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省中小学心理辅导站等级评估指标(试行).doc
6页1 -浙江省中小学心理站等级评估指标(试行)一、组织机构1、学校党政领导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成立领导小组,分管领导落实,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行政计划,定期召开工作会议;2、学校制定有心理健康教育专项计划,并定期对专项计划进行评估,根据每一阶段具体的实施情况对计划进行修正,使之更贴切学校的实际以及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3、学校有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建有心理站,全体教师在校领导小组的指导和心理站站长的协助下,以分工合作的方式参与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4、学校能积极拓展校外心理健康教育资源,通过聘请顾问或与校外心理机构建立联系等方式,扩大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为学生提供适切的心理健康教育二、队伍建设5、学校根据在校学生数配置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数最低不少于 3 人,并且与在校学生数的比例不低于 1:1000,在校学生数超出2000 的学校须配置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6、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持有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上岗资格证书,学校心理站站长持有 B 级或 B 级以上资格证书学校能保证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取得相应的教学工作量或报酬;7、学校每年有计划派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参加各类观摩研讨活动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项培训活动,每年参加观摩培训活动的人次不少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总数的 50%;8、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通过讲座或参与活动等方式指导班主任、任课教师及团队员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三、宣传工作与经费保障9、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包括心理健康宣传日(周、月)、专题讲座、新生适应性教育等等,并通过宣传窗、黑板报、专题广播、专栏刊物、闭路电视、校园网站等载体向全校师生宣传心理健康教育,同时通过家长学校等途径向学生家长宣传心理健康知识;10、学校有心理健康教育专项经费,生均心理健康教育经费不低于 10 元,并列入学校的经费预算,同时保证对心理健康教育基础设施(诸如桌椅、电脑、图书资料、心理测试软件等)的投入与更新四、心理课的开设11、学校根据心理健康教育专项计划开设心理课,并保证每班每学期开设心理课不少于 5 节,心理课内容的选取建立在对本校学生心理需求充- 2 -分了解的基础之上;12、学校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组织心理课的教学活动,心理课能充分注重学生的内心体验,达至增进学生心理素质的目的;13、学校心理课有定期跟进的研讨机制,有开课记录,并有对心理课的效果评价以及改进措施五、心理室的建设14、学校建有专用的心理室,配置、电脑、桌椅、图书资料、心理测试软件等基础设施,心理室内部环境良好;15、学校心理室有《心理教师工作守则》 ,并有规范的心理记录卡、心理测量工具等;16、学校心理室定期开放,学生可以通过预约、上门或来信等方式与心理教师联系,心理教师应保持各种联系方式的畅通;17、学校心理室有个别心理情况记载和内容记录,并定期召开心理教师会议,评价效果、交流心得。
六、心理档案与转介机制18、学校通过观察、访谈、心理测试、问卷调查等方式定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检测和分析,并逐步完善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对有特别心理需要的学生进行积极的接触与干预;19、学校建有心理的转介机制:班主任或任课教师发现需要接受心理的学生可转介给心理教师;学校心理教师负责有轻度心理问题的学生,当遇到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时,能及时将其转介到校外的专业机构接受和治疗20、学校逐步完善预防和干预学生心理危机的工作机制,并保证工作机制的正常运行七、心理健康教育成效21、学校整体育人环境良好,师生参加心理健康活动积极性高、受益面广,全校师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和水平有所提高,并形成了心理互助的良好风气,全校师生对校园生活满意度高;22、学校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教育、科研水平不断提高,积极参加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有市地级以上的获奖成果,学校创造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特色鲜明,成效显著;23、学校通过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能及时体察师生的心理需求,组织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并能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心理危机干预近三年来学校无学生自杀,心理危机学生得到及时干预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二 00 七年六月八日- 3 -浙江省中小学心理站等级评估表(试行)评估项目比重及分值 等级评估项目比重(%)评估内容及分值优秀(85分及 85分以上)合格(60—85分以下)不合格(60分以下)1、学校领导重视并成立领导小 组,分管领导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列入学校行政计划(2)*2、学校设立心理站,心理站站长负责全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与实施(2)3、学校制定有心理健康教育专项计划,并能根据具体的实施情况 进行修正。
(4)一、组织领导与机构124、心理健康教育网络覆盖校内外,与校外机构建立联系,校内相关部门协调配合,有制度保障( 4)10—12分7—9 分 7 分以下*5、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人数不少于三人,与在校学生数比例不低于 1:1000,在校学生数超过 2000的学校配置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4)二、教师队伍建设20*6、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持有省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C 级资格证书,心理站站长持有 B 级或 B 级以上资格证书专兼职教师能取得相 应的工作量或报酬 (5)18—20分12—17 分 12 分以下- 4 -7、学校有计划派心理健康教育教 师参加观各类摩研讨或短训活动,每年参加观摩培训人次不少于学校心理健康教师总数的 50%)(6)8、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通过讲 座或参与活动等方式指导班主任、任课教师及团队员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5)9、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包括心理健康宣 传日(周、月)、专题讲座、新生适应性教育等等有宣传报刊;建有心理健康教育网站或网页 (3)10、学校定期向全校师生开设 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并通过家长学校等途径,向学生家长宣传心理健康知识。
(3)三、宣传工作与经费保障10*11、学校有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项经费,生均心理健康教育经费不低于10 元,并列入学校经费预算同时保证对心理室基础设施的投入与更新 (4)9—10 分 7—8 分 6 分以下*12、学校根据专项计划开设心理 课,每班每学期开课不少于 5 节(5)13、心理课的内容贴切学生的心理需求,教学效果明显(5)四、心理课的开设1514、心理课有开课记录,并有对心理课的效果评价及改进措施(5)13—15分10—12 分 9 分以下- 5 -*15、学校有专用的心理室,配置、电脑、桌椅等基础设施,内部环境良好(2)*16、学校心理室有《心理 教师工作守则》,并有规范的心理 卡、心理测量表等(2)17、学校心理室定期开放,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 5 小时,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与心理教师联系(5)五、心理室的建设1518、心理室有记录,并定期召开心理教师会议,分析 效果、交流心得(6)13—15分10—12 分 9 分以下*19、学校定期通过问卷调查、心理测试等方式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分析与评估(3)20、学校根据评估结果从起始年 级开始逐步完善学生心理档案 (3)21、学校建有心理的转介机制,有不同心理需求的学生能得到及时的转介。
(4)六、心理档案与转介机制13*22、学校逐步完善预防和干预 学生心理危机的工作机制,并保证 其正常运行 (3)11—13分8—10 分 8 分以下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成效15 23、学校形成了良好的育人环 境全校师生积极参与相关活动,心理健康意识和水平有所提高,并形成了心理互助的良好风气,全校 师生对校园生活的满意度高 (6)13—15 10—12 分 9 分以下- 6 -24、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教育、科研水平不断提高,积极参与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有市地级 以上的获奖成果,学校创造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特色鲜明 (5)*25、学校通过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能及时体察师生的心理需求,并进行及时的心理危机干预近三年来,学校无学生自杀,心理危机学生得到及时干预(4)分备注 一级心理站要求:总分在 85 分以上(含 85 分),七 项评 估项目中优秀率为 100%;二级心理站要求:总分在 70 分以上(含 70 分),七 项评 估项目中优秀率不低于60%(即四项以上),无不合格项目;三级心理站要求:总分在 60 分以上(含 60 分),七 项评 估项目中优秀率不低于30%(即两项以上),无不合格项目。
其中带“*”为必须达标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