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琵琶镇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物理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
5页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琵琶镇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物理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单选)某大型游乐场内的新型滑梯可以简化为如图所示的物理模型.一个小朋友从A点开始下滑,滑到C点时速度恰好减为0,整个过程中滑梯保持静止状态.若AB段的动摩擦因数μ1, BC段的动摩擦因数μ2,则该小朋友从斜面顶端A点滑到底端C点的过程中A.滑块在AB段的平均速度小于BC段的平均速度B.AB段的动摩擦因数μ1小于BC段的动摩擦因数μ2C.地面对滑梯的摩擦力方向始先水平向左后终水平向右D.地面对滑梯的支持力大小始终等于小朋友和滑梯的总重力大小参考答案:BC2. (单选)在下图中,不能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是 参考答案:d3. (多选)一物体的运动在直角坐标系的x轴和y袖方向上的规律分别是x=3t2及y=4t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在x方向上和y方向上都在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B.物体的合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5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C.物体的合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l0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D.物体的合运动是曲线运动参考答案:AC4. 参考答案:B5. 红蜡块能在玻璃管的水中匀速上升,若红蜡块在A点匀速上升的同时,使玻璃管水平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红蜡块实际运动的轨迹是图中的( )A.直线P B.曲线Q C.曲线R D.无法确定参考答案:B【考点】运动的合成和分解.【分析】蜡块参与了竖直方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和水平方向上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判断合运动是直线运动看合速度与合加速度在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并且曲线运动的合力(加速度)大致指向轨迹凹点的一向.【解答】解:两个分运动的合加速度方向水平向右,与合速度的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合运动为曲线运动,根据曲线运动的合力(加速度)大致指向轨迹凹点的一向,知该轨迹为曲线Q.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二、 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 质量为2t的汽车,发动机输出功率恒为30kW,在水平公路上能达到的最大速率为15m/s则汽车运动中所受阻力为 N;当汽车的速度为10m/s时的加速度为 m/s2.参考答案:2000 0.5 7. 如图所示,A、B两轮半径之比为1:3,两轮边缘挤压在一起,在两轮转动中,接触点不存在打滑的现象,则两轮边缘的线速度大小之比等于______。
A轮半径中点与B轮边缘的角速度大小之比等于______ 参考答案:1:1 , 3:1 8. 某一物体其运动的速度图象如右图所示,那么物体在0~t1时间内的加速度大小为 ,t1~t2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为 ,(用图中相关的物理量表示)在t2~t3内与在t3~t4内物体的运动方向 改变(填“有”或“没有” ),加速度 (填“相同”或“不相同” )参考答案: v/t1 v(t2-t1) 有 相同9. 如图甲所示,竖直放置的两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满清水,内有一个红蜡块能在水中以0.3m/s的速度匀速上浮现当红蜡块从玻璃管的下端匀速上浮的同时,使玻璃管水平匀速向右运动,测得红蜡块实际运动的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7°,已知sin37°=0.6;cos37°=0.8,则:(1)根据题意可知玻璃管水平方向的移动速度为 m/s 2)若玻璃管的长度为0.6m,则当红蜡块从玻璃管底端上浮到顶端的过程中,玻璃管水平运动的距离为 m 3)如图乙所示,若红蜡块在A点匀速上浮的同时,使玻璃管水平向右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则红蜡块实际运动的轨迹是图中的 。
A.直线P B.曲线Q C.曲线R D.无法确定参考答案:10. 质点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经5s后速度达到 10m/s,然后匀速运动了 20s,接着经 2s匀减速运动后静止,则质点在加速阶段的加速度是______ m/s2,在第 26s末的速度大小是____m/s. 参考答案:2 511. 卡文迪许把他自己的实验说成是“称地球的重量”(严格地说应是“测量地球的质量”)如果已知引力常量G、地球半径R和重力加速度g,那么我们就可以计算出地球的质量M= ;如果已知某行星绕太阳运行所需的向心力是由太阳对该行星的万有引力提供的,该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只要测出 和 就可以计算出太阳的质量 参考答案:12. 如图甲所示是一种速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图,在这个系统中B为一个能发射超声波的固定小盒子,工作时小盒子B向被测物体发出短暂的超声波脉冲,脉冲被运动的物体反射后又被B盒接收,从B盒发射超声波开始计时,经时间Δt0再次发射超声波脉冲,图乙是连续两次发射的超声波的位移—时间图象,则超声波的速度为 物体的平均速度为 参考答案:13. 现要验证“当质量一定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这一物理规律.给定的器材如下:一倾角可以调节的长斜面(如图)、小车、计时器一个、米尺.(1)填入适当的公式或文字,完善以下实验步骤(不考虑摩擦力的影响):①让小车自斜面上方一固定点A1从静止开始下滑至斜面底端A2,记下所用的时间t.②用米尺测量A1与A2之间的距离x,则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③用米尺测量A1相对于A2的高度h.设小车所受重力为mg,则小车所受合外力F=_______,④改变_______,重复上述测量.⑤以h为横坐标,1/t2为纵坐标,根据实验数据作图.如能得到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则可以验证“当质量一定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这一规律.(2)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有一位同学通过实验测量作出了图乙中的A图线.试分析①A图线不通过坐标原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A图线上部弯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上图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7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计算的加速度a=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参考答案: (1)② ③mg ④斜面倾角(或h的数值)(2)①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不够②未满足钩码质量m远小于小车质量M(3)0.495~0.497 m/s2三、 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14.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采用重物自由下落的方法(g=9.8m/s2):(1)通过验证mv2=mgh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时,对纸带上起点的要求___________;为此,所选择纸带的第一、二两点间距应接近___________。
2)若实验中所用重物质量m=1kg,打点纸带如图所示,所用电压频率为50Hz,则打点时间间隔为___________s,则记录B点时,重物的速度vB=___________m/s,重物动能EkB=___________J从开始下落起至B点,重物的重力势能减少量是___________J,因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3)根据纸带算出相关各点的速度v,量出下落距离h,则以v2/2为纵轴,画出的图象应是图中的___________,图线的斜率表示___________参考答案: (1). 初速度等于零 (2). 2mm (3). 0.02 (4). 0.590 (5). 0.174 (6). 0.172 (7). 在误差匀许的范围内机械能守恒 (8). C (9). 重力加速度【详解】第一空.用公式mυ2=mgh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时,对纸带上起点的要求是重锤是从初速度为零开始;第二空.打点计时器的打点频率为50 Hz,打点周期为0.02 s,重物开始下落后,在第一个打点周期内重物下落的高度所以所选的纸带最初两点间的距离;所选择纸带的第一、二两点间距应接近2mm.第三空. 所用电压频率为50Hz,则打点时间间隔为0.02s;第四空.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 第五空.重锤的动能EKB=mvB2=0.174J;第六空.从开始下落至B点,重锤的重力势能减少量△Ep=mgh=1×9.8×0.176J=0.172J.第七空.得出的结论是在误差允许范围内,重物下落的机械能守恒.第八空.利用-h图线处理数据,如果mgh=mv2那么图线应该是过原点的直线,故选C;第九空. 由v2 =gh可知,直线的斜率就等于g.15. (1)(3分)油膜法测定分子的大小的实验中,为了使测量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实验中最关键的应注意(单选) ( )A.一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必须准确测量B.散在水面上的油膜的面积必须准确测量C.散在水面上的油膜应尽量散开,形成单分子油膜D.散在水面上的油膜应尽量聚拢,以便准确测量其面积 (2)(2分)体积为1×10–3cm3的一滴油在水面上形成面积为4m2的油膜.由此估算出油分子直径为____________cm。
参考答案:(1)C(2)2.5×10–8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16. 在高为20m的阳台上,用20m/s的初速度水平抛出一物体,不计空气阻力,g=10m/s2求:(1)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2)落地时的速度大小参考答案:依题意h=20m,v=-20m/s(1)由公式得 (2分)(2)落地时的竖直分速度为 则,落地时的和速度17. 列车出站后开始沿平直的轨道加速,出站时的速度为5m/s ,加速度大小为0.4 m/s2,求(1)10s时列车的速度?(2)10s内列车的位移?(3)第10s内列车的位移?参考答案:(1)9m/s (2)70m (3)8.8m18. 如图所示,质量m=1 kg的小球用细线拴住,线长L=0.5 m,细线所受拉力达到F=18 N时就会被拉断当小球从图示位置释放后摆到悬点O的正下方时,细线恰好被拉断已知悬点O距水平地面的高度h=5.5 m,重力加速度g=10 m/ s2,求:(1)细线恰好被拉断时小球的速度 (2)小球落地处到地面上P点的距离?(P点在悬点O的正下方) 参考答案:解析:球摆到悬点正下方时,线恰好被拉断,说明此时线的拉力F=18 N,则由F-mg=m --------------------------------(4分)可求得线断时球的水平速度为v=m/s =2 m/s ----(2分)线断后球做平抛运动,由h=gt2 可求得物体做平抛运动的时间为t= s=1 s 则平。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