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态文明美丽中国论文模板.doc
9页生态文明美丽中国论文论文摘要:建立生态文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克制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开展道路的过程要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需要大规模开发和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实现对自然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这对于尚处于工业化时期的我国来说,挑战是巨大的作为开展中国家,我们必须抓住历史机遇,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立论文关键词:生态文明、思想、政策、措施、行动一个城市的开展,不仅仅表现为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和高质高效的经济增长,还应是生态文明建立带来的天蓝水清、惠泽民生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立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立、政治建立、文化建立、社会建立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立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开展(1)一、推进生态文明建立——思想上行动的指南推进生态文明建立,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思想上的问题我们在思想上应正确认识环境保护与经济开展的关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从重视经济开展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开展经济并重;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开展转变为环境保护与经济开展同步;从主要用行政方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方法解决环境问题。
要结实树立保护环境、优化经济构造的意识,将环境保护作为新阶段推进开展的重要任务(2)十八大代表、**省**市委书记李军发言时指出:"工业文明带来了生产力极大的开展,但是‘先污染后治理’的开展路径也造成了很严重的生态问题、环境问题,有的地方甚至造成了不可逆转的生态灾难面对这一严峻现实,老牌工业化国家在反思、在改良,新型工业化国家也在防止,纷纷谋求超越传统工业文明局限的一些措施和方法,致力于绿色开展、循环开展、低碳开展,应该说是人类社会开展的一次重大转型,也是时代潮流〞(3)由此可见及时的改变我们的开展思想是顺应时代的潮流,顺应开展的潮流,是对民众生态诉求的积极回应二、推进生态文明建立——政策上强有力的保障想要推进生态文明建立应从国家开展战略的层面解决环境问题只有将环境保护上升到国家意志的战略高度,融入经济社会开展全局,才能从源头上减少环境问题在开展政策上,抓紧拟订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价格、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等方面的经济政策体系,采取总体制度一次性设计、分步实施到位的方法,使鼓励开展的政策与鼓励环保的政策有机融合;在开展布局上,遵循自然规律,开展全国生态功能区划工作,根据不同地区的环境功能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制止开发的要求确定不同地区的开展模式,引导各地合理选择开展方向,形成各具特色的开展格局;在开展规划上,进一步优化重化工业的布局,调整产业构造,转变开展方式。
例如**市公布环城生态区保护条例从2013年1月1日起施行国务院于今年12月印发了"‘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开展规划",该文件的出台对指导和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加快开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2013年正式实施建筑节能新标准无论是国家的还是地方的条例的公布和实施,都是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立政策上的有力保障三、推进生态文明建立——措施上严格的要求面对日益恶化的环境形势应该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包括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制定严格的环境标准,培养专业的执法队伍,采取行之有效的执法手段等建立健全与现阶段经济社会开展特点和环境保护管理决策相一致的环境法规、政策、标准和技术体系,但凡污染严重的落后工艺、技术、装备、生产能力和产品一律淘汰,但凡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建立工程一律不允许新建,但凡超标或超总量控制指标排污的工业企业一律停产治理,但凡未完成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任务的地区一律实行"区域限批〞,但凡破坏环境的**犯罪行为一律严惩核心要求是杜绝一切环境**行为,任何对环境造成危害的个人和单位都要补偿环境损失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12年2月2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同意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历时4年修改后,PM2.5终于写入"国标〞,纳入各省市强制监测*畴。
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还再次强调了全国开展PM2.5监测的时间表会议要求,2012年要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开展细颗粒物与臭氧等工程监测,2013年在113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和国家环境保护模*城市开展监测,2015年覆盖所有地级以上城市4)在产业方面,**对产业实施最严格的环保准入门槛,坚持"十个不批〞原则,坚决控制"两高一资〞和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工程上马;落实最严格的污染排放标准,确保完成节能减排任务;实行最严格的环保考核问责制度,对环保执行不力的地区实行工程限批、领导班子进展严肃问责;健全完善生态补偿机制,严格保护根本农田,加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力度;加强对重大环境风险源的动态监控与风险控制,有效防*和妥善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确保环境平安(5)四、推进生态文明建立——行动上积极的落实应发动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保护环境环境保护是全民族的事业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齐心协力保护环境(6)一是广泛开展环境宣传教育通过多形式、多方位、多层面的宣传环境保护知识、政策和法律法规,来弘扬环境文化,倡导生态文明,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环境保护的文化气氛。
加强对领导干部、重点企业负责人的环保培训,提高其依法行政和守法经营意识将环境保护列入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强化青少年环境根底教育,开展全民环保科普宣传,提高全民保护环境的自觉性二是加强部门协作环境保护部门是推动环境保护事业开展的"总体设计部〞,其他有关部门是环境保护事业的共同建立者要加强环境保护部门的机构、队伍和能力建立,进一步完善环境保护统一监视管理体制三是强化社会监视公开环境质量、环境管理、企业环境行为等信息,维护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视权对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开展规划和建立工程,要通过听证会、论证会或社会公示等形式,听取公众意见,承受舆论监视四是形成科技创新与科学决策机制针对现阶段的环境污染形势和广阔人民群众改善环境的迫切愿望,不断加大对全球性、区域性、流域性以及前瞻性重大环境问题的成因与演化趋势的研究,组织开展科技攻关,形成国家、地方政府对水环境、大气环境等的监控、预警技术体系,带动环境保护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理性借鉴国际环境保护的成功经历,积极参与全球性、区域性环境保护活动五是健全公众参与机制发挥社会团体的作用,为各种社会力量参与环境保护搭建平台,鼓励公众检举揭露各种环境**行为,推动环境公益诉讼。
六是加强基层社会单元的环保工作把环境保护作为社区、村镇建立的一项重要内容,引导和发动广阔群众参与环保工作,使每个公民在享受环境权益的同时,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法定义务作为一名本科所学专业是环境工程的学生来说,党的十八大此次能够将生态文明件建立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立之中,形成"五位一体〞的建立格局,是对我们的极大鼓舞中国的环境保护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又是世界上最大的开展中国家面对西方兴旺国家的一些质疑,我们能否正确处理好环境与经济开展的关系尤为重要既要开展好又要环境好,需要全世界的努力,而不仅仅是中国我们中国首先要以身作则,在世界面前展现大国姿态,做好自己应该做的,在世界面前树立好的典范我们个人要小处做起,一点一滴做起,保护我们身边的环境,这就是我们能做的十三亿人的力量聚集起来,就是无比巨大的力量"美丽中国,永续开展〞的愿望也将在不久的将来成为现实参考文献[1].吴剑飞,李耿等.生态文明,启动绿色引擎实现永续开展[N]. 2012-11-14. [2].*俐鑫等.锦绣山河铸大美绿色开展惠民生.[N] 2012-10-18. [3].*显峰等."美丽中国〞是对民众生态诉求的积极回应.[N] 2012-11-10. [4].王硕.新修订"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将发布PM2.5强制监测写入"国标〞〔N〕.京华时报,2012-3-10(5) [5].孔祥武,魏贺,罗艾桦.美丽中国永续开展.[N] 2012-11-14. [6].陈关升.推进生态文明建立在行动上应发动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环境保护(2012)〔DB/OL〕.:中国城市低碳经济网,2012借鉴国外生态文明理论王宏斌2010年01月15日08: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上世纪60年代以来,生态文明逐渐成为一个热点话题,国外的研究者对此提出了一些有益的思想和观点。
深入研究国外生态文明理论,对于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立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国外生态文明理论概述 随着工业文明的开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西方兴旺国家面临严重的环境挑战许多专家学者从理念、制度、政策等层面进展反思,就开展生态文明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思想,如确立生态理性、生态优先观念,开展循环经济、稳态经济,实现生态现代化、生态自治,构建生态国家,等等 循环经济理论提出,围绕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友好进展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这主要包括开展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环境保护等产业形态,运用清洁生产、物质流分析、环境管理等技术手段,以尽可能少的资源环境代价获取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开展这一理论主*用开展的方法解决资源约束和环境污染的矛盾,强调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的根本转变,强调经济开展和环境保护的有机统一 稳态经济理论提出,通过控制人口、调节财富收入的再分配以及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实现经济稳定开展这一理论主*以保证每个人的根本需要为主要目标,强调消除目前正在扩大的贫富差距和南北差距;倡导"绿化〞工作道德,强调劳动所得应符合绿色运动所提出的道德规*,使劳动成为促进人的全面开展的活动;提倡大力开展可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小型经济区域,通过这种自助型经济模式促进对环境的保护和改善。
生态现代化理论提出,环境保护不应被视为经济活动的一种负担,而应被看作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前提这一理论认为环境保护与经济开展之间应该是协调的,强调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强调技术革新可以带来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双重改善;建议作为市场促进者和保护者的政府更多地使用市场调节手段来实现经济开展与环境保护目标 国外生态文明理论从不同方面探索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路径,设计了当前及未来经济开展的模式,虽然其中包含一些脱离实际甚至空想的成分,但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人类生态文明理论宝库对我国建立生态文明的启示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建立生态文明,根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构造、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立,应当从我国具体实际出发,借鉴当代国外生态文明理论的一些有益成果 从近期目标来看,应大力开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在我国才刚刚起步,还不成熟当前,应按照开展循环经济尤其是清洁生产的要求,通过严格立法来明确相关主体的责任义务,争取源头控制和末端治理同步进展,最大限度地减少经济开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建立有效的鼓励机制,加大向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领域投资的力度,使循环经济的开展重点逐步转移到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和生产上来;采取综合性调整手段,从根本上改变那种"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抛弃〞的浪费型消费模式,在全社会倡导循环型、清洁型生活方式。
从中远期目标来看,应借鉴稳态经济和生态现代化理论的有益观点,确立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开展的战略稳态经济和生态现代化理论的一些主*,如以从满足人类需要出发来实现经济开展而不是单纯追求经济增长,使劳动超越纯粹的经济行为而成为促进人的全面开展的活动,按照符合社会道德规*的原则分配劳动所得,实现人与自然的真正意义上的"亲密接触〞以到达对自然的保护等,都可以作为我们确立未来经济社会开展战略的有益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