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考纲.doc

2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14462285
  • 上传时间:2017-08-2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6.50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Comment [U1]: 考题可能很少,建议内容分四块就可以了如:课程标准、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数学教育理论评价与测量可能不好考,学生编题编不好)题型建议以案例分析、教学设计为主Comment [U2]: 教学目的已在课程标准中,建议这里删除Comment [U3]: 教学原则、教学过程与方法和一般教育学没有差异,已在教育综合里面考了,建议删去附教育综合大纲:8、教学(1)教学的意义与任务(2)教学过程的本质、教学过程的规律(3)常用的教学原则及其运用(4)常用的教学方法及其运用(5)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及实施要求(6)教学组织形式(7)说课的基本程序与要求Comment [U4]: 概念、命题、推理教学建议不要单纯考理论,数学教师是会运用理论教数学、不是会说理论,说了不一定会做,建议这些理论考核渗透在案例分析中2.中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1)《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中的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课程目标、教学建议、评价建议2)中学数学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原则、教学过程、常 用 数 学 教 学 模 式 与 方 法 、数 学 概 念 教 学 、 数 学 命 题 与 推 理 教 学 、 数 学 思 想 方 法 的 教 学 、 教学手段应用、基本教学技能、教学案例的设计和评析、教学评价、测量等。

      考试大纲编写建议:建议如高考考纲一样附有案例加以说明建议添加内容:1、 数学教育基本理论:波利亚的数学教育理论(含解题理论) ,数学双基教学理论、变式教学理论、数学理解与记忆、建构主义理论辨析 (考试题型既可作为简答题,辨析题,也可渗透在案例分析与教学设计里面2、 教材分析:章节知识结构,数学内容之间的关联(内容之间的类比,并进一步形成高层次概念) 、内容组织框架(如章内容组织框架:概念——表示——运算与关系(关系含时间先后关系:序关系(大于或包含) ,空间位置关系)——应用(例题与习题) ,节内容组织框架,如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序与运算的协调)福建师大、漳州师院采用教材:张奠宙等编,数学教育概论(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主要章节标题:1、 为什么学习数学教育学2、 与时俱进的数学教育3、 数学教育基本理论4、 数学教育的核心内容5、 数学教育的特定课题6、 数学课程的制定与改革7、 数学问题与数学考试8、 数学教育研究9、 数学教学案例评析10、 数学课堂教学技能11、 数学教学设计12、 数学教育实习附我的一点考题:1、 阐述影响数学解题的主要因素2、 就促进数学概念理解的教学途径阐述你的看法。

      3、以下是鲍老师三年级数与运算的一节新授课(两位数减法)的课堂描述,请阅读以下内容,并回答问题鲍教师出示问题:小明 星期一吃了 16粒豌豆,星期二吃了 32粒豌豆 问小明星期二比星期一多吃了多少粒豌豆?学生自行解决问题后,鲍教师提问生 1 从 17 开始向后数数得到答案,鲍教师肯定了答案,表扬了他生 2 认为, 32 的一半是 16,答案就是 16. 鲍教师未予理睬生 3 把表示 16 和 32 的教具(豆子)一一配对,数一下表示 32 的教具中剩余的没有配对的豆子得到答案,鲍教师肯定了答案,表扬了他生 4 认为生 3 的方法不对,直接从表示 32 的豆子中拿走 16 粒,数一下剩余的就行了鲍教师让他再想一下生 5 的方法是标准的减法算法生 1 在生 5 的减法算法基础上提供了加法算法:16+16=32生 4 这时认识到他的方法与生 3 一致整节课鲍老师没有统一解法请回答问题:运用你学过的数学教育理论评析鲍老师的教学你是否同意鲍老师的教法,请说明理由4、以下是肖老师一堂几何复习课的描述,请阅读以下内容,并回答问题肖老师的一堂立体几何复习课她先让学生们回忆几何中有哪些命题可以从平面类推到空间,然后再有针对性地做一些练习题。

      在课前肖老师准备了一个公式类比表格,以帮助学生对知识作一梳理考虑到时间比较紧,肖老师采用了讲授为主提问为辅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思考、进行平面到空间的类比讲了梯形的中位线 与棱台的中截面 之间的相似之后,有学生凌举起手,提问:“梯形面积m0S( 是梯形的高) ,由此是否可推出棱台体积 ( 是棱台的高)呢?”2abSh 0VSh这一问题提得很突然,肖老师备课时并没有考虑到,平时的参考书中也未提到过这样的猜想它到底是对还是错呢?肖老师让同学讨论学生有的沉默,有的在争论,肖老师也一边巡视,一边用心计算大多数同学试图作出证明,没有成功这时一个同学建议:不如这样吧,找一个具体的题目算一算,到底等不等经过计算,最后大家发现,凌的猜想是不成立的!这节课,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调动起来,教学计划彻底被打乱,大半节课都在被凌的猜想牵着鼻子走请回答问题:假设你是肖老师,对于凌的提问你会怎么选择:(1)敷衍过去(你提的问题很好,请同学们课后思考,下节课再讨论) ,继续实施原定的教学计划,保持课堂的连贯性;(2)放弃原来的教学设计,让学生讨论,自己得出结论请运用你学过的数学教育理论解释为什么这么选择?5、。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