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语义价句法化形式手段的相关考察——以食物加工制作类动词为例.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自***
  • 文档编号:80534937
  • 上传时间:2019-02-1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96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语义价句法化形式手段的相关考察——以食物加工制作类动词为例-大学语文论文语义价句法化形式手段的相关考察——以食物加工制作类动词为例 摘 要:本文提出特有语义格概念以分析食物加工制作类动词的语义价和句法向,重点探讨了三种促进语义价句法化的形式手段:介标化、述结化、方位化,提出并结合“形式化指数”“句法化指数”的概念对形式手段的使用情况进行相关分析 关键词 :食物加工制作动词 语义价 句法向 形式手段 一、语义价、句法向的概念 汉语动词配价的性质和定价方式目前争议颇多本文认为,价首先是语义的,一个动词的支配能力是由它在语义上所支配成分的数量和性质体现出来的,这种语义上的支配能力以动词的词汇意义为基础但语义所支配的成分在句法结构的约束下不一定在句中得以显现从动词配价角度看,语义是内在基础,是第一位的;句法是外在约束,是第二位的对此,我们借鉴邵敬敏(1996)的观点,对价从语义和句法两个层面加以区分,称之为语义价和句法向[1] 语义价包括价量和价质,它们分别指动词所能联系的特有语义格的数量和种类所谓特有语义格就是动词词汇意义所蕴含的具有该动词自身特色的语义角色词汇意义所蕴含”即一个动词所能激活的语义场景中的元素,“自身特色”指其所激活的语义场景中的元素并非所有动词共有。

      食物加工制作类动词可能涉及到施事、当事、受事、结果、工具、材料、时间和处所等语义格,其中前六个并非所有动词共有,视为特有语义格而时间和空间应是一切动作、状态实现或保持的基础,故不看作食物加工制作类动词的特有语义格 句法向包括向量和向质,向量即特有语义格在一句话中直接共现的最高数量[2],向质即所能共现的特有语义格的种类 二、食物加工制作类动词的语义价与句法向 根据上述定义,可把食物加工制作类动词的语义价分为五种语义一价到五价是对价量的区分,特有语义格“当事、施事、受事”等则是对价质的说明兹列表如下: 一价、二价、三价动词的特有语义格均可共现,故其句法向等于其语义价比如:面发了,包子我已经回笼了,羊肉我包包子对V1、V2、V3而言:句法向=语义价语义四价和五价词在句法实现时,最多直接共现三个特有语义格,如V4c中的“剁”:这把刀我剁猪肉(工具+施事+受事),这把刀我剁饺子馅(工具+施事+结果),猪肉我剁饺子馅(材料+施事+结果)故对于V4、V5而言:句法向语义价 三、语义价句法化的形式手段 (一)三种形式手段 特有语义格出现在句子中,要受到句法形式的诸多限制,如果要减少或者摆脱这种限制则又要从形式入手,通过某些形式化的手段促进语义价的句法化。

      此类手段主要有三种:介标化、述结化、方位化 介标化即添加介词标记引导特有语义格,使之出现在句中比如,五价三向动词“炖”,通过介词引导,可以说:a“我把这只母鸡在高压锅里用花椒炖汤”,这样,其语义价便可完全句法化 述结化即把动词变成述结式短语,这样动词的结果语义格便可以显现在句中动词之后,从而在动词前面为其他语义格留下充足的空位比如:b“我在大锅上用小火把排骨煮成汤”这样动词“煮”的特有语义格便完全呈现在句中不过,述结化要受到语义格的限制使用述结式手段的前提是结果语义格是该动词的特有语义格,且因述结式强调某种因果关联,这种因果关联表现在食物加工制作过程中即为原料和食物的关联,述结式后为“结果”,其前面的语义格应为形成该“结果”的直接、主要原材料即核心层材料如: 玉米面我烙成饼子豆油我烙成饼子小火我烙成饼子 方位化是介标化的一种辅助手段,是一种将工具格方位化的处理方式,即将工具格嵌套入框式介词“在……上/里”之中形成“在+工具+里/上”的结构前文例句a、b中“在高压锅里”“在大锅上”均使用了方位化的手段不过,方位化并不能改变工具格的语义本质以前者为例,“高压锅”为工具格,但是套上“在……里”的形式标记,便可能把它理解为处所格。

      据前文思路,处所格不能看出特有语义格,但此时的“处所”只是相对于受事即正在被炖的“鸡”而言的,对于施事“我”而言其仍为工具,它和“我在厨房煮饭”的处所“厨房”有本质上的区别,故我们仍将其看成特有语义格 (二)形式手段使用情况的相关分析 为明确动词句法化时对各形式手段的使用情况,兹对三价及其以上动词句法化时可以使用的形式手段列表如下[3]: 上表中,“形式化指数”指相应动词语义价句法化时形式手段使用的次数,即相应的“+”的数量,形式化指数越高,说明该类动词所受句法形限制越大;“句法化指数”指动词语义价句法化可采用的方式的数量,句法化指数越高,说明该类动词语义价的句法化方式越多、难度越小 据上表可知,V3形式化指数区间为[0,2],V4为[1,4],V5为[3,5]总体而言,形式化指数:V5V4V3句法化指数则与之相反:V3V4V5可见,语义价越高,所受句法形式的约束越大,句法化难度越大,特有语义格共现时所依赖的形式化手段越多 就各形式化手段的相互关系而言,凡用介词“把”的句子均须述结化手段配合参考刘培玉(2009)的分类,食物加工制作类动词构成的把字句式为:NP1把NP2+V+结果宾语。

      刘氏还指出一个语义构式只有具备“作用性”“完成性”“结果性”的特点方可使用把字句式表达[4]而述结化手段正是为了凸显其“作用性”“完成性”“结果性” 方位化手段只能用于四价、五价动词,且要与介词“在”配合使用三价至五价动词均可用介标化手段,但介词“用”可单独使用,介词“在”要有方位化手段的配合,介词“把”则要述结化手段的配合故三类形式化手段中,介标化最为普遍,介标化中介词“用”使用的自由度最高 注释: [1]本文虽借鉴了邵敬敏先生语义价和句法向的说法,但具体理论内容与之有别 [2]“在一句话中直接共现”意为在无介词引导、述结式转化等形式手段的辅助情况下,动词的特有语义格能共同出现在一句话中,后文简称“共现” [3]因一价动词不必也不能使用形式化手段,二价动词特有语义格可不必使用形式化手段而直接共现,也可使用介词“把”,如:“我把包子回笼了”这两类动词句法化情况较为简单,故不再单独列入表中 [4]刘培玉(2009)所举例句为:我把面揉了个馒头这里虽无述结式,但是助词“了”凸显了“完成性”等语义特点,因而句子成立且刘指出,这句话可在动词“揉”后加“成”,也可不加,我们认为不加“成”即不使用述结化手段的前提就是句中有动态助词“了”来发挥与述结化相当的作用,否则句子仍不成立。

      参考文献: [1]董大年.现代汉语分类大词典(辞海版)[Z].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 [2]林杏光等.现代汉语动词大词典·使用说明[Z].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 [3]卢英顺.把字句的配价及相关问题[J].语言科学,2003,(3). [4]刘培玉.现代汉语把字句的多角度探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5]邵敬敏.“语义价”、“句法向”及其相互关系[J].汉语学习,1996,(4). [6]朱德熙.“的”字结构和判断句[J].中国语文,1978,(1)(2). [7]朱德熙.自指和转指[J].方言,1983,(1). (王振 成都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610064)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