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0年崇信县政府工作报告(全文).doc

13页
  • 卖家[上传人]:荣***
  • 文档编号:172991719
  • 上传时间:2021-03-1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9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20年崇信县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政府工作报告 ――2020年12月28日在崇信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崇信县人民政府县长 杨 聪 各位代表: 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十三五”工作回顾 过去五年,是我县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我们在县委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下,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中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按照大力实施”五大战略”,壮大提升”五大产业”,加快建设”五个新崇信”的总体思路和”四化”统筹、”四轮”驱动、”四区”共建的工作路径,弘扬崇信精神、干出崇信特点、创造崇信速度、汇聚崇信力量,较好完成了”十三五”规划和县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五年来,我们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全力以赴扩投资、稳增长,综合实力大幅跃升实施亿元以上项目28项,500万元以上项目329项,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6.3亿元预计到年底,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由”十二五”末的25.4亿元增长到41.7亿元,增长67%;工业增加值达19.2亿元,较”十二五”末翻了近一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1%,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61.2%和60.9%;公共财政收入达2.8亿元,财政支出突破12亿元,财政综合绩效管理连续两年位居全省第一;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8393元和9559元,年均增长8.1%和8.9%,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

      五年来,我们扛牢脱贫攻坚政治责任,下足绣花功夫扶真贫、真扶贫,脱贫攻坚圆满收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的重要论述精神,举全县之力尽锐出战,16个贫困村和1.97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018年实现整县脱贫摘帽整合资金6亿元,实施扶贫项目238项,易地搬迁群众417户,住人窑洞和农村危房全面消除,贫困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升扶持引导贫困户发展牛、果、菜、劳务等脱贫产业,3485户贫困群众依靠产业脱贫,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7.5%,农业保险、农民专业合作社覆盖所有贫困村和特色产业落实县级领导包乡抓村制度,建立稳定脱贫”八大长效机制”,114个单位2246名干部职工参与帮扶,投入资金、物资2800多万元,帮办实事3.8万多件,我县荣获2019年全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 五年来,我们聚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多措并举调结构、促转型,产业质效明显提升三次产业结构由26∶43.5∶30.5调整为20.8∶48.8∶30.4,生态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5%实施电厂超低排放改造、鑫盛建材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等工业项目70项,建成了一批煤矿工作面开拓布置和专项工程。

      全面推进龙泉寺景区提质扩容、华夏古槐王景区保护性开发和”汭龙堡”农耕文化生态苑建设,培育了梁坡、西刘、大麦沟等乡村旅游示范村,旅游综合收入年均增长18.2%县财政每年列支2000万元扶持牛果菜产业发展,建办汭越、绿源牧草、新丰园农业等产业化龙头企业18户,果树经济林面积达7.2万亩,蔬菜种植面积达5万亩以上建成标准化肉牛养殖场(区)41个、优质饲草基地5万亩,全县牛饲养量达10万头以上,崇信红牛品牌效应不断提升耕地保有量和粮食产量稳定在30万亩和5万吨以上新增注册商标52件,申报专利47件,建立专家工作站7个,成功注册崇信苹果、崇信芹菜等4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建成了崇信宾馆、新世纪商厦和华通汽配物流中心,商贸物流、金融保险、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 五年来,我们着眼统筹一体发展,不遗余力夯基础、补短板,城乡面貌变化巨大投资53.4亿元,实施保障性住房、电动车充电桩、汭河景观带改造提升等城镇化项目159项,高标准谋划建成鱼堡子新区,完成了马湾、东塬子等7个片区棚户区改造,征收储备土地1092亩,改造老旧小区住宅楼2220户天然气利用取得重大突破,集中供热PPP项目被评为全省县域经济绿色转型发展十大金融创新案例,县城建成区基本实现供气、供热和垃圾、污水收集处理全覆盖,城镇化率达43.9%。

      理顺城镇执法管理体制,组建了覆盖城乡的综合行政执法机构,城镇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实施建制村通畅、生命安全防护工程等交通项目43项,崇大路改造、S203崇信段、G312改线泾川至崇信段建成通车,期盼多年的S28灵华高速、G312散花沟至花所段开工建设,完成路网改造提升300公里,全县公路总里程达667公里,实现了行政村”两通”目标关河水库建成蓄水,自来水入户率达100%,解决了2.1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升级改造通讯基站339座、农村电网245公里,行政村宽带网络和城乡4G网络实现全覆盖 五年来,我们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攻坚克难抓治理、筑屏障,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大力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完成造林绿化24.2万亩,治理水土流失620平方公里,建成省级生态乡镇6个、生态村27个,全县森林覆盖率达36.02%扎实整改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实施柏树垃圾填埋场、新窑污水处理厂等环保项目43个,建成了清洁煤专营市场和二级配送网点,关停2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119台,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连续三年全市第一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整治取缔入河排污口24处,依法关停采砂采石企业34户,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14.2%。

      划定了永久基本农田和畜禽养殖禁养区,乡村两级生活垃圾收集转运体系全面建成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域无垃圾治理和新窑矿区环境大会战,完成清洁取暖改造5009户,行政村公厕实现全覆盖,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8.2%,抓建省市列美丽乡村18个、清洁村庄79个,我县被评为省级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五年来,我们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不懈惠民生、防风险,民计民生保障有力累计措办惠民实事82件178项,民生支出达46.3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80%以上发放妇女小额贷款2.2亿元、创业担保贷款1.2亿元,城镇新增就业1.1万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完成了城区学校布局调整,实施全面改薄、城区一小、县一中搬迁等校舍工程59项,生均校舍面积由10.9平方米增加到13.9平方米,教育普及程度和高考上线率逐年提升,乡镇中心幼儿园日托制、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宿舍、中小学营养餐配送实现全覆盖新增医疗业务用房2.6万平方米,每千人拥有执业医师2.1人,标准化村卫生室覆盖率达100%体育中心、保至善烈士纪念馆建成开放,乡镇体育场、农家书屋、村级文化室实现全覆盖,全民健身和群众性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古道崇信》《秋收特产―甘肃崇信》等节目登上央视舞台,弦子腔等非遗文化走出中门展演。

      完成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医保实现跨省异地结算和省内直接结报,城市低保、农村低保、特困供养标准分别提高52.3%、81.9%和18.8%,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成坚决打好风险防控攻坚战,创新加强社会治理,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城乡视频监控覆盖率达100%和70%,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提升扎实开展第七次全中人口普查,顺利完成了第四次全中经济普查、第三次全中农业普查、第三次全中中土调查和第二次全中地名普查档案、气象、人防、地震、红十字和民族宗教等工作均取得新的进展 五年来,我们围绕激活经济社会发展动能,创新举措强服务、优环境,改革开放步伐加快党政机构改革、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和工业集中区、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完成,乡镇体制改革稳步推进,赋予乡镇事权181项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行政审批时限压缩30%以上,非行政审批事项全部取消,一体化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成运行,109项高频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全面完成,规范流转土地4万亩,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343户,全县所有行政村都有了集体经济收入。

      商事制度改革红利持续释放,市场主体数量增长31%组建了惠民、信源、农投、文旅投等中有企业,县信用联社成功改制为农商行建立了”四个一”招商措施,推行招商外包服务模式,实施招商引资项目342项,落实到位资金194亿元,对外合作交流的领域更广、层次更深 五年来,我们始终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持之以恒改作风、抓落实,政府自身建设全面加强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坚持将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作用贯穿于政府工作全过程,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制定落实”十不准”规定实施细则、重点工作闭环管理办法等制度规定,坚决整改各级巡视巡察和审计反馈问题,全力推进中央和省市县委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严格执行人大决议,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意见建议350件、政协委员提案135件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三重一大”事项由县政府党组会议集体讨论决定,落实政府常务会议学法制度,组建了政府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队伍,深入开展”七五”普法和”法律八进”活动,法治崇信建设步伐加快严格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认真落实”抓工作首先抓党建、抓党建关键抓班子,抓落实首先抓干部、抓干部关键抓作风”的总抓法,强党建、抓班子、带队伍、转作风、促落实,营造了风清气正、团结干事的政治生态。

      2020年是迎接大战、接受大考的一年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和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准确判断形势,精心谋划部署,果断采取行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交出了一份让人民满意的答卷 1.疫情防控在科学防治中有力有序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策略,建立了统一领导、统一指挥、高效协调的联防联控机制,县财政安排专项资金1012万元,社会各界捐款捐物110多万元,购置防疫物资16.9万件,有力保障了疫情防控需要2100多名党员干部坚守疫情防控一线,精准落实集中隔离、网格化管理、科学救治等措施,全县唯一一例确诊病例短时间内治愈出院,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建成了县医院、疾控中心核酸检测实验室,招商建办了鑫百川防疫防护医用器械生产线,短时间内实现了防疫物资生产从无到有 2.复工复产在精准调度中快速推进对接落实省市减税降费、减租降息、援企稳岗、不来即享等政策措施,为企业协调用工6994人,减免各类费用5664万元,续贷展期贷款8918万元,帮助企业共克时艰、渡过难关组织举办”秀美崇信·乐购盛夏”等促消费活动,倾力打造梁坡水街夜间消费集聚区,发放电子消费券75万元,旅游消费市场加快回暖,各类市场主体、重点项目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复工复产复市。

      3.脱贫质量在冲刺收官中成色更足扎实开展”3+1”冲刺清零后续行动、”5+1”专项提升行动和脱贫攻坚挂牌作战,实施产业培育、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改善等扶贫项目71项,引导1575户贫困群众发展牛果菜劳和”五小”产业,边缘户、监测户全面消除返贫致贫风险,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实现动态清零各级督查反馈问题全部整改,顺利通过了省委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全省贫困县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成效考核 4.发展质量在综合施策中稳步提升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10项、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15项、抗疫特别中债项目6项,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9亿元成功举办”云招商”大会,实施招商项目49项,到位资金增长29%五举煤矿复工建设,新安煤矿产能核增通过评审,赤城煤矿投入联合试运转建成了龙泉民俗村牡丹观光园,华夏古槐王景区成功创建中家3A级旅游景区甘庄等5个窑洞生态养牛示范带和黄花、柏树、木林果蔬气调库全面建成,泾汭河川区中家级蔬菜产业园枣林园区完成整合重组经营县级电商公共服务。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