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檗碱联合用药对牙周病菌的影响.docx
5页小檗碱联合用药对牙周病菌的影响 摘要:观察小檗碱、甲硝唑及联合用药对牙周致病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微量液体稀释法研究甲硝唑和小檗碱对牙周炎常见致病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确定其最低抑菌浓度采用微量棋盘稀释法进行甲硝唑、小檗碱联合药敏试验结果甲硝唑对P.g、F.n、A.a、A.v、S.mMIC分别为0.25、0.5、0.6、0.5、5ug·mL-1;小檗碱的MIC分别为0.16、0.01、0.16、1.28、0.04mg·mL-1甲硝唑与小檗碱联用,对P.g、A.a,F.n为协同作用;对A.v,为无关作用结论小檗碱、甲硝唑对牙周炎常见致病菌具有协同抑菌效果.关键词:牙周病菌;小檗碱牙周炎属于十分常见的口腔感染性疾病,同时也是一种病理性口腔失牙的主要诱发病因,因其本身具有失牙患病率高、发病地点隐匿、病程缓慢、危害性大等重要特点,一直被外界认为失牙是治疗口腔疾病的重要研究技术难点和治疗热点甲硝唑是一种硝基咪唑类药物抗菌药,在慢性牙周炎的临床治疗中随着患者使用它的时间和用药频度的不断增加,其中的牙周菌和致病菌对的药物耐药率逐渐得到提高小檗碱毒素又称原生黄连素,是从中国毛蓑科植物黄连属原生植物中的黄连皮和小檗根中进行提取的一种异喹琳酮酯类的衍生物有机碱。
抗菌作用谱广,体外对多数新型革兰氏菌阳性及其他阴性菌均可以具有明显抑制抗菌作用1材料与方法1.1细菌培养与药物的制备细菌选用本实验室保存的国际标准菌株牙龈卟啉单胞菌(P.g,ATCC33277)、伴放线放线杆菌(A.a,ATCC29523)、具核梭杆菌(F.n,ATCC25586),黏性放线菌,(A.v,ATCC27044),变形链球菌,(S.m,ATCC25175)按各自培养条件常规培养甲硝唑:用无菌蒸馏水将奥硝唑配制成浓度为10mg·mL-1的贮存液,过滤除菌后,4℃保存实验前用BHI液体培养基将贮存液配成系列递减浓度小檗碱:用无菌PEG将小檗碱配制成浓度为20mg·mL-1的贮存液,4℃保存实验前用BHI液体培养基将贮存液配成系列递减浓度1.2微量液体稀释法采用厌氧菌药物敏感试验的液体稀释法(NCCLS推荐),用BHI液体培养基按梯度稀释法将甲硝唑、小檗碱分别稀释,加入无菌96孔,同时每孔各加入100μL的菌悬液,使每孔最终接种菌浓度为1×106CFU·mL-,将微孔板置微型振荡器上振荡5min后,恒温37℃,厌氧环境培养48h后观察结果(A.v、S.m孵育24h)结果判断:检测菌肉眼未见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即为最低抑菌浓度MIC1.3微量棋盘稀释法采用微量棋盘稀释法进行小檗碱与甲硝唑联合针对P.g、F.n、A.a、A.v的联合药敏试验,将两者储备液用BHI培养基作倍比稀释,使药物终浓度为单用该种菌株MIC值的1/16、1/8、1/4、1/2、1、2倍。
将不同浓度的两种联用药物各50μL加入96微孔板中,按照棋盘稀释法设计每孔再加入100μL的菌悬液,最终接种菌浓度为1×10^6CFU·mL-1培养条件同前采用分级抑菌浓度FIC作为联合药敏实验的判断依据2结果小檗碱与甲硝唑联合药敏试验的结果见表1并以FIC值为指标判断两药对常见致病菌的联用效果当甲硝唑浓度为1/4MIC,小檗碱浓度为1/8MIC时,FIC值最小0.311,此时两药对P.g协同抑菌效果最好,1/2MIC小檗碱联合1/4MIC甲硝唑FIC值最小0.311,两者对F.n抑菌效果表现为协同1/16MIC小檗碱联合1/4MIC甲硝唑时,FIC值最小0.411,此时小檗碱与甲硝唑对A.a协同抑菌效果最好1/16MIC小檗碱联合1MIC甲硝唑FIC值最小1.172,其1 同时P.g,A.a,F.n,A.v,S.m,在众多牙周病人中检测出,因而牙周病的治疗主要倾向牙周基础治疗、特别是牙周菌斑的控制,消除病变,消除病因,控制炎症,维护牙周组织生理形态而甲硝唑作为自1987年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确定为治疗厌氧菌感染的药物后,现已广泛用于治疗厌氧菌所致的各种感染性疾病而牙周病正是由大量厌氧菌的侵袭随着药物应用的幅度和时间,甲硝唑应用临床后,仍然出现牙龈红肿,炎症控制不明显的耐药反应小檗碱是一种广谱抗菌药物,其用药安全,价格经济,副作用极少,可长期使用小檗碱和它的多种衍生物在医学临床上有很多新的用途,例如可以抗菌、抗炎等,更为重要的一点是除了性能稳定外,它对损害人体正常免疫细胞也完全没有任何危害近年来除了保持传统的有中医药应用价值及广泛使用领域范围外,还初步发现具有辅助降血糖、抗恶性肿瘤、抗心律失常、抗炎与机体免疫调节等多种重要药理作用且有研究表明其可应用于各种治疗冠周炎、治疗根尖周炎、防治各种放射性口腔炎及黏膜炎、治疗各种复发性的鹅口疮等通过本次实验其与甲硝唑联用,具有协同使用效果,可提高甲硝唑抗菌作用,能降低复发率以及一定程度上减小对甲硝唑的耐药,很大扩大的甲硝唑使用能力。 同时给药方式多样,患者顺应性更好,以待进一步实验室和临床试验,进而推动临床上使用参考文献[1]陈慧,周辉.黄连解毒汤辅助治疗牙周炎及对患牙龈沟液炎性因子的疗效观察[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21(02):77-80.[2]蔡勇科,吴俊贤,黎晓曲.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外科舒筋洗剂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13):233-236.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