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阴道超声监测卵泡生长的临床优势分析.docx
5页阴道超声监测卵泡生长的临床优势分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市妇幼保健院功能科,831100【摘要】目的;探讨阴道超声监测卵泡发育对不孕症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GE_E8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经阴道探头,频率5~10MHz,经对53例不孕患者行阴道超声监测卵泡发育结果35例卵泡发育正常并可见排卵征象,占不孕总数的66.0%,11例小卵泡排卵(20.8%),4例无优势卵泡形成,占7.5%例;,3例未破裂卵泡黄素化(5.7%)增大卵泡壁增厚,周围见丰富环形血流信号“火环征”,测得为高速低阻血流频谱呈唇样声像图,内膜厚度与卵泡增长呈正比结论经阴道超声监测卵泡发育成熟度,可避免肥胖、肠腔胀气的干扰,重复性好,安全无创,操作简便,对卵泡测量更精确,较准确判断排卵日期对不孕症病因的诊断和指导治疗均有重要作用关键词】超声检查;经阴道;不育症;月经周期本院近年来应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对不孕妇女的卵泡发育情况及子宫内膜厚度进行了观察,旨在研究卵泡发育成熟度及子宫内膜厚度的相互关系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对53例月经周期正常的不孕妇女经阴道监测,年龄27~42岁,平均31岁,不孕年限2~10年。
1.2方法采用GE_E8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经阴道探头,频率5~10MHz观察时间:从月经第8~10天开始,每0.5天或1天定期检查1次,排空膀胱,经阴道进行检查,观察子宫大小、内膜厚度、卵巢大小及卵泡数、优势卵泡直径,测定卵巢内动脉血流频谱当优势卵泡直径<1.0cm时,每3天监测1次;直径1.0~1.6cm时每2天监测1次;直径>1.6cm时每天监测1次2结果2.1卵泡判断标准成熟卵泡的特点:(1)卵泡最大直径≥2.0cm2)卵泡外形饱满呈圆形或椭圆形,内壁薄而清晰3)卵泡位置移向卵巢表面,且一侧无卵巢组织覆盖,并向外突出已排卵指征:(1)卵泡外形缩小或消失,可同时伴有内壁塌陷2)在缩小的卵泡腔中有细弱光点回声,继而厚腔穴增大,并有较多高回声3)陶氏腔有少量液性无回声区[1]2.2卵泡发育情况53例患者中,35例为正常排卵,当优势卵泡直径>1.8cm时卵泡消失或明显缩小,优势卵泡发育过程中,卵巢内血流信号较对侧卵巢增多,且多集中在优势卵泡周围,在排卵前3~4天更明显,频谱多普勒检测显示血流速度逐渐增高,RI逐渐降低11例小卵泡排卵,1.4cm<优势卵泡直径<1.8cm时卵泡消失或明显缩小,卵巢中血流频谱特点同上述正常排卵时。
4例无卵泡发育,卵泡生长到直径约0.5cm时即不再生长,甚至逐渐缩小,无排卵征象卵巢内血流信号较前两者稀少,血流收缩期峰值速度较低,血流阻力较高3例患者优势卵泡发育至1.8cm后继续迅速增大,其中1例增大至4.5cm增大卵泡壁增厚,周围见丰富环形血流信号“火环征”,测得为高速低阻血流频谱2.3子宫内膜变化正常排卵妇女,随卵泡日趋成熟,内膜逐渐增厚,月经后14~16天,子宫内膜增厚达0.35~0.6cm(由宫腔线至一侧内膜层)14~19天,内膜厚达0.50~0.70cm,呈唇样声像图,内膜厚度与卵泡增长呈正比3讨论近年来,笔者使用经阴道超声监测卵泡发育,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无创、图像清晰、重复性好、准确性高、可动态监测卵泡生长、发育、成熟、排卵等特点,对预测卵成熟程度及排卵日期有重要参考价值因此成为妇产科诊断治疗不孕症中监测排卵的重要手段临床上导致不孕症的原因很多,即使有正常月经周期,但因小卵泡排卵,卵泡小,激素水平低,或子宫内膜发育迟缓,而受孕率低,这显示了黄体功能不足[2]在正常情况下,随月经周期变化卵泡均要经历如下变化:卵泡发育成熟、排卵期、黄体期、卵泡闭锁期[3]早期两侧卵泡发育无明显差异,到中期卵泡发育明显出现差异,一般是一侧有优势卵泡,到排卵期时只有一侧卵巢的优势卵泡发育成熟并排卵。
排卵前卵泡有广泛毛细血管网,通常位于优势卵泡周围区因此优势卵泡周围有丰富的彩色血流子宫内膜随月经周期的演变而形态不同子宫内膜厚度及特征性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卵泡的功能状态及内膜对激素的生殖效应此时子宫内膜呈分泌期改变,腺体呈锯齿状,分泌亢进,间质形成蜕膜细胞,使孕卵易于种植通过观察内膜厚度,预测排卵时间总之,经阴道超声监测卵泡发育成熟度,可避免肥胖、肠腔胀气的干扰,重复性好,安全无创,操作简便,对卵泡测量更精确,较准确判断排卵日期观察子宫内膜厚度,预测卵泡的功能状态及评估孕龄期妇女体内激素水平,为临床不孕症寻找原因参考文献】[1]哈灵侠,李向红.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卵泡液中GDF9和BMP15的表达及意义.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10;77-80,95[2]余雁,周丽,仝进毅.骨形态发生蛋白15(BMP15)/生长分化因子9(GDF9)在卵巢功能及女性生育过程中的作用[J].生殖与避孕,2015;35;06;409-414,430[3]赵淑云,乔杰,陈咏健,李美芝,李键,胡卫红.GDF-9和BMP-15在PCOS患者卵母细胞和卵冠丘细胞的表达研究[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7;23;11;11-1[4]赵淑云,乔杰,刘平,陈咏健,李键,严杰.生长分化因子-9和骨形态发生蛋白-15与卵巢反应性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07;8;06;450-454[5]潘慧慧,黄荷凤.生长分化因子9、骨形态发生蛋白15信号转导机制研究进展[J].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2009;28;03;162-165[6]魏莉娜,方丛,黄睿,李俐琳,张敏芳,梁晓燕.GDF9和BMP15在PCOS患者刺激周期卵母细胞不同成熟阶段的表达变化及意义[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2;47;11;818-822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