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第一中学东校_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
23页山东省泰安市新泰第一中学(东校)2020-2021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Cu 64 Cl 35.5 Fe 56 I 127第Ⅰ卷 (选择题 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镀锡的铁制品比镀锌的铁制品耐腐蚀B. 用过量的稀盐酸与稀NaOH溶液测定中和热,在中和滴定实验中,用待测NaOH溶液润洗锥形瓶,测定结果将偏高C. 已知:①2H2(g)+O2(g)=2H2O(g)△H1②2H2(g)+O2(g)=2H2O(1)△H2,则H1<H2D. 用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值为2.3【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金属的活泼性:Zn>Fe>Sn,镀锡的铁制品发生电化学腐蚀时,Fe作负极,Fe的腐蚀速率加快,镀锌的铁制品发生电化学腐蚀时,Zn作负极,Fe作正极,Fe受到保护,Fe的腐蚀速率减慢,所以镀锌的铁制品比镀锡的铁制品耐腐蚀,故A错误;B.在中和滴定实验中,用待测NaOH溶液润洗锥形瓶,锥形瓶中残留的有NaOH,因稀盐酸过量,则生成的水偏多,放出的热量偏多,测定结果将偏高,故B正确;C.相同物质的量的水,气态时水的能量大于液态时水的能量,则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等量的液态水放出的热量比生成等量的气态水放出的热量多,放出的热量越多,焓变越小,所以H1>H2,故C错误;D.由于标准比色卡上的数字只有整数,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不可能精确为2.3,故D错误;答案选B。
2. 玻尔理论、量子力学理论都是对核外电子运动的描述方法,根据对它们的理解,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因为s轨道的形状是球形的,所以s电子做的是圆周运动B. 3px、3py、3pz的差异之处在于三者中电子(基态)的能量不同C. 处于同一轨道上的电子可以有多个,它的运动状态完全相同D. 钾原子的3p轨道的能量比2s轨道的高【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s轨道是球形的,这是电子云轮廓图,表示电子在单位体积内出现概率的大小,不是表示电子的运动轨迹,故A错误;B.3px、3py、3pz属于同一能级上电子,其能量相同,它们的差异之处是延伸方向不同,故B错误;C.根据“泡利原理”可知,每个轨道最多容纳2个电子且自旋方向相反,故C错误;D.根据“能量最低原理”可知,钾原子的3p轨道的能量比2s轨道的能量高,故D正确;答案选D3. 下列有关反应热与能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人类目前所直接利用的能量大部分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B. 增大反应物的投料,反应热ΔH增大C. 已知甲烷的燃烧热ΔH=-890 kJ/mol,则CH4(g)+2O2(g)=CO2(g)+2H2O(g) ΔH=- 890kJ/molD. 反应物分子的化学键断裂时,需要释放能量【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借助化学反应提供能量,则目前所直接利用的能量大部分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A正确;B.焓变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量无关,增大反应物的投料,反应热△H不变,B错误;C.甲烷的燃烧热△H=-890 kJ/mol,对应的生成物水应该为液态,则CH4(g)+2O2(g)=CO2(g)+2H2O(l) ΔH=- 890kJ/mol,C错误;D.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释放能量,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A。
4. 埋在地下的钢管道可以用如图所示方法进行保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方法利用了电解池原理B. 该方法称为“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C. 在此装置中钢管道作正极D. 镁块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2H2O+4e-=== 4OH-【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根据所给图示,没有外加电源,因此该方法不是利用电解池原理,而是利用原电池原理,故A错误;B、该方法称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故B错误;C、镁比铁活泼,因此镁作负极,铁作正极,故C正确;D、镁作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Mg+2OH--2e-=Mg(OH)2,故D错误5.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条件下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A. c(OH-)/c(H+)=1012的溶液中:、Al3+、、B. 有Fe3+存在的溶液中:、、、Cl-C. pH=0的溶液中:Fe2+、Mg2+、、D. 由水电离出的c(H+)=1×10-13mol/L的溶液:Al3+、K+、、Cl﹣【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OH-浓度偏高,水溶液显碱性,不能大量共存,A项不符合题意;B.Fe3+与因为双水解不能大量共存,B项不符合题意;C.pH=0是强酸性溶液,在有H+存在的情况下,具有强氧化性,与还原性的Fe2+不能大量共存,C项不符合题意;D.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低于,说明水的电离受到抑制,加酸或者加减均可抑制,所以该水溶液可能是酸性也可能是碱性,碱性条件下,Al3+不能大量共存,酸性条件下,可以大量共存,D项符合题意;故正确选项为D。
6. 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 Na2S水溶液呈碱性:S2-+2H2OH2S+2OH-B. 0.1 mol·L-1 氨水的pH为11:NH3·H2ONH4++ OH-C. Al2S3在水溶液中不存在:Al2S3+6H2O = 2Al(OH)3↓+3H2S↑D. MgO溶于稀硫酸中:MgO+2H+ = Mg2++H2O【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S2-发生水解应是分步进行,即S2-+H2OHS-+OH-、HS-+H2OH2S+OH-,故A错误;B.NH3·H2O属于弱电解质,部分发生电离,电离方程式为:NH3·H2ONH4++ OH-;因此0.1mol·L-1氨水的pH<13,故B正确;C.Al2S3在水中发生双水解,即化学反应方程式Al2S3+6H2O = 2Al(OH)3↓+3H2S↑,故C正确;D.MgO与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gO+2H+=Mg2++H2O,故D正确;故选A7. 已知某化学反应A 2(g) +2B 2(g) = 2AB 2(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该反应是熵增加的反应B. 该反应的ΔH=-(E1-E2) kJ·mol-1C. 该反应的活化能为E2D. 该反应中,反应物分子的键能总和大于生成物分子的键能总和【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 根据反应方程式,反应前后气体系数之和减小,因此熵减小,故A错误;B. 根据能量的变化图,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即此反应属于吸热反应,△H=(E1-E2)kJ·mol-1,故B错误;C. 该反应的活化能为E1,故C错误;D. 此反应是吸热反应,根据=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可知,反应物分子键能总和大于生成物分子的键能总和,故D正确;答案选D。
8. 下列实验操作或对实验事实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用惰性电极电解CuCl2溶液,当有0.2mol电子转移时阳极会析出6.4g铜B. 配制FeSO4溶液时,需加入少量盐酸来抑制其水解C. 用碱式滴定管量取20.00mL0.1mol·L-1Na2CO3溶液D. 用带有玻璃塞的试剂瓶储存Na2CO3溶液【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 用惰性电极电解CuCl2溶液,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氯气,而不是铜,故A错误;B. 配制FeSO4溶液时,加入少量盐酸来抑制其水解,会引入杂质氯离子,应用稀硫酸,故B错误;C. 碱式滴定管的精确度为0.01mL,用碱式滴定管量取20.00mL0.1mol·L-1Na2CO3溶液,故C正确;D. Na2CO3溶液呈碱性,能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反应,不能用带有玻璃塞的试剂瓶储存Na2CO3溶液,故D错误;故选C9. 在一定温度下,将气体X和气体Y各0.16mol充入10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Y(g)2Z(g) △H < 0,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数据如下表:t/min2479n(Y)/mol0.120.110.100.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反应前2min的平均速率ν(Z)=2.0×10-3mol·L-1·min-1B. 其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反应达到新平衡前ν(逆)> ν(正)C. 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1.44D. 其他条件不变,再充入0.2molZ,平衡时X的体积分数增大【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v(Y)=(0.16-0.12)mol÷10L÷2min=0.002mol·L-1min-1,则v(Z)= 0.004mol·L-1min-1,A项错误;B、降温,平衡正向移动,则达新平衡前,v(正)>v(逆),B项错误;C、 X(g)+Y(g)2Z(g) △H < 0起始 0.16 0.16 0变化 0.06 0.06 0.12平衡 010 0.10 0.12 K==1.44,C项正确;D、由于该反应是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则达平衡时与原平衡等效,平衡时X的体积分数不变,D项错误;答案选C。
10. 已知反应N2(g)+3H2(g)2NH3(g) ΔH=-92.3kJ/moL,N2的平衡转化率a(N2)与体系总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将1molN2与3molH2置于1L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放出的热量为92.3kJB. T1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平衡图象、反应热计算、化学平衡与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等,注意可逆反应不能完全转化,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热为反应物完全转化为生成物时的热量变化,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的理解应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11. 下列各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 等物质的量浓度的①NH4Cl溶液②(NH4)2SO4溶液③NH4HSO4溶液④(NH4)2CO3溶液中,c平()的大小关系:②>④>①>③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