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2年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精编.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1824****985
  • 文档编号:282323090
  • 上传时间:2022-04-2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0.25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22年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始得西山宴游记》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一篇散文下面请阅读学习啦我带来的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柳宗元 《始得西山宴游记》原文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隟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柳宗元 《始得西山宴游记》译文   我自从成为有罪的人,住在这个州里,就经常恐惊担心。

      如有空闲时间,就渐渐地行走,无拘束地游玩每日和那些同伴,上高山,入深林,走到曲折溪流的终点幽僻的泉水,奇异的山石,没有一处僻远的地方不曾到过到了目的地就分开草而坐下,倒尽壶中酒,一醉方休醉了就相互枕着睡觉,睡觉了就做梦心里有憧憬的好境界,梦里也就有(在这种境界中获得的)相同的乐趣睡醒了就起来,起来了就回家我以为凡是这个州的山有奇妙形态的,我都游过了;可是我还未曾知道西山的奇异特殊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我因坐在法华寺西亭,远眺西山,才指引着觉得它奇妙于是吩咐仆人渡过湘江,沿着染溪,砍伐荆棘,焚烧乱草,始终到山顶才停下我们随后)攀援登上山顶,随意坐下欣赏,旁边几个州的土地,就全在我们的坐席之下了这几州的地势凹凸不平,高处是深山,低处是凹地,像蚁封,像洞窟,(看上去)只有尺寸之远,事实上有千里之遥这为千里之内的景物)聚集、紧缩、累积在眼下,没有什么能够隐藏青山萦回,白水缭绕,外与天涯相接向四面望去都是一样的景象登上山顶)然后才知这座山的特殊突出,与小土丘不一样宽阔浩渺啊与天地间的大气合一而不能得到它的边际,闲情逸致啊和大自然交游而不知它的尽期于是我们)拿起酒杯斟满酒,喝得东倒西歪地进入醉态,不知太阳下了山。

      灰暗的暮色,由远而至,直到看不见什么了还不想返回我只觉得)思想停止了,形体消散了,与自然界万物不知不觉地融为一体了游过西山)然后才知我以前不曾真正游赏过,真正的游赏是从这里起先的所以我把这次西山之游写成文章以记载下来这一年是元和四年   柳宗元 《始得西山宴游记》写作背景   柳宗元因参与王叔__新运动,于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被贬到永州担当司马到永州后,其母病故,王叔文被处死,他自己也不断受到统治者的诽谤和攻击,心情压抑永州山水幽奇雄险,很多地方还鲜为人知柳宗元在这漫长的戴罪期间,便到处巡游,搜奇探胜,借以开拓胸襟,得到精神上的安慰《永州八记》就是这种心态之下的游历结晶,这篇文章写于唐宪宗元和四年(809年)   柳宗元 《始得西山宴游记》赏析   这篇文章它的立意也好,布局也好,都和题目“始得”二字有亲密关系全文五次或明或暗点出“始得”之意文章内容是写发觉并且宴游的经过,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感受详细支配是,先写游西山的情形,再写游西山的经过和感受这样文章自然而成两段   第一段写始游西山时的心情及对西山景色总的评价:怪特作者自称为“僇人”,即有罪之人。

      用“恒惴僳”(经常惊恐担心)三字概括自己被贬后的心情这三个字既是作者当时心境的真实写照,又同下文游西山时沉醉一于自然美的欣喜形成显明的对比这个开头,包含了许很多多许久积压在内心的悲愤心情,当然其中就有一种无声的抗议自己是这样一种罪人的特别身份,柳氏自被贬永州,时时感到屈辱、压抑,政治上失败,才华得不到施展,平生的理想无法实现,于郁闷苦痛之中,处在这样一种特别的境况里,怀有这样的心情,因此当他游山玩水的时候,那种感受自然同那些风流闲雅的士大夫很不相同他是要在巡游中,排解内心的忧愤,在巡游中忘却现实境况,想在精神上找寻某种寄予因此,这个开头也是他游山玩水的缘由首先写行动,在“行”“游”两个动词前面,作者有意用了“施施”“渐渐”两个重叠的形容词施施”“渐渐”,是闲逛走着的样子,漫不经心的外在动作通过外在动作的描写,事实上表现了作者在巡游的时候,一种孤独、愁闷的、无可无不行的精神状态日与其徒middot;middot;middot;middot;middot;middot;无远不到”写始游西山前之所见,“到则披草而坐middot;middot;middot;middot;middot;middot;起而归”写当时之所为和所感。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mdash;意想中所到的境界,做梦也走到这种境界,这句话透露了作者表面上好像沉醉于山林美酒之中,事实上内心深处的郁闷并未得到排解哲时得不到施展的理想仍旧是梦寐以求,他希图借游乐饮酒以求忘优的目的没有达到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这几句说,我自以为永州的山水凡有点特殊形态的,都被我游遍了,却从来不知道西山的奇妙和怪异而且这里“怪特”二字,又概括了西山的情态作者之前没有看到西山、巡游西山,所以说“未始知西山怪特”这是从反面来扣住题目里“始得”二字简洁的几笔,小结了作者游西山前的感受,以及发觉西山景色怪特时的欣喜,承上启下,自然地引出下文   其次段正面写游西山的情景,这段文字紧紧围围着“始”字绽开九月的一天,他坐在法华寺西亭上,远望西山,“始指异之”西山之“异”吸引着他,于是命仆人带路,渡过湘江,沿着染澳,砍伐灌木杂草,焚烧枯落草叶,乘风破浪,始终攀登到西山的最高处居高临下,放眼远望,lsquo;数州之土壤皆在衽之下”下面一段用反衬的方法描写西山之高:“岈然洼然”,是颇为形象的摹状;“若垤若穴”,是非常贴切的比方用“尺寸”和“千里”构成剧烈比照,干里以内的景物,仿佛容纳于尺寸之幅内,都聚集在眼底。

      再向四周望去,“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身边青烟白云缭绕,仿佛同天空连为一体,无论朝哪个方向望去,景色都是这徉这绘声绘色的描写使读者也似乎身临其境有了这种亲身的体验,然后始知“是山之特立”,和那些小土山不能相提并论   面对眼前奇异的景观,作者胸怀顿觉开阔一种从未有过的感受油然而生:广阔得犹如浩气看不到它的边际欣喜满足地同天地交游而设有尽期于是“引筋满酌,颓然就醉”,以至于暮色驾临也浑然不觉,仍不愿归去此时作者觉得自己的心好像己凝聚,形体好像已消散,他整个儿地同不停地运动改变着的万物融合在一起,达到了物我合而为一的忘我境界然后才明白以前自以为“无远不到”“皆我有也”,其实并未真正游过,而真正的游赏应视作现存“始得西山”才起先作者这个体验非常珍贵,是他精神上升华到一个新的境界的表现,他从政治,七的失败、被贬滴的一度消沉,起先解脱出来,看到了希望,找到了出路这是他始游西山的最大收获因此他写了这篇游记最终说明巡游时间   这篇游记语言清丽,结构完整,景和情完全融为一体,写景重在写意抒情深厚而含蓄 第6页 共6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