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泌阳凹陷赵凹油田核桃园组三段沉积微相研究.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294593319
  • 上传时间:2022-05-1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7.25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泌阳凹陷赵凹油田核桃园组三段沉积微相研究    Summary:泌阳凹陷赵凹油田沉积微相一直以来未能有效刻画,制约了对该区储层地质特征的深入认识通过分析认为赵凹油田核桃园组三段以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间湾、河口坝和前缘席状砂沉积微相为主结合研究区已钻井资料分析认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和前缘席状砂是赵凹油田核桃园组三段有利沉积微相带Key: 赵凹油田;沉积微相;水下分流河道1、沉积微相类型及特征泌阳凹陷赵凹油田核桃园组三段缺乏扇三角洲平原亚相,以扇三角洲前缘和前扇三角洲亚相为主[3]此次沉积微相的划分主要以测井曲线的形态(幅度及光滑度)、岩屑录井中岩性及岩石结构特征、地震响应特征为依据,将赵凹油田扇三角洲前缘亚相进一步细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间湾、河口坝和前缘席状砂等沉积微相[4]1.1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是赵凹油田核桃园组三段发育的主要沉积微相水下分流河道水流湍急,侵蚀剧烈,搬运能力强,底界一般为侵蚀突变面,垂向沉积序列中自下而上表现为由粗到细的正粒序下部砂体主要由块状结构砾状砂岩、含砾砂岩组成,上部砂体主要由水平层理、板状交错层理的细砂岩组成水下分流河道自然电位(SP)和自然伽玛(GR)曲线底部样式多呈突变,表现为典型的箱形或微齿化箱形。

      粒度概率累积曲线以牵引总体和跳跃总体为主,悬浮总体含量低,呈两段或三段式结构[5]以B253井2331.4m岩心段为例(图2),其粒度概率累积曲线以牵引和跳跃总体为主,无悬浮总体牵引总体粒度粗、分选差、粒度区间Φ值为0.5-4,粒度累计概率56%;跳跃总体粒度细、分选好、粒度区间Φ值为4-6,累计概率44%牵引、跳跃两总体间的交截点是粗截点,反映该区在规模较大,水动力条件较强的水下分流河道的沉积特征(图2)在地震响应特征上,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呈透镜状、复合波状反射特征(图1)1.2水下分流间湾水下分流间湾主要发育在距离平氏物源相对较远的水下分流河道之间,由于所处环境的水动力能量小,岩性以水平层理的暗色泥岩、细砂岩为主水下分流间湾的自然伽玛曲线特征以平直或近平直形为主,常夹微齿化曲线段由于该砂体具有良好的封闭性,在赵凹油田核桃园组三段水下分流间湾沉积微相中许多层位见薄层细粒砂岩含油1.3河口坝河口坝是由水下分流河道携带的砂体由于流速降低在河口处沉积形成赵凹油田河口坝沉积岩性以浅灰色、灰白色中、细砂岩为主,砂体中可见平行层理和小型交错层理,垂向沉积序列中自下而上表现为由细到粗的反粒序河口坝自然电位(SP)和自然伽玛(GR)曲线较光滑,具有微齿化、中-高幅漏斗型特征。

      以B253井2319.1m-2342.8m岩心段为例,其粒度概率累积曲线以跳跃总体为主,粒度中等、分选中等、粒度区间Φ值为1.8-3.5,粒度累计概率53%;悬浮总体粒度细、分选差,粒度区间Φ值为3.5-4.5,粒度累计概率27%;牵引总体粒度粗、分选好、粒度区间Φ值为1-1.8,粒度累计概率20%;该岩心段粒度累计概率曲线呈三段式结构(图4)1.4前缘席状砂前缘席状砂位于水下分流河道的出口,水体流速减缓使砂体连片沉积在赵凹油田扇三角洲前缘的最前端赵凹油田前缘席状砂主要分布在B92-B89-B82井区范围内,前缘席状砂沉积的岩性较河口坝明显变细,以粉砂岩为主,沉积构造上主要有波状层理、水平层理或斜层理,垂向沉积序列中自下而上表现为由细到粗的反粒序或均质粒序前缘席状砂的自然伽玛曲线为典型的指形特征,粒度累积概率曲线以悬浮总体为主,跳跃总体次之,曲线呈两段式结构2、沉积微相平面展布赵凹油田主力含油层系是核桃园组三段Ⅱ-Ⅶ油组,其中H3Ⅱ83、H3Ⅲ12、 H3Ⅳ31 、H3Ⅴ11等小层油气聚集成藏具有很大的勘探潜力现以H3Ⅲ12小层为例,依据测井曲线及岩性特征,在对砂体分布规律认识的基础上研究赵凹油田核桃园组三段的沉积微相平面展布[7]。

      赵凹油田H3Ⅲ12小层砂体来自研究区西南方向的平氏物源,受河道摆动影响,砂体在垂向及侧向相互连通,储层较发育,砂体在工区厚度范围0.2m-14.6m平氏扇三角洲前缘发育两个分支河道,西部的一支河道规模较小,由南向北延伸至B223井附近;东部的一支河道规模较大,由西南向东北延伸至B263、Z26、B73-2C1井区附近H3Ⅲ12小层砂体在近物源处形成的水下分流河道自然伽马测井曲线“箱形”特征明显,河道两翼砂体相对较细,相变为溢岸沉积砂体随着河道的运移向北厚度变薄,岩性变细,在河道末端形成砂体厚度约1m左右的河口坝沉积微相,河口坝展布面积不大,范围0.039km2-0.067km2,主要分布在Z37、Z46及B88-1井区水下分流河道间湾以暗色泥岩沉积为主,主要分布在Z88、Z84、Z30、B73-2井区,测井曲线上表现为微齿化形态前缘席状砂在研究区广泛发育,砂体厚度0.2m-0.5m,与前三角洲沉积上下叠至,岩性较前三角洲粗(图3)3、结论南襄盆地泌阳凹陷赵凹油田核桃园组三段砂体来自南部平氏物源,主要发育扇三角洲前缘亚相,以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间、河口坝和前缘席状砂为主,油气有利储集相带为水下分流河道沉积微相。

      Reference[1]曾允孚,夏文杰.沉积岩石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6.6:43-67.[2]朱晶晶等,泌阳凹陷核三段沉积微相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8(4):80-85.[3]朱軍,张本书等,近岸水下冲积扇储层特征研究[J].石油天然气学报(江汉石油学报),2008.30(5):48-51.[4] 于兴河.碎屑岩系油气储层沉积学[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8.3:360-367.[5] 刘宝珺,曾允孚.岩相古地理基础和工作方法[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5.5:22-31.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