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弟子规总叙解释.docx
31页弟子规总叙解释弟子规总叙弟子规〈总叙〉原文: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入则孝〉原文: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出则弟〉原文: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白泯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绘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近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谨〉原文: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信〉原文: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白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泛爱众〉原文: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行高者名白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白大人所服非言大己有能勿白私人所能勿轻譬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扬人恶既是恶疾之甚祸且作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亲仁〉原文: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余力学文〉原文: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非圣书屏勿视敝聪明坏心志勿白暴勿白弃圣与贤可驯致5〈〈弟子规》总叙〈〈弟子规》总叙课例教学预案教学内容:总叙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教学时间:60分钟教学对象:6-13岁小学生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经文含义,熟练诵读。
2、让学生明白学习〈〈弟子规》的目的和重要性3、知道入则孝的道理4、知道孝顺父母的故事,并受到启发和教育教学方法:诵读、释意、结合现实与故事引导课前准备:经本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 向大成至圣先师孔老夫子行三鞠躬礼2. 师生问好3. 调整坐姿,准备好课本二、导入课题有一件衣服不用钱,不会坏,不会旧,而且随着你年龄的增长,这一件衣服愈来愈美丽,愈来愈漂亮你穿上去的时候,别人都对你非常恭敬,非常尊敬,这一件衣服叫什么?这一件衣服叫好习惯,好德行(板书)会不会坏?不坏,而且愈来年龄愈大愈漂亮,看起来愈庄严所以当一个人有好习惯、好品德的时候,他不用叫别人来尊重他,来欣赏他,而所有的朋友会来亲近你,因为他们想亲仁,他们也想提升,真正能让人生觉得踏实、充实的内在美就是德行所以这个时候你就是众星拱月,你就是月亮,一轮明月,所有的星星白然而然就到你的身边来所以真正能够交到好朋友,真正能让别人打从心里尊敬你的,不是外在名牌,也不是外在整容,也不是外在的这一些形式,而是内在的美,好的德行,好的习惯而当我们做到了〈〈弟子规》的一条,我们就为这件衣服织了一针,当我们把〈〈弟子规》都做至仃,这件衣服就织完整了。
同学们,大家愿意跟老师一起走进〈〈弟子规》,一起去了解学习〈〈弟子规》吗?〈〈弟子规》总叙5教学思路说明学习〈〈弟子规》首先让孩子们及家长对〈〈弟子规》有一个整体初步的认知,在日后的学习中再每一部分深入学习〈〈弟子规》的学习对于初学的学生及家长是陌生的因此在教学设计时首先考虑到他们的接受状况,教学过程中教学语言浅显易懂,循序渐进地渗透〈〈弟子规》经句及其他经典的经句,让初学者既不会感到难度很大又能感受到经典的美妙及感染力,进而对学习经典产生兴趣先通过读诵,老师三、学习总叙一)读诵(出示小黑板)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读一读总叙二)释义1、总叙:是这本书的总纲领2、弟子规弟子:指学生或父母的子弟,更广泛的是你、我规:做人的规范、道理〈〈弟子规》就是指我们作为学生、儿女做人的规范、道理3、圣人训圣人的教诲〈〈论语》学而第一中说到: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是依据至圣先师孔老夫子的教诲编成的4、首孝弟首是首先,最重要的是什么呢?孝字上面一个老字,下面一个子字,代表儿子背负父亲,儿子承传、照顾上一代,代代相传的含义悌右边是4、旁表示做哥哥姐姐的心里要有弟弟妹妹,弟弟妹妹的心里有哥哥姐姐。
在学校里要友爱同学孝敬是中国文化的基础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忠臣出于孝子之门,说明了孝是一切的根本啊!一个人能够孝顺,他就有一颗善良仁慈的心,有了这份仁心,就可以利益许许多多的人5、次谨信谨是谨慎,懂得约束白己尊重别人,恭敬别人,从内心当中存有恭敬之心即是礼了信讲信用过渡语:下步再提高人生境界,即爱心、慈悲心等古语云:施比受有福,能行善的人是最有福的6、泛爱众,而亲仁(带读一遍)泛是广泛亲仁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慈要时常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对于大众,我们要平等对待,并能随缘随分随力爱护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把大众看成是我们的亲人,彼此和睦共处,社会上你争我夺的暴戾之气,怎能不消退呢?我们要提升白己的境界,做好孝弟、谨信、泛爱众,就应亲近有仁德的好老师,从仁者的言行中行到学习的楷模,这样就能一步一步往圣贤的路上走了学习圣贤典籍,虚心请仁者指正我们的过错,使孝弟、谨信、泛爱众更能切实力行,才不会孤陋寡闻,这样就能一步一步往圣贤的路子走了〈〈弟子规》总叙6引读,让孩子们对经文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再进行解释针对10岁左右的孩子,总叙部分可只作简明扼要且适合他们当前接受能力的语言进行解释怎样的人才是仁者呢?仁者可能出现在我们的朋友、师长当中,他们的心总是为大家着想,在日常中,他们能力行孝弟、谨信、泛爱众,并不断努力学习圣贤之道。
如果我们有幸遇到这样一位仁者,应该把握机会,好好亲近,向他请益学习今天,我们走进传统文化的大门,我们的好老师是谁呢?至圣先孔子到过孔庙的同学请举手孔老夫子虽然离我们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但人们依然非常敬仰、尊重夫子联合国也立了塑像纪念这位圣贤人前人讲私淑在总叙中解释亲古人就是以古人为师今天我们有幸成为夫子的学生,我们应该好好珍惜仁部分,老师通过这7、有余力,则学文非做不可如果做了还有余暇,更应努力地学习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各种经典以及其他有益的学问这两句话了说明了孝弟、谨信、泛爱众与亲仁是本分之事,本分一定要奉行,认真去做至于学文之事,是有余力的时候举个例子来说,如果在家里,父母需要我们帮忙做事,我们却推说要读书,或者和同学相约要出去,要练习各种才艺,这就不能替父母分劳,亏了孝道,失去了本分举例:(简笔划画一棵树,标上总叙这几个字)好比一棵大树,若树根受伤了,不论枝叶如何茂盛,大树都将枯萎前四条本分之事好比树的根,读书才艺像是枝叶,若本分有亏,不论读书、才艺如何胜过别人,也很难立足于人世间同学们,如果一个人很会唱歌、弹钢琴过十级,英语也读得很好,但是这个人不孝敬父母,不讲信用,没有爱心又很傲慢,那他能不能成为一个对大家有帮助的人才呢?则学文这个则字,看得也有更积极的意义。
是说一有余力,就立刻去办学文的事孔子曾说质胜文则野,一个人本质虽很好,若缺少礼仪才艺的熏习,就不免粗野鄙陋有一次,孔子的大弟子子路,向孔子问道:南山有种竹子,天生就很直,砍下来当作箭,可以射穿犀牛皮本质好就可以了,何必再学习呢?孔子说:如果箭尾再加上羽毛,箭头装上箭镰,射入皮革不是更深更准吗?这说明有好的本质,再加上羽毛箭镰的修饰,就会有更好的成绩所以孔子对学生的期望是成为文质彬彬的君子,也就是文和质均衡发展的君子这些知识才艺只要有助于大众的,就应当认真学习但如果时间有限,就应优先学习中国文化的重要典籍,因为经典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学习之后,就可以解决许多问题,更可以让我们成圣成贤所以大家应立志来研学清朝的康熙皇帝曾说过:人应该以劳为福,以逸为祸有空闲的时间不要花〈〈弟子规》总叙7样的引导,初步建立对学文学习各种才艺则是就的意思以上这些事是学习的根本,孔老夫子的敬仰之心通过简笔划画一棵树形象生动地让家长和孩子们明了做人的根本是什么,也为往后家长课中如何落实德行教育分享扎根的重要性作一个铺垫同时结合离孩子们很近的现实生活情况,让孩子们明白学习的根本和基础是什么?然后再进行小结,初步让孩子们了解学习〈〈弟子规》的现代的同学们生活富裕,都能上学校念书,有许多时间来学习各种知识才艺,重要性和目的性。
在看电视、玩游戏等无益节目上,污染身心所以,同学们,从小我们就要扎好做人的根本,而且这个根要扎深扎稳,再学习各种有益的知识本领,我们就可以很好地服务他人,造福社会四、学习入则孝一)释义:1.释字:入是指在家中家,不单是指外在的房子重要的是朝夕相处的家人2、释文:而家要得到健全的发展,最重要的是大家要讲求孝,如果家中没有孝,就缺乏祥和安乐的气氛,即使财富累积如山,名声如雷贯耳,家人的心灵总是无法得到温暖3. 引言:现以让我们从入则孝来学起一般人总认为孝顺父母是不用学习的,但在〈〈弟子规》里却教我们要怎么做,才是一位孝顺的孩子应有的表现若拿这些规矩来检查我们本身的言行,一定还会发觉白己还有许多缺点简要介绍入则孝,我们能称得上是孝顺的孩子吗?如果还离得很远,就应当来学习怎么孝顺父为下次内容作好铺垫希望大家一起来用心,并身体力行,仔细体会其中的好滋味!(二)学习故事:李忠的故事在元朝的时候有一个孝子叫李忠,他们那整个乡镇发生大地震元朝天灾很多,因为元朝的杀戮太多了,所以感来很多灾难结果当地震来的时候,所有的房子都倒了,李忠是一个孝子,所以震脉震到他们家的时候突然分成两条,然后过了他们家之后又合成一条继续震,这个在史书上有记载。
为什么?他的德,他的善,所以就把他的劫难化掉了孝子无灾,多少孝子免于老虎的口中,所以这个真实不虚,一个人有善的时候是不可能会遭难的五. 总结今天很高兴能与大家一起来分享学习〈〈弟子规》,让我们努力的学习落实,大家都能够德日进,过日少〈〈弟子规》总叙8〈〈弟子规》总叙9〈〈弟子规》总叙课题学习目标重点难点教具准备第1课〈〈弟子规》总叙1、从总体上了解〈〈弟子规》2、会背〈〈弟子规》总叙3、大体了解这几句话的意思会背〈〈弟子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