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襄阳43中结题报告.doc
9页伙伴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研究BiH襄阳市第四十三中学王俊“伙伴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研究”课题是由襄阳市第四十三中学党委书记、校长 王俊同志主持的,经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审定,被批准为湖北省“十二.五” 规划重点课题本课题于2012年12月正式开题后,在襄阳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 和市教科所的有力指导下,经全体实验教师和研究人员的辛勤劳作和共同努力, 本课题研究扎实有效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研究计划基本落实、活动开展基本到 位、校木科研基木形成、预计研究成果基木显现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一是源于新课改对课堂教学提出的要求,同时也是源于更新教师观念和提高 课堂教学效果的需要进行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改革,必然要涉及两个方面:教学观念的改变 和教学策略的更新教学观是教师关于教学的木质以及学牛学习认识过程的一种 认识新课程标准指出: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 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己有的知 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教学活动 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与 技能、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活动经验。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课堂教学模式发生了一系列可喜变化但是, 我们也看到,基础教育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些教师受传统的 教学理念影响,无法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述有一些教师对新课程教学理念理解 得比较肤浅,走了极端或犯了形式主义错误,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为此,探讨新课程背景下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已成为当务Z急二是源于我校四年来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经验的总结自2008年以来,我校在学习课改名校经验的基础上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小组合作学习、兵教兵、一帮一策略、学生展示互动、学生自我管理与相互教育 等逐渐形成我校的特色,并在一定范围内有了较大的影响在实践中我们逐渐清楚地认识到:只有建立伙伴式的师生、生生关系,才能 采取伙伴合作的学习方式,从而获得伙伴的共同成长1、课堂教学改革首先要 解决的是课堂参与者之间的关系问题(包括师生关系与生生关系),因为这种关 系决定了课堂组织形式、学生的学习方式2、课堂上的多元互动和伙伴合作的 质量是决定课堂效果的关键3、学牛不只是教育对象,而且是重要的课堂资源, 学生之间的伙伴效应必须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发挥利用。
课堂教学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多因素的复杂系统,我们决定以实施课题 研究来带动教学实践,启动“伙伴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研究”二、课题研究的意义1、通过“伙伴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研究”,让每一位教师深刻的理解“伙伴课堂”的内涵,即“伙伴课堂”是以课堂参与者平等互信的亲密人际关系和民主和 谐的课堂氛围为基础;以小组多维合作,伙伴多元互动的学习方式为特征;把学 生作为重要课堂资源,凸显学生主体地位;把实现师生共同发展作为目标的高效 课堂,并自觉实践于自己的课堂教学2、 构建伙伴课堂教学模式,通过“伙伴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通俗 易懂、自然亲切地表达宣扬新课程理念,促进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的根本 转变,促进学生学习观念和学习行为的根本转变3、 真正改变师生关系,教师成为负有引领职责的成年伙伴,彰显了学生自我 教育与相互影响建立了平等互信的师生关系,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达成小组 合作的实际效果,伙伴效应的合理利用,成就学生教师共同发展的双赢课堂4、 通过课题研究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培养一支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研 型教师队伍,并使教师乐教,有职业幸福感5、 通过课题研究使学生乐学,快乐成长,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 升。
同时,对于学牛提高素质学会交往、学会合作,走向社会化,意义重大6、 进一步丰富了伙伴教育的内涵我们发现伙伴教育不仅是我校课堂教育教 学的一种方式,也是正确处理参与教育的各主体Z间关系的一把钥匙,还是学生 素质教育的一个具有时代气息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特色徳育工作的一个很好的 切入点三、课题研究的依据1、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提出者皮亚杰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 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他认为,知识不是 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在获取知识的 过程中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 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 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 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耍素或 四大属性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 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 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 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2>基础教育的新课程理论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一是关注每一位学生, 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二是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绪体验,帮助学 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三是关注学习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3、伙伴教育理念① “伙伴关系”是一种理想的和谐校园人际关系它包含五层意思:教师和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伙伴;学生和学生是共同成长的伙伴;教师和教师是专业发 展的伙伴;领导和教师是成就事业的伙伴;家长和老师是携手教育孩子的伙伴 以伙伴感召伙伴,以生命呼唤生命,以爱心传递爱心,关注生命,以人为本, 师生共同发展② 伙伴课堂教育理念的主要内容:“伙伴课堂”以课堂参与者之间平等、互信的伙伴式人际关系为基础;以民 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为特征;以小组合作,伙伴互助的学习方式为载体;教学方 式上,发挥学生作为课堂重要资源的作用,充分利用伙伴效应;“伙伴课堂”的目标是师生共同发展、合作双赢四. 课题研究的目标1、 通过实验研究,总结出中小学各学科实施伙伴课堂教育的基木理论、特点 和规律2、 学生乐学,快乐成长,学生素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较大面积提高 伙伴合作,以学生为中心、以快乐为根本紧扣“教”与“学”,真正实现“两 个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由“灌输式教学为主”向“以探究式教学为主”的 转变;学牛的学习方式,由“接受式学习为主”向“以探究式学习为主”转变。
我们研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强调教学的有效果、 有效率、有效益我们实施伙伴课堂就是在这一层面做大文章,不仅提高FI前学 生的学习成绩,而且激发学生生命意识,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3、 教师乐教,专业成长,提高实验教学、教师的科研能力,将教师从繁重琐 碎的事务中解放出来,改变教师工作状态,提高幸福指数,提升牛命质量师牛、 生生伙伴关系,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实现师生相长以“伙伴教育理念”为支撑,以“伙伴课堂”教育模式为基础,构建“伙伴 合作式高效课堂”,经过扎扎实实的研究,最终实现研究目标五、 课题研究的内容关于课题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一是有关伙伴课堂相关理念、 教学模式的理论探索;二是有关伙伴课堂教学操作策略的研究具体为:1、研究如何在课堂中建立师生之间既有合作又有引领的“相长伙伴”关系; 建立学生之间既有合作又有竞争的“成长伙伴”关系,以及如何构建和谐融洽民 主的伙伴课堂氛围通过伙伴课堂使学生能主动有效地进行自主学习,保持大面 积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牛具备学习的兴趣和自学能力,真正变“要我学”为“我 要学”,从而促进学生其他素质的发展通过对教学过程中诸要素的调控,构建 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伙伴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得到健康 全面和谐自主的发展。
2、形成伙伴课堂的基本模式,即“伙伴课堂四部曲”:伙伴导航一自主探 究一伙伴互动一反思互查伙伴课堂模式”虽然称之为模式,但不是僵化与刻 板的,结合实际情况(如教学内容、不同学科、不同课型),具体环节流程可以 有所不同为了保证伙伴课堂得以很好的实施,我们在前期课改实践的慕础上提 炼出了 “伙伴课堂四部曲”供老师们参考:环节早知道 提问最重要 引导发挥好 落实是关键伙伴导航(目标共确立,方法多指导, 自主探究(先学是法宝,思考不可少, 伙伴互动(交流解疑惑,展示多荣耀, 反思互查(伙伴心相连,反馈把好关,3、研究“伙伴课堂”的学习方法师生共同构建的伙伴式课堂,耍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作为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必须要 研究学牛的学习方式:小组学习、独学、对学、群学;研究独立思考、合作探究、 存异质疑、交流展示等学习方式的组织和引导要点① 要使优生认识到帮助别人的同时也是对知识的巩固和应用;使学困生学会 利用同伴互助提高学习水平;使毎个同学都认识到思想在交流中能得到升华② 坚持确定学习目标面向三维,把合作学习能力培养作为每节课任务之一③ 经常开展一些有利于提高合作能力的活动和培训。
特别注意对小组长和小 组骨干成员的培养,实现带动作用形成小组文化,増强小组内驱力④ 健全小组各项机制,坚持小组竞争评价激励机制;小组内必须有明确的、 相对固定的“对子竞争伙伴”和“帮扶伙伴”⑤ 坚持小组合作竞赛评价,每节一评,评选“课堂之星”;每周一评,评选 “优胜小组”;每学期一评,评岀“动力团队”⑥ 小组合作应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开展,把握讨论的最佳机会,防止学生出 现依赖组长不愿动脑、愿意动口不动手等不良习惯⑦ 教师在伙伴学习中应以伙伴身份积极参与到小组中,发挥引导作用,并开 展学情调查4、 研究“伙伴课堂”的教学方法一是通过问卷调查、现场听评课、教师 访谈、学生座谈等途径,调查研究冃前我校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二是通过名 师示范课堂,对在校内有影响的名师课堂教学的观摩学习,研究他们课堂的特点、 基本点、基本模式、课堂评价、要求和管理等,科学取舍,学习优点,为我所用 三是立足于自己课堂的学情和教材,灵活运用“伙伴课堂”的组织形式和教学策 略,使学生高效学习四是开展上课、观课、议课等活动,以先进理论为指导, 不断总结实践经验,探索出切实可行的适合不同学科的高效教学和有效教学模 式,在校内加以推广。
如我校中学语文教研组在“伙伴课堂”的基础上创新建立 了 “作文序列批改”模式5、 研究“伙伴课堂”的评价方式采取多元化的课堂评价,保障伙伴课堂 教育的有力实施① 教师自我伙伴评价利用学校“课堂视频直播展示台”的回放功能对自己 的课堂进行微格研究,并书写教学反思② 教师同行伙伴评价督导组听课,深入剖析课堂,通过反馈交流,提供教 学建议③ 教育对象伙伴评价一学期至少开展两次学生对课堂进行打分,对教师进 行满意度调查④ 学校管理伙伴评价通过视频展课、领导转课、教导处查课堂常规等方式 保证伙伴课堂措施落实到位,对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下达整改通知6、 研究“伙伴课堂教学模式”在学校推进的途径与方法① 建全伙伴课堂制度体系在课题立项初期,学校就组织课题组成员定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文章,提高 教师对本课题的认识,用先进的教冇理论指导课题研究学校规定每周三下午参 加学校的教研活动,每次活动均围绕课题目标和内容,选择其中一个方面进行讨 论、教案设计、课堂展示、课后反思、形成共识明确课题组成员的职责和任务 定期开展研讨课活动② 规范伙伴课堂模式评价标准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注意了实施策略研究,注重了学生思维训练、实践能力、 创新意识的培养;探索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保护、引导学生进行自主 合作,自主创新,同时在评价方面做了一些研究,对合作中的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