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攻击性行为研究徐文娟论文.doc
10页攻击性”行为幼儿的个案研究春蕾幼儿园徐文娟【摘要】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是儿童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社会 性行为,是指儿童受到挫折时,由愤怒情绪表现出来的较频繁、较严 重地用身体或言语向一定对象攻击的行为,且一般以身体攻击为主 攻击是宣泄紧张和不满情绪的消极方式,对儿童的发展极其有害,不 利于幼儿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不利于儿童健康成长,阻碍儿 童个性、社会性的发展,若不及时加以矫正,不仅会影响到他们道德 行为的发展,而且容易形成攻击性人格,甚至还可能转化为犯罪行为 本文试图通过个案跟踪研究来探究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特点及影响因 素,揭示其实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可行的方法,控制与矫正儿 童的攻击性行为,以期促进儿童社会化的健康发展关键词】幼儿 “攻击性”行为 控制 矫正一、 个案锁定个案姓名:承承 性别:男 年龄:五岁二、 个案行为简述1•在园情况(1) 频繁地动手推人、打人,一天最多打人次数达到十二次2) —看见同伴好玩好看好吃的东西就抢夺,顺手拿起其它材料(书、 水彩笔等)去砸3) 不愿主动与人招呼,不愿运用友好的面部表情、动作、姿态及 音调与人交往,从不使用协商的方法解决问题不会与人合作游戏, 常游戏刚开始就以同伴的哭闹或告状结束。
4)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缺乏是非观念,得不到满足或受到批评时, 立刻攻击他人,不管幼儿还是成人因此,很不受大家欢迎,几乎没 有什么朋友2.在家情况(1) 各种玩具很多,都是自己一个人在家玩,不愿与邻居同伴交往2) 每天喜欢与奶奶、妈妈在一起,从不打人(家里的成人)3) 经常看《奥特曼》动画,自言自语并模仿动作三、 资料收集1. 个案生活背景父母职业、文化程度:父:公务员 文化:本科母:公司职员文化:大专家庭经济情况:父母工作稳定,生活富裕家庭成员教育态度:爸爸长期外地工作,没时间陪孩子妈妈一人照 顾孩子困难,与奶奶住在一起,两代女性对孩子特别娇宠、溺爱2•个案生活简史:出生起就由奶奶和妈妈两人照顾,3岁入园,有两 次转园经历,五岁时转入本园四、 个案分析从该幼儿的抚育环境来看:父母缺乏基本的沟通交流,而主要抚 育人对幼儿过度的关心爱护,让幼儿形成家里最安全的心理习惯,致 使其缺乏社会交往环境丰富和适当的刺激,长期处于单调的家庭环境 中,无法习得正确与他人交往的方式,造成他对是非观念的混淆,而 亲社会行为的严重缺乏,加之抚育人的偏袒纵容,形成了幼儿攻击性 行为的恶性循环只要幼儿受到一丁点挫折,便只会用简单粗暴的攻 击性行为来解决。
从他入园后所处的环境来看:因为不知如何与同伴相处,经常攻 击同伴,遭到同伴的孤立、疏远,而教师不当的教育方法与家庭不配 合等因素又造成了幼儿攻击性行为控制与矫治困难,家长始终以转园 换环境的方法来消极对待幼儿的行为,结果造成幼儿更加停留在自己 的世界里,易怒、攻击性行为加强五、个案指导设想1. 与家长取得一致意见,积极配合正确对待孩子与同伴之间的矛盾冲 突,每天进行家园交流,密切关注幼儿每天的发展和变化建议家长 多与幼儿交谈,游戏,尝试与邻居幼儿交往,巩固强化正确的交往行 为2. 建议家长对幼儿提出一定的行为要求,不一味地纵容满足幼儿, 创设良好的生活环境避免祖辈过度溺爱,父母教育误导鼓励幼儿学 会与别人分享3•注重提高幼儿的认知水平,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学会正确判 断别人行为,让他了解攻击性行为的后果,使幼儿学会站在别人的角 度看待问题4. 创造良好的让幼儿学习宣泄自己情感的氛围,鼓励幼儿用适当的宣 泄情感的方法(向自己信任的朋友、家长、教师倾诉,参加表演等) 让自身情感得以释放5. 以树立榜样示范作用来丰富幼儿与他人交往经验,指导幼儿有选择 地观看电视、电影、动画片,减少暴力画面对幼儿的负面榜样模仿作 用。
6•对该幼儿加倍关爱,不操之过急,使之与教师建立依恋,并鼓励同伴给与帮助,使幼儿学会尊重别人,善于与人相处六、教育实录实录1: 2007. 9. 1 (星期五)~~今天是开学第一天,承承来的时候其他幼儿正在进行晨间活动,奶奶让承承喊 老师早,承承一扭头走到活动区,从玩具筐里拿了一个自制长柄小推车,飞快地推 着跑起来,一边跑一边用小推车故意撞旁边的仔仔,仔仔躲开,承承高兴地笑起来, 又跑着去撞其他同伴,点点说:“不能撞人!”承承用力推了一下点点,点点跌倒在 地,哭了分析:奶奶让承承喊老师的时候,他还没有这样的礼仪习惯,家长有要求但并不要求孩子一定做到,承承觉得喊不喊都无所谓他选 择一根长的玩具,觉得十分神气,他奔跑时的速度和脸上的笑容说明他很开心,他想把自己的高兴传递给同伴,就去撞同伴,同伴抵触时,他不髙兴了,就用力推倒了同伴措施:帮助承承养成每天和老师互相招呼的习惯,教会承承正确玩手推车,调整玩时的言行,在跑动时不碰撞到其他同伴,减慢速度,用语言邀请同伴一起玩实录 2: 2007. 9.中午吃的是糖醋排骨和虾皮包菜丝,承承很快吃完了饭菜,把空碗伸到老师 面前,老师问是不是要添,他一边用手抹嘴一边直点头,很快又吃完了。
抬头见 遥遥在吃,碗里剩两块排骨,伸手就去抢,遥遥反过来抢碗,承承把碗打翻了分析:承承特别爱吃排骨,所以今天吃得很快连吃两碗,还想 再吃排骨,可餐桶里没有了,看见遥遥没吃完,平时又吃得少,排骨 一定吃不掉,所以就去拿了他不想吃,还不肯满足自己,所以让人 生气措施:告诉承承不问别人要东西吃,不吃别人吃剩的东西如果 平时需要用别人的东西,得先征求别人的同意,用商量的办法,得到 认可才可以使用实录三:2007. 9.~~早上带班老师组织幼儿去晨间活动,因担心承承打人又控制不住,只好让承 承跟随我到了三楼多功能厅我说:“承承,我们一起录音,怎样? ”承承微笑 点头,高兴地一会儿拿接线板、一会儿搬椅子但很快就厌乏了,要求给自然角 浇水他用小杯一遍遍接水,中间朝楼下操场看了一下,等他又接了一杯满满的 水过来时,并不急着浇水,而是把杯子放在长廊上,长时间盯着一楼玩耍的小朋 友,很快,端起杯子,朝楼下泼去,只听见两名老师大声叫了起来分析:承承本来就是个爱运动的孩子,晨间活动那么好玩,偏偏 老师不带他,这让承承不能忍受,看到楼下同伴玩得那么开心,所以 想要发泄出来措施:暂时带离班级群体,不影响大家,而且便于个别教育。
问 他向老师浇水的原因,想想浇水后老师会不会喜欢他帮助承承分析 老师不带他玩是为什么等明白自己的错误做法后再回班向两位老师 道歉,主动获得原谅实录四:2007. 10今天承承来得比平时早,走到保健老师跟前时,他放慢了脚步,脸上露着微 笑,但没有喊老师早保健老师开始对他晨检,承承说:“你说,要送一本书给 我的,忘了吗? ”保健老师说:“这两天是不是不打人了? ”承承不回答保健 老师又说:“等承承有进步了,不打人了,我一定送本书给你 s卒一-”承承凑 过去,一口唾沫吐到保健老师脸上,不高兴地说:“还是老师呢,骗人!哼!”分析:经了解,保健老师开学初确实说过如果承承有进步会奖励一本书给他开学至今快一个月了,和以前相比,承承每天攻击人的 次数有所减少,承承觉得自己正渐渐被同伴认可,老师有时还给予表 扬,已经有进步了但是老师总不兑现,让承承很生气吐唾沫这种 行为是源于承承缺乏一定的是非观念、不懂得尊重别人所致措施:和家长一起,共同建立孩子正确的是非观念,时时刻刻, 用足够的耐心,不断教育承承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用语言和范例进 行刺激在反复的强化中,帮助他建立初步的认知,形成初步的自我 控制能力实录五:2007. 10上完课,孩子们都说口干,老师叫大家分组倒水喝。
承承拿着自己的杯子出 去一会儿又折回来,杯里只有一点水隔壁班老师进来说:“刚才承承把水放到 我班毛毛手上了我叫他跟毛毛道歉,承承不肯,还溜回了班,太不像话了 隔壁老师说完向门外走,承承突然冲过来,对着老师的后背捣了一拳分析:从其他幼儿那里我们了解到,毛毛是插队挤进队伍的,刚 好承承在倒水,一不小心翻到毛毛手上了隔壁老师的介入,让承承 有些紧张,水没倒好就回了教室老师跟进教室还“告状”,让他忍 不住又动了手措施:1・让在场的幼儿描述事情经过,讨论谁对谁错,对在哪里, 错在哪里大家给承承一个好的建议:怎样做,承承才能弥补过错 并将好的建议鼓励承承实践一次2.教师们一起锲而不舍地教育承 承,有时带有一点强迫,在承承有进步时,给予表扬、贴五角星、拥 抱,使他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逐步建立稳定的情绪和正确的行为实录六:2007. 11美术课,承承和遥遥坐在一起画画,承承一直用黑色水笔不停地描,遥遥说: “我觉得要换颜色才好看承承说:“明天我在家带来再画遥遥拿笔给他, 不要遥遥坚持着,说:“没关系的,用吧”承承有些羞怯地接过笔,笑了画了一会儿,承承把笔还给遥遥,遥遥说:“啊?笔头缩进去了? ”承承两 只手不停地握来握去。
遥遥生气地说:“弄坏东西要赔的,你赔我的笔!”承承抢 过笔,扔了出去分析:承承自己的水彩笔也是这样用才坏的,只剩黑色还画得出 来,遥遥对自己那么好,主动借笔给他,承承心里高兴但不知怎样向 朋友致谢不小心把遥遥的笔弄坏,又不愿看他那么生气,就把笔扔 T,想明天送一支还他措施:让承承捡回笔,帮助他一起修理,修 好还给遥遥,并用诚恳的态度向遥遥表示感谢、道歉我们对于承承 的表现,以鼓励和表扬为主,有不当行为出现时,不去斥责,而是耐 心指导,帮助他分析行为的对错,让承承懂得珍惜同伴情谊,积蓄爱 心,学会宽容通过他的自我反省,形成自责心理,抑制自身的攻击 倾向七、教育效果1•每天攻击性行为发生的次数明显减少,有时一两天都无一例, 最长记录一周2. 有时会从家里带一些玩具、图书给同伴分享,过程中情绪愉快3. 已经有两三个比较好的朋友,承承经常和他们在一起游戏、交 流4•会笑眯眯地入园,主动向老师问早,午睡时经常拉着老师的手 入睡,要求讲好听的故事给他听,和老师建立了良好的依恋关系5•发生不当行为时,会主动向对方道歉,会问:还和我玩吗?原谅我吗?6•开始和周围邻居同龄幼儿接触,慢慢能主动邀请别人一起玩。
7•会独自下楼给家人买早点,礼貌地跟熟悉的人打招呼8.不再攻击幼儿园的任何老师以上这些效果,对承承而言,进步是很大的尽管在有些方面:八、体会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是儿童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社会性行 为儿童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不外是体质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 这样孩子就逐步学会了对其攻击性行为的自我控制和自我反省,从而 有效地抑制攻击性行为的产生并使之淡化,消失素三个方面儿童 攻击性行为的产生主要决定于后天的强有力的社会因素,但也有先天 的本能的生物学基础挫折是引起攻击性行为的一个重要的心理因 素模仿也是引起攻击性行为的又一个重要心理因素儿童的攻击性 行为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养成的因而社 会因素是儿童产生攻击性行为的决定因素社会因素主要包括三个方 面:其一,家庭影响、同龄人之间的相互作用环境刺激基本原则是,既要接触儿童,即在情感上爱儿童,又要控制儿童, 即对儿童的行为提出要求接纳的目的是在一个温暖的情感背景上, 更有效地将父母和教师的价值观和社会化目标传递给儿童,控制的目 的是在一个健康的文化背景上,向儿童提供有益的环境刺激通过最 有效的控制方式内化为儿童的自觉行动,抑制攻击性等不良行为。
建 立良好的群体情感气氛,不仅可以增强群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而且 使群体中的每个成员生活得很充实,心情舒畅,精神愉快,有安全感, 有依恋感,从而消除种种不良行为的发生攻击性行为不利于幼儿与 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