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琴者,禁也;琴者,心也!古琴.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40567189
  • 上传时间:2018-05-2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5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琴者,禁也;琴者,心也!琴者,禁也;琴者,心也!||||古琴古琴“琴、棋、书、画”历来被视为中国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必修课,古琴因其“清和 淡雅”超凡脱俗的风格居于首位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古琴篇,带你一同领 略中华古琴之美世传华夏先祖伏羲、神农按天地、阴阳、五行之说削桐为琴,绳丝为弦, 孕育古琴古琴,原名“琴”,又称”玉琴” 、“瑶琴”、“七弦琴”等,是华夏民族历史最 为久远的器乐之一,可考历史有三千余年春秋时代,古琴已成为文人的必修乐器君子之座,必左琴而右书先秦 《诗经》佐证:“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我有嘉宾,鼓瑟鼓琴”、“琴瑟击鼓、 以御田祖”、“琴瑟在御,莫不静好”、“妻子好合,如鼓琴瑟”等《礼记》便有 “士无故不撤琴瑟”之说先秦以来,流传着俞伯牙与钟子期的“知音”佳话伯牙善于演奏,钟子期 善于欣赏后钟子期因病亡故,伯牙悲痛万分,认为世上再无知音,不会有人 像钟子期一样能体会他演奏的意境,所以破琴绝弦,终生不弹古琴的韵味虚静高雅,既淳和淡雅,又清亮绵远,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怨而不怒,温柔敦厚,形式中正平和,无过无不及,所以有“琴之为器也,德在 其中”的美誉要达到这样的意境,弹琴者必须将外在环境与平和闲适的内在心 境合而为一,才能达到心物相合、人琴合一心物相合、人琴合一的艺术境界。

      许多优秀的琴师不是 高僧就是哲人,弹奏古琴之于他们乃自我实现的一种方式,正如参禅,是解脱 自我、求索智慧的一种途径传说,伯牙曾跟随成连学琴,虽用功勤奋,但终难达到神情专一的境界 于是成连带领伯牙来到蓬莱仙境,自己划桨而去伯牙左等右盼,始终不见成 连先生回来此时,四周一片寂静,只听到海浪汹涌澎湃地拍打着岩石,发出 崖崩谷裂的涛声;天空群鸟悲鸣,久久回荡见此情景,伯牙不禁触动心弦, 于是拿出古琴,弹唱起来他终于明白成连先生正是要他体会这种天人交融的 意境,来转移他的性情后来,伯牙果真成为天下鼓琴高手古琴清幽平淡,它的艺术不仅包括古琴本身,同时涵盖由琴制、琴谱、琴 曲、琴史、琴论、琴歌和琴派共同构成的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集中国传统音 乐、文学、艺术之大成在古代,桐木和梓木是制琴的重要原料因而在传世古琴中,大部分是以 桐、梓为原材料,自唐代一直用到明代而宋代以后,杉木普遍用于制琴二〇〇三年十一月,古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 产代表作”,是继昆曲被授予这一称号后,中国第二个入选的项目古琴之音总是有平静内心的力量,悠悠穿越千年的琴音是否也净化了你的心呢? 成琴之形、学琴之技又会有些什么故事呢?小编邀您下期再会古琴篇(下)古琴形状依凤形而制,有头、颈、肩、腰、尾、足,所谓形具而神生。

      古代造琴基本分为三类:一是圣人造琴,如仲尼式、神农式、伏羲式等; 二是文人造琴,如落霞式、蕉叶式、连珠式等;三是帝王造琴,如襄王琴、璐 王琴等说到古琴传承,先辈们无疑留下了最具智慧的减字谱它将古琴文字谱的 指法、术语减取其较具特点的部分组合,记录了左手按弦指法和右手弹奏指法, 有着“字简而义尽,文约而音赅字简而义尽,文约而音赅”的特点,是一种沿用千年而未被取代的古老 记谱法古琴之魂在于古琴的意境意境,接下来小编要和大家一起学习我们的先辈是如 何师承古琴的孔子师襄子学琴,学了十天仍没有学习新曲子,襄子对他说:“可以增加 学习内容了孔子说:“我已经熟悉乐曲的形式,但还没有掌握方法过 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你已经会弹奏的技巧了,可以增加学习内容了 孔子说:“我还没有领会曲子的意境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你已经 领会了曲子的意境,可以增加学习内容了孔子说:“我还不了解作者 又过了一段时间,孔子神情俨然,仿佛进到新的境界:时而神情庄重穆然,若 有所思,时而怡然高望,志意深远;孔子说:“我知道他是谁了:那人皮肤深 黑,体形颀长,眼光明亮远大,像个统治四方诸侯的王者,若不是周文王还有 谁能撰作这首乐曲呢?”师襄子听到后,赶紧起身拜了两拜,回答道:“老琴 师传授此曲时就是这样说的,这支曲子叫做《文王操》啊!。

      学琴一般要经过读谱、纯熟技艺、体会意境这几个基本过程读谱,要熟 悉全曲风格和大致结构,并熟记下来;其次,要不断琢磨,反复咀嚼,一段一 段学习、体会,在磨练中达到技艺纯熟,并掌握乐曲的内在韵致,把握乐感; 最后,完全将乐曲融化在心,彻底理解音乐的内涵与意境,再将它表达出来经过这样几个阶段,音乐才会随意之所至,由心中流淌,不囹圄于技艺雕 琢的包袱找到音乐本身的韵致、乐感,融入音乐的境界,这个过程唯知音者 知孔子的善学可见其知音之深,也可见孔子作为文王、周公一系的中国上古 文化人文传统的继承、整理和弘扬者,其志意、心性与古圣贤的心心相印、一 脉相承《中庸》曾提到:有未学的东西,要学会,没学会是绝不放弃的有未学的东西,要学会,没学会是绝不放弃的有不懂 的,必须问明白,问了还不晓得,也是不会舍弃的有思考得不明白的道理, 也需要思考清晰了才罢休有未辨别之义,必须辨明,辨不明也绝不放下未 力行之事,同样要切实奉行,行不切实也不放弃他人学一次就懂了,我不妨 学百次而后成他人学十次则能,我不妨千次而后成真能如此去修学,虽然 愚笨也会变得聪明睿智,虽然柔弱也能自强自立孔夫子为圣人尚且还好学不倦,我们又怎么能悠悠放任,不加刻苦勤勉呢?古琴篇就此告一段落,希望能让你在琴音中悟出自己。

      北林木琢原创发布,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未经许可严禁转载稿件作者:宋平,责任编辑:邹亚洁)。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