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6.两极格局的瓦解.ppt

13页
  • 卖家[上传人]:ldj****22
  • 文档编号:48825641
  • 上传时间:2018-07-21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717.50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6. 两极格局的瓦解(1989-1991)——20——20世纪世纪8080年代末年代末9090年代初,东欧各国先后发年代初,东欧各国先后发 生剧变,生剧变,19911991年年1212月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月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 2020世纪世纪9090年代以来,世界政治格局发生急剧变化年代以来,世界政治格局发生急剧变化 ,由两极转向多极由两极转向多极•一 、东欧剧变及其特点– 东欧剧变指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东欧各个 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其 特点为: •来势迅猛,呈多米诺骨牌效应自1989年起,东 欧八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共产党和工人党在短时间 内纷纷丧失政权 •社会制度发生根本变化,各国纷纷放弃社会主义 制度,最终演变为资本主义制度 •大多通过自由选举的和平方式仅有罗马尼亚发 生流血冲突 •东欧版图发生变化德国实现了统一,南斯拉夫 一分为五,捷克斯洛伐克分裂为二 斯洛文尼亚斯洛文尼亚克洛地亚克洛地亚马其顿马其顿科索沃科索沃波黑波黑塞塞 尔尔 维维 亚亚黑山黑山• 苏联解体– 1990年正式取消苏共领导地位,实行总统制和多党制民族分离主义急剧膨胀– “八·一九”政变:苏共失去领导地位,各共和国独立步 伐加快,苏联迅速陷于解体。

      – 1991.12.8.俄罗斯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在明斯克签 署《关于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的协议》– 1991.12.21.《阿拉木图宣言》,原苏联11个加盟共和 国正式宣告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 1991.12.25.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联总统职务,当晚7 时38分,莫斯科克里姆林宫上空飘扬了69年的苏联国旗 在茫茫暮色中缓缓地凄然降下独联体现有12个成员国,分别是阿塞拜疆、亚美尼亚、白 俄罗斯、格鲁吉亚、吉尔吉斯斯坦、摩尔多瓦、哈萨克斯坦 、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乌克兰、塔吉克斯坦和土库曼斯 坦 相关资料社会主义制度的诞生和发展,是20世纪人类 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件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创建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由理想 变为现实战后,欧洲、亚洲和美洲一系列国家 陆续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社会主义的又一次大 的飞跃在大半个世纪中,社会主义事业有胜利 ,也有曲折它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对人类进 步和世界和平做出了重大贡献•社会主义发展的三个阶段:– 1516—1848年,从莫尔《乌托邦》到马 、恩《共产党宣言》发表,社会主义只 是一种社会思潮,与工人运动无涉– 1848—1917年,从《共产党宣言》发表 到俄国十月革命,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 成为科学,并与工人运动实践相结合, 社会主义已不只是一种社会思潮,而且 成为一种社会运动和社会目标。

      – 从1922年苏联诞生到现在80多年来,社 会主义既是社会思潮,又是社会运动、 社会制度,是思想、运动、制度的统一 空想社会主义创始人空想社会主义创始人 托马斯托马斯··莫尔(莫尔(14771477 -1535-1535))•两次飞跃– 19世纪中期,马克思 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使社会主义从空 想变为科学– 1922年人类历史上第 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 联诞生,使社会主义 从理论变为现实圣西门(1760—1825) 傅立叶 1772—1837 欧文(1771—1858) 圣西门、傅立叶、欧 文的空想社会主义学 说,成为马克思主义 的三个来源欧文的“共产主义实验村” 欧文作为一位著名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不仅从思想上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批判,还从行动上积极实践自己的理想这是欧文依据自己的构想在美国印第安纳州建立的“新和谐”公社蓝图,又称共产主义实验村公社面积1200多公顷, 公社成员居住在集体建筑里,亦工亦农刚开始时公社的生产 、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后来由于管理意见分歧,导致了“新 和谐”的解体二、苏东剧变及其原因•苏东巨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多层次: •1、直接原因– 戈尔巴乔夫推行的“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 错误路线•2、深层次原因 – 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 高度集权政治体制和民主法制的不健全– 党的建设存在严重问题•3、外部因素 –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实行的“和平演变”战略资料 •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 也称苏联模式、斯大林模式,于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 代中后期形成。

      突出特征为:经济上的高度集中和政治 上的过分集权社会主义国家普遍采取了这一发展模式– 这一模式在战争结束经济重建这一特定历史时期发挥了 重大作用:在短时期内集中了全国的人、财、物可以办 大事,高度集权带来了行政上的高效率– 但在和平建设时期,计划体制对资源配置的低效率,以 及集权政治对民主法治的忽视的弊端日渐显露,它没有 解决好经济运行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系列根本 问题,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和民主政治的现代化 • 东欧巨变– 1989年,东欧8国通过三种形式发生剧变,即和 平演变形式、联邦德国合并民主德国的形式和人 民推翻罗马尼亚齐奥塞斯库政权的形式– 其过程首先是共产党的性质发生了变化,成为民 主社会主义或社会民主主义政党;– 其次是国家的国体、政体、经济制度以及对外政 策发生了根本变化,成为资本主义性质的国家;– 再次是改革完全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走上了资 本主义道路• 苏联解体– 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上台,苏联面临严峻的形势与危机 戈尔巴乔夫决心对苏联的内外政策进行调整和改革– 戈尔巴乔夫执政7年,苏联经历了改革、演变、解体的过 程1987年10月《改革与新思维》一书的出版,标志着戈 尔巴乔夫的改革发生质变的开始。

      – 《改革与新思维》从抽象的人道主义出发,主张“全人类 的利益高于一切”,倡导“社会主义多元化”后来他进 一步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其实质即资本主义 的纲领,并付诸实施,使本已处于危机边缘的苏联社会进 一步恶化,出现政治、经济、社会和民族的全面危机–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发生了1991年的“八一九”事件12 月21日,11个加盟共和国的领导人签署文件,宣告苏联解 体。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