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艺术设计基础教学与改良.docx
5页论艺术设计基础教学与改良 我国艺术设计教学领域中多以绘画为基础似乎以为成俗当中有其轻率荒唐之一面亦不乏一定之理论荒唐,绘图与绘画其实两事,事设计者不必善画如今西洋设计教学领域以绘画为基础而专设课程者固然鲜矣,国内八大美院之中亦早已在此领域内掀起一阵改良风气其余综合类大学之艺术设计专业又次若私学者则滥觞犹存,惟其生员之众对设计行业风气之影响更较前者为甚学科之发展,牵引广泛,凡有涉猎者,皆于所学专业有所滋养,若善数者则与设计之中精于计算、善诗文者与设计中或精于意境之营造盖所谓基础者并无一定无用之学然物有成规,事有常理以绘画为设计学科必需之观念基础者,一则以我国古代工艺与设计之渊源,美术又与工艺之渊源,因是西洋设计传入,则名之曰“工艺美术”然更深刻一定之缘由则是于我国民性中自古崇尚艺术之礼乐精神,蔡鹤卿所谓“美育代宗教”者即据此而论夫惟绘画堪称我神州美术中之大宗,此则所谓一定之理也既然基础课程之选定深合大统,则又只偏重西洋写实绘画方法之训练则又是一番荒唐处以环境艺术专业为例,则注重以结构素描训以合于造型透视之旨,如此原无不妥但试问建筑唯有西洋现代几何形制之建筑乎?以中国古代建筑之辉煌宏伟则何置于罔闻而不顾?西洋建筑似音乐而中国建筑近绘画之说已成诸家之同谊,又试问中国建筑所近者乃西洋之写实绘画乎?为何不能临摹一下《芥子园》中之树木山石亭台楼阁,而治建筑或景观设计者则与其必无所涉乎?如此仅从技术训练来讲即有偏失之嫌,更遑论其于选课初衷之相羁縻处。
今略就设计基础学科教员教学之缺凡三者如下:一、课程设置之散漫古之工艺美术者,得匠师授业,言传身教中,学徒虽不知何所谓设计,却是先得一技傍身,后守师承一贯,琢磨营造之间不失规矩法度今之设计学校,其学科分设日趋细密,却将学员时间不断分割,即无自由选择之灵活,而平铺散漫又使学生无从习得一技之长,直至实行从业时平添许多支离疏阔之弊课程散漫平铺者盖以素质综合之培养为由,而由此失缺主次或曰学科皆系专业分支,则又何必散漫平铺?即属一子学科亦有其独立之系统,且牵连广泛,历代学者之积累,任一科目一旦深入,则皓首难穷,若教员不明此理则学到何时而止皆不能由人,只好由课时而定了而今之学员所最为缺乏者盖是琢磨经营间解决问题,应用各门子学科知识之能力子学科知识原是历代设计人员解决课题时应需而生之经验积累,而教学中却不知如何要舍本求末?如此追究下来,窃以为并非教员之过,而在教育制度之僵硬在西洋之设计学校则并无此蔽,其以工作室制度,各教授讲师分设课程,学员自主选择,则主次深浅皆由教授与学员商定,传统工艺之师法传承亦可在此制度中生存今虽各高校戮力效模亦终于不了了之,殊不知此一制度乃得存于西方整个社会民主与自由之风气,以目下中国而论仍言之尚早。
二、绘画思维与设计思维方式不能贯通设计思维者,重在理念和于逻辑之程度、逻辑和于方案之程度、方案和于成物之程度,以上四条目多在空间概念之范畴中展开,长于解释设计理念在于能夺造化之功、生世间所无有之绝对,如一等边三角形,则从来世间哪有此物?即便人造实物亦不过无限趋近,此等事物只在理念中有尔所谓逻辑者,则为要素之因果联系之形式,若,三边等长、三角同度即生等边三角所谓方案则若数学、几何之学,专司精密记录逻辑推理之过程,而设计之主体至此而止,所谓实施不过设计家余事尔绘画思维实为中国艺术精神极其重要之呈现(下称艺术精神),重在性情与格法之中、格法于物理之中、物理于成物之中,而此四条要素又多在时间概念范畴中展开,长于理解艺术精神在于能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尽得物性而能尽己之性请证之于《中庸》,曰:“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参天地之化育;可以参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而性情者,人皆有所不同,便若江河支流,老树分枝,体认深处仍是同根同源要在蹈扬一己之性情而发为天下人心之共,于是四时同明法而相异,人心异气格而趋同,此格法之谓也人心之外皆是物,物即自然,则性情发为格法是天人合德,格法应于自然即谓天人合一。
设计思维者与艺术精神尚有一重要差别在于处理对象之时,前者善于解释,后者善于理解所谓解释者,其理近于数学,越是简单越易于解释便如一首歌曲以简谱记录则所采用之法惟数学也歌曲简明则曲谱简,歌曲复杂则曲谱复杂理解则相反,愈是简单愈难理解,愈是复杂愈易于理解倘若一曲只是一声,则听者难免不知所云,其声或婉转萦怀或高低抑扬者,尽管声律复杂却更易传述心意前者求各素其位而相与协调,此谓之和,后者求性情自然舒展又发而适度,谓之中请证之于《中庸》,曰:“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而个中差异则教员多疏于识别,犹不能于课堂点滴中贯彻三、中西学问不能浃洽西洋建筑之学传入中国八十余年国人仍未能重开新局,专治中国古代建筑之学者仍困守一隅不能突破基础教学教员有学西方艺术者,又或学国画者皆亦同此蔽而八十年中,西学日新月异,国学却日渐凋零如此一起一落,中西文化自不能相浃洽,即如同大学生与小学生相语,更遑学术对话本来若以国学为宗,再有学者潜心西学[来自wWW.lw5u.coM],沉着磨砺,历经百年或许能略收成效,毕竟昔时佛学西来亦厉七百年方相濡化然世人有震于西方之隆强,亦步亦趋,若寿陵余子之学行邯郸,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
现代西方艺术与中国古代传统画学一广阔、一艰深从教师而言,若是合一人之身则可由学生自行择掇,如此主次深浅由人颇为自由若是各分教员传授则假以时日学生自能有所融汇从学生而言,西方现代艺术之广泛者,从油画到装置新媒体诸媒介皆可采用,中国书画之深者亦可按专业选修一门,如建筑艺术专业选山水、平面专业择花鸟,而书法则应于入学之前具备相当之根底然而专业所限,各门基础课程之学习所涉必然不深,然亦不妨碍学生受其陶养,学生只需知其大要,便如一粒种子埋在学生心中,将来自然萌发展布此中关键则是基础学科之教员不可困于一隅而不知,犹当力求鸿博,学贯中西上述三弊,皆失于一贯之道或人曰学不必强执中西之辩然更进而言之,如今四海通达、交流便利,文化虽不必强分东西,尽可谓天下之学问则无东何来西?无东西何来四方天下?无古何来今?无古今又何谓[来自wwW.lW5u.coM]古往今来,又何以立足当下?如此反空间地域,反时间历史之荒唐举措,则知者不为之者甚矣!惟此偏失之弊为全国艺术高校之所共有也此弊实由建筑学术之偏失所致,建筑学术又直接反应国民之生活状态与文化价值之取向,则一切皆由一类型文化之病症而确定问其根由则自满清入关而天下亡,学术几经摧残,道咸以降西风东渐,以万丈狂澜,席卷囊括,将早已苟延残喘、奄奄一息的学术种子扫刮殆尽。
至今鸿士灭绝、古道尽废,百年来正如四宾所言:“实是一幕彷徨、迷惑、浅薄、错乱之悲喜剧!”于是以此为由今人如何荒唐亦不为过,而我所发之论实为管窥锥指,与此大势相较亦小石大山、稊米太仓之谓也这般光景,不亦悲乎?此番江河日下之境况中,再言所谓艺术设计基础教育之改良,似只是一番梦呓而已然而子曰:“道其不行矣夫却又“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则虽一曲之士,仍可求一隅之化育,开一方风气之先,孟子曰:“待文王而起者,庶民也豪杰之士则无文王而兴是之谓也周璐,华中农业大学楚天学院环境设计学院】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