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国学研究-张梦阳:孙犁先生的一封信.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03848369
  • 上传时间:2021-10-2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9.24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国学研究-张梦阳孙犁先生的一封信 1981年春寒料峭时,我和《鲁迅研究》编辑部的两位同事一起到天津访问孙犁同志,向他约请纪念鲁迅诞生一百周年的文章对孙犁我心仪已久,早在北京二中读书时期,就在恩师韩少华先生指导下,迷上了孙犁的《风云初记》、《铁木前传》和《白洋淀记事》放在手边,不停品读,有些精彩段落几能默诵文革”中我在农村教书时,又在农民作家飞雁和大厂评剧团团长赵德平先生帮助下,从面临毁损的图书馆里“窃”得了精装本的《风云初记》一直珍藏在手边,不时细品,深得其中三昧2002年7月孙犁逝世,我写了《〈风云初记〉“窃”得记》,在多家报纸上刊出韩师曾对我说:别看现在作家灿若群星,多少年后留下的可能只是孙犁和汪曾祺以后,只要见到孙、汪二老的妙文,就如饥似渴地细读,精心保存,对他们格外崇敬所以当我走到多伦道天津日报报社大院门前时,不禁止步,像朝圣一般,肃然敬然悚然,可是走进的竟然是一座普通的大杂院,面对的是一间更加普通的房门我鼓起勇气敲了敲门,开门的是一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老者,瘦高个儿,腰板挺直,头发斑白,面颊清癯,穿着件灰布制服,脚踏一双圆口布鞋,完全像一个地道的农民或乡村教师我道明了身份,说明是来访问孙犁同志。

      由于事前百花文艺出版社的著名散文家谢大光同志代为联系了,老者和蔼地笑道:“好,好,好知道你们要来,我就是孙犁孙犁把我们让进卧室兼书房兼客厅的大开间,请我们在椅子上坐下,自己坐在煤火炉旁的小板凳上这时我看见孙犁对面小凳上还坐着一位中年人,他冲我们笑笑孙犁介绍说:这是冉淮舟同志我看过淮舟的书,知道他是孙犁的崇拜者,便躬身致敬只见炉中的煤火熊熊地燃烧着,冒着红黄的火苗,顿时觉得温暖次年我看到孙犁的散文《火炉》,不禁回想起他们围坐在煤火炉边的情景,念起结尾的一段话倍感亲切:“火炉,我的朋友,我的亲密无间的朋友我幼年读过两句旧诗:炉存红似火,慰情聊胜无何况你不只是存在,而且确实在熊熊地燃烧着啊我向孙犁说明来意,约请他为《鲁迅研究》撰稿,他谦虚地说自己只会写点儿散文,社科院的《鲁迅研究》要理论性强的论文,怕写不了而且最近身体欠佳,站起来就头晕,只能抱歉了虽然没有约到稿子,但能见到孙犁,已经是我的荣幸,就告辞出来孙犁一直送到大门口这次面晤,对孙犁的印象可以用他后来的一本散文集的集名概括:“澹定”1982年我开始了《1913至1983鲁迅研究学术论著资料汇编》的巨大工程大光同志向我提供一条线索:孙犁40年代曾经写过关于鲁迅的书。

      我立即给孙犁发了信不几日收到他回复的一张明信片,是寄到社科院大楼兴建时文学研究所暂居的日坛路6号的上面用老熟的笔体写道:梦阳同志:20/9函悉我在边区印过一本《鲁迅,鲁迅的故事》小册子上部,是介绍鲁迅的生平;下部为改编他的小说,并非研究著作,恐不合贵处的编辑体例一九三八年,我在冀中导报发表过一篇《鲁迅论》,约五千字,但此件已找不到大光同志所证,有些出入,说明以上祝好孙犁24/9在有些人削尖脑袋要把自己不像样子的文章挤进《汇编》时,孙犁先生却如此淡然处之,自言“不合贵处的编辑体例”纵然没有能够如愿在《汇编》里收入孙犁关于鲁迅研究的书文,但得到他的这张明信片,就已经是极大收获了多少年来一直珍藏在我的秘籍中,经常拿出观赏一看到明信片,就仿佛又见到了孙犁有一句话:人淡如菊据说孙犁很喜欢,当作座右铭我2012年9月离别定居美国的女儿,回国参加河北大学的鲁迅研究研讨会,会后到清波荡漾、荷花挺立的白洋淀游览,参观孙犁纪念馆,在他的塑像前留影,想起当年所见的高瘦清癯的孙犁,心中浮起一句话:人清如荷值此孙犁诞辰一百周年之际,特将此语奉献给尊敬的先生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