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学士学位《中医营养与食疗》补充资料-畜禽类.docx
9页中医学士学位《中医营养与食疗》 补充资料 - 畜禽类[Type text] Page 120123.2 牛3.2.1 牛肉[性味归经] 甘,温归脾、胃经[营养成分] 牛肉为完全蛋白质食品,还含有一定的胆固醇每100克黄牛肉中约含蛋白质20克(比猪肉要多3.3% ,比羊肉多10%) ,含脂肪10.2 克,含碳水化合物2.6 克牛肉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少量矿物质,如钙、磷、铁、维生素A、Bl、B2、烟酸等[药用功效] 补中益气、强健筋骨、补虚损、消水肿 《名医别录》谓之“主消渴,止啘泄,安中益气,养脾胃 《医林纂要》言:“牛肉味甘,专补脾土脾胃者,后天血气之本,补此则无不补矣” 《本草纲目》有“牛肉补气,与黄芪同功”之说[食用宜忌] 烹煮时要使用热水直接加热,不要加冷水 土豆配牛肉营养价值高,并有健脾胃的作用 牛肉性温,故内热盛者,患有疮毒、湿疹、瘙痒症等皮肤病的人忌食肝炎、肾炎患者亦应慎食之 不宜食用反复剩热或冷藏加温的牛肉食品,不宜食用熏、烤、腌制品,不宜食用未摘除甲状腺的牛肉 不宜使用炒其他肉食后未清洗的炒菜锅炒食牛肉。
牛肉与猪肉、白酒、韭菜、薤、生姜不宜同食 牛肉与栗子不直同食,不宜与牛膝、仙茅同用 吃牛肝时,忌鲍鱼、鲇鱼,且不宜与富含维生素C 的食物同食[食疗方剂] 仙人掌炒牛肉:治疗胃病,胃、十二指肠溃疡,有一定疗效中医学士学位《中医营养与食疗》 补充资料 - 畜禽类[Type text] Page 220123.2.3 牛黄牛的胆囊结石,是一种珍贵的中药,现在可以人工合成中医记载,牛黄味苦、甘、凉主治热病神昏、谵语、癫痫发狂、小儿惊风抽搐、牙痛、喉肿、口舌生疮、痈疽、疔毒,是一项有广泛开发前景的药物3.2.4 牛肚:别名为牛百叶[性味] 甘平[药用功效] 补虚,益脾胃主治病后虚嬴,气血不足,消渴,风眩本品见载《食疗本草》,载云:“主消渴,目眩,补五脏,以醋煮食之《本草纲目》云:“补中益气,解毒,养脾胃3.2.5 牛肝本草经疏记载,牛肝苦甘,气和平,食用后能养血、补肝、明目3.2.6 牛肺功能补肺,止咳逆;主治肺虚咳喘本品收载于《本草拾遗》,谓能补肺每100 克含水分91 克、蛋白质7.3克、脂肪1.4 克、灰分0.4 克、钙7 毫克、磷81 毫克、铁6.7 毫克、硫胶素0.01 克、核黄素0.14 毫克、尼克酸1.1 毫克。
3.2.7 牛脾:别名为牛连贴[性味] 甘微酸,温[药用功效] 健脾消积;主治脾胃失健,消化不良,食积痞满 本品见载《本草拾遗》,谓之“补脾” 《滇南本草》载:“水牛连贴,健脾开胃,消积磨宿食,宽中醒脾,消痞满、胸胀 《本草纲目》谓:“腊月淡煮,日食一度,治痔瘘中医学士学位《中医营养与食疗》 补充资料 - 畜禽类[Type text] Page 320123.3 羊3.3.1 羊肉[性味归经] 甘,温归脾、肾、心经[营养成分] 含优质完全蛋白质11.1%,脂肪28.8%,为猪肉的一半,同时还含有维生素A、B1、B2及矿物质钙、磷、铁、钾、碘等,营养十分全面、丰富[药用功效] 《本草拾遗》:“补可去弱,人参、羊肉之属也功能为暖中祛寒,温补气血,开胃健力,治虚嬴瘦,腰膝酸软,产后虚冷,中虚反胃等症古代医学认为“人参补气,羊肉则善补形”羊肉还可增加消化酶功能,保护胃壁,帮助消化中医认为,羊肉还有补肾壮阳的作用,适合男士经常食用[食用宜忌] 羊肉性温热,常吃容易上火 吃羊肉时最好搭配豆腐羊肉和萝卜共食,则能充分发挥萝卜性凉、消积滞、化痰热的作用。
“涮”羊肉时间不宜太短,否则不能完全杀死肉片中的细菌和寄生虫虫卵 吃羊肉时不直同时吃醋;不宜同时吃番瓜;不宜马上饮茶 羊肉属大热之品,凡有发热、牙痛、口舌生疮、咳吐黄痰等上火症状者不宜食用适用量:每餐50 克[食疗方剂] 当归生姜羊肉汤(《金匱要略》):当归、生姜、羊肉将羊肉切碎,与当归、生姜同炖去归、姜,食肉及汤功效:补血温中,祛寒止痛中医学士学位《中医营养与食疗》 补充资料 - 畜禽类[Type text] Page 42012 苁蓉羊肉粥(《本草纲目》):肉苁蓉,精羊肉,粳米,葱白,生姜,食盐分别将羊肉、苁蓉洗净,切细先煮苁蓉取汁,去渣,入羊肉、粳米同煮;待沸后,加入调味品,同煮为稀粥,空腹食之功效: 补肾阳,益精血,温中散寒,开胃止痛3.3.2 羊心[性味归经] 甘温,入心经[药用功效] 补心,解郁主治劳心膈痛,心气惊悸,郁结不乐本品见载于《名医别录》,谓之“止忧患膈气”;《食疗本草》云“补心 《饮膳正要》载有炙羊心,治心气惊悸,郁结不乐3.3.3 羊肚:别名为羊胃、羊脾胵[性味] 甘温[药用功效] 补虚弱,健脾胃。
主治虚劳羸瘦,不能饮食,消渴,盗汗,尿频本品见载于《千金•食治》,云:“主胃反治虚劳羸瘦,小便数,止虚汗《本草蒙签》谓“补虚怯,健脾《本草纲目》载有,“治项下瘰疬羊脾胵,烧灰,香油调数3.3.4 羊肝: 羊肝性味甘凉,有益血、补肝、明目之功效,对治疗产后贫血、肺结核、夜盲、白内障、青光眼等症有很仔的效果3.3.5 羊骨: 羊骨中含有磷酸钙、碳酸钙、骨胶原的等成分,能强筋骨.治腰膝酸软、筋骨痛等症3.3.6 羊肺[性味] 甘、平[药用功效] 补肺气,调水道主治肺痿咳嗽,消渴,小便不利或频数本品见载《名医别录》:“补肺,主咳嗽《本草纲目》云:“通肺气,利小便,行水解毒中医学士学位《中医营养与食疗》 补充资料 - 畜禽类[Type text] Page 520123.3.7 羊肾:羊肾能起到补肾助阳、生精益脑的作用3.3.7 羊胆:羊胆性昧苦寒,在肺结核的治疗中,长期服用抗肺痨药物无效者,使用羊胆治疗往往能显示出特殊的疗效3.4 鸡3.4.1 鸡肉[性味归经] 甘,微温归脾、胃经.[营养成分] 鸡肉每百克含蛋白质23.3克,脂肪仅1.2克,钙13毫克,磷189毫克,铁2.8毫克,还有维生素Bl、B2 、烟酸等.鸡肉含维生素A亦较丰富.此外,尚含维生素C及E。
禽肉是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特别是鸡肉中赖氨酸的含量比猪肉高13% [药用功效] 温中益气,补精添髓《随息居饮食谱》谓: “鸡肉补虚、暖胃、强筋骨、活血、调经托痈疽,止崩带,节小便频数,主娩后羸能治虚劳、消瘦、水肿、小便频数、贫血、病后虚弱等症,适于老人久病体虑,产妇调养中医认为鸡肉具有温中益气、补精填髓、益五脏、补虚损的功效[食用宜忌] 吃鸡肉时一定要多煮一会 传统上讲究男用雌鸡,女用雄鸡,以清炖为宜 吃鸡肉进补也并非人人皆宜鸡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鸡肉中磷的含量较高、为了避免它影响铁剂的吸收,服用铁剂时暂不要食用鸡肉 多食鸡肉易生痰,故体胖、患严重皮肤疾病者宜少食或忌食,患严重外感疾患时也不宜食用 不宜食用鸡尾部 禁忌食用多龄鸡头中医学士学位《中医营养与食疗》 补充资料 - 畜禽类[Type text] Page 62012 鸡肉不宜与兔肉同时食用,不宜与鲤鱼同时食用,不宜与大蒜同时食用[食疗方剂] 归参炖母鸡:当归身,党参,母鸡约,生姜、葱、料酒、食盐适量将洗净切片后的当归、党参放入鸡腹内,置砂锅中,加入姜、葱、料酒等,渗入适量水,武火煮至沸后,改用文火煨炖,至鸡肉炖熟脱骨即成。
功效: 补血益气,扶持虚弱 北芪炖乌骨鸡:北芪,乌骨鸡,切块,加水适量隔水炖熟,调味服食功效:补脾益气,养阴益血 鸡血、鸡肝、鸡肫、鸡心等都含蛋白质约20%左右,营养丰富3.4.2 鸡肝: 维生素A含量高,具有补肝、养血、明目的作用、适合视力下降、贫血患者食用,可治雀目(夜盲症)3.4.3 鸡心: 具有补心镇静的作用,适合心悸、虚烦患者食用3.4.4 鸡胆: 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对胆囊炎、百日咳患者有效3.5 乌鸡[性味] 甘,平[营养成分] 乌鸡含有10种氨基酸其中蛋白质、维生素B2、烟酸、维生素E 的含量都很高,而胆固醇和脂肪含量则很少鸟鸡肉中,铁、磷、钙、镁的含量较高,铁和锌的含量更是远远超过其他食品[药用功效]:滋阴退热,健脾益肺乌鸡最适用于虚劳瘦弱、骨烝潮热、脾胃不健、体虚血亏、肝肾不足、下痢口噤、崩中带下、消渴、赤白带,遗精等虚弱症中医学士学位《中医营养与食疗》 补充资料 - 畜禽类[Type text] Page 72012乌鸡中含有人体不可缺少的赖氨酸、蛋氨酸和组氨酸,有相当高的滋补药用价值因此,乌鸡自古享有“药鸡”之称。
[食用宜忌]乌鸡及虽是补益佳品, 但多食能生痰助火,生热动风,故感冒发热或湿热内蕴而见食少、腹胀者不宜食用适应量:每次150克[食疗方剂] 生地黄鸡(《饮膳正要》):乌鸡,生地黄,饴糖,将生地黄切成细丝与饴糖相和匀,放入鸡腹中缝固,置盆中入蒸锅蒸熟单食其肉功效: 健骨益精髓,止盗汗 红枣乌鸡材料: 绿壳蛋乌鸡、准山、杞子、红枣、陈皮、生姜、调味适量将全部材料放入瓦煲内,加水煮约三小时.调味即成功效: 补益气血、滋补肾气、益肝明目3.6 鸭3.6.1 鸭肉[性味归经] 甘、咸,微寒归脾、胃、肺、肾[营养成分]鸭肉的营养价值很高,蛋白质含量约为16%-25% ,比畜肉中的蛋白质含量高得多,鸭肉还是含B 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 比较多的肉类此外,鸭肉还含有约 0.8%-5% 的无机物和较高的铁、铜、锌等微量元素[药用功效] 滋阴补虚,补气利水消肿《本经逢原》谓:“男子阳气不振者,食之最宜,患水肿人用之最妥”《本草纲目》曰:“鸭,水禽也.治水利小便,宜用青头雄鸭治虚劳热毒,宜用乌骨自鸭.黑嘴白尾者,治胃肠久虚”中医学士学位《中医营养与食疗》 补充资料 - 畜禽类[Type text] Page 82012适用于体内有热、上火的人食用,特别是一些低热、虚弱、食少、大便于燥和有水肿的人,食鸭肉最有益。
鸭肉可滋阴补血,治五脏阴亏所致之少津口渴、消渴、骨蒸劳热,阴虚咳嗽及血虚所致之头晕眼花、心慌短气、失眠它还可益气利水,疗气虚乏力,食少,便溏,身面浮肿尿少[食用宜忌]《日用本草》:“肠风下血人不可食”,《随息居饮食谱》:“多食滞气,滑肠,凡为阳虚脾弱,外感未清,痞胀脚气,便泻,肠风皆忌之”鸭肉多食滞气,滑肠,凡为阳虚脾虚、外感未清、痞胀脚气、便泻肠风者皆忌之[食疗方剂] 腹水病:白鸭1 只,以豆豉同姜、椒入鸭腹中缝合,蒸熟后食之 虫草炖老鸭(《本草纲目拾遗》)冬虫夏草,老雄鸭1只冬虫夏草放于鸭腹内,加清水适量放瓦锅内隔水炖熟,调味服食功效: 补虚损,益肺肾,止喘咳 芡实煮老鸭:芡实纳于治净的鸭腹中,放瓦锅内加清水适量,文火煮2 小时,至肉烂,加食盐调味服食功效: 滋阴养胃,健脾利水,固肾涩精 取鸭一只,宰后洗净,加中药黄精,入锅清炖,待肉烂熟,即可分次配餐吃肉喝汤,对老年肺结核病及肺气肿患者有辅助治疗作用 冬季老人进补,可将适量黄芪塞入鸭腹内同煮食,能益气利尿,增强体质3.7 鹅3.7.1 鹅肉为鸭科动物鹅的肉别名为家雁、舒雁[性味归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