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妆品中新康唑等8种组分的测定.docx
13页化装品中康唑等 8 种组分的测定〔BJH 202302〕1 范围本方法规定了化装品中康唑、苯硝咪唑、氯甲硝咪唑、奥硝唑、替硝唑、异丙硝唑、洛硝哒唑、羟基甲硝唑的测定方法本方法适用于膏霜类、乳液类、水剂类皮肤用化装品中康唑等8 种组分的测定2 方法提要样品提取后,承受高效液相色谱仪分别,质谱检测器检测依据保存时间和特征离子对的相对丰度比定性、定量离子对峰面积定量,以标准曲线法计算含量3 试剂和材料除另有规定外,本方法中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GB/T 6682 规定的一级水3.1 甲醇,色谱纯3.2 乙腈,色谱纯3.3 50%乙腈溶液:乙腈〔3.2〕、水按体积比 1:1 混合,摇匀3.4 甲酸,色谱纯3.5 氯化钠,分析纯3.6 饱和氯化钠溶液:称取 40 g 氯化钠〔3.5〕,置于 250 mL 磨口锥形瓶中,参加 100 mL 水,超声 15 min,即得3.7 0.1%甲酸溶液:取 1 mL 甲酸〔3.4〕用水定容至 1000 mL,混匀3.8 标准品:康唑、苯硝咪唑、氯甲硝咪唑、奥硝唑、替硝唑、异丙硝唑、洛硝哒唑、羟基甲硝唑标准品的标准品纯度均≥98%标准品的中文名称、英文名称、CAS 号、分子式、相对分子质量、构造式详见附录 A .3.9 标准储藏溶液:称取康唑、苯硝咪唑、氯甲硝咪唑、奥硝唑、替硝唑、异丙硝唑、洛硝哒唑、羟基甲硝唑标准品各 10 mg〔准确到 0.00001 g〕,分别置于 10 mL 棕色容量瓶中, 用甲醇(3.1)溶解并定容至刻度,混匀。
制成标准储藏溶液的质量浓度均为1000 mg/L置于-18 ℃以下冰箱中保存,有效期 3 个月3.10 混合标准储藏溶液:准确移取标准储藏溶液 0.1 mL〔3.9〕置于 10 mL 棕色容量瓶中, 用 50%乙腈溶液〔3.3〕并定容至刻度,摇匀,制成浓度为 10 mg/L 的混合标准储藏溶液置于-18 ℃中避光保存,有效期 1 个月4 仪器和设备4.1 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配电喷雾离子源〔ESI 源〕4.2 分析天平:感量 0.0001g 和 0.00001 g4.3 超声波清洗器4.4 涡旋混合仪4.5 高速离心机5 试样制备与保存样品应依据标签标识的贮存条件进展保存取样前,应检查封口的完整性,观看样品的性状和特征,并将样品混匀翻开包装后,应尽可能快地取样分析,并将样品密封保存6 分析步骤6.1 空白基质提取液取空白试样 0.5 g〔准确到 0.0001 g〕,置于 25 mL 具塞比色管中,参加饱和氯化钠溶液〔3.6〕1 mL,涡旋 1 min,分散均匀后参加乙腈〔3.2〕1 mL,涡旋分散均匀后参加乙腈〔3.2〕20 mL,涡旋 30s,超声提取 30 min,参加乙腈〔3.2〕定容至刻度,10000 rpm 离心 3 min,取上清液经 0.22 μm 微孔滤膜过滤后,作为空白基质提取液。
6.2 基质混合标准中间液准确量取混合标准储藏溶液〔3.10〕1.0 mL,置于 10 mL 棕色容量瓶中,用空白基质提取液〔6.1〕稀释至刻度,摇匀,制成浓度为1000 μg/L 的基质混合标准中间液,基质混合标准中间液现用现配6.3 基质混合标准工作溶液分别周密量取基质混合标准中间液〔6.2〕适量,用空白基质提取液〔6.1〕配制得基质混合标准工作溶液,各组分浓度见表1〔浓度范围可依据实际状况进展调整〕基质标准系列溶液现用现配表 1 康唑等 8 种组分的基质混合标准工作溶液浓度序号 名称 混合基质标准工作溶液浓度〔μg/L〕1康唑1025501002505002苯硝咪唑1025501002505003氯甲硝咪唑1025501002505004奥硝唑1025501002505005替硝唑1025501002505006异丙硝唑1025501002505007洛硝哒唑1025501002505008羟基甲硝唑1025501002505006.4 样品处理称取样品 0.5 g〔准确到 0.0001 g〕,置于 25 mL 具塞离心管中,参加饱和氯化钠溶液〔3.6〕1 mL,涡旋 1min,分散均匀后参加乙腈〔3.2〕1 mL,涡旋分散均匀后参加乙腈〔3.2〕 20 mL,涡旋 30 s,超声提取 30 min,参加乙腈〔3.2〕定容至刻度,10000 rpm 离心 3 min, 取上清液经 0.22 μm 微孔滤膜过滤后,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备用。
6.5 仪器参考条件6.5.1 色谱条件色谱柱:C18 柱〔2.1 mm×100.0mm,1.7μm〕,或等效色谱柱; 流淌相:A 为 0.1%甲酸溶液〔3.7〕,B 为乙腈〔3.2〕梯度洗脱程序见表 2流速:0.25 mL/min; 柱温:40 ℃;进样量:2 μL表 2 梯度洗脱程序时间〔min〕流淌相 A〔%〕流淌相 B〔%〕0.0090.010.02.0090.010.05.0070.030.06.0040.060.07.5040.060.08.0090.010.010.0090.010.06.5.2 质谱条件监测模式:正离子多反响监测模式〔MRM〕,监测离子对及相关参数设定见表 3电喷雾电压〔IS〕:5500 V气帘气〔CUR〕:35 L/min 雾化器〔GS1〕:45 L/min关心气压力〔GS2〕:45 L/min 离子源温度〔TEM〕:500 ℃表 3 康唑等 8 种组分监测离子对及相关参数设定母离子子离子DP〔V〕CE〔eV〕康唑561.0250.0*15947515.015944苯硝咪唑164.2118.2*733091.17349氯甲硝咪唑162.2116.1*6424145.16423奥硝唑220.282.16742128.2*6721替硝唑248.2121.2*7322128.27328异丙硝唑170.2109.2*6535124.26525洛硝哒唑201.2140.2*581855.25828羟基甲硝唑188.2123.2*6019126.26022*为推举的定量离子。
注:当承受不同质谱仪器时,仪器参数可能存在差异,测定前应将质谱参数优化到最正确6.6 定性判定取供试品溶液与标准溶液在一样分析条件下测定,样品中如呈现定量离子对和定性离子对的色谱峰,被测成分的特征离子峰保存时间与标准溶液对应的保存时间全都,且选择的定性离子的相对丰度比与相当浓度标准品溶液的定性离子的相对丰度比的最大偏差不超过表 4 规定的范围,则可以确定试样中检出对应的成分表 4 定性确证时相对离子丰度比的最大允许偏差相对离子丰度〔X〕/%X>50 50≥X>20 20≥X>10 X≤10允许的最大偏差/% ±20 ±25 ±30 ±506.7 定量测定取基质混合标准工作溶液〔6.3〕依次测定,以待测组分的系列浓度为横坐标,待测组分的峰面积为纵坐标,进展线性回归,绘制基质标准曲线,其线性相关系数应大于 0.99取供试品溶液〔6.4〕测定,将对应的定量离子色谱峰面积代入线性回归方程按“7”计算样品中待测组分的含量供试品溶液中待测组分的响应值应在基质标准曲线线性范围内6.8 平行试验按以上步骤,对同一样品进展平行试验测定6.9 空白试验除不加试样外,均按上述步骤完成测定7 结果计算结果按式(1)计算:𝜔 = 𝜌×𝑉×𝐷 ………………………………………… (1)𝑚×1000式中:ω—样品中康唑等 8 种组分的质量分数,mg/kg; ρ—供试品溶液中康唑等 8 种组分质量浓度,μg/L; V—样品定容体积,mL;m—样品取样量,g; D—稀释倍数〔如未稀释则为 1〕。
计算结果以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表示,结果保存三位有 效数字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确实定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 10%8 周密度和准确度在添加浓度≤0.1 mg/kg 浓度范围内,回收率为 60%~120%,相对标准偏差小于 20.0%〔n=6〕,在添加浓度0.1 mg/kg~1 mg/kg 浓度范围内,回收率为80%~110%,相对标准偏差小于 10.0%〔n=6〕,其他浓度回收率为 90%~110%,相对标准偏差小于 10.0%〔n=6〕9 检出限和定量限本方法中各组分的检出限、定量下限和取样量为 0.5 g 时的检出浓度、最低定量浓度见表 5表 5 康唑等 8 种组分的检出限、定量下限、检出浓度和最低定量浓度检出限定量下限检出浓度最低定量浓度号 组分名称〔μg/L〕 〔μg/L〕 〔mg/kg〕 〔mg/kg〕1康唑2.010.00.100.502苯硝咪唑2.020.00.101.03氯甲硝咪唑2.020.00.101.04奥硝唑2.010.00.100.505替硝唑2.04.00.100.206异丙硝唑2.010.00.100.507洛硝哒唑10.050.00.502.58羟基甲硝唑2.010.00.100.50序10 图谱561.0/250.0561.0/515.0图 1 康唑提取离子图164.2 / 118.2164.2 / 91.1图 2 苯硝咪唑提取离子图162.2 / 145.1162.2 / 116.1图 3 氯甲硝咪唑提取离子图220.2 / 128.2220.2 / 82.1图 4 奥硝唑提取离子图248.2 / 12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