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原谤》阅读练习和答案解析.doc
3页关于《原谤》阅读练习和答案解析 关于《原谤》阅读练习和答案解析 天之利下民,其仁至①矣!未有美于味而民不知者,便于用而民不由者,厚于生而民不求者然而暑雨亦怨之,祁寒②亦怨之,己不善而祸及亦怨之,己不俭而贫及亦怨之是民事天,其不仁至矣!天尚如此,况于君乎?况于鬼神乎?是其怨訾恨谤③,蓰④倍于天矣!有帝天下、君一国,可不慎欤!故尧有不慈之毁,舜有不孝之谤⑤殊不知尧慈被⑥天下,而不在于子;舜孝及万世,乃不在于父呜呼!尧、舜,大圣也,民且谤之;后之王天下,有不为尧舜之行者,则民扼其吭⑦,捽⑧其首,辱而逐之,折而族之,不为甚矣!(节选自唐皮日休《皮子文薮》) ①至:极,最②祁寒:大寒③怨訾(zǐ)恨谤:怨恨诽谤訾:诋毁谤:诽谤,说坏话④蓰(xǐ):五倍⑤尧有不慈之毁,舜有不孝之谤:尧把天下传给舜,不传给他的儿子,所以有人说他不慈爱;舜的父亲偏爱小儿子,几次想杀死舜,父子关系很坏舜即位后并不记仇,还是落下不孝的罪名⑥被:覆盖⑦吭(hng):喉咙⑧捽(zu):揪住,扭住 上天为百姓造福利,它的仁心可以说达到极点了!没有一样美味的东西百姓不知道的,没有一样便于使用的东西百姓不利用的,没有一样使生活充裕丰富的东西百姓不去追求。
即使这样,到了酷热、阴雨的季节百姓也抱怨天,到了大寒时百姓也抱怨天,自己做了错事导致灾祸来临也抱怨天,自己不节俭导致贫穷也去怨恨天这样看来,百姓对待天,不讲究仁,也算是达到极点了!对天尚且是这样,何况对待君主呢!何况对待鬼神呢!这样看来,对君主、对鬼神的怨恨诽谤,比对天要多上好几倍!做天下的帝王,做一国的国君,能够不慎重吗?所以有不慈的毁谤加在尧身上,有不孝的毁谤加在舜身上这些人根本不知道,尧的仁慈之心覆盖整个天下,而不仅仅在于对待自己的儿子;舜的孝心延及万代人,而不仅仅在于对待自己的父亲啊!尧、舜是伟大的圣人,百姓尚且要去毁谤他们;后世那些在天下称君称王的人,有不做尧、舜那样政事的,那么百姓掐住他的`喉咙,揪住他的脑袋,侮辱他,扭逐他,打倒他,消灭他的家族,一点儿也不过分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其仁至矣 (2)便于用而民不由者 (3)尧、舜,大圣也,民且谤之 (4)后之王天下 2.下列与辱而逐之,折而族之一句中的族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B.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C.君为我呼人,吾得兄事之 D.籍吏民,封府库 3.舜孝及万世,乃不在于父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舜的孝敬延及万代人,人们的孝心不在于对待自己的父亲。
B.舜的孝道润泽万代人,却不孝敬自己的父亲 C.对舜的孝敬延及万代人,而不在于仅仅对待自己的父亲 D.对舜的孝敬延及万代人,(人们)不孝敬自己的父亲(而孝敬舜) 4.这篇文章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5.这篇文章运用得论证方法有哪些?请举出两种 1.(1)极,极点 (2)用 (3)尚且 (4)称王 2.D 3.C 4.帝王必须施仁爱民 5.例证法 正反对比论证 【关于《原谤》阅读练习和答案解析】相关文章: 1. 2. 3. 4. 5. 6. 7. 8.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