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中考地理总复习考前专题教学案:考前专题2地形、气候、河流.doc
9页1专题二专题二 地形、气候、河流地形、气候、河流一、地形考点整合1.地形对自然环境的影响:(1)对自身的影响,如山区植被的垂直分布气温:在 山地,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大致海拔每升高 100 米,气温下降约 0.6 ℃ (2)高大地形 对气流的阻碍作用降水: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山脉往往成为重要的地理分界 线山地形成放射状水系,①盆地形成向心状水系,②山谷处易形成河流,③山脊易成为 水系分水岭 2.地形与农业规划: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平原宜粮则粮,山地宜林则林,高原宜牧则 牧,河湖宜渔则渔地势低平之处,如冲积平原和山区的盆地、谷地,适宜发展种植业, 山区适宜发展林业和畜牧业,大于 25°的坡地一般不宜耕作,缓坡可以安排果园或建设梯 田 3.地形与交通:地势低平之处,节省建筑及交通建设投资,是居民点及城市发展的首 选地形山区往往交通不便,多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一般的公路应避开陡坡, 如上图甲到乙修路沿等高线修建,爬坡时选择“之”字形线路,高速公路与铁路则应尽量平 直,在山区要多建隧道和架设桥梁港口应考虑避风的海湾,近岸要有足够的水深,表现 为沿岸等深线密集并且数值较大 4.地形与经济建设:河流由海拔高处流向低处,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河流流速大,水 能丰富。
水库宜选择“口袋形”地形(山间盆地、谷地) ,大坝宜建在“口袋”出口处,如上图 ④处(峡谷地段) ;引水渠道宜大致沿着等高线延伸,由高处向低处顺流 5.地形与日常生活:疗养地应选在坡度较缓、光照充足的阳坡,空气清新、景观优美 的地方;地质地貌景观是自然景观的主体,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气象观测站应选在地 势适中、地面开阔、周围没有或很少有其他地理事物屏障的地点 二、气候考点整合 1.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气候因素影响举例热量作物种类、分布和复种 指数喜温耐热:水稻、玉米、棉花 喜凉耐寒:小麦、青稞、甜菜光照作物种类和产量植物 90%~95%干物质来自光合作用; 喜光作物:棉花、玉米降水作物个体形态、分布和 产量降水量少于 250 毫米的地区,无水源灌溉就不能 发展种植业; 我国南方种水稻,北方种小麦 2.容易混淆的气候类型 (1)热带草原与热带季风气候2热带草原与热带季风气候很相似,两者终年高温,最冷月均温都大于 15 ℃,降水量都 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不同之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降水过程: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过程具有突变特点;热带草原气候降水过程具有渐变特 点 降水总量: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降水 750~1 000 毫米,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 1 500~2 000 毫米。
气候特点描述: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降水分雨季和旱季热带草原气候,全年 高温,降水分湿季和干季 分布: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北纬 10°到北回归线之间的亚洲南部,以中南半岛、印度 半岛最为显著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在南北纬 10°到南北回归线之间,如非洲中部地区、澳 大利亚大陆北部和东部、南美巴西等 景观:热带草原气候稀树高草,热带季风气候雨林景观 (2)温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候最冷月均温都小于 0 ℃,不同之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 面 全年降水量:温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为 500~600 毫米;温带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较小雨季:温带季风气候夏季多雨;温带大陆性气候终年干旱 分布: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北纬 35°~55°之间的亚洲大陆东部;温带大陆性气候 分布在南北纬 40°~60°之间的大陆内部,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内陆地区 (3)亚热带季风气候与热带季风气候 分布位置:东亚季风主要在亚洲东部和东南部,包括温带季风、亚热带季风和热带季 风;南亚季风主要在我国西南地区和印度附近,主要为热带季风 三、河流考点整合 1.航运:从径流量、水位季节变化、河道特点(深、宽) 、通航里程、地势起伏、水 运网(支流、运河) 、有无结冰期、经济腹地等考虑航运价值。
3(1)我国南方河流比北方河流航运发达的原因: ①流经湿润地区,降水量大,河流径流量大且季节变化小,利于通航 ②河道深、宽,通航能力大 ③大小支流多,河网密,深入广大农村 ④河水不结冰,四季可通航 ⑤工农业经济较发达,货运量大 (2)欧洲西部内河航运发达的原因: ①平原地形,水流平稳 ②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均匀,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小 ③经济发达,航运价值大 ④运河沟通天然水系,形成发达的运输网 2.水能资源开发(落差、径流量) 我国水能蕴藏量为 6.8 亿千瓦,居世界首位,主 要分布在大河的阶梯交界处 3.水资源:农业重要灌溉水源、工业供水、生活用水 4.河流问题 (1)洪涝(时间分配不均)——修建水库、分洪区调节洪峰 (2)空间分布不均——跨流域调水 (3)水土流失——小流域治理 (4)水污染——保护水源 5.河流与城市:城市区位 (1)河运的起点、终点:上海 (2)河流交汇处:宜宾(岷江与长江) 、重庆(嘉陵江与长江) 、武汉(汉江与长江) 3)河口:上海、广州、伦敦、鹿特丹(莱茵河) 6.工业布局:上游——居民区、自来水厂;下游——工业区一、地形与气候、农业、交通、工程、生活的关系 【例 1】读下面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数码表示的地形正确的是( ) A.①—陡崖 B.②—鞍部 C.③—山顶 D.④—山谷 (2)为了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实现旱涝保收,村民拟在图示地区建一蓄水量最大的水 库,合适的坝址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解析:第(1)题,观察图可知①为山顶,②为鞍部,③为陡崖,④为山脊第(2)题,丙处最窄,蓄水量最大,施工量最小宜建水坝4答案:答案:(1)B (2)C 二、气候与农业、生活的关系 【例 2】不同的气候条件适宜不同的水果生长,据此判断下列某超市水果区货架上的 标签中,产地标注错误的是( )品名:哈密瓜 产地:中国新疆 价格:7元/千克品名:椰子 产地:中国海南 价格:5元/千克A B品名:柑橘 产地:中国黑龙江 价格:2元/千克品名:苹果 产地:中国山东 价格:5元/千克C D 解析:解析:农作物的分布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关系密切新疆地区光照充足,温差大,适合哈密瓜生长;海南位于热带,热量丰富,适合种植椰树;山东位于暖温带,适合温带水果的生长;黑龙江位于中温带,土壤肥沃,而柑橘为亚热带水果。
答案:答案:C 三、河流与工业、城市、航运及河流问题和治理 【例 3】分析长江称为“黄金水道”的原因,完成下列问题 (1)长江干流上全年能够通航的河段是从______到______;其中,从上游的______起 干流的通航能力可达 3 000 吨以上 (2)长江干流沟通了我国东部______地区和西部______地区的交通,水系内,还有众 多的支流可以沟通流域内的______交通 (3)长江干流的四个主要港口是上游的______,中游的______,下游的 ______、______,能实现江海联运的港口是______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长江航运知识第(1)题,结合长江沿江地带的知识可得出结论第(2)题,长江是沟通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与西部地区的纽带第(3)题,长江四个港口城为从上游至下游依次为重庆、武汉、南京、上海答案:答案:(1)宜宾 上海 重庆 (2)沿海经济发达 资源富集 南北 (3)重庆 武汉 南京 上海 上海1.下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正确的说法是( )A.从甲处攀登山峰比从乙处攀登省力 B.丁处的坡度比丙处陡 C.甲、乙、丙、丁四处的海拔都是 280 米 D.甲处海拔最高,丁处海拔最低 2.资源丰富,在发展林业、牧业、旅游业、采矿业等方面具有优势的地区是( ) A.高原 B.平原 C.山区 D.盆地 3.下列地形区与其分布的大洲,正确的是( ) A.刚果盆地——南美洲5B.巴西高原——非洲 C.亚马孙平原——北美洲 D.青藏高原——亚洲 读“我国四大地理分区图”,完成第 4~5 题。
4.区域①和②的分界线大致是( ) A.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B.4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C.0 ℃等温线通过的地方 D.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5.区域③与④的主要自然特征分别是( ) A.干旱 高温 B.干旱 高寒 C.高寒 干旱 D.湿润 高温 6.除南极洲外,其他各大洲都有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季风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地中海气候 7.读下图,A 地和 B 地的气候比较,正确的说法是( )A.同在东半球,分属南北半球 B.高温同期,多雨不同期 C.同在五带中的热带 D.高温不同期,多雨同期 8.北回归线穿过的地区自然条件差异很大,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各不相同有关图中甲、 乙、丙、丁四地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四地纬度相同,气候特征类似 B.丙地终年盛行西南风 C.甲、乙两地终年干旱少雨 D.丁地夏季盛行西南风 9.对交通运输影响最大,也容易造成交通事故的天气是( )610.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气候灾害是( ) A.旱涝 B.台风 C.梅雨 D.寒潮 11.珠穆朗玛峰常年冰雪覆盖,形成其气候严寒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人类活动 C.海陆位置 D.地形 12.亚洲、欧洲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性河流分别是( ) A.尼罗河、多瑙河 B.长江、莱茵河 C.湄公河、多瑙河 D.湄公河、亚马孙河 13.读“黄河水系示意图”,对各河段的描述,正确的是( )A.河段①水资源丰富 B.河段②支流稀少 C.河段③已成“地上河” D.图中水利枢纽是三峡 14.关于黄河和长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均发源于青藏高原,注入黄海 B.均自西向东流,中下游地区湖泊众多 C.水量均非常丰富,航运业发达 D.水能资源均非常丰富,在中上游地区修建了许多大型水电站 15.下列地形区的河流,既有注入印度洋的,又有注入太平洋的是( ) A.青藏高原 B.塔里木盆地 C.准噶尔盆地 D.四川盆地 16.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拟探究“影响河流特点的主要因素”,下面是该小组的探究程 序,请你与该小组一起完成探究过程。
探究主题:影响河流特点的主要因素 探究资料:7图 1尝试探究: (1)地形对河流的影响 我国多数河流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许多大型水利枢纽工 程建在河流流经的阶梯交界处,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气候对河流的影响 我国秦岭—淮河以北的河流冬季有结冰现象,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国东部季风区的河流,深受季风气候的影响,秦岭—淮河以北的河流水量 ________(大于或小于)以南的河流 (3)植被对河流的影响 秦岭—淮河以南的地区年降水量超过 800 毫米,属于________(干湿地区) ,植被茂密, 河流含沙量小 归纳总结: 河流的特点,可以从流向、水位、流量、含沙量、有无结冰期等方面分析而这些河 流特点与________、________和植被等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 拓展延伸:8图 2(1)图 2 中,甲河和乙河都是世界著名的河流其中,乙河的水量大,水能资源丰富 原因是乙河主要流经________气候区,降水丰富;乙河所处的主要地形区为________,河 流流域面积广,支流众多,落差大,水能丰富。
(2)历史上甲河会定期泛滥试分析其原因参考答案参考答案专题提升演练专题提升演练 1.C 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海拔相同2.C 山区在发展林业、牧业、旅游业、采矿业等方面具有优势3.D4~5。












