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未都谈文玩收藏价值.doc
4页马未都谈文玩收藏价值马未都说:挺怀念过去的时光,那时文物价格低,真品多,很少伪造,因为伪造的成本更高现在观复博物馆中的藏品,绝大部分是在1995年以前买来的……马未都收藏的古建筑门窗马未都并非坐拥万贯家产后才玩起“成人的游戏”,而是凭每月菲薄的薪资超前切入,最终成为京城一大玩家他的成功,见证了30年来中国民间收藏的勃兴与发展,并且给上千万收藏爱好者提供了梦幻一般的鲜活样本自学成才的“文盲”!马未都从小爱看书,特别是历史书,最爱看懂得历史后,顺便对记录历史的器物也产生了兴趣观复博物馆内的十二扇红雕填大屏风他开始收藏的时候,正是中国艺术最不值钱的动乱时期,破四旧啊,大家看到老一辈传下来的东西就犯怵,怕一不留神被扣上一顶大帽子不过在民间,市场经济的苗子总要顽强地蹿出来钧瓷挂屏,小偷不要!上世纪70年代末,大概是出于发展外贸的考虑,国家恢复向民间收购古玩旧货了马未都的第一件藏品是在1982年花1600元买的四扇屏,也称钧瓷挂屏当时他刚成家,积了一点钱,看到这件东西后,绷不住了,就将准备买彩电的钱,买了这件宝贝后来马未都的家被小偷光顾了一回,他闻讯后吃了一惊,赶紧跑回家一看,四挂屏还在,心里就踏实了。
挂屏就摆在电视机边上,小偷把它挪到一边,偷走了电视机和音响,他认为这些家电比较值钱俗话说,“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片”,而马未都收藏的是四扇屏,每片至少镶嵌四片钧瓷,现在少说也要十多万吧现在这件挂屏陈列在观复博物馆家具馆内官窑瓷器,十元一个!马未都最爱跟人说他在文物商店里挑官窑瓷器的经历:“当时在国营文物商店内销部买老瓷器,清三代的碗,非常精美,一摞摞搁地上,任我挑,10元钱一个,现在这样的碗在拍卖会怎么也要三五万吧马未都在他那里买了不少东西一个雍正的民窑盘子,直径一尺,才几十元一把唐代的越窑执壶,100元,现在唐越窑执壶没1万元根本别谈他有一个朋友,买了一X黄花梨桌子,才几十元!他是没钱买新家具,无奈之下才选择旧货的,现在这X桌子少说也得几十万他又玩开了古典家具收藏古典家具有一个麻烦,特费地,需要有足够的场地搁放那时候还到处是四合院,七八户人家挤作一团,谁家都不宽敞,家具抱回来得有地方供它马未都收藏家具首先就遇到这个难题,也没想到租个仓库存着,更没想到日后要建个博物馆所以他一开始收家具不可能很多,纯粹是为了实用他结婚那会,家里全是老家具既可用,又可欣赏,这是收藏家具的好处买老瓷器可以上文物商店挑去,那么买老家具呢.当初好像还没有像样的专卖店,只能往农村里跑。
这样的事他碰得多了所以他对后辈的告诫是:搞收藏就要吃得起苦,餐风宿露,节衣缩食一开始别指望人家扛着好东西上门来找你,你得自己找李翰祥的最后托付因为宝贝总与玩家躲猫猫,所以玩收藏的人都相信缘分对此马未都也深信不疑在马未都的博物馆里陈列着一X清代康熙紫檀螭龙三弯腿大画桌,就是李翰祥转让给他的,料很足,工又很精,包浆很亮,十足的宫廷气派按照现在的估值,起码也得四五千万马未都若有所思地对我说:它见证了一段人生经历,太离奇,也太有启示性了家具收藏的三本好书!中国传统文化,一般有两个支流:宫廷、文人一路,另一路是民间但民间艺术更为活泼,更有生气,它是文化人的灵感源泉不过文人的参与,对提升中国传统文化是起到了引导作用的马未都说,在古典家具收藏热中,文化人重新发现了古典家具的艺术价值,这个文化人也包括外国人他很推崇三本书一本是德国人古斯塔夫·艾克的《中国花梨家具图考》,将中国古典家具介绍给世界,引起轰动,不少外国人就是在这本书的引导下来中国寻找古典家具的,它带动了全球性的中国古典家具研究热第二本书是安思远在1971年写的《中国古典家具》安是美国人,被西方世界称为“中国古董教父”,就是把《淳化阁帖》卖给XX博物馆的那位。
但这本书没译成中文另一本是中国人写的,王世襄《明式家具珍赏》,应该是第三个里程碑,它的价值现在还在不断被证明现在,中国人自己收藏古典家具的压力来自国外马未都感叹:“国外人跟您争好东西啊,您的经济实力不如人家,好东西就流到国外去了不提钱,一提钱就俗了!马未都是从周围人都没有多少收藏意识的时候开始收藏的20多年,他不但积累了可观的藏品,也积累了可观的财富面对收藏家,一般人总想知道他从多少资金起步,而现在已经拥有多少财富当我试图求证,按胡润富豪榜及中国坊间的评判标尺,马未都的身价有几位数时,他笑笑回答:“不提钱,一提钱就俗了咱们就谈收藏 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