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学案编写与使用建议.doc
3页附件1番禺区“研学案”编写与使用建议 根据《番禺区“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改革指导意见》精神,我区中小学在“研学后教”课堂中将使用“研学案”为规范“研学案”的编写和使用,现对“研学案”编写格式及使用要求说明如下: 一、什么是“研学案”“研学案”是学生参与“研学后教”课堂的学习文本,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路线图;是教师在理解学科课程标准、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完成“教学设计”的基础上,提炼出的可供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使用的学习方案研学案”突出教师对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研究,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规划出清晰的学习路线图,为学生学习提供有效的学习路径学习路线图应该清晰呈现学生参与并完成的一系列的问题探究、重点难点突破等全程学习活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现学习目标的达成度它的着眼点与侧重点在于如何用清晰的学习线路图,引导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求得创新和发展学习线路图能够清晰的引导学生学习、引导对课堂学习目标达成度的检测二、怎样编写“研学案”(一)“研学案”的基本结构基本概况 包括课题名称、研学目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学习任务、学法指导、学习资源等。
坚持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充分体现学科、课型特点学习的路线图 包括学习的步骤、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等学习的路线图不作统一要求,但必须符合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认知特征;依据教学目标、学习任务、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来安排学习的路线图,使课堂组织得井然有序,充分发挥每一分钟的效益每节课的教学路线图是指由起点开始到终点结束的一系列教学环节所组成的教学路线图,其起点指的是预设的意义建构的铺垫准备,其终点指的是预设的意义建构的结束,即研究的概念或问题已得到期望的结果,中间有一系列的预设的意义建构的关键点或转折点,这样由起点、关键点或转折点和终点就构成了每节课的教学路线图的各个阶段或环节坚持过程与方法的统一,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所收获目标达成检测 包括一定数量的突出重点知识的题型训练和突破难点知识的探究问题,以及适当的拓展训练坚持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学习总结(学习反思) 包括学生在参与课堂学习后的自我认知及导引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经验让学生清晰明确我学会了什么?我还应该学什么二)编写“研学案”的基本原则简约性原则 “研学案”力求“短小精悍”,反对繁琐复杂,要求文本简洁,内容直观,倡导一课时一学案,突出“研学”功效。
关注学生原则 一是关注学生课堂教学的参与度,二是关注学生课堂思维的深刻度协作共享原则 坚持师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落实分工协作,实现共享共赢三)“研学案”编制备课组根据教学进度,在完成教学设计的基础上确定“研学案”的编制通过集体备课修改完善,编制出可供使用的“研学案”文本三、“研学案”的使用倡导“研学案”在课堂上完成研学案”要体现在课堂上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的引导,要有对学习问题的设计和生成相应的教学活动,以及达成学习目标的评价方式学生在“研学案”的指引下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获得知识、提升能力学生使用“研学案”过程中,教师主要在以下六个方面要给予充分指导:1.学会研究学习目标;2.能够看懂学习路线图;3.知道学习的内容;4.学会学习内容所需要的方法;5.体验学习内容所需要开展的相关活动;6.懂得对学习目标达成度的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