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裤子制作方法.doc
7页裤子制作方法裤子挺缝变化有规律 问:裤子前片挺缝线的位置总是伴于前上裆横线的中分线位置,从而达到横裆对称,中裆对称,裤口对称,称为三对称前裤片,而裤子后片挺缝线的位置是根据裤子款式和工艺制作方法的不同有所变化,请问其具体变化有何规律可循? 答:首先,裤后片挺缝线位于后中裆的中分线位置(做三对称后裤片),这样裁剪出的裤子在制作时不需要归拔工艺的处理,后裤身挺缝线的成型形状为直线状 其次,裤后片挺缝线位于后上裆线中分线偏外0.5-1cm的位置外(偏外指向侧缝方向)这样裁剪出的裤子在制作时稍需归拔工艺的处理,来达到三对称结构,后裤身挺缝线的成型形状略呈弯曲状 再次,裤后片挺缝线位于后上裆线中分线偏外1-1.5cm位置外,这种结构形式的裤子在制作时必须经过归拔工艺的处理,来达到三对称结构,后裤身挺缝线的成型形状为合体的曲线状 以上三种情况是裤子结构设计变化,但是注意排料时一定要保证前后挺缝为直丝绺,否则就会出现挺缝线歪曲现象 裤子直裆的量法与算法1直裆是裤子横裆线以上的长度,它的长短在穿着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直裆太短会出现夹裆;直太长会发生落裆,妨碍人体的活动它的长短直接影响裤子的穿着美观与人体的舒适度掌握正确的侧量方法与计算方法是十分重要的环节 一、按人体量:坐着量,由腰部髋骨向上3-4CM量至凳面(包括腰头)如图1-1是比较常见的量法 本人介绍一种站着量直裆的方法,首先量出裤子的长度,然后减去裤子的内裆长见图1-2,在侧量中显得既快又准确,且十分方便 二、按成品量:a:从横裆缝量至脚口为下裆长,再将量得的裤长尺寸减去下裆长即为直裆尺寸 b:从腰上口沿垂直量至横裆处(如图2-2)按公式算1.直裆的算法有臀围推算法:a直裆长为H/4即0.5H/2(不包括腰宽)b直裆长为1.5/10H+10(不包括腰宽)c直裆长为2/10H+6(不包括腰宽)2.裤长、臀围推算法:L/10+H/10+6(不包括腰宽)四、人体测量与公式相结合:即从前腰节线通过裆底量至后腰节线称为统裆尺寸再根据公式:(统裆尺寸+2CM)×2/5,不包括腰宽尺寸 服装袖窿结构原理与设计2007-06-16 22:26 一、袖窿来源: 袖窿与人体臂根围相吻合,形状与尺寸来源离不开人体在服装袖窿结构与形状的研究中,一是解剖人体,观察人体臂根围截面,能直观并且详细的了解到眩骨、三角肌、胸大肌、棘上肌、前后腋窝下脂肪层等内部关系。
二是用蛇型尺在人体臂根围进行精确测量,在保证不变形的情况下,拓画在纸上,这样也能清楚的观察到外型轮廓线同时,可以准确测量臂根围度尺寸,建立起袖窿结构的基础理论有利于在各种款式服装变化中,推导出科学合理的计算公式 二、人体臂根围测量: 图中臂根截面形状是测量净胸围84cm的标准人体取得的人体臂根围形状及尺寸近似整圆,直径在11.5cm左右,围度36cm,可从观察中得到,前袖山强弯曲,后袖山弱弯曲因为前袖山由眩骨头形成,后袖山由三角肌形成前后腋窝点成前略高、后略低的形状 三、按人体臂根围推导公式: A、袖窿深推导:将测量得到的臂根围形状拓画在纸上,确定前胸宽与后背宽线将肩峰点SP打开,将前袖山弧线拉成与前胸宽所形成的11度夹角,此时按水平线测出SP点移动为3cm,将此点作为有效袖窿深点加原来的直径长度再加肩斜角度形成的数据4.5cm,可以得出11.5+3+4.5=19为前NP点至BL线距离代入2B/10可得到16.8cm再加2.2cm=19cm,因此BL公式可得到2B/10+2.2cm,B84cm,BL=19cm(最小BL线深)如果弹力面料可以负紧身,前胸宽可减小至2B*/10,BL线公式可不变。
B、前胸宽,后背宽公式推导:已知:B/2-龙门宽=前胸宽+后背宽84/2-11.5cm=30.5,30.5/2=15.25(平均分配)按前胸后背差1cm,前胸宽等于15.25-0.5=14.75≈15cm;后背15.25+0.5=15.75≈16cm,代入1.5B/10公式,胸84cm,1.5B/10=12.6cm距15cm相差2.4cm,可采用2.5cm计算,即1.5B/10+2.5cm后背宽比前胸宽大1cm,可推导出公式为1.5/10B+3.5cm将36cmAH代入HB,约毛病地0.85HB净胸围84cm,HB-42cm,0.85HB×42=35.7cm≈36cm内衣类可得出0.88HB,基础推算完全可得到0.85HB 四、按不同款式服装确定BL线: 基本BL线公式推导,我们在人体上取得计算可简化为BL=2B/10+2cm各类服装可加系数变化及放松量变化,每类服装袖窿应加深1.5-3cm,AH不小于5cm较科学因为5cm除以2π等于0.8cm是可以看成是另一类服装变化的小于0.8cm可以认为是同一类款式放松量在做变化 A.紧身类、无袖类、针织类:2B/10=2=x,x=0 B.紧身适体类、唐装、旗袍类:2B/10+2+x,x=1~1.5cm C.适体类、正装类:2B/10+2cm+x,x=2~3cm D.较宽松类、衬衣、风衣、休闲类:2B/10+2cm+x,x=3~5cm E.宽松类:风衣、大衣、茄克类:2B/10+2cm+x,x=6~8cm 胸部造型技巧有绝招之一2007-06-12 21:38女性人体胸部呈隆起形状,设置胸省是勾勒女性人体胸部线条美感必不可少的。
它在女装结构设计中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女装胸部的合体程度与前、后衣身的平衡程度都是由胸省来把握不管是合体的、宽松的、二面构成、三面构成、四面构成,都存在着胸省胸省在结构上的表达方式有两种,即直收法与变量法 直收法指以BP点或BP点附近为省尖点,收掉结构造型所需的胸省量直收法在合体女装中最为常见,它是根据款式面料以及工艺要求来确定胸省的位置通常的手法有分割转移,以原型为基础演变几种胸省的位置(图1),图中的各种手法都是比较直观易懂的变量法是指不通过BP点,将结构造型所需的部分胸量转移到结构边缘部位,将一部分省量放在袖窿里变量法在宽松服装中最为常见,它也是根据款式、面料及工艺要求来确定转移的部位 门襟变量法与撇胸有相似之处,但又有本质上的区别,撇胸是去掉一部分的门襟量,领圈与肩线上的变化只是用大概的数值来表示而门襟变量法是通过改变纱线,把部分的胸省量转移到胸围里,另一部分量放在袖窿里门襟变量法只适合开襟及开襟不对折的款式门襟变量法的步骤见图2 l、对齐腰线画好a线 2、按住BP点,将门襟点向袖窿方向转移,转移量为前领圈底点与门襟距离,一般为1厘米至1.5厘米,具体量还需视款式面料而定 3、将原型袖窿底点与转移后的袖窿底点对齐平行于前门襟面胁线。
4、将原型与转移后的原型作比较,可以看出胸省以变量的形式转移到肩部与袖窿里 下摆变量法是通过起翘前下摆与前腰线,来转移部分胸省量,另一部分胸省量放在袖窿里,下摆变量法不适合用格子及横条纹理效果的面料具体操作见图4,将胸省量放在袖窿与下摆处,后领肩点在水平线以上,下摆呈起翘状 总之,根据不同性质的面料与不同款式,胸省的位置有相应的变化,胸省的合理运用关系到整体成衣的结构美观 宝蓝色合体九分裤色彩靓丽,今夏很流行,配上纽扣点缀更有创意 规格:裤长(L)92厘米,腰围(W)72厘米,臀围(H)94厘米,直档(24)厘米,裤口(SB)25厘米,中档25厘米 用料:裤子:144厘米(门幅)*100厘米 工艺要求:九分裤装臀围放松量6厘米,按原腰节线确定腰围规格后断腰分割线宽3厘米,前档腰口线低落1.5厘米前片斜插袋,靠里加一个装饰嵌线袋,后片双嵌线袋按人体原实际裤长画图后,减少0.1裤长,即为九分裤裤口侧缝做门里襟,钉装饰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