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最新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docx
12页2024年最新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 最新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九年级的学生在学完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的时候,可以做一些测试卷巩固学问点,查漏补缺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最新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欢迎大家来阅读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一、语言技能考查(15分) 1.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没有错误的一组(3分) A.阳夏(jiǎ) 存恤(xù) 多为(wéi)用者 咨诹(zōu)善道 B.社稷(jì) 谪戍(wū) 皆次当行(háng) 箪食壶浆(dān) C.间令(jiàn) 乐毅(yuè) 陟罚臧否(fǒu) 舴艋(zé měng)舟 D.陈胜王(wǎng) 崩殂(cú) 度德量力(duó) 猥自枉曲(wěi) 2.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说明有误的一项(3分) A.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逃走)(等待) B.置人所罾鱼腹中鱼网,这里作动词,用网捕) C.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扩大,开张) D.旦日,卒中往往语。
到处) 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 A.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 B.将军身被坚执锐 C.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 D.此人可就见,不行屈致也 4.下列加点的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3分) A.就冲你三顾茅庐的这番情意,明天的宴会我是去定了 B.“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周恩来少年时就立下的鸿鹄之志 C.家境不佳的吴志宇为凑不够学费之事夙夜忧叹 D.自暴自弃,能使我们相识到自己的不足,有助于我们取得更大的进步 5.请选出下列句子说法有误的一项(3分) A.词是唐代兴起的一种协作音乐歌颂的新体诗它在隋唐之际已经产生,中唐以后渐渐有较多文人从事创作,晚唐五代趋于旺盛,而极盛于宋代 B.《出师表》作者诸葛亮表,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陆游慨叹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C.《陈涉世家》作者东汉司马迁,史学家、文学家,他用毕生精力著成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史记》鲁迅先生赞“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D.《隆中对》节选自晋朝陈寿的《三国志》,记述了诸葛亮在隆中为刘备分析的政治对策。
表现了他卓越的`政治远见,塑造了一位古代政治家、军事战略家的光辉形象 其次部分 非选择题(6-17题) 二、古诗文阅读实力考查(20分) (一)文言文阅读实力考查(10分)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回答6—8题 【甲】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 夫张仪、苏秦之时,周室大坏,诸侯不朝,力政争权,相禽以兵,并为十二国,未有雌雄,得士者强,失士者亡,故说听行通,身处尊位,泽及后世,子孙长荣 (选自《史记·滑稽列传》) 6.说明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2分) (1)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2)周室大坏,诸侯不朝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2)得士者强,失士者亡 8.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记述了国之兴隆的本质所在,《史记》中阐述了士之重要性。
结合两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志向中的治国方案是怎样的?(4分) (二)古诗文默写实力考查(10分) 9.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相应的句子 (1)马作的卢飞速,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__________________,欲语泪先流李清照《武陵春》) (3)塞下秋来风景异,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4)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 (5)过尽千帆皆不是,_____________温庭筠《____________》) (6)接近毕业,同学们在留言本上总会引用司马迁《陈涉世家》“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以表示以后飞黄腾达了,别遗忘老同学 (7)写出两句描写愁的古诗句: , 三、综合阅读(25分) 阅读《唐雎不辱使命》与《完璧归赵》选段,回答10—17题 (一)唐雎不辱使命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选自《战国策》) (二)完璧归赵 相如奉璧奏①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相如因持璧却立②,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③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行得’。
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④强秦之欢,不行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⑤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⑥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⑦,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今以往十五都予赵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行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终不行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⑧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
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注释】①奏:进献 ②却立:倒退几步站立③负:凭仗④逆:拂逆,触犯⑤庭:通“廷”,朝廷⑥严:敬重修敬:表示敬慕此谓斋戒、拜送、修敬、皆是临时设辞,以斥责秦王之倨 ⑦列观(guàn贯):一般的台观此指章台秦对赵使不敬重,故不在朝廷接见 ⑧就:承受汤镬(huò或):煮汤的大锅就汤镬,意谓愿受烹刑 ( 选自 《廉颇蔺相如列传》) 10.释下列句子加点的词(4分,任选4个作答) (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2)相如奉璧奏秦王 (3)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 (4)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5)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 11.下列加点的“书”与“使人发书至赵王”中的“书”意思不同的一项是(2分) A.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 B.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C.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D.拜送书于庭 1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2)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3)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4)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 13.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2分) A.亦免冠徒跣/徒以有先生也 B.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C.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此诚紧急存亡之秋也 D.此庸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14.文言文中常见的特别句式有推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等。
请指出下列句子表推断的一项(2分) A.虽千里不敢易也 B.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C.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D.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15.写列句子中没有古今异义词的一项(2分) A.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B.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C.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D.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16.比较阅读(一)(二)两文,下面赏析有误的一项(2分) A.《唐雎不辱使命》表现唐雎凛然不行侵扰的独立人格和自尊自强的布衣精神《完璧归赵》着重刻画了蔺相如智勇与不畏强暴的形象两文都颂扬了主子公在对外斗争中,面对强敌,临危不惧,不辱使命,维护国家尊严之绩 B.唐雎在与秦国谈判的三个回合中,针锋相对,大义凛然,威猛不屈,最终使秦王词穷色挠,赢得了外交斗争的短暂成功 C.两文中的秦王都是不讲道义,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暴君 D.《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作者是西汉时期的刘向,全书共33篇 17.从古至今,像蔺相如、唐雎一样的诸多谋士你还知道哪些能人轶事,任写一个,并用简洁的语言写出其事迹。
50字左右)(3分) 四、作文实力考查(40分) 孙子曰:“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打仗的最高境界不是百战百胜,而是凭借三寸不烂之舌,使对方摈弃战事,心悦诚服做到此种效果,主要凭借的就是说话的艺术与魅力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不超过900字的文章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答案解析 一、语言技能考查(15分) 1-5 15 1.A 2.A 3.D 4.D 5.C 二、古诗文阅读实力考查(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