,都选择利用了沿江水运条件总之,民国时期四川柑橘因产地分布不均、笨重不耐藏的生物特征及四川水运发达等因素,柑橘物流范围主要在盆西平原区、盆中丘陵区、川东山地区;物流流向:由柑橘产地输往附近地方,平原区柑橘输往产地及其周边地方,沱江、涪江、嘉陵江、渠江、川东长江两岸柑橘输往沿江周边地区;沿江下运,由渠江、嘉陵江运达重庆,沿川江下运达湖南、湖北;逆江上运,由合川逆涪江上运、宜宾逆岷江上运Reference:[1]园户.参观农林馆柑橘陈列后的感想[J].建设周讯,1937,1(9).[2]四川省政府建设厅.四川省建设统计年鉴:第一辑[M].成都:四川省政府建设厅,1946.[3]郑逸苹.成都柑橘业调查[J].农报,1937,4(1).[4]四川省政府建设厅.四川柑橘调查(续)[J].建设周讯,1938,6(17).[5]周立三,侯学焘,陈泗桥.四川经济地图集说明[M].重庆:中国地理研究所,1946.[6]郑励俭.四川新地志[M].重庆:正中书局,1946.[7]杨定纶.巴县合川南充蓬溪柑橘调查报告(续)[J].建设周讯,1938,7(7).[8]荣懋,王嘉谟.长寿县农业概况[J].建设周讯,1939,8(23-24).[9]胥兴中.三十三年渠县经济动态[J].四川经济季刊,1945,2(2).(:朱 丹)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