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执行力2(2011工商学院).ppt
22页1执行力主讲:范逢春*2引言 1、鳄鱼池里的英雄 2、精神病院的员工执行力*3资料:个体的执行力(1)负价值的执行:5的人看不出来是在工作,而是在制造矛盾,无事必生非;(2)无价值的执行:20的人正在为增加“工作量”而工作;(3)低价值的执行:45的人正在按照低效的标准或方法工作,想做,而不会做4)正常的执行:只有30%的人属于正常工作,能完成目标任务4第二讲:个体执行力的提升一、期望员工执行力的不竭动力二、尊重提升执行力的基本原则三、奖惩塑造执行力的基本手段四、竞争保证执行力的核心武器五、参与提高执行力的重要方式*5一、期望员工执行力的不竭动力 1、理论基础期望理论,又称作“效价-手段-期望理论”,是由北美著名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维克托弗鲁姆于1964年在工作与激励中提出来的期望理论是以三个因素反映需要与目标之间的关系: 激励力(工作动力 )=期望值 (工作信心)效价(工作价值) *6一、期望员工执行力的不竭动力 2、管理要求(1)接连不断地建立新的期望值;(2)做到短期期望、中期期望和长期期望的统一;(3)提供支持让员工实现期望;(4)信任和关心信任和关心可以使员工精神振奋,感到组织和集体的温暖,从而增强其参与意识。
案例:皮革马利翁效应 案例:马拉松冠军的秘诀*7二、尊重提升执行力的基本原则 1、理论基础人本原理,它要求人们在管理活动中坚持一切以人为核心,以人的权利为根本,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力求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人本原理要求在管理中遵循:认识人发展人尊重人依靠人*8二、尊重提升执行力的基本原则 2、管理要求(1)认识人:要认识人格的类型、人格的特质、人性的优点、人性的弱点 (2)发展人:发展人的技能、人的知识、人的能力、人的素质、人的思维3)尊重人:尊重人的生命价值;尊重人的兴趣和生活方式;尊重人的劳动方式和劳动成果;尊重人的个人目标,实现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的结合案例:象棋的故事 案例:生日快乐*9链接:素质冰山模型美国学者斯潘塞于1993年提出了一个著名的素质冰山模型 “水面以上部分”包括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是外在表现,是容易了解与测量的部分,相对而言也比较容易通过培训来改变和发展 “水面以下部分”包括社会角色、自我形象、特质和动机,是人内在的、难以测量的部分它们不太容易通过外界的影响而得到改变,但却对人员的行为与表现起着关键性的作用10三、奖惩塑造执行力的基本手段 3、理论基础强化理论,是美国的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斯金纳等人提出的一种理论。
该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其所获刺激的函数如果这种刺激对他有利,则这种行为就会重复出现;若对他无利,这种行为就会减弱直至消逝11链接:巴甫洛夫的狗著名的心理学家巴甫洛夫用狗做了这样一个实验:每次给狗送食物以前打开红灯、响起铃声这样经过一段时间以后,铃声一响或红灯一亮,狗就开始分泌唾液巴甫洛夫的实验表明:原来并不能引起某种本能反射的中性刺激物(铃声、红灯),由于它总是伴随某个能引起该本能反射的刺激物出现,如此多次重复之后,这个中性刺激物也能引起该本能反射后人称这种反射为经典性条件反射两种刺激物必须经过多次的结合,中性刺激物成为条件刺激物的信号后,这种反射才会形成12链接:斯金纳箱里的老鼠 斯金纳在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基础上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他自制了一个“斯金纳箱”,在箱内装一特殊装置,压一次杠杆就会出现食物,他将一只饿鼠放入箱内,它会在里面乱跑乱碰,自由探索,偶然一次压杠杆就得到食物,此后老鼠压杠杆的频率越来越多,即学会了通过压杠杆来得到食物的方法,斯金纳将其命名为操作性条件反射或工具性条件作用,食物即是强化物,运用强化物来增加某种反应(即行为)频率的过程叫做强化13链接:波波玩偶实验 在该实验中,班杜拉让儿童们目睹一位模特殴打一个塑料小丑,名叫波波玩偶。
看完录像后,儿童们被放在一间有好玩的玩具的房间里,但他们不能动玩具记忆过程开始了,因此,儿童们变得愤怒和沮丧然后,把这些儿童领到一间放着和录像中同样玩具的房间动机状态产生了班杜拉和许多其他研究人员发现88%的儿童模仿攻击行为八个月后,40%的儿童重演波波玩偶实验中观察到的暴力行为 案例:鹦鹉与主人*14三、奖惩塑造执行力的基本手段 2、管理要求(1)坚持公平合理原则,员工有自我补偿机制亚当斯的公平理论)(2)根据不同的人和人的优势需要进行奖励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3)适当拉开实际效价的档次,控制奖励的效价差4)注意奖励的综合效价即在进行物质奖励时同样要注意其精神效果5)注意期望概率的控制和心理疏导6)注意掌握奖励的时机和频率奖励时机直接影响到激励效果7)尽量用量奖面不是评奖8)惩罚要遵守“热炉子”法则9)惩罚要与教育相结合,达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案例:变化的邻居案例:王选的两句话*15链接:热炉子法则每个企业都有规章制度企业中的任何人触犯规章制度都要受到惩处热炉”炉形象地阐述了惩处原则: (1)热炉火红,不用手去摸也知道炉子是热的,是会灼伤人的警告性原则 (2)每当你碰到热炉,肯定会被火灼伤一致性原则。
(3)当你碰到热炉时,立即就被灼伤即时性原则 (4)不管是谁碰到热炉,都会被灼伤公平性原则 案例:南京明城墙*16链接:压力与绩效表现的关系最佳绩效表现最合适压力低度压力厌倦高度压力不安不快乐绩效表现压力程度*17四、竞争保证执行力的核心武器 1、理论基础鲶鱼效应:鲶鱼效应即采取一种手段或措施,刺激一些员工活跃起来积极参与竞争,从而激发员工潜力18四、竞争保证执行力的核心武器2、管理要求(1)企业要不断补充新鲜血液把那些富有朝气、思维敏捷的年轻生力军引入职工队伍中甚至管理层,给那些固步自封、因循守旧的懒惰员工和官僚带来竞争压力,才能唤起“沙丁鱼”们的生存意识和竞争求胜之心2)要不断地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管理观念,这样才能使员工不断接受挑战,增强生存能力和适应能力3)要合理设置员工的工作任务挑战性、整体性、独立性案例:猎人与猎狗*19五、参与提高执行力的重要方式 1、理论基础“霍桑效应”:霍桑工厂是美国西部电器公司的一家分厂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这个厂请来包括心理学家在内的各种专家,在约两年的时间内找工人谈话两万余人次,耐心听取工人对管理的意见和抱怨,让他们尽情地宣泄出来结果,霍桑厂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这种奇妙的现象就被称作“霍桑效应”20链接:霍桑试验霍桑实验是一项以科学管理的逻辑为基础的实验从1924年开始到1932年结束,第二个回合是从1927年至1932年,由梅奥主持进行整个实验前后经过了四个阶段 1、车间照明实验“照明实验”:照明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弄明白照明的强度对生产效率所产生的影响 2、继电器装配实验“福利实验”:“福利实验”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找到更有效地控制影响职工积极性的因素三 3、大规模的访谈计划“访谈实验”:研究人员认识到,工人由于关心自己个人问题而会影响到工作的效率 4、工作室实验“群体实验”:其目的是要证实在以上的实验中研究人员似乎感觉到在工人当中存在着一种非正式的组织,而且这种非正式的组织对工人的态度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21五、参与提高执行力的重要方式2、管理要求(1)让员工参与有关组织目标,计划以及同他们切身利益有关的决策2)保持经常的意见沟通和相互交往,管理者要信赖员工,善于听取他们的建议和意见3)对于知识型员工必须采取民主的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