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学年贵州省黔西南州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11页2023学年九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生活饮用水的水质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相应指标,下列指标可以通过过滤达到的是( )A.硬水变软 B.无色无味C.澄清 D.无细菌和病毒2.薯片等易碎食品宜采用充气袋包装,下列气体中最不适宜充入的是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3.一种碳原子的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8个中子,该碳原子的核电荷数为A.8 B.6 C.2 D.144.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5.节约用水和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你认为下列做法与之不相符的是A.洗菜、洗衣、淘米的水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 B.将活性炭放入硬水中使其软化C.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 D.加强工业废水的排放监控,坚持达标排放6.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C.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D.燃着的小木条伸入呼出气体的瓶中,燃烧更旺7.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反应一段时间,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物质XYZW反应前质量/g102.216.20.9反应后质量/ga4.48.11.8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A.a=15B.X、Z是反应物,Y、W是生成物C.Z一定是化合物D.Z、W两种物质质量的变化比为9:18.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淡化海水可得到饮用水B.可用过滤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C.自然界中水循环主要是通过化学变化完成的D.Cl2在自来水消毒过程中,主要发生的是物理变化9.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炭粉和二氧化锰粉末(看颜色) B.蒸馏水与双氧水(加二氧化锰)C.二氧化碳与氮气(加澄清石灰水) D.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10.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苹果腐烂 B.空气液化 C.汽油燃烧 D.铁钉生锈11.下列关于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A.将氯化钠和植物油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都能形成溶液B.把20%的蔗糖溶液均分成两份,每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C.向20℃时的蔗糖饱和溶液中加入食盐,食盐不再溶解D.配制50gl6%的氯化钠溶液一般经过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装瓶存放等步骤12.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探究水的组成 B.探究化学反应是否遵循质量守恒定律C.探究分子运动 D.探究二氧化锰能否加快过氧化氢分解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下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实验室制取氧气气的实验装置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标号②的仪器的名称为:____.(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填装置序号,下同),收集时可选择E是因为___(3)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 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甲烷时,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收集装置应选用______4) 组装好B装置后,该同学先向分液漏斗中加入水,然后将导管一端通入水中,并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观察导管口是否有连续的气泡冒出该操作的目的是______(5)如图所示,若将F装置内装满水,再连接量筒,就可以用于测定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体积,则气体应从_____(填“a”或“b")进入F中14.学校化学学习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以下实验,探究红转粉对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反应能否起催化作用①分别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装有双氧水的A、B两试管口,再称量1g红转粉加入到A试管中②分别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A、B试管口,A木条复燃,B木条无变化③反应结束后,将A中混合物过滤、洗涤、烘干,得到滤渣④观察滤渣的状态和颜色⑤称量滤渣为1g⑥将滤渣加入到B试管中,伸入带火星木条,木条复燃。
请回答:(1)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2)分析步骤②的现象得出的结论是:_____3)若省略步骤④和步骤⑤,能否达到实验目的?为什么?_____4)设计实验步骤⑥的作用是_____15.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标有①的仪器名称:___________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从控制反应速率和节约药品的角度考虑,发生装置最好选用______________(填字母),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16.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1)根据图1回答:①写出仪器a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②在连接c和d时,使d较易插入c中的措施是____________;(2)采用图2所示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利用图3装置(夹持装置未画出)能进行的实验是__________;A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B.用双氧水与二氧化锰制氧气(4)图3中的气体发生装置虽然简单,操作方便,但无法控制反应速率请从图4中选取______(选填序号)与图1中a组装成新的最佳气体发生装置,以达到控制反应速率的目的。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已知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为2.657×10﹣26kg,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则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最后结果保留整数)18.人体缺少钙元素会影响健康,因此每日需摄入足够的钙市场上某钙制剂的说明书如图所示,请仔细阅读,并进行计算1)葡萄糖酸钙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2)葡萄糖酸钙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按说明书服用钙片时,每天能够补充的钙为mg(精确到0.1)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国庆节小明去奶奶家度假,发现一个怪现象用奶奶家的水洗衣服,擦了许多肥皂也不起泡根据你所学的化学知识猜想该地区的水属于什么水?如果有两瓶水,一瓶是该项地区的水,另一瓶为蒸馏水用什么物质能鉴别出这两瓶水?____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C【解析】A、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不能将硬水变软,故选项错误;B、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不能除去色素,故选项错误;C、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通过过滤可得到澄清的液体,故选项正确;D、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不能杀死细菌和病毒,故选项错误。
故选C2、B【解析】A、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以做保护气、防腐等,适宜食品包装充气;B、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加快食品的变质,不适宜食品包装充气;C、二氧化碳不能和薯片反应,适宜食品包装充气;D、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可以做保护气、防腐等,适宜食品包装充气;综上所述,最不适宜充入的是氧气故选:B3、B【解析】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碳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4、B【解析】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正确;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选项错误;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选项正确;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选项正确点睛】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5、B【解析】A.洗菜、洗衣、淘米的水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可以节约用水,故A不符合题意;B.活性炭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不会使硬水软化,故说法错误,B符合题意;C.合理施用农药、化肥,可以减少水体污染,故C不符合题意;D.工业废水达标排放,可以减少水体污染,故D不符合题意6、A【解析】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C.木炭燃烧后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D.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气体,燃着的小木条伸入呼出气体中,木条熄灭,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点睛】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7、B【解析】A、a=10+2.2+16.2+0.9﹣4.4﹣8.1﹣1.8=15,该选项说法正确;B、反应后X质量增大,是生成物,Y质量增大,是生成物,Z质量减小,是反应物,W质量增大,是生成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Z反应生成X、Y、W,属于分解反应,因此Z是化合物,该选项说法正确;D、Z、W两种物质质量的变化比为:(16.2﹣8.1):(1.8﹣0.9)=9:1,该选项说法正确8、A【解析】A、淡化海水可得到饮用水正确,故选项正确;B、可用过滤的方法不能降低水的硬度,过滤不能除去可溶性钙、镁离子,故选项错误;C、自然界中水循环主要是通过物理变化完成的,故选项错误;D、氯气在自来水消毒过程中,氯气将水中细菌等氧化杀死,主要发生的是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睛】本考点属于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也体现了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的理念。
还结合了新课标中的一个新的考点硬水与软水的区分,一定要加强记忆,综合应用本考点主要出现在填空题和选择题中9、A【解析】A、炭粉和二氧化锰粉末都是黑色的,看颜色无法区分,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B、蒸馏水与双氧水中分别加入二氧化锰,有气泡冒出的是双氧水,无变化的是蒸馏水,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C、二氧化碳与氮气中分别加入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无变化的是氮气,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D、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用肥皂水,加入肥皂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10、B【解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详解】A、苹果腐烂是缓慢氧化,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不正确;B、空气液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正确;C、汽油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等,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不正确;D、铁钉生锈生成氧化铁,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不正确11、D【解析】A、植物油难溶于水,将植物油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不能形成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B、溶液具有均一性,把20%的蔗糖溶液均分成两份,每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均为20%,故选项说法错误;C、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还能溶解其它的溶质,向20°C时的蔗糖饱和溶液中加入食盐,食盐能继续溶解,故选项说法错误;D、配制50gl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