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报告-港警钓鱼执法突查Uber-互联网专车陷黎明前的黑暗.docx
3页港警钓鱼执法突查Uber 互联网专车陷黎明前的黑暗 近期,继广州警方对Uber钓鱼执法后,香港警察也"诱捕"了Uber司机,并在随后突击检查了Uber公司,带走了3名员工与证物,Uber在大中华区可谓厄运连连作为一家美国科技企业,Uber推出的打车软件与专车服务风靡全球,引得多家科技企业效仿,Uber也于2014年正式入华,并不断推广专车服务与在中国内地的情形一样,香港警方调查Uber同样是因为专车非法运营问题,Uber司机没有出租车许可证,因而遭受了警察检查除了Uber之外,我国打车软件公司推出的专车服务均有私家车充当专车运营的现象,这使得专车处于法律监管的“灰色”地带,发展面临隐忧目前,我国互联网专车呈现冰火两重天的发展态势:一方面,得益于互联网的快速兴起,凭借优质的服务与即召即到的便捷特性,互联网专车模式受到了市场喜爱;而另一方面,私家车非法运营、抢夺出租车市场份额的因素影响下,地方政府与传统出租车行业对其颇为抵制传统出租车不便捷以及市场投放量少,是互联网专车兴起的主因指出,以北京为例,过去十年北京流动人口增长了约为1000万人,目前北京市人口为3000万人,而过去十年间北京出租车数量一致保持在6万辆,出租车企业则为200余家,这意味着在北京500人将共用一台出租车。
出租车数量供不应求,在此背景下专车作为出租车的有效补充,具有存在必要与此同时,我国正大力推广“互联网+”战略,互联网的东风下,专车模式受到政府肯定,政策也逐渐向专车倾斜即将出台的《网络预约出租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中,专车被定义为网络预约出租车;上海即将出台针对专车营运模式的试点管理方案,未来只要专车平台申请,上海将为其办理营业执照政策利好下,专车有望从“黑暗”走向“黎明”我国每日产生的短途出行订单为7680万单,假设每单的客单价为30元,预计短途出行市场规模为8409.6亿元假设未来专车占到市场规模的50%,对应4205亿的年收入规模,专车发展前景值得期待不过,上述政策中,备受关注的“私家车充当专车运营“模式则不被肯定目前打车软件平台对私家车的审核并不严厉、相关责任主体未得到明确,乘客权益保障力度小,预计私家车进入专车平台运营属于非法运营的定性将长期得不到改变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