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镇道路、桥梁工程分部分项标准化构造实施指南.pdf
79页491城镇道路城镇道路492第十六章路基工程第十六章路基工程1软基换填1.1 材料:换填料应选用水稳性或透水性好的材料,如:碎石类、砾石类土、低剂量石灰、水泥稳定细粒土、砂石、级配碎石1.2 工具:挖掘机、平地机、振动压路机1.3 工序:挖除不良土层基底处理第一层回填料摊铺平整第一层回填压实第一层回填层检测第二层回填料摊铺平整第二层回填压实第二层回填层检测第 n 层回填土摊铺、压实、检测检验与验收1.4 工艺方法:对于需换填处理的范围采用挖机挖除换填深度内不良土层原地面横向坡度陡于 1:5 时做成台阶形,每级台阶宽度不得小于 1m,台阶向内倾斜,并碾压密实分层铺设,分层压实,每种填料的松铺厚度和碾压遍数通过试验确定,压实应遵循的原则“先轻后重、先静后振、先低后高、先慢后快,轮迹重叠压路机最快速度不宜超过 4km/h碾压应从回填边缘向中央进行碾压不到的部位应采用小型夯压机夯实,防止漏夯,夯击面积应重叠 1/4-1/3碾压完成后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路基回填质量检测1.5 控制要点:压实机械规格、填料松铺厚度、碾压遍数、碾压速度1.6 质量要求:填筑质量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1.7 做法详图(图 16.1-1):图 16.1-1 软基换填示意图图 16.1-1 软基换填示意图1.8实例图(图 16.1-2):第 n 层填筑第 3 层填筑第 2 层填筑第 1 层填筑493图 16.1-2 软基换实实例图图 16.1-2 软基换实实例图2路基填挖交界2.1 材料:土工格栅。
2.2 工具:挖掘机、平地机、压路机2.3 工序:开挖台阶、基面压实整平人工铺设土工格栅搭接、绑扎、固定铺筑上层填料碾压检测2.4 工艺方法:先用人工配合机械清除表面浮土后用挖机开挖台阶,台阶坡度向内并大于 4%,宽度大于 2m开挖后对基层进行整平铺设土工格栅沿垂直于路轴线展开,并视填土层厚度选用符合要求的锚固钉锚固、拉直,不得出现扭曲、折皱土工材料纵向搭接宽度不小于 30cm,采用锚接时其搭接宽度不小于 15cm;采用胶结时胶接宽度不小于 5cm;路堤每边各留不小于 2m 土工格栅回折覆裹在已压实的填筑层面上, 折回外露部分应用土覆盖 土工材料铺没完成后,立即铺筑上层填料,间隔时间不超过 48 小时双层土工合成材料上、下层接缝应错开,错开长度应大于 50cm杜绝一切施工车辆和施工机械行驶或停放在已铺好的土工格栅上,施工中随时检查土工格栅的质量,发现有折损、刺破、撕裂等损坏时, 视程度修补或更换 土工格栅其上下层填料无刺坏土工格栅的杂物铺好土工格栅后,人工铺设上层填料,及时完成碾压碾压完成后进行填筑质量检测合格后进行下道工序2.5 控制要点:下承层平整度,土工格栅搭接长度2.6 质量要求:土工格栅接缝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填筑质量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4942.7 做法详图(图 16.2-1):路槽线不下于 200填方段挖方段三层双向土工格栅挖填交界处理范围透水砂垫层图 16.2-1 路基填挖交界断面图图 16.2-1 路基填挖交界断面图495第十七章基层第十七章基层1石灰稳定土类基层施工1.1 材料:粉质黏土、黏土,级新石灰1.2 工具:平地机、推土机、压路机、稳定土拌合机1.3 工序:施工放样拌和运输放出白灰方格摊铺整平碾压养护1.4 工艺方法:在准备好的路基上恢复中线,直线段每 20m 设一桩,平曲线每 1015m 设一桩,并在两侧路肩边缘有外设指示桩和标高桩,并放出中桩边桩,进行水平测量结合运输设备运能及石灰土松铺厚度,采用方格网控制用推土机进行摊铺整平并稳压 1-2 遍,再由人工配合平地机细整型,直线段由两侧向中心刮平曲线段,无超高时,由两侧向中心刮平,有超高时,由内侧向外侧刮在平地机整型时,先由人工根据松铺厚度,确定高度,每隔 20cm 打出灰线,由平地机根据灰线进行初整,再用人工拉线整平、整型,使石灰稳定土具有规定的坡度和路拱,不允许坑洼现象,并应特别注意接缝处得整平,必须使接缝顺适平整整型完后,当混合料处于最佳含水量1%时,立即进行碾压,如表面水分不足,应注意洒水,采用“轻-重-轻”的原则碾压。
先用振动压路机全面进行碾压,碾压时,轮迹应重叠 20cm 轮宽然后用光轮压路机碾压 12 遍养生方法采用洒水的形式,达到规定得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1.5 控制要点:合理选择压实机具、摊铺厚度、碾压遍数、洒水养护1.6 质量要求: 压实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7d 无侧压抗压强度符合设计要求1.7 做法详图(图 17.1-1):图 17.1-1 石灰稳定土类基层施工示意图图 17.1-1 石灰稳定土类基层施工示意图4961.8实例图(图 17.1-2):图 17.1-2 石灰稳定土类基层实例图图 17.1-2 石灰稳定土类基层实例图4972级配碎石基层施工2.1 材料:级配碎石2.2 工具:压路机、推土机、平地机2.3 工序:施工放样拌和运输摊铺碾压2.4 工艺方法:级配碎石采用集中厂拌法采用稳定土拌和机集中拌和,拌和过程中的加水量高出设计配合比的最佳含水量 02%自卸汽车运料,料斗上用篷布覆盖摊铺采用摊铺机进行摊铺摊铺前,根据路基基层宽度沿线路每10m 放出路基内外边桩,平面位置即高程,然后往桩外各 50cm,钉控制线撑杆,根据摊铺机传感臂与控制线的关系挂钢丝绳, 通过钢丝绳控制摊铺标高。
根据路基摊铺宽度选择摊铺机型号和数量, 尽可能单幅一次成形 采用多台稳定土摊铺机组成梯队联合摊铺,从路基标高低侧第一台摊铺机先行摊铺,摊铺后 10m 后,第二台摊铺机跟进摊铺,两台摊铺机前后相距 510m 同步上前摊铺混合料,并一起碾压前后两台摊铺机轨道重叠 300400mm摊铺过程中控制两台摊铺机速度均匀一致,摊铺速度控制在 1.5m/min级配碎石摊铺 5070m 即可进行碾压,采用光轮压路机初压,用双钢轮压路稳压 23 遍,再用激振力大于 35t 的重型振动压路机、1821t 三轮压路机或 25t 以上轮胎压路机继续碾压密实,最后用双钢轮压路机碾压,消除轮迹碾压从低侧向高侧开始,直线和不设超高大曲线段,由两侧路肩开始向路中心碾压;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碾压时, 压路机的进行速度控制在第一遍 1.51.7km/h,以后各遍控制在 22.5km/h 加强边缘部分的碾压; 压路机碾压不到位置采用小型夯机夯实2.5 控制要点:摊铺厚度、压实度2.6 质量要求:弯沉值不大于设计规定,压实度符合设计要求2.7 做法详图(图 17.2-1):498图图 17.2-1 级配碎石基层施工示意图级配碎石基层施工示意图2.8实例图(图 17.2-2):图 17.2-2 级配碎石基层施工实例图图 17.2-2 级配碎石基层施工实例图3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3.1 材料:4%水泥稳定碎石、5%水泥稳定碎石。
3.2 工具:摊铺机、压路机3.3 工序:施工放样混合料最佳含水量控制拌和运输横缝的处理混合料的碾压横缝的处理现场压实度检测养生质量检测3.4 施工方法:对检验合格的下承层进行清理,清除浮土和其它杂质下承层为细粒材料时, 对下承层顶面拉毛或采用凸块式压路机碾压, 再摊铺上层混合料;下承层是稳定中、粗粒材料时,对下承层清理干净,并洒铺水泥净浆,再摊铺上层混合料水泥稳定碎石层采用集中厂拌法采用稳定土拌和机集中拌和,拌和过程中的加水量高出设计配合比的最佳含水量 01.5%自卸汽车运料,料斗上用篷布覆盖摊铺采用摊铺机进行摊铺摊铺前,根据路基基层宽度沿线路499每 10m 放出路基内外边桩,平面位置即高程,然后往桩外各 50cm,钉控制线撑杆,根据摊铺机传感臂与控制线的关系挂钢丝绳,通过钢丝绳控制摊铺标高根据路基摊铺宽度选择摊铺机型号和数量, 尽可能单幅一次成形 采用多台稳定土摊铺机组成梯队联合摊铺, 从路基标高低侧第一台摊铺机先行摊铺, 摊铺后 10m后, 第二台摊铺机跟进摊铺, 两台摊铺机前后相距 510m 同步上前摊铺混合料,并一起碾压前后两台摊铺机轨道重叠 300400mm摊铺过程中控制两台摊铺机速度均匀一致,摊铺速度控制在 1.5m/min。
级配碎石摊铺 5070m 即可进行碾压,采用光轮压路机初压,用双钢轮压路稳压 23 遍,再用激振力大于 35t的重型振动压路机、1821t 三轮压路机或 25t 以上轮胎压路机继续碾压密实,最后用双钢轮压路机碾压,消除轮迹碾压从低侧向高侧开始,直线和不设超高大曲线段,由两侧路肩开始向路中心碾压;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碾压时, 压路机的进行速度控制在第一遍 1.51.7km/h,以后各遍控制在 22.5km/h后轮重叠碾压从 100mm,轮迹应重叠 20cm 轮宽加强边缘部分的碾压; 压路机碾压不到位置采用小型夯机夯实 混合料摊铺因故中断时间大于 2 小时,设置横向接缝摊铺时尽量避免纵向接缝,分两副摊铺时,纵向接缝处加强碾压 水泥稳定碎石层摊铺应控制好摊铺厚度, 碾压成型后每层的摊铺厚度宜不小于 160mm,最大厚度宜不大于 200mm具体摊铺厚度根据试验结果确定碾压成型后,加强洒水养生,养生期间封闭交通常温下成活后养护7d3.5 控制要点:摊铺厚度、接缝处理、压实度3.6 质量要求: 压实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7d 的无侧限抗压强度符合设计要求3.7 做法详图(图 17.3-1):500图 17.3-1 水泥稳定土类基层施工图 17.3-1 水泥稳定土类基层施工501第十八章面层第十八章面层1沥青混合料面层1.1 材料:沥青混合料。
1.1 工具:摊铺机、压路机1.3 工序:清扫路面基层施工放样沥青混合料运输摊铺碾压施工缝处理压实度、弯沉值检查养护开发交通1.4 工艺方法:铺筑沥青层前,应检查基层或下卧沥青层的质量,不符要求的不得铺筑沥青面层 旧沥青路面或下卧层已被污染时, 必须清洗或经铣刨处理后方可铺筑沥青混合料 沥青混凝土面层与基层之间设置透层沥青, 下面层铺筑前应铺设稀浆封层; 沥青层之间需设置粘层 普通沥青结合料的施工温度宜通过在 135及 175条件下测定的粘度温度曲线按规定确定聚合物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根据实践经验选择沥青混合料必须在沥青拌和厂(场、站)采用拌和机械拌制 沥青混合料拌和时间根据具体情况经试拌确定, 以沥青均匀裹覆集料为度间歇式拌和机每盘的生产周期不宜少于 45s(其中干拌时间不少于 510s)等候的运料车多于 5 辆后开始摊铺热拌沥青混合料应采用沥青摊铺机摊铺,在喷洒有粘层油的路面上铺筑改性沥青混合料或 SMA 时,宜使用履带式摊铺机一台摊铺机的铺筑宽度不宜超过 6m(双车道)7.5m(3 车道以上),通常宜采用两台或更多台数的摊铺机前后错开 10m20m 成梯队方式同步摊铺, 两幅之间应有 30mm60mm 左右宽度的搭接,并躲开车道轮迹带,上下层的搭接位置宜错开 200mm 以上。
摊铺机开工前应提前 0.51h 预热熨平板不低于 100 摊铺机必须缓慢、均匀、连续不间断地摊铺,不得随意变换速度或中途停顿,以提高平整度,减少混合料的离析摊铺速度宜控制在 26m/min 的范围内对改性沥青混合料及 SMA 混合料宜放慢至 13m/min 摊铺机应采用自动找平方式,下面层或基层宜采用钢丝绳引导的高程控制方式, 上面层宜采用平衡梁或雪橇式摊铺厚度控制方式,中面层根据情况选用找平方式铺筑改性沥青或 SMA 路面时宜采用非接触式平衡梁 在路面狭窄部分、 平曲线半径过小的匝道或加宽部分,以及小规模工程不能采用摊铺机铺筑时可用人工摊铺混合料 沥青混凝土的压实502层最大厚度不宜大于 l00mm摊铺过程中应尽量采用全幅施工,若采用半副施工时,可阶梯进行或每天一侧半副摊铺一个台班,便于处理接缝运用二十四字方针碾压:先轻后重、先慢后快、适时碾压、先静后振、直进直出、分段碾压碾压轮只能涂抹食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