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2021学年安徽省芜湖市第十一中学高二化学联考试题含解析.docx
4页2020-2021学年安徽省芜湖市第十一中学高二化学联考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某烃与氢气发生反应后能生成(CH3)2CHCH2CH3,则该烃不可能是( )A、2,3-二甲基-1-丁烯 B、3-甲基-1-丁烯C、2-甲基-2-丁烯 D、3-甲基-1—丁炔参考答案:A略2. 松油醇是一种天然有机化合物,存在于芳樟油、玉树油及橙花油等天然植物精油中, 具有紫丁香香气,在香料工业中用途广泛,主要用于香皂及化妆品香料和调合香精松油醇结构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松油醇的叙述正确的是A.松油醇的分子式为C10H20OB.松油醇能发生加成反应、消去反应、氧化反应、酯化反应、缩聚反应C.松油醇分子中有2个手性碳原子D.松油醇分子在核磁共振氢谱中有7个吸收峰参考答案:C略3. 一氯戊烷有8种同分异构体,可推知戊醇(属醇类)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 A.5 B.6 C.7 D.8参考答案:C4. 反应4A(g)+5B(g)4C(g)+6D(g) △H =-Q,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单位时间里生成n mol C,同时生成1.5n mol D B. 若升高温度最终能生成更多的C和DC. 加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变大D. 容器里A、B、C、D的浓度比是4:5:4:6 参考答案:A略5. 按系统命名法命名为 A.2,3-二甲基―2―乙基丁烷B. 2-甲基-3-乙基戊烷C.3,3,4-三甲基戊烷D.1,1,2,2-四甲基丁烷参考答案:B6. 下图是石油分馏塔的示意图。
a、b、c三种馏分中( ) A.a的沸点最高B.b的熔点最低C.c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最大D.每一种馏分都是纯净物参考答案:C解析:从分馏塔各个出口出来的馏分都为混合物分馏塔中出口越低,分馏出的馏分的沸点越高、相对分子质量越大7. pH=a的某电解质溶液中,插入两支惰性电极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a,则该电解质可能是 ( )A.NaOH B.H2SO4 C.AgNO3 D.Na2SO4参考答案:A略8. 第四周期元素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数最多可达 ( )A.4个 B.5个 C.6个 D.7个参考答案:C略9. 用固体NaOH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下列操作会导致溶液浓度偏高的是A.在烧杯中溶解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B.样品中含有少量Na2O杂质C.容量瓶使用前未干燥 D.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参考答案:B略10. 将一铁、铜混合物粉末平均分成三等份,分别加入到同浓度、不同体积的稀硝酸中,充分反应后,收集到NO气体的体积及剩余固体的质量如表 (设反应前后溶液的体积不变,气体体积已换算为标准状况时的体积):实验序号稀硝酸的体积/mL剩余固体的质量/gNO的体积/L110017.22.2422008.004.4834000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表中 V=7.84 LB.原混合物粉末的质量为25.6 gC.原混合物粉未中铁和铜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D.实验3所得溶液中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875 mol?L﹣1参考答案:A【考点】有关混合物反应的计算.【分析】由第一组数据可知固体有剩余.无论硝酸和什么金属反应,根据N原子守恒得,n(HNO3)=4 n(NO),加入100 mL硝酸溶液时,n(NO)=0.1mol,则n(HNO3)=0.4mol,所以c(HNO3)=4mol/L,由1、2两组数据分析,两次剩余物的质量相差9.2g,此时生成2.24 LNO气体(转移0.3 mol电子),若只溶解铁,质量为8.4 g,若只溶解铜,质量为9.6 g,由此可知这9.2 g中应有Fe和Cu两种金属,所以第一次实验后剩余金属为Fe和Cu.第二次实验后剩余金属只有铜,由此分析解答.【解答】解:由第一组数据可知固体有剩余.无论硝酸和什么金属反应,根据N原子守恒得,n(HNO3)=4 n(NO),加入100 mL硝酸溶液时,n(NO)=0.1mol,则n(HNO3)=0.4mol,所以c(HNO3)=4mol/L,由1、2两组数据分析,两次剩余物的质量相差9.2g,此时生成2.24 LNO气体(转移0.3 mol电子),若只溶解铁,质量为8.4 g,若只溶解铜,质量为9.6 g,由此可知这9.2 g中应有Fe和Cu两种金属,设Fe和Cu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和ymol,则,解之得,所以9.2gk中含铁2.8g,含铜的质量为:6.4g,所以第一次实验后剩余金属为Fe和Cu,而第二次实验后剩余金属只有铜,所以每一份固体混合物的质量为: =25.6g,其中含铁为8.4+2.8=11.2g,含铜的质量为:6.4+8=14.4g,所以铁和铜的物质的量之比为=8:9,A、铁和铜完全反应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为: +=1.4mol,所以400mL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4×4=1.6mol,则硝酸过量,所以V==7.84L,故A正确;B、原混合物粉末的质量为25.6 g×3=76.8g,故B错误;C、铁和铜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8:9,故C错误;D、实验3所得溶液中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故D错误;故选A. 11. 某有机物与过量的金属钠反应,得到VA升气体,另一份等质量的该有机物与纯碱反应得到气体VB升(同温、同压),若VA>VB,则该有机物可能是 A.HOCH2CH2OH B.CH3COOH C.HOOC-COOH D.HOOC-C6H4-OH参考答案:D12. 在体积都为1L,pH都等于2的盐酸和醋酸溶液中,投入0.65g大小相同的锌粒,则下列各图比较符合客观事实的是( ) 参考答案:AB略13. 关于[Cr(H2O)4Br2]Br·2H2O的说法正确的是 A.配体为水分子,外界为Br- B.中心原子采取sp3杂化 C.中心离子的配位数为4 D.中心离子的化合价为+3价参考答案:D略14. 质量相同的两份铝分别与足量的NaOH溶液和稀盐酸反应,在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氢气的体积比是( )。
A.1:2 B.1:3 C.3:2 D.1:1参考答案:D略15. 当乙酸分子中的O都是18O,乙醇分子中的O都是16O,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所生成物中的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 16 B. 18 C. 20 D. 22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在酯化反应中羧酸提供羟基,醇提供羟基上的氢原子所以当乙酸分子中的O都是18O,乙醇分子中的O都是16O,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的水是H218O,则相对分子质量水18+1×2=20,答案选C点评:该题是基础性知识的考查,学生只需要记住酯化反应的机理即可得出正确的结论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实验,以验证产物中有乙烯生成且乙烯具有不饱和性 (1)写出该实验中生成乙烯的化学方程式: (2)甲同学认为:考虑到该混合液体反应的复杂性,溴水褪色的现象不能证明反应中有乙烯生成且乙烯具有不饱和性,其理由正确的是 A、乙烯与溴水易发生取代反应B、使溴水褪色的反应,未必是加成反应C、使溴水褪色的物质,未必是乙烯D、反应中有乙醚生成,也会使溴水褪色(3)乙同学经过细致观察后认为试管中另一现象可证明反应中有乙烯生成,这个现象是 (4)丙同学对上述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在Ⅰ和Ⅱ之间增加右上图装置,则A中的试剂应为 ; B中的试剂为 ,其作用是 参考答案:(1)C2H5OHCH2=CH2↑+H2O (2) BC (3) 试管底层有油状物质生成 (4) 氢氧化钠溶液 品红 检验SO2是否除尽略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 通过计算回答下列两题:(1)某饱和一元醇A 0.16 g与足量的金属钠充分反应,产生56 mL氢气(标准状况)。
该一元醇的蒸气对氧气的相对密度是1.0,求该一元醇的分子式2)燃烧某有机物A 1.50 g,生成1.12 L(标准状况)CO2和0.05 mol H2O该有机物的蒸气对空气的相对密度是1.04,求该有机物的分子式参考答案:(1)CH4O(或CH3OH) (2)CH2O18. 已知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1) C(s)+O2(g)=CO2(g) △H1= -393.5kJ/mol (2) CH3COOH(l)+2O2(g)=2CO2(g)+2H2O(l) △H2= -870.3kJ/mol(3) H2(g)+1/2O2(g)=H2O(l) △H3= -285.8kJ/mol试计算下列反应的反应热:2C(s)+2H2(g)+O2(g)=CH3COOH(l)参考答案:-488.3 kJ/mol19. 将4.2 g洗净的铁屑和25 mL 3 mol·L-1H2SO4充分反应,将反应液过滤,向滤液中加入用9.5 g硫酸铵晶体配成的饱和溶液,搅拌,加热,结晶出21.16 g晶体求 (NH4)2SO4·FeSO4·6H2O的产率参考答案: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