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实验与研究》中期报告.doc
6页《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实验与研究》课题城子小学数学课题《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实验与研究》中期报告 立项号2013xx056课题名称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实验与研究负责人邱文杰负责人所在单位围场县城子学区城子小学课题研究进展情况从2013年4月起,我们城子小学全体数学教师在校领导的带领下,确定了数学组的小课题研究主题,在这半年的时间里,大家能积极参与研究,学习理论、课堂实践、总结提高1.调查学生情况,学习相关理论在刚开始时,我们用集体座谈,找学生个别谈话等方法,了解学生的需求结果我们发现,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喜欢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有80%以上的学生在合作中愿意承担任务学生的表现,让我们更加深信这个研究是很有必要的在4月7日,全体课题组成员一起利用网络资源观看了刘德武老师的《最小公倍数》一课,大师的精彩表演,学生实实在在的合作,大大加强大家对小组合作学习的信心,大家开始自发学习相关理论,参考合作学习的各种案例,利用每周的教研时间大家沟通交流,讨论,再回到自己的课堂上进行实践, 2.课堂实践,改进合作方法5个月过去了,现在大家对小组合作学习有了比较客观和理性的看法,也学会了一些提高合作学习实效的方法和技巧。
课题组成员在自己的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老师们将自己学习到的方法运用到课堂中,又把用后的情况反馈和在自己课堂中出现的问题集中起来,大家把这些信息汇总到一起,进行分析,归纳,整理,针对问题及时调整,逐渐地摸索出一些可以用于小组合作的方法一)区分小组的层次,不限定小组的人数数学题目千变万化,有些题目有讨论合作的价值,但难度较低,此时可采用同桌合作,或四人小组合作,不一定每次合作学习就一定是6人或8人的小组合作;当题目难度较大,或需集合多个人的意见或实践时,再采用普通的6人或8人合作二) 活动前要明确提出合作目标及要求① 许多学生在进行小组活动时其实并不明确活动的目的,还没明白要讨论什么,解决什么问题,就开始活动了,这样的合作就会流于形式,所以每次小组活动前一定要提出明确的目标,最好能出现在黑板或课件上,让学生明白自己下来要干什么② 对学生的纪律,合作方式提出要求:在合作前对学生提出情感态度方面的要求,例如:讨论时的声音不能影响到别的小组;全组人完成要求后坐好;我们要评选最会合作的小组……(三) 既“强化”小组长的作用,又“淡化”小组长的作用① 小组长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者,领导者,一定要挑选组织能力强,公平公正的小组长,这样的活动才会有序、有效,在日常教学和小组合作时都要“强化”小组长的作用。
② 但决不能让小组合作变成“组长动,组员看;组长说,组员听”这样的小组活动就失去了意义,所以在活动的安排上应有层次,为组长组员分配不同的任务,人人都在动,人人都参与,人人都有成就感,这就要求老师在潜意识里要“弱化”小组长的作用,决不能让小组长一人代替全组四)恰当选择合作内容,实现合作的可能性教师在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时要特别注意它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课堂教学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阵地,但在课堂教学中不能盲目进行小组合作在设计课的时候,老师就应该仔细考虑:什么样的问题值得在课堂上小组合作;什么样的问题不用小组合作就无法解决;什么样的问题用小组合作的形式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选择恰当的合作契机,提供适合的学习内容是进行小组合作最重要的因素另外,打开思路,课后习题、实践活动也可以设计成小组合作的内容五) 学生小组合作时教师不能袖手旁观,要参与学生的合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在新课标理念下,教师的角色发生的转变,已经从教室中的“权威”、学生的管理者,变成了平等的合作者和引导者在学生小组合作时,教师不能把自己当成局外人,要主动参与到学生的讨论、实践、合作中,有临时情况,例如学具问题或学生身体不适等要及时解决,还要通过参与,发现学生在合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及课堂的闪光点。
六) 小组合作结束时给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从知识和态度两方面去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完成时,教师要肯花时间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让别的学生有从同伴身上学习的机会及时评价、反馈、激励表彰是小组合作得以持久推进的重要保障因为学生渴望得到承认,被认可,是他们学习动力的添加剂评价时要特别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要评价学生的合作情况、情感态度,而不仅仅关注他的结论是否正确在评价的形式上,除了老师对学生的评价,还要注意让学生互评,让他们在评价时发现别人的优点,更好地向别人学习3.收集资料,撰写课题案例,形成科研成果我们在实践的基础上,收集相关资料,进行阶段小结,并积极撰写课题案例、随笔,并进行公开教学展示,形成了初步的科研成果教师姓名案例题目、观摩课名称程景丽案例《买衣服》邱文杰案例《打》王静宇案例《小明的一天》薛招招案例《抛硬币》程景丽观摩课《乘加和乘减》存在的困难及解决思路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我们也遇到了不少困惑:1、小组合作与课堂纪律的矛盾在课堂实践中,最让老师们苦恼的是,一让学生合作,班里的纪律就会乱,学生吵,老师喊,一个两分钟就可以解决问题,合作后10分钟也难以完成在很多次实践中,我们也发现,学生刚开始合作时,纪律还可以,但到了后期,老师就有些控制不住,喊“停”,学生好像没有合作够,就是停不下来。
2、教师的主导地位的缺失在合作学习中出现了“放羊式”的现象以学生为主体,不是老师没有要求,任学生发挥在几节课上,我们痛心地发现,合作学习表面“热热闹闹”,实际上是“活而无序”有的小组两三个人同时抢着发言,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谁也不听谁的;有的小组始终只有一两个人发言,其他人一言不发,只是心不在焉地坐着;有的小组互相推辞,谁也不发言;有的小组借此机会闲聊、说笑或者干别的事3.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的矛盾合作学习带来的负面影响:当要求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时,有的学生无从下手,总是习惯性等待着与别人“合作”他习惯了在合作交流时学习那些思维敏捷,反应快的学生,听着别人的话,以为自己也会了长时间不进行自己的思考,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一种惰性,总是等着别人给他提示和启发,或者干脆等着别人说出答案解决思路:1.加强学习, 增强教师科研意识利用网络,利用每一次外出听课、校内研讨课的机会,多学习,多吸取别人的经验,学会调控合作学习节奏的方法 2.定期开展教研活动本学期我们数学教研组积极性很高,都愿为研究这个小课题尽自己的一份力我们要利用这教研活动这个平台,在实际操作中着重研究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和内容以及方法途径,着实提高小组合作的实效,把课题研究落实到实处,争取出更多的研究成果。
3.规范课题管理,加强课题过程管理,深入研究,不断完善方案,并注重研究资料的积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