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注册会计师会计预习班全.doc
148页2023年注册会计师-会计-预习班讲义-全(高志谦)专题一 命题规律解析 一、客观题命题规律解析 1.客观题分值回归传统 2023年注册会计师单选题设计了16个,每个1.5分,共24分;多选题设计了10个,每个2分,共20分即客观题总分值为44分,与2023年以前的考试标准相同 2.客观题型设计回归传统,测试难度下降 2023年的单选和多选不再以主观题本质客观题形式的案例题型出现,取而代之的是传统的基础知识型客观题,且多选由5个选项改为4个选项,相对比较简朴题型的修改导致测试知识点的简朴化、基础化,客观题整体难度不大 3.题目的覆盖面宽 2023年的机考方式决定了客观题的测试范围扩容了4~6倍,由于机考意味着试卷不只一套,最低四套,甚至是六套将近156道题,可以涵盖教材所有的知识点 二、主观题命题规律解析 1.2023年CPA会计主观题设计模式 (1)丧失控制权情况下处置子公司部分投资的解决、不丧失控制权情况下处置子公司部分投资的解决、减资由权益法改为成本法的解决 (2)非同一控制下的公司合并,计算商誉、合并成本,按权益法调整,编制相关的调整分录和抵消分录 (3)日后期间发现差错更正结合当期发现当期差错更正的解决 (4)通讯行业收入的确认 ①预缴话费送,分2年返还话费,收入的确认; ②奖励积分的解决; ③出售设备提供后续服务的解决。
(5)给出若干资料,分别判断合并类型、计算商誉、合并成本,购买子公司少数股权对合并所有者权益的影响 (6)拼盘题 ①建造协议收入、成本的确认、协议毛利的确认、资产减值损失的计算; ②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 ③自用房地产转为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计算资产在报表中的列示金额 (7)同一控制下的免税合并,给出2023、2023和2023年三年的资料,4项内部交易,规定编制2023年的合并抵消分录 2.2023年主观题的设计特性 (1)主观题不区分计算题和综合题,题型设计倾向于计算题模式 2023年共设计了四个主观题,从每个主观题的题量来看,已经无法区分计算题和综合题,题目的已知条件相比往年“中篇小说”式的标准已有一定量的削减,知识点的串连难度有相称量的减少总的来说,主观题的难度只达成往年的计算题标准 (2)所涉及知识点基本局限于一个章节或一个完整计算链条,但测试重点全面展开 2023年主观题已经不再以拼接章节多为能事,在机考出题工作量的压力下,中注协已经没有精力“研制”出高、宽、新的题目,主观题的设计难度回归传统由于机考的题库特点,使得主观题的测试范围大幅度拓展,常规主观题模式均有涉及,在这点上提高了注册会计师的测试难度,也自此终结了考前压题的传统“桥段”。
(3)分值占到了卷面的56%,测试倾向于实务性 2023年客观题分值占44%,主观题分值占56%测试的重心维持大规模实务操作的倾向 总的来说,2023年的注册会计师的整体考试难度无论从量上、难度上还是深度上都在下降,请大家以此为契机,争取在2023年将注册会计师的《会计》通过专题二 教材的内容框架 本教材可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基础理论部分,涉及第一章总论,其主体内容介绍的是会计基础理论体系,涉及会计基本假设、会计核算基础(原则)、会计信息质量一般原则、会计要素及计量属性 第二部分是中级财务会计部分,涉及第二章 金融资产、第三章 存货、第四章 长期股权投资、第五章 固定资产、第六章 无形资产、第七章 投资性房地产、第八章 资产减值、第九章 负债、第十章 所有者权益、第十一章 收入费用和利润和第十二章财务报告此部分以六大会计要素为主线分别解析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的具体会计核算这是属于中级财务会计,铺垫本课程的基础知识 第三部分是高级财务会计部分,涉及第十三章 或有事项、第十四章非货币性资产互换、第十五章 债务重组、第十六章 政府补贴、第十七章 借款费用、第十八章 股份支付、第十九章 所得税、第二十章 外币折算、第二十一章 租赁、第二十二章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第二十三章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第二十四章 公司合并、第二十五章 合并财务报表和第二十六章 每股收益。
该部分解析的是特殊会计业务,是六要素会计核算的拓展专题三 关键考点预习 一、总论 (一)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核算基础 1.会计基本假设 (1)会计主体 (2)连续经营 (3)会计分期 (4)货币计量 2.会计基础 公司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二)会计信息质量规定 1.可靠性 2.相关性 3.可理解性 4.可比性 5.实质重于形式 6.重要性 7.谨慎性 8.及时性 (三)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原则 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而会计要素则是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 , 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会计要素涉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这六大会计要素可以划分为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和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两大类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涉及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涉及收入、费用和利润 1.资产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 2.负债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 3.所有者权益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 4.收入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 5.费用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 6.利润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 (四)会计要素计量属性及其合用范围计量属性合用范围历史成本一般在会计要素计量时均采用历史成本重置成本盘盈存货、盘盈固定资产的入账成本均采用重置成本。
可变现净值①存货的期末计价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可变现净值作为存货期末计价口径的一种选择②资产减值准则所规范的资产在认定其可收回价值时,公允处置净额是备选口径之一现值①当固定资产以分期付款方式取得时,其入账成本选择未来付款总额的折现口径;②当无形资产以分期付款方式取得时,其入账成本选择未来付款总额的折现口径;③以分期收款方式实现的销售收入,以未来收款额的折现作为收入的计量口径;④弃置费用在计入固定资产成本时采用现值口径;⑤资产减值准则所规范的资产在认定其可收回价值时,未来钞票流量折现是备选口径之一;⑥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入账成本口径选择之一公允价值①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期末计量口径选择;②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口径选择之一;③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期末计量口径选择;④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入账口径选择之一;⑤交易性金融负债的期末计量口径选择 二、金融资产 (一)交易性金融资产 1.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初始计量 (1)入账成本=买价-已经宣告未发放的股利(或-已经到期未收到的利息); (2)会计分录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按公允价值入账) 投资收益 (交易费用) 应收股利(应收利息) 贷:银行存款 (支付的总价款) 2.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后续计量 (1)会计解决原则 交易性金融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
(2)一般会计分录 ①当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时: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②当公允价值小于账面价值时: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3.宣告分红或利息到期时 借: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 贷:投资收益 4.收到股利或利息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股利(应收利息) 5.处置时 借:银行存款(净售价)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持有期间公允价值的净增值额)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初始投资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 投资收益(倒挤认定,损失记借方,收益记贷方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持有期间公允价值的净贬值额) 或者分别写成两笔分录: ①借:银行存款(净售价)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初始投资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 投资收益 ②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持有期间公允价值的净增值额) 贷:投资收益 注意: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和投资收益均属于损益类科目,所以②这笔分录不影响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处置损益。
总结: 交易性金融资产确认的处置损益(处置营业利润)=公允净售价-处置时账面价值; 交易性金融资产确认的处置投资收益=公允净售价-初始投资成本 (二)持有至到期投资 1.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初始计量 (1)入账成本=买价-到期未收到的利息+交易费用; (2)一般会计分录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面值) ―应计利息(债券买入时所含的未到期利息) ―利息调整(初始入账成本-债券购入时所含的未到期利息-债券面值)(溢价记借,折价记贷) 应收利息(债券买入时所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 贷:银行存款 2.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后续计量 (1)会计解决原则 以债券的期初摊余成本乘以实际利率测算各期利息收益 (2)一般账务解决 借:应收利息或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票面利息)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折价前提下,一般倒挤在借方 贷:投资收益(期初债券的实际价值×实际利率)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溢价前提下,一般倒挤在贷方 3.到期时 借:银行存款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应计利息) 4.持有至到期投资提取减值的会计解决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减值计提后,后续利息收益=新的本金×旧利率 5.未到期前出售持有至到期投资时 借:银行存款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利息调整(也也许记借方) ―应计利息 投资收益(也许记借也也许记贷) 6.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转换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按重分类日的公允价值入账)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利息调整(也也许记借方) ―应计利息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也许记借也也许记贷) 注意:若重分类之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那么这里的资本公积需要转入“资产减值损失”中,若在后续计量中,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没有发生减值,那么这个资本公积在将来处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要转到投资收益。
(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1.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定义 2.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会计解决原则: (1)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当以公允价值加上交易费用构成其入账成本,并以公允价值口径进行后续计量 (2)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应当计入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在该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时转出,计入当期损益(投资收益)2023年注册会计师,中级会计师课件已经开始更新,更多资料联系 (3)可供出售外币货币性金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