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政治专题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伟大贡献第二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2-10页.pdf
10页第二框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对应学生用书页码P14 1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二因素,任何商品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2劳动的二重性学说不仅揭示了价值的源泉,而且为剩余价值论等其他理论奠定了基础,从而成为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3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4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5马克思正是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联系及其发展趋势对应学生用书页码P14 商品、货币理论 识记探究层级 1商品及商品的二因素(1)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2) 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二因素,任何商品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2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1) 形式上各不相同的劳动叫具体劳动该劳动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使用价值2) 人的体力和脑力的耗费,即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叫抽象劳动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是价值的唯一源泉3劳动二重性学说的内容和意义(1) 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同一个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2) 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由马克思创立的这一学说不仅科学地揭示了价值的源泉,使劳动价值论成为科学,而且为剩余价值论等其他理论奠定了基础,从而成为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4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5在同样时间里,复杂劳动所创造的价值比简单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大6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如果“1 件上衣 30 千克大米”成立,那么:(1) 二者为什么需要交换?(2) 二者为什么能够交换?(3) 在上述等式中,1 件上衣的价值是如何表现的?(4) 假如有三个生产者生产同样一件上衣,甲用了10 小时,乙用了11 个小时,丙用了12 小时甲、乙、丙哪一个生产的上衣价值量大?为什么? 提示 (1) 二者使用价值不同,并且分别属于不同的所有者2) 二者都凝结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都具有价值 (3)1 件上衣的价值通过与30 千克大米相交换表现出来,30 千克大米是 1 件上衣的交换价值4) 一样大,因为: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 理解应用层级 全面理解商品、货币理论(1) 商品理论: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属性: 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指物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具体劳动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使用价值。
抽象劳动创造价值,是价值的唯一源泉价值量: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2) 货币理论:货币的含义: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产生:是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发展的必然结果形式:随着商品经济发展而不断发展3) 全面把握商品的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的关系商品的二因素劳动二重性区别内容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含义(1) 使用价值是指物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自然属性(2)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商品的社会属性(1) 具体劳动是指形式上各不相同的劳动人的体力、脑力的耗费,即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称为抽象劳动(2)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两种劳动,也不是两次劳动,而是生产商品的同一个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联系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误区: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是两种劳动,也是两次劳动警示: 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不是两种劳动,也不是两次劳动,而是生产商品的同一个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2014四川高考 ) 产能过剩是指生产能力的总和大于消费能力的总和的经济现象。
目前我国工业产业产能过剩情况比较严重,尤其是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汽车制造等行业如果用右图反映产能过剩,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出发,对该图的正确解读是( ) A产能过剩行业的商品供过于求,商品价格低于其价值B产能过剩行业的商品滞销,但商品价格仍高于其价值C产能过剩行业的部分商品卖不出去,商品价值无法全部实现D产能过剩行业的商品大量积压,商品价值实现要有一个过程解析:选 C 本题考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相关知识本题的题眼是“产能过剩是指生产能力的总和大于消费能力的总和的经济现象”“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由图示可知, 某些行业的生产能力远远高于人们的消费能力,生产的商品中有些卖不出去,价值无法实现,C项符合题意 材料中没有涉及商品的价格与价值的关系,A、B两项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商品价值实现要有一个过程,D项不符合题意价值规律理论 识记探究层级 1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要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2表现形式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表现3作用(1) 自发地使社会资源在不同的生产部门之间流动2) 促使商品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技术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 实现优胜劣汰过去计划经济时期,粮食是国家实行统购统销、凭票证供应的首要物资,结果越统越少,越少越统 由于无视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使粮食成了当时短缺经济下最紧缺的商品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 国家通过取消粮油票证、开放粮食集市等一系列渐进式市场化改革措施, 使价值规律在我国国内外粮食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从而基本理顺了粮食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开创了粮食工作的新局面价值规律在发展粮食生产中的积极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提示 价值规律在发展粮食生产中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价值规律可以自发地使社会资源在不同的生产部门之间流动当粮食紧缺时, 粮价上涨,使人、财、物向粮食生产领域转移,增加粮食产量;当粮食供过于求时,价格下跌,可以减少粮食生产从而可以调节粮食的供给和需求价值规律促使粮食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技术进步,全面提高粮食的产量可以充分调动粮农积极性,增加粮食供给 理解应用层级 全面理解价值规律理论(1) 价值规律的内容: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要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2) 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3) 三大作用:其一,自发地使社会资源在不同的生产部门之间流动。
其二,促使商品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技术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其三,实现优胜劣汰4) 局限性: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在私有制条件下,也容易形成技术垄断,阻碍新技术的推广和利用,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在私有制条件下,使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误区:价值规律的作用是十全十美的警示: 价值规律的作用不是十全十美的,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它的局限性表现在:第一,会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第二, 在私有制条件下,容易形成技术垄断,阻碍新技术的推广和利用,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第三,在私有制条件下,会使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 近年来, 彩电行业的价格战愈演愈烈,一些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的企业逐步退出了这一市场,少数知名品牌的市场份额则在不断扩大上述现象说明( ) A彩电行业出现了“卖方市场”B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C彩电行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彩电价值量不断变大D彩电价值量由挑起价格战的企业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解析: A项不符合事实,近年来彩电行业出现的是“买方市场”;C、D两项说法错误;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的企业逐步退出了这一市场,少数知名品牌的市场份额则在不断扩大,体现了优胜劣汰,B项符合题意答案: B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识记探究层级 1马克思认为商品和价值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生产关系,都是历史的产物。
2马克思区分了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揭示了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与商品的二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劳动价值论成为科学3马克思正是在其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联系及其发展趋势 理解应用层级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1) 从理论基础上: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在批判地继承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学说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2) 从对商品研究上:与斯密、李嘉图把商品和价值等看成永恒的范畴不同,马克思认为它们体现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生产关系,都是历史的产物3) 从其科学性上:马克思正是在其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联系及其发展趋势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 是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批判、继承和发展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是研究价值分配的理论为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奠定了理论基础ABC D 解析: 马克思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阐明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及其生产过程,阐明了资本主义基本经济关系,揭示了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因此,是正确的误选的原因在于混淆了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的关系价值创造研究的是生产领域中价值是由什么创造的,即价值的源泉是什么的问题;价值分配研究的是价值创造出来后,在各个生产要素所有者之间应按照什么原则进行分配的问题。
因此,不能把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问题混为一谈,既不能把价值创造看做是价值分配的依据,又不能把价值分配问题等同于价值创造问题答案: C 对应学生用书页码P16 命题点一劳动的二重性 例 1 (2014天津高考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某工业大省正在兴起一股“机器人换人”的浪潮该省某地区截至2013 年 7 月已有 15 个“机器人换人”改造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使企业生产用工平均减少25% ,人均产出提升 30% , 产品合格率提升2.8 个百分点同年 17 月, 该地区相应的技改投资达104.42亿元,同比增加60.7%,占工业投资比重的88.6%作为工业大国,2012 年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工业机器人市场,预计到2015 年将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面对诱人的前景,我国近年来已建成30 多个工业机器人产业园机器人换人”后,有人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机器人创造的请运用经济学常识的有关知识反驳这种观点 解析 本问应运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中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说明,并指出该观点的错误所在 答案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生产商品的劳动是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的统一, 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机器人是具体劳动过程中使用的劳动工具,本身不能创造价值。
上述观点否定了人类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因而是错误的 命题点二价值规律理论 例 2 A、 B两企业原本是规模相同且生产同一种产品的企业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A企业进行全面技术改造,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的自动化程度,改进经营管理,企业发展蒸蒸日上而 B企业只是作了局部的设备更新,生产效率提高慢,价格缺乏竞争力,企业发展步履艰难结合材料,运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分析A 、B两企业的不同命运 解析 解答本题, 首先应叙述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内容,然后根据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内容分析说明A企业为什么蒸蒸日上,B企业为什么步履艰难 答案 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商品按其价值量实行等价交换注重改进技术, 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个别劳动时间的商品生产者会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A企业通过引进技术和设备、改善经营管理,使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降低到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以下,在等价交换中获得更多的利润,企业发展自然蒸蒸日上B企业不重视技术改造,其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高于或勉强接近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企业获利不多甚至亏本,发展必然步履艰难。
对应学生用书页码P66 一、选择题1一切商品都包含着价值与使用价值两个因素,这是因为( ) 凡是没有使用价值的物品,就不会有价值没有价值的物品,虽然有使用价值也不能成为商品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有使用价值的物品,就必然有价值A B C 。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