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融资活动的税收筹划课件(83页PPT).pptx
83页第七章第七章 企业融资活动的企业融资活动的税收筹划税收筹划第七章第七章 企业融资活动的税收筹划企业融资活动的税收筹划企业融资方式的税负比较企业融资方式的税负比较1融资方式的决策融资方式的决策2资本结构的决策资本结构的决策3信托筹划信托筹划4第七章第七章 企业融资活动的税收筹划企业融资活动的税收筹划n 本章要点本章要点:本章主要介绍税收筹划在企业融资活动中的具体运用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了解什么是企业的融资行为,能够熟悉常见的企业融资方式同时,将税收筹划运用于企业具体的融资方式中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第一节第一节 企业融资方式的税负比较企业融资方式的税负比较税收筹划对融资税收筹划对融资税收筹划对融资税收筹划对融资活动的影响活动的影响活动的影响活动的影响几种融资方式的几种融资方式的几种融资方式的几种融资方式的资金成本分析资金成本分析资金成本分析资金成本分析融资成本分析融资成本分析的应用的应用内容一内容一内容二内容二内容三内容三第一节第一节 企业融资方式的税负比较企业融资方式的税负比较一、税收筹划对融资活动的影响一、税收筹划对融资活动的影响(一)融资渠道(一)融资渠道 企业筹集资金有多种渠道,如国家财政资金、银行借贷资金、非银行金融机构资金、其他企业资金、民间资金、企业自留资金等。
企业筹措资金所采用的具体形式也可以多样,如吸收直接投资、发行股票、银行借款、商业信用、发行债券、租赁等第一节第一节 企业融资方式的税负比较企业融资方式的税负比较(二)资本结构(二)资本结构 融资活动在财务上形成资本金和负债(包括长期负债和短期负债),其中长期负债和资本金的筹集来源及其比例关系称为资本结构资本结构资本结构,特别是负债比率是否合理,不仅影响企业的风险、成本大小,而且在相当大程度上决定企业的税负和税后收益因此,在筹资过程中开展税收筹划,应着重考虑各种筹资渠道对企业预期收益和税负水平的影响,以及怎样的资本配置才能使企业在有效地抑减税负的同时,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第一节第一节 企业融资方式的税负比较企业融资方式的税负比较n(三)税收政策(三)税收政策n1.1.股利支付股利支付n 现行财务会计制度和税法规定,股利支付不作为费用在税前列支,只能在企业税后利润中支付,税负相对较重n2.2.利息支出利息支出 n 利息支出则可作为费用列支,允许企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予以扣除,从而相对减少应纳税所得额因此,借入资金的利息支出有节税作用,它相当于国家通过减少所得税的方式为企业承担了一部分利息支出,降低了借入资本的使用成本。
n 综上,在息税前投资收益率不低于负债成本率的前提下,负债比率越高,金额越大,其节税的效果越明显,所有者权益也将得到更大提升这就是负债融资的杠杆效应负债融资的杠杆效应,即财务杠杆利益尤其在税率较高时,借入资金的利息节税功能更加明显第一节第一节 企业融资方式的税负比较企业融资方式的税负比较n(四)融资决策税收筹划时应注意的两个问题(四)融资决策税收筹划时应注意的两个问题n1.在筹资决策的税收筹划时,降低税负不一定等于所有者收益的增加负债资本比例的过分增长,将提高资金总成本,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减少根据著名的税负利益破产成本权衡理论(即MMMM理论理论),负债可以给企业带来税额庇护利益但各种负债成本会随负债比率的增大而上升当税额庇护利益与破产成本相等时,资本结构达到最佳点,企业价值最大如果再增加负债资本,将会使破产成本大于税额庇护利益,导致企业价值的降低因此,不能只关注筹资中的所得税,而必须以企业是否能获得税后最大收益作为选择筹资方案的标准第一节第一节 企业融资方式的税负比较企业融资方式的税负比较n2.租赁作为一种特殊的筹资方式,可获得双重好处:n(1)可以避免购买设备的过时风险;n(2)可以在经营活动中以支付租金的方式冲减企业利润,减少税基,从而减少应纳税额。
尤其当出租人与承租人同属于一个大的利益集团时,利用租赁形式,在盈利企业与亏损企业间调整利润流向,将会使利益集团税负得到有效降低n在融资租赁中,承租方支付的手续费及安装交付使用后支付的利息,可以在支付当期直接从纳税所得中扣除,因此筹资成本较权益资本要低对融资租入设备的改良支出,可作为递延资产,在不短于五年时间内摊销这样,租赁可实现快速摊销,产生快速节税效应第一节第一节 企业融资方式的税负比较企业融资方式的税负比较n二、几种融资方式的资金成本分析二、几种融资方式的资金成本分析n(一)长期借款成本(一)长期借款成本n长期借款长期借款是指借款期在5年以上的借款,其成本包括两部分:借款利息和借款费用一般来说,借款利息和借款费用高,会导致筹资成本高,但因为符合规定的借款利息和借款费用可以计入税前成本费用扣除或摊销,所以能起到一定程度的抵税作用n【案例案例】:某企业取得5年期长期借款200万元,年利率11%,筹资费用率0.5%,因借款利息和借款费用可以计入税前成本费用扣除或摊销,企业可以少缴所得税税额(2005112000.5)25=27.75(万元)第一节第一节 企业融资方式的税负比较企业融资方式的税负比较n(二)债券成本(二)债券成本n发行债券的成本债券的成本主要指债券利息和筹资费用。
债券利息和筹资费用的处理方式与长期借款的处理方式相同,即可以在所得税前扣除,应以税后的债务成本为计算依据n【案例案例】:某公司发行总面额为200万元5年期债券,票面利率为11%,假定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是6%,发行费用率为5%,则债券利息和筹资费用可以抵减的所得税金额(200562005)2517.5万元若债券溢价或折价发行,为更精确地计算资本成本,应以实际发行价格作为债券筹资金额第一节第一节 企业融资方式的税负比较企业融资方式的税负比较n(三)留存收益成本(三)留存收益成本n留存收益留存收益是企业缴纳所得税后形成的,其所有权属于股东股东将这一部分未分派的税后利润留存于企业,实质上是对企业追加投资计算留存收益成本的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法”由于留存收益是企业所得税后形成的,因此企业使用留存收益不能起到抵税作用,也就没有节税金额n(四)普通股成本(四)普通股成本n企业发行股票筹集资金,普通股成本一般按照“股利增长模型法”计算由于发行股票的筹资费用较高,在计算资本成本时要考虑筹资费用的影响第一节第一节 企业融资方式的税负比较企业融资方式的税负比较n【案例案例】:某公司普通股目前市价为56元,本年发放股利2元,估计股利年增长率为12%。
若公司发行新股票,发行金额100万元,筹资费用率为股票市价的10%,则新发行股票的成本2(112)/5612=16%企业发行股票筹集资金,发行费用可以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但股利必须在所得税后分配该企业发行股票可以节税10010%25%=2.5(万元)第一节第一节 企业融资方式的税负比较企业融资方式的税负比较n(五)商业信用(五)商业信用n商业信用商业信用是指商品交易中延期付款或延期交货而形成的借贷关系,是企业之间的一种直接信用关系常见的商业信用筹资方式有应付帐款、应付票据(商业汇票)、预收货款等以应付帐款中的现金折扣为例,放弃现金折扣的资本成本(机会成本)放弃现金折扣的资本成本(机会成本)=CD/(1-CD)360/N100%,其中,CD表示现金折扣的百分比,N表示放弃现金折扣延期付款天数n【案例】:某企业以“2/10,N/30”的信用条件购进存货,意味着若在10天内付款,可享受2%的现金折扣,在20天至30天之间付清的,不享受现金折扣则放弃现金折扣的机会成本2/(1-2)360/(30-10)36.73n从税收筹划角度理解,由于税收筹划的目的不是片面追求税收支出最小化而是在于企业价值最大化,所以企业是否应该享受现金折扣取决于放弃现金折扣的机会成本与其它投资机会的比较。
第一节第一节 企业融资方式的税负比较企业融资方式的税负比较n(六)融资租赁(六)融资租赁n融资租赁融资租赁又称购物租赁,通常为长期租赁,可解决企业对资产的长期需要,故有时也称为资本租赁具体而言,融资租赁又分为直接租赁、转租租赁、售后回租和杠杆租赁融资租赁具有租期较长、租赁合同稳定、租赁物专用性以及出租人一般不提供维修和设备保养服务等特点在租金的确定中,出租方需要考虑设备价款及运杂费、租赁手续费、利息、设备残值和租金支付方式等因素与长期借款相比,融资租赁具有筹资速度快、减少设备陈旧过时遭淘汰的风险以及限制条款少的优点,同时也有资金成本较高、固定的租金支付构成较重的负担的缺点在税收上,融资租赁的设备按固定资产入账,以折旧的方式税前扣除第一节第一节 企业融资方式的税负比较企业融资方式的税负比较n三、融资成本分析的应用三、融资成本分析的应用 n根据上面筹资成本的分析,企业在融资时应考虑以下内容:n(一)债务资本的筹集费用和利息可以在所得税前扣除;而权益资本只能扣除筹集费用,股息不能作为费用列支,只能在企业税后利润中分配因此,企业在确定资本结构时必须考虑债务资本的比例,通过举债方式筹集一定的资金,可以获得节税利益。
n(二)纳税人进行筹资筹划,除了考虑企业的节税金额和税后利润外,还要对企业资本结构通盘考虑比如过高的资产负债率除了会带来高收益外,还会相应加大企业的财务风险n(三)在权益资本筹集过程中,企业应更多地利用留存收益因为使用企业留存收益所受限制较少,具有更大的灵活性,没有筹资费用,不会分散股东控制权,财务负担和风险都较小第二节第二节 融资方式的决策融资方式的决策第二节第二节内容一内容一内容二内容二内容三内容三内容四内容四内容五内容五融资方式的决策融资方式的决策企业融资税收政策企业融资税收政策租赁的筹划租赁的筹划商业信用的筹划商业信用的筹划短期贷款的筹划短期贷款的筹划长期借款的筹划长期借款的筹划第二节第二节 融资方式的决策融资方式的决策n一、企业融资相关的税收政策一、企业融资相关的税收政策n(一)基本原理(一)基本原理 n企业在选择融资方式时,通常要考虑灵活性、风险、收益、控制权、时间及其它有关因素这些因素的相对重要性随企业性质和具体状况的不同而不同,决策时须全面考察这里主要分析企业申请股票上市时应注意的税收政策第二节第二节 融资方式的决策融资方式的决策n 按照我国2006年施行的公司法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其股票申请其股票上市上市必须达到以下必备条件:(1)公司具备健全且运行良好的组织机构;(2)具有持续盈利能力;(3)财务状况良好,最近3年内财务会计文件无虚假记载,也无其他重大违法行为。
一般来说,企业具有持续盈利能力是相对于企业的会计利润来讲的,企业的盈利多,则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也随之增加,反之,企业的盈利少,所得税税额则相应降低因此,为了节税,企业常常采取一些适当的会计处理方法,以减少会计利润,从而相应减少税收负担但对股份有限公司而言,如果要申请上市,则需要保证具有持续盈利能如果要申请上市,则需要保证具有持续盈利能力力,因此,如果能采取一定的方法,可以既保证会计利润不减少,又能使应纳税所得额下降,对股份公司来讲是尤为重要的第二节第二节 融资方式的决策融资方式的决策(一)(一)固定资产折旧:会计上直线折旧,税收上加速折旧固定资产折旧:会计上直线折旧,税收上加速折旧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企业的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确需加速折旧的,可以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可以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的固定资产,包括:(1)由于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较快的固定资产;(2)常年处于强震动、高腐蚀状态的固定资产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方法的,最低折旧年限不得低于规定折旧年限的60%;采取加速折旧方法的,可以采取双倍余额递减法或者年数总和法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所得税处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981号)对此有更详尽的规定。
根据上述规定,企业在进行会计处理时,原采用的直线折旧法(或工作量法)不变,而在申报企业所得税时,则可以申请加速折旧,其折旧差额部分直接调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