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四川乡镇信息系统年报填报要求和说明PPT课件.ppt
53页四川乡镇信息系统年报填报四川乡镇信息系统年报填报要求和说明要求和说明填报说明填报说明 n n1.在填写四川乡镇信息系统年报表之前,应了解和熟悉年报表中所列指标的资料来源和搜集方式,指标的含义、范围、计算方法及逻辑关系,并进行试填试填无误后,方可正式填写 n n04.民族乡镇:指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民族乡(镇)按乡所在县的历史情况来划分n n一、乡镇基本情况 n n001.居民委员会:指根据宪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按城镇居住地区设立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n n002.村民委员会:指根据宪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按农村居住地区设立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n n003.通电的村:指乡镇行政区域内通电的村数通电的村指行政村内至少有一个自然村通电n n004.通的村:指乡镇行政区域内架设通讯线路,并装有机的村数n n005.通公路的村:是指有公路从外部通达到行政村公路是指能通行汽车、拖拉机的道路n n006.通有线电视的村:指已开通有线电视线路,并开始使用的行政村n n007.通自来水的村:自来水是指符合卫生标准,并经公用设施处理的管道输送水通自来水的村指乡镇行政区域内通自来水的村数。
n n008.垃圾集中处理的村:指本乡镇地域内有垃圾处理设施进行垃圾集中处理,或者虽然没有垃圾处理设施,但是对垃圾实行统一集中清运管理的行政村n n009.乡镇行政区域面积:指辖区内的全部陆地面积和水域面积包括耕地、荒山、荒地、山林、草原、滩涂、道路和建筑物占地等陆地面积,以及河流、湖泊、水库等水域面积 (1平方公里=100公顷=1500亩)n n010.年末常用耕地面积:指耕地总资源中专门种植农作物并经常进行耕种、能够正常收获的土地包括当年实际耕种的熟地;弃耕、休闲不满三年,随时可以复耕的地;开荒利用三年以上的地;南方小于1米、北方小于2米宽的沟、渠、路、田埂不包括临时种植农作物的坡度在25度以上的陡坡地;在河套、湖畔、库区临时开发的成片或零星土地;也不包括已列为国家和省(区、市)退耕计划但仍临时耕种的土地常用耕地分为基本农田和零星可用耕地n n011.年末有效灌溉面积:指具有一定的水源,地块比较平整,灌溉工程或设备已经配套,在一般年景下能够进行正常灌溉的耕地面积在一般的情况下,有效灌溉面积应等于工程或设备已经配套,能够进行灌溉的水田和水浇地面积之和在统计时,应注意下列问题1)灌溉工程或设备已经配套,可以灌溉,但由于雨水及时或所种作物不需要灌溉等原因,当年没有进行灌溉的,应统计为有效灌溉面积。
n n(2)(2)灌溉工程或设备不配套灌溉工程或设备不配套( (如只有深水井,没有安如只有深水井,没有安装机器装机器) )、渠系不健全、渠系不健全( (如只有水库,没有修渠如只有水库,没有修渠) )、、地块不平整,当年不能发挥灌溉效益的灌溉面积,地块不平整,当年不能发挥灌溉效益的灌溉面积,不应统计不应统计3)(3)北方地区没有灌溉工程或设备的引北方地区没有灌溉工程或设备的引洪淤灌的耕地面积,不应统计为有效灌溉面积洪淤灌的耕地面积,不应统计为有效灌溉面积4)(4)南方地区没有灌溉工程或设备,完全靠雨蓄水南方地区没有灌溉工程或设备,完全靠雨蓄水的的“ “冬水田冬水田” ”、、“ “屯水田屯水田” ”、、“ “望天田望天田” ”、、“ “雷响田雷响田” ”等水等水田面积,不应统计在内田面积,不应统计在内5)(5)没有灌溉工程或设备,没有灌溉工程或设备,遇到旱年临时抗旱点种的耕地面积,不应统计为遇到旱年临时抗旱点种的耕地面积,不应统计为有效灌溉面积有效灌溉面积6)(6)原有的灌溉工程或设备,由于原有的灌溉工程或设备,由于受到破坏等原因不能起灌溉作用了,这部分耕地受到破坏等原因不能起灌溉作用了,这部分耕地面积不应统计为有效灌溉面积。
面积不应统计为有效灌溉面积 n n012.乡镇用电总量:指本年度内乡镇生产和生活的累计用电量既包括国家电网供电,也包括农村自办电站供电量但不包括在本乡镇区域范围内国有经济工业交通、建筑等单位的用电量 n n013.乡镇总户数:本年年末时点上乡镇范围内的乡村人口和城镇人口之和乡村人口指乡村地区常住居民户数中的常住人口数,乡村户数指长期(一年以上)居住在乡镇行政管理区域内的住户,还包括居住在城关镇所辖行政村范围内的农村住户户口不在本地而在本地居住一年及以上的住户也包括在本地农村住户内;有本地户口,但举家外出谋生一年以上的住户,无论是否保留承包耕地都不包括在本地农村住户范围内不包括乡村地区内的国有经济的机关、团体、学校、企业、事业单位的集体户n n014014.乡镇总人口:本年年末时点上乡镇范围内的.乡镇总人口:本年年末时点上乡镇范围内的乡村人口和城镇人口之和乡村人口指乡村地区乡村人口和城镇人口之和乡村人口指乡村地区常住居民户数中的常住人口数,即经常在家或在常住居民户数中的常住人口数,即经常在家或在家居住家居住6 6个月以上,而且经济和生活与本户连成一个月以上,而且经济和生活与本户连成一体的人口。
外出从业人员在外居住时间虽然在体的人口外出从业人员在外居住时间虽然在6 6个个月以上,但收入主要带回家中,经济与本户连为月以上,但收入主要带回家中,经济与本户连为一体,仍视为家庭常住人口;在家居住,生活和一体,仍视为家庭常住人口;在家居住,生活和本户连成一体的国家职工、退休人员也为家庭常本户连成一体的国家职工、退休人员也为家庭常住人口但是现役军人、中专及以上住人口但是现役军人、中专及以上( (走读生除外走读生除外) )的在校学生、以及常年在外的在校学生、以及常年在外( (不包括探亲、看病等不包括探亲、看病等) )且已有稳定的职业与居住场所的外出从业人员,且已有稳定的职业与居住场所的外出从业人员,不应当作家庭常住人口不应当作家庭常住人口n n015.015.外来人口:指年末居住在本乡镇行政区域但外来人口:指年末居住在本乡镇行政区域但户籍不在本乡镇的常住人口数户籍不在本乡镇的常住人口数n n016.016.乡镇从业人员数:指乡镇总人口中乡镇从业人员数:指乡镇总人口中1616岁以上岁以上实际参加生产经营活动并取得实物或货币收入的实际参加生产经营活动并取得实物或货币收入的人员,既包括劳动年龄内经常参加劳动的人员,人员,既包括劳动年龄内经常参加劳动的人员,也包括超过劳动年龄但经常参加劳动的人员,还也包括超过劳动年龄但经常参加劳动的人员,还包括户籍在外地的乡镇工作人员和乡镇企业外来包括户籍在外地的乡镇工作人员和乡镇企业外来打工人员。
包括从事农业与非农业生产、管理及打工人员包括从事农业与非农业生产、管理及其他辅助劳动的人员其他辅助劳动的人员n n017.017.外来从业人员:乡镇从业人员中户籍在外地外来从业人员:乡镇从业人员中户籍在外地的乡镇工作人员和乡镇企业外来打工人员包括的乡镇工作人员和乡镇企业外来打工人员包括从事农业与非农业生产、管理及其他辅助劳动的从事农业与非农业生产、管理及其他辅助劳动的人员n n018.第二产业:从事第二产业即从事工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和建筑业的从业人员n n019.第三产业:从事第三产业即一、二产业之外的从业人员(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n n三、农业生产情况 n n020.农作物总播种面积:指在本年度内收获农产品的作物播种面积之和其计算公式为:n n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上年秋冬播作物面积+本年春播作物面积+本年夏播作物面积n n =本年夏收作物播种面积+本年秋收作物播种面积n n021.粮食播种面积:指本日历年度内收获粮食(包括谷物、豆类和薯类等在内)作物的实际播种面积之和。
不论种植在耕地上还是非耕地上,均应统计n n022.粮食总产量:指全社会的产量包括国有经济经营的、集体统一经营的和农民家庭经营的粮食产量包括稻谷、小麦、玉米、高粱、谷子、其他杂粮、薯类、大豆其计算方式,豆类按去豆荚后的干豆计算;薯类按5公斤鲜薯折1公斤粮食计算城市郊区作为蔬菜的薯类不作为粮食统计,其他粮食一律按脱粒后的原粮计算n n023.肉类总产量:指当年出栏并已屠宰的畜禽肉产量即屠宰后除去头蹄下水后带骨肉的重量,也叫胴体重n n四、企业情况 n n024.企业个数:指经工商部门登记注册,年末在本乡镇地域内的所有企业个数不包括税金直接上交上一级财政的企业,如国有大中企业等具体包括:n n⑴.领取企业法人执照的集体、私营、联营、股份制、与外商合资、与港澳台合资的企业n n⑵.未领取企业法人执照,但满足以下四条标准的乡镇办、村办、村民小组办和联户办的各种生产经营单位n n①.有固定的生产经营组织、场所、设备和从事经营活动的人员n n②.长年从事经营活动,或季节性生产经营活动全年开工时间在3个月以上n n③.有独立核算制度和帐目n n④.有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n n⑶.虽领取的是农村个体工商营业执照,但雇工8人以上(含8人)。
n n025.工业企业个数:指年末企业个数中,从事工业生产的企业个数具体包括从事采矿业、制造业以及电力、燃气和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的企业n n026.企业从业人员:指在本乡镇地域内的企业工作并取得劳动报酬或收入的年末实有人员数n n027.工业企业从业人员:指本乡镇地域内的企业从业人员中,在工业企业从业的年末实有人员数n n028.企业实交税金总额:指企业实际交纳乡镇财政的税金总额n n五、乡镇机构 n n029.财政供给人数: 指本年年末本乡镇政府、党委、人大等机构的在职行政和事业人员,且这些人员的工资是由乡镇财政支出的包括聘用人员,不包括教师和离退休人员n n030.公务员:指乡镇政府机关、党派团体中由国家编制委员会确定的“行政人员”编制中的在职公务员人数n n031.事业编制:指乡镇政府机关、党派团体中由国家编制委员会确定为“事业人员”编制的人员,不包括教师,教师人数及工资另行统计n n032.财政供给人员全年工资总额:指本年由财政支付给在乡镇政府、党委、人大等机构的干部人数的全年工资总额,包括支付聘用人员的工资 n n033.财政总收入:指本年度乡镇实际完成的预算收入、基金预算收入及上级财政补助收入等总计。
n n034.一般预算收入:指预算收入中扣除上划国家、省(区)、市、县后的收入预算内收入指本年度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为履行和代行政府职能,依据国家法律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而收取、提取和安排使用的、纳入国家预算管理的各种财政性资金预算外收入指未纳入预算的财政收入,主要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主管部门集中收入、自筹资金收入等n n035.财政支出:指本年度乡镇实际完成的预算内支出、预算外支出和上交上级财政支出总计n n036.科学技术支出:指本年度乡镇财政支出中用于科技投入等项支出n n037.教育支出: 指本年度乡镇财政支出中用于教育投入等项支出包括学校经费、教师进修及干部培训经费、广播电视教育经费、职业教育、幼儿教育、业余教育支出等n n038.年末资产总额:指年末乡镇政府拥有的以货币计量的全部资产总额,包括各种财产、债权等资产n n039.年末乡镇债务余额:指年末乡镇政府、街办承担的以货币计量的,尚未偿还的各种债务累计总额,包括欠银行、政府、社会团体和个人等方面的债务n n040.当年新增负债:指本乡镇、街办当年发生的新债务余额n n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n n041.041.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指本乡镇当年以货币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指本乡镇当年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工作量以及与形式表现的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工作量以及与此有关的费用的总称。
实际完成投资额根据建筑此有关的费用的总称实际完成投资额根据建筑安装工程的实际完成工作量,实际已开始安装的安装工程的实际完成工作量,实际已开始安装的设备、工具、器具的购置费,以及其他费用的实设备、工具、器具的购置费,以及其他费用的实际发生额计算,包括消耗的建筑材料,购置设备、际发生额计算,包括消耗的建筑材料,购置设备、工具器具、大牲畜的费用,以及建造和购置固定工具器具、大牲畜的费用,以及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所发生的人工费和其他有关的费用资产所发生的人工费和其他有关的费用n n042.042.农业投资完成额:指本乡镇政府投资于农林农业投资完成额:指本乡镇政府投资于农林牧渔业及农业服务业的投资完成额牧渔业及农业服务业的投资完成额 n n八、乡镇社区环境八、乡镇社区环境n n043.043.储蓄所:指银行和其他准许经营金融业务的储蓄所:指银行和其他准许经营金融业务的非银行机构设立在本乡镇的储蓄所包括各银行非银行机构设立在本乡镇的储蓄所包括各银行的储蓄所、信用社的代办点以及邮政储蓄所等的储蓄所、信用社的代办点以及邮政储蓄所等n n044.044.乡镇政府到县政府距离:指乡镇政府到本县乡镇政府到县政府距离:指乡镇政府到本县县政府所在地的通车距离(公里)。
县政府所在地的通车距离(公里)n n045.045.本乡镇公路里程:指乡镇所辖行政区域内实本乡镇公路里程:指乡镇所辖行政区域内实际达到规定的等级公路,并经公路主管部门正式际达到规定的等级公路,并经公路主管部门正式验收交付使用的公路里程数包括乡镇街道的里验收交付使用的公路里程数包括乡镇街道的里程数和公路桥梁长度、隧道长度、渡口的宽度以程数和公路桥梁长度、隧道长度、渡口的宽度以及分期修建并已交付使用的公路里程不包括国、及分期修建并已交付使用的公路里程不包括国、省干线断头路里程,农业生产用道路以及新建公省干线断头路里程,农业生产用道路以及新建公路尚未进行验收交付使用的路段里程两条或两路尚未进行验收交付使用的路段里程两条或两条公路共同经由同一路段的,只计算一次为保条公路共同经由同一路段的,只计算一次为保持历年数据可比性,乡村通汽车公路里程也包括持历年数据可比性,乡村通汽车公路里程也包括在内 n n046.市场个数:指乡镇所辖范围内,由乡镇直接管理,经工商部门批准,具有固定场所,专门从事各类商品交换市场的个数n n047.公园个数:是指经过有关管理部门批准,设立于本乡镇地域内,供居民休闲游玩的地方。
n n九、科技、文教、卫生n n048.农技推广服务机构:指在本乡镇内负责农业技术推广的机构的个数包括设立在本乡镇政府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以及独立从事农业技术推广的机构的个数n n049.农技推广服务从业人员:指年末在本乡镇内负责农业技术推广的人员数n n050.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个数:是指年末由政府或者由农民自发组成、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经济组织的个数该组织主要从事传授农业生产技术、组织农业生产经营、对农业生产进行服务等活动一般应有5个以上成员,有组织章程,有生产、技术、信息、加工、仓储、销售等某方面的服务内容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包括在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正式登记注册的组织,也包括未经注册的组织只要是在本乡镇开展活动,都包括在内n n051.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成员:指本乡镇行政区域内开展活动的各种类型的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所包括的在册成员户数n n052.小学校总数:指设立在本乡镇,经县及县以上教育部门批准,招收学龄儿童实施初等教育的教学机构的总数一个学校既有小学又有中学,按中学计算n n053.小学在校学生总数:指小学学校中具有正式学籍,并在小学学习的学生总数,包括留级生,不包括复读生和补习生。
n n054.小学教师总数:指小学学校中专门从事教学工作的固定教师、民办教师的人数不包括兼职的教师和临时代课教师n n055.中学校总数:是指设立在本乡镇的中学总个数包括普通初级中学、普通高级中学和职业高中普通初级中学是指独立设置的招收小学毕业的适龄人口进行初级中等基础教育的机构普通高级中学是指独立设置的招收初中毕业生进行高级中等基础教育的机构n n056.中学在校学生总数:指中学学校中具有正式学籍,并在中学学习的学生总数,包括留级生,不包括复读生和补习生n n057.中学教师总数:指中学学校中专门从事教学工作的固定教师、民办教师的人数不包括兼职的教师和临时代课教师n n058.幼儿园、托儿所:指本乡镇行政区域内实有的幼儿园、托儿所个数包括学前班,以及虽未经有关部门批准,但却有一定规模(儿童数超过10人)的个人办幼儿园、托儿所n n059.图书馆、文化站:指经过文化管理部门批准,设立于本乡镇地域内,并对公众开放的图书馆和文化站不包括单位内部的图书室n n060.影剧院:指经过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批准,设立于本乡镇地域内,并对外营业的电影院、剧院、录相厅等影视娱乐场所n n061.体育场馆:指本乡镇地域内由各种组织或个人创办,有固定场所、管理人员和必要设施,对公众开放的体育场地(站、馆)。
n n062.医院、卫生院:指经过医疗卫生管理部门批准,设立在本乡镇地域内的医院或卫生院个数不包括诊所、卫生站、医务室、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只要医院、卫生院坐落在本乡镇地域内,不论是由谁创办的,也不论其隶属关系如何,都应该包括在内城关镇在填报本表时,坐落在城关镇内的县级医院应该包括在内;城市设立于郊区乡镇的医院也应该包括在所在乡镇中n n063.医生数:指在本乡镇的医院、卫生院工作且取得《执业医师证书》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不包括护士、药剂人员、检验人员、助产士等卫生技术人员n n064.病床数:指年末医院、卫生院实有固定床位(非编制床位)包括正规床、简易床、监护床、正在消毒和修理床位、因扩建或大修而停用的床位,不包括产科的新生儿床、接产床、接产室待产床、库存床、观察床、临时加床和病人家属陪伺床n n十、生活质量、社会福利n n065.居民储蓄存款余额:指年末居民存入银行或其他信用机构保管并取得一定利息的货币总量n n066.农民人均纯收入:指总收入扣除相对应的各项费用支出后,归农民所有的收入它既可以用于生产、非生产投资,改善物质和文化生活,以及用于再分配的支出和结余的收入。
这个指标用来观察农民实际收入水平,以及农民扩大再生产和改善生活的能力 n n067.刑事案件立案数:指本年内本乡镇发生并达到公安等司法部门规定的立案标准而且已立案的发生刑事案件数刑事案件指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等司法机关立案事件数n n068.敬老院、福利院:敬老院指本乡镇地域内由各种类型的组织和个人创办的敬老院个数包括收费性的敬老院福利院指收养无亲属子女赡养、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孤、寡、老、孤儿、残疾人为对象的综合性社会福利事业单位n n069.现收养人数:指年末本乡镇敬老院、福利院所实际收养的人数n n070.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指年末本乡镇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项目的人数n n071.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指年末本乡镇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项目的人数n n072.享受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指年末本乡镇居民享受建立在城市或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地区,得到当地政府或集体给予最低生活保障费用的人口数 n n十一、建制镇镇区情况 n n073~076.建制镇区:是指镇人民政府所在的居委会和与该居委会联成一片的开发区所辖地域范围;没有设置居委会的镇以镇人民政府所在的自然村所辖地域为镇区范围。
n n073.镇区总户数:指年末实际居住在镇区范围内的常住住户总数包括单身户、家庭户和各种类型的集体户n n074.镇区总人口:指年末实际居住在镇区范围内的常住总人口数n n075.镇区占地面积:指城市行政区域内实际已成片开发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具备的区域建成区面积以镇人民政府建设部门(或规划部门)提供的范围为准n n076.镇区绿化面积:根据《城市绿化条例》规定,镇区绿化面积包括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风景林地六类绿化面积之和 n n补充指标补充指标n n079.年末村级债务余额:指年末村级承担的以货币计量的尚未偿还的各种债务余额n n080. 当年新增负债:指本村当年发生的新债务余额n n081. 享受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中的农村居民人数:指年末本乡镇农村居民享受建立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地区,得到当地政府或集体给予最低生活保障费用的人口数n n082. 享受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中的城镇居民人数:指年末本乡镇城镇居民享受建立在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地区,得到当地政府或集体给予最低生活保障费用的人口数n n131.村组干部数:村干部和组干部数合计。
n n132.在任村级干部数:村级干部指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村文书或村会计的兼职、专职人员数按实际人数统计n n133.卸任村级干部数(人):按要求统计2000年至2010年共11年累计的规定卸任村干部数n n134.村民小组(生产队)干部数:指村民小组的组长或生产队的队长n n135.卸任村民小组(生产队)干部数(人):按要求统计2000年至2010年共11年累计的规定卸任村民小组(生产队)干部数n n138.村级支出:指在村级收入中支付村干部补助支出,组干部补助支出,村办公经费支出,五保户困难补助支出,公益事业费支出及其它支出n n139.在任村干部补助支出:指用村收入支付村支书、村长(主任),文书(会计)等补助支出n n140.卸任村干部补助支出:要求统计2000年至2010年共11年累计的规定卸任村干部补助支出包括卸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村支书、村会计的补助支出n n141.在任村民小组(生产队)干部补助支出:指用村级收入支付组长、队长的补助支出n n142.卸任村民小组(生产队)干部补助支出:要求统计2000年至2010年共11年累计的规定卸任村民小组组长、生产队长的补助支出。
n n143.村办公经费支出:指用村级收入支付村当年行政管理方面的支出,及行政管理费中扣除干部报酬部分的支出n n145.公益事业支出:指用村级收入支付五保户的供养,困难户的补助,合作医疗保险以及兴办其他集体福利事业的资金支出n n146.五保户困难补助支出:指用村级收入支付五保户、困难户的补助支出 结束语结束语谢谢大家聆听!!!谢谢大家聆听!!!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