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清时期黑河流域的水神信仰探究.doc
5页明清时期黑河流域的水神信仰探究[摘要]甘肃河西地区黑河流域民众的水神信仰由来已久,抛开信仰 活动中的迷信成分不难发现,当地水神信仰一方面体现着人们对掩藏在水 问题背后的水规律的敬畏,另一方曲反映着民众在牛•产牛活中对维护、遵 守水利秩序的需要[关键词]黑河流域;明清;水神信仰流经廿肃和内蒙古的黑河是我国仅次于塔里木河的第二大内陆河,乂 名张掖河、甘州河等,黑河流域承载的水神信仰由来已久,尤其在明清两 代民众对水神的敬拜比以往朝代都更加兴盛这一时期人们对传统信仰中 的的龙神顶礼膜拜;对道教中的“北极真武大帝”虔诚崇祀;对当地土著 信仰中的“平天仙姑”也加以敬奉……当我们抛开崇祀活动中的迷信成分, 对隐藏于崇祀背后的实质加以探查和分析时则不难发现:当地民众的水神 信仰一方面体现着人们对掩藏在水问题背后的水规律的敬畏,另一方-血反 映着民众在生产生活中对维护、遵守水利秩序的需要一、黑河流域民众对水神的信仰类型(-)龙王信仰黑河流域以今天的整个张掖地区为主体,明清时期黑河流域民众的龙 王信仰非常浓厚,龙王庙的分布最为广泛方志史书中大量的记载了黑河 流域自上游至下游所分布的龙王庙笔者检索地方志书中记载的龙王庙统 计如下:黑河流域人们对水神的信仰除了对传统思维中直接主管水的龙神有 看虔诚敬信外,对其他与水有关的神灵也有敬奉,形成特有的文化现象。
二) 平天仙姑信仰时至今日,在当地仍广为流传的“平天仙姑”就是与水有关的神灵, 口从明朝侯东莱重修仙姑庙后,仙姑信仰便逐渐兴盛传遍了整个黑河流 域,成为黑河流域的重要文化现象,《敕黑河龙神文》碑文载:“咸听朕命:昔先觉圣光菩萨哀愍此河年年暴涨,漂荡人畜,故大慈 悲兴建此桥 [8]该碑文中提到的贤觉圣光菩萨,据《廿州府志》载就是“平天仙姑”[9] 敕文躬祭水神、龙神、等诸神,“体现出西夏统治者对农业生产的重视; 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的临泽板桥一代并不缺水经常发生的是水灾而不是旱 灾……这和明清时期水源紧张,旱灾频发的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三) 道教水神信仰在廿州城西北域的佑善观中供奉的“北极真武元天上帝”,因其能掌 控雨寒暑成为人们敬奉祈雨的神灵杨荣在其元真观记》中记载:洪熙元 年(1425年),由于天旱不雨,农业有歉收之危,地方官遂带领民众向北 极真武元天上帝祈雨,应验后为报答神灵福佑再次扩修庙祠,并取名“元 真观”[11]五行中,木居左、金居右、火居前、水居后、土居中,分别 对应东、西、南、北、中因此,主掌北方的“北极真武元天上帝”,便 成为司水之神,而得以受民间崇祀虽说黑河流域各类水神有着不同的故事来源,司职的是不同的社会功能,但在满足民众祈雨的需求上都是一致的,在当地民众心目中都是以寄 托兴云降雨为主要目的,不管是哪路神仙,只要对人们有利就会有广大的 信众对其进行崇祀。
二、对黑河流域水神信仰现象的分析1 •水旱灾害主要是旱灾的频发是促使人们对水神信仰强烈的主要原 因,也是水神信仰得以存在的现实基础笔者统计了明清时期黑河流域各 府县的旱灾情况:从以上各表中记载的旱情来看,旱灾发生不仅频率高而且范围广,袁 铉先生说:“由于连续性的干旱,乡民对水的依赖就表现得尤为突出干 旱使人心有余悸,因此农业社会所赖以生的生命之水被奉若神明,水神信 仰也就产生于斯、滋长于斯这虽然说的是山西洪洞县的情况,但用于 解释河西地区水神信仰的根源也是恰当的2. 由于缺水,用水矛盾在所难免,因此当地民众的水神信仰又融入人 们调节用水矛盾的水规水则等H常生活当中人们对水神往往有着较高的 认可度和较强的依赖性,并对神灵的威严怀有自觉遵从的意识,因此地方 官吏常常利用这一点来教化民众,缓解矛盾3. 普通民众对水神的崇拜表达的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地方官对水神 的祭祀表达的是保境安民的诉求,二者共同寄托了人们对安居乐业理想生 活的憧憬现实中民众对民间宗教的需求比当政者的提侣更具滋生的土壤,也使 得龙王庙与龙神寄托起人们多重多样的信念与愿望,使这种信仰的推广与 流传成了各阶层自发又自觉的职责意识。
而在这信仰的外衣下实现的其 实是农耕文明所共有的一个美好愿望,即人一神一人在风调雨顺的前提下 和谐共处并且承载着丰富的乡土信息参考文献:[1] 张著常•创修民乐县志?建设志?祠庙[M] •刘汶等合订校注•东乐县 志?创修民乐县志[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9.第486-498页.[2] 钟康起著•张志纯筹校点•甘州府志?艺文上[M].兰州:甘肃文化出 版社,2008.第166页.[3] ill丹县水利局水利志编撰委员会编•山丹县水利志[M]・ 1998.第 295-296 页.[4] 钟庚起著•张志纯等校点•廿州府志?艺文上[M]•兰州:廿肃文化出 版社,2008.第163页.[5] 高季良著•张志纯等校点•创修临泽县志?建制志?寺观[M] •兰 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1.第100页.[6] 黄文炜著•重修肃州新志?高台县?祠庙[M]・张志纯等校点•高台县 志辑校[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8.第45页.[7] 许家瑞著•新纂高台县志?祀事?庙[M].张志纯筹校点•高台县志辑 校[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8.第228页.[9]钟康起著•张志纯等校点•甘州府志?艺文上[M].兰州:甘肃文化岀 版社,2008.第169页.[9] 钟庚起著•张志纯等校点•廿州府志?人物?仙释[M].兰州:甘肃文 化出版社,2008.第438页.[10] 崔云胜•西夏建张掖龙王庙史迹考述[J] •西夏学,2011, 7.[11] 钟庚起著•张志纯等校点•廿州府志?艺文上[M]・兰州:廿肃文化 出版社,2008.第459页.[12]山丹县县志编纂委员会•山丹县志?自然灾害[M]・兰州:甘肃人民 出版社,1993.第99页.:13]甘肃省张掖市志编纂委员会•张掖市志?自然灾害[M] •兰州:廿肃 人民出版社,1995.第102页.[14] 白册侯、余炳元•施生民校点新修张掖县志?变异赈灾志[M]•张掖 市志办公室校点整理,1998.第471页.[15] 临泽县县志编纂委员会•临泽县志?自然灾害[M]・兰州:甘肃人民 出版社2001,第80页.[16] 高台县县志编纂委员会•高台县志? 口然灾害[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3.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